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革宋》444.第444章 禪讓的進程(三)
  第444章 禪讓的進程(三)

  宋歷算是調整後的夏歷,宋歷三月初一就已經是21世紀的公歷四月,廣州早已經是春暖花開。

  在廣州的賈似道聽到敲門聲,神定氣閑的起身去開了門。如他所料,門口的兩人還是肅奸委員會的兩位。到現在為止,兩人都要求賈似道先交出名單,再說赦免他的事情。賈似道知道自己唯一能夠借重的就是這份名單,當然不肯輕易就把手中的底牌扔出去。

  當然,鬥爭歸鬥爭,禮數也不能沒有。讓訪客站在門口是很不禮貌的,他請兩人進來。

  賈似道的住處不算小,廣州此時並非21世紀的廣州,遠沒有寸土寸金的地步。兩間屋子加上一個小院,也得有五六十平方大小。賈似道在小院裡面種了些月季,此時月季花盛開,碩大的花朵如同一團團雪球般可愛。

  兩人平時都是在賈似道簽到的地方等候,頭回到賈似道的住處,看著整齊的院子,兩人忍不住讚道:“賈相公,人說宰相肚量。我們以前沒見過,總是覺得宰相把這些細微的小事都交給別人打理。沒想到今日才算是大開眼界。”

  對如此率直的稱讚,賈似道也沒客氣,“我現在只是空閑多,自己便來整頓。若是以前,哪裡有心情親自收拾。外面的公事已經紛亂如麻,回到家裡再見到紛亂,根本受不了。”

  對於賈似道的解釋,兩名肅奸委員會的幹部點頭讚歎:“原來是這樣。”

  “兩位喝點什麽茶?”賈似道問。

  為首那位連忙擺手,“我們此來不是叨擾,而是向賈相公告辭。已經有人在勸進太尉,我等也接到命令趕緊回杭州。”

  “什麽?”賈似道再也維持不住鎮定,臉色終於大變。

  “現在各地已經開始上勸進表,杭州事情日漸繁忙,我等在廣州的事情也差不多辦完。因為怕突然走了,讓賈相公瞎猜,便親自來道別。”肅奸委員會的幹部帶著溫和的笑容做了詳細的解釋。

  賈似道連退幾步,也許是感覺站立不穩,他扶著院子裡的竹椅坐下。這個消息刺激性太大,以至於讓曾經叱吒朝廷十余年的前大宋宰相的臉都開始抽抽。

  肅奸委員會的幹部等賈似道站穩,這才說道:“賈相公,看你身體也不舒服。我們就不打擾。告辭。”

  雖然受到了很大驚嚇,賈似道距離徹底失去思考能力還遠的很。便是當下這種狀態,賈似道隨便就能判斷出這兩名趙太尉部下的言語威脅,並且轉瞬做出了判斷,他說道:“還請兩位稍安勿躁。便是趙太尉做了官家,有些事情只怕他還是不知道。趙兄弟當了官家,我是替他高興,哪裡有讓他掃興的道理。若是趙兄弟不高興,大赦天下之時怕也輪不到我頭上。”

  聽了這明白話,兩位肅反委員會的幹部相視一笑,各拉了一把竹椅過來坐下。賈似道好不容易穩住心神,有點氣喘籲籲的說道:“兩位,你們看過趙太尉上上一次科舉的考題麽?”

  幹部應道:“哪一道題?”

  賈似道答道:“就是指責史彌遠勾結楊太后謀殺韓侂胄的那題。”

  “那一題和賈相公指使的那些人有何關聯?”

  “不是我有什麽關聯。那次考試的考官裡面有一個是史嵩之的徒孫,史嵩之是史彌遠的侄子。看到這道題,那名考官就辭職不幹了。我想二位可能聽說過,雖然理宗因為我姐姐的緣故對我甚為憐惜,可大力推薦我的是史岩之。史岩之乃是史嵩之的弟弟。當年我雖然還有些黨羽,到了臨安總投降之後他們已經星散。大部分都當了不堅定份子,還有些做了宋奸。如陳宜中這樣的人更是反戈一擊。李庭芝這種人能夠閉口不談,便已經是人品高潔。”

  “那謝太后與你有什麽關系?”

  賈似道被這個問題弄到一愣,他原本以為這兩人不過是趙嘉仁的親信。親信這種存在往往與忠誠心有余能力不足掛鉤。若是自己有能力的話,誰願意給別人做親信。再打量了一下拿著筆記本快速記錄的兩名青年,賈似道才繼續說道:“卻不知道兩位所說的我與謝太后的關系,所指是何?”

  幹部繼續問道:“你在丁家洲大敗之後,謝太后還極力保你。卻不知道為何?還有,當時你為何一定要支持幼帝登基?”

  “這……,我當時也是私心為重。若是推舉一個成年官家,他必然要殺我以謝天下。若是推舉幼帝,謝太后做了太皇太后,她大權在握。必然需要依仗我。謝太后保我也是為了她自己。等她也護不住我,還不是果斷將我發配麽。”

  “好,繼續上面的問題。史彌遠一系又是怎麽與你勾結的?”

  “……他們找上我,讓我給楊太后出謀劃策,讓她逐漸奪權。那楊太后哪裡有什麽見識,當年理宗、度宗、謝太后都非常依仗我,雖然我是被發配了,可我的見識依舊還在。雖然楊太后夠蠢,不過讓她逐漸聽政也不是多難。對了,不知道楊太后做了什麽,讓太尉能彈劾她?”

  “……蒙古人前來提親,想將忽必烈的孫女嫁給小官家。楊太后把蒙古使者叫到金殿上,表示她覺得這門婚事甚好。”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賈似道從牙縫裡面擠出了恨恨的聲音。他的確想不到楊太后竟然能夠做出這等蠢事。然而轉念一想,他也能理解原因。大宋的反攻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趙嘉仁繼續這麽立功,萬一趙嘉仁幾年後攻下大都,那時候諸軍山呼萬歲,黃袍加身已經是必然。然而這樣可怕的未來不等於楊太后就可以在這樣的局面下選擇媾和。就算是真的要媾和,也先把被擄走的宋理宗、謝道清、全太后、小官家都給弄回來再說。

  恨恨了一陣,賈似道又放棄般苦笑著說道,“哈,我真沒想到楊太后竟然如此沒見識。若是早知如此,定然不會幫她!”

  “繼續談史彌遠一黨吧。”肅奸委員會的幹部不想浪費時間。

  “從太尉撥亂反正之後,史彌遠一黨就知道他們在劫難逃。理宗乃是史彌遠所立,所以理宗也不敢真的對史彌遠一黨如何。史嵩之史岩之兄弟大權在握,還有在矯詔時候出了大力的余天賜、余天任兄弟,他們的後人與黨羽都知道大事不好。太尉提及史彌遠謀殺韓侂胄,已經讓很多人覺得史彌遠可殺。史彌遠自己都知道矯詔害太子,推立理宗之事若是敗露,便是族誅之禍。他們的後人也不至於蠢到連這個都不明白的地步。這些人知道他們的名頭不響,深居宮內的楊太后哪裡知道他們的姓名,更不知道他們的能耐。所以這些人才找我合作。”

  “那這些人的姓名,賈相公可否交給我們。”

  “當然。我馬上就給兩位寫名單,還有往來的信件,我也一並交給兩位。”

  “多謝賈相公。”

  “還請兩位一定告知趙太尉,我賈似道雖然辜負了許多人的期待,我卻不是宋奸。我這一生忠於大宋,一直在為大宋效力。”

  “嗯。太尉當然知道此事。賈相公,你以為審判宋奸的時候沒有人提及你麽?然而太尉言說,賈相公你便是有千般不對,卻從未投敵叛國。便是用人不明,不管是鄂州之戰或是丁家洲之戰,你也是努力了的。戰敗是能力不足,若是賈相公有必勝之道,太尉覺得你會和絕大多數人一樣去打勝仗。”

  賈似道聽前半截的時候,很懷疑這是趙嘉仁的親信隨口說出的場面話,誑得賈似道敞開心扉,把知道的都講出來。然後最後幾句話是真的打動了賈似道。賈似道戰敗的原因不是他不盡力,而是他無力打勝仗。這樣的公允之語讓賈似道感動的鼻子一酸,眼圈有些發紅。

  不過這位大宋的宰相卻不想在別人面前露出軟弱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賈似道絕不能慫了。面前的這些人現在說得好聽,可勾結史彌遠一黨在現階段看來就是勾結叛賊。這時候以為裝可憐就能得到寬容,那是不理解政治的人才能做出的決定。

  大宋前丞相挺直了腰杆,正色說道:“還請兩位小心,既然史彌遠一黨已經知道趙太尉要稱帝。他們為了自保大概要狗急跳牆。刺殺太尉的事情他們保不準就能做出來,便是做不到這樣的事情,他們一定會逃竄。其實我現在回想起來,他們幾年前在信裡面其實已經有尋找後路的意思。”

  “還請賈相公把名單寫出來吧。”兩位肅奸委員會的幹部依舊語氣平淡的說道。趙太尉能派他們來絕不是要對一個被監管的賈似道動手。賈似道已經是頭死老虎,收拾他哪裡需要動用肅奸委員會的幹部。派兩人來,完全是因為趙嘉仁對兩人的經驗與能力有信心。

  賈似道不廢話,站起身就進屋開始寫名單。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