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革宋》468.第468章 各人選擇各人路(十二)
  第468章 各人選擇各人路(十二)

  小湯山位於北京正北,處在前門、故宮中軸線的北延長線上,距離紫禁城有大概60裡。郝仁萬戶抵達自家的宅子之時已經是深夜。他已經提前派人前來準備,聽到敲門的聲音,守門人睡眼惺忪的前來開門,見到竟然是萬戶在外面,守門人登時就嚇得清醒過來。

  沒太久,從睡夢中被叫醒的管家急匆匆趕到門口,邊給郝仁萬戶行禮邊說道:“萬戶,現在正屋還沒收拾出來呢。”

  郝仁萬戶沒有難為下人的意思,他對著緊張的管家吩咐道:“將就著先住下就行。”

  管家很識相,正屋沒收拾好,他讓仆役趕緊讓出仆人們打掃出來的廂房給萬戶一家住下。至於被叫起來的仆役,則是趕緊點起燈火連夜收拾正屋。

  到了第二天下午,郝仁萬戶才算是住進了正屋,這番經歷讓郝仁萬戶有些反思自己是不是孟浪了。然而回想之前幾個月裡面的種種經歷,郝仁萬戶感覺一點都不後悔。在大都繼續待下去,他覺得簡直要窒息了。

  為了權力,為了利益,各個派系的人鬥爭的不亦樂乎。哪裡還有蒙古在成吉思汗手中剛統一時候的風采。

  那時候成吉思汗在忽裡台大會上對著各部疾呼,打仗時,我若是率眾脫逃,你們可以砍斷我的雙腿;戰勝時,我若是把戰利品揣進私囊,你們可以斬斷我的手指。

  對於蒙古的未來,成吉思汗許下承諾,天下地土寬廣,河水眾多,你們盡可以各自去擴大營盤,征服邦國。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們的牧馬之地。

  甚至在遇到人生困惑之時,成吉思汗也有他的看法。

  在明亮的白晝要像雄狼一樣深沉細心!在黑暗的夜裡,要像烏鴉一樣,有堅強的忍耐力!不要想有人保護你,不要乞求有人替你主持公道。只有學會了靠自己的力量活下來!在我的力量還不足的時候,我就得忍讓,違心的忍讓!

  甚至在感情上,這位大汗也有自己的理念。婚姻而論財,殆若商賈矣!

  即便郝仁萬戶現在是荀子的門徒,覺得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理念並不適合當下的大元,但是他認為能夠提出明確的理念,就是成吉思汗遠勝大元的地方。

  當然,大元也不是沒有理念,譬如三等人制度現在就深入人心。誰都知道大元裡面蒙古人最高,回回與色目人次之,漢人最低。譬如大元正在要求那些被征服的地區盡快貢獻工匠,現有的工匠以及各個手工業的‘局’已經完全沒辦法滿足大元貴人們的需求。

  “唉!”郝仁長歎一聲,接著仰天說道:“屈原投江,也許就是這般心情吧。”

  以前看中國的史書,記載那些忠志之士們憂心國事,痛苦不堪。甚至有屈原這種自盡的人物。郝仁覺得士大夫們實在是太矯情。現在他也有點明白那些人的心情。

  情緒到處,郝仁萬戶回到書房提起筆來就寫到

  汨羅淵中波濤動,巫山峰旁亂雲飛。

  昏昏濁世吾獨立,義憤燃燒熱血湧。

  寫到此處,又覺得這麽寫痛快倒是痛快,卻完全找不到韻腳。再次長歎一聲,郝仁萬戶放下筆,呆呆的坐在書桌邊。

  從郝仁萬戶所在的位置向南大概60裡,忽必烈大汗可沒有這些閑,有關郝仁此行的各種奏章乃至報告堆了不少。所謂當家三年狗都嫌,更不用說承擔建立府兵重任的郝仁。除了郝仁的部下之外,所有奏章裡面都有點夾槍帶棒的意思。

  如果是比較含蓄的,就說郝仁萬戶在地方上頗為驕橫。比較不含蓄的就直接說郝仁萬戶比較跋扈。根本不注重地方官府的態度。

  看了一部分奏章,侍衛稟報右丞相阿合馬來了。忽必烈大汗便讓阿合馬進來,直到阿合馬進殿後行禮,忽必烈大汗才放下奏章,對著跪伏在地的阿合馬說道:“沒想到眾人指責郝仁的言辭已經有些和指責你的相同。”

  阿合馬多麽聰明的一個人,聽到忽必烈大汗的話之後,阿合馬跪的筆直,大聲應道:“我等為大汗效力,肝腦塗地。”

  “嗯。”忽必烈大汗非常喜歡阿合馬的這種態度。色目人阿合馬雖然是大元裡面的二等人,面對漢人的時候當然可以居高臨下。然而在忽必烈面前,阿合馬本人就如同一條狗的跪在地上。對於上位者忽必烈而言,所有的下位者其實都如同狗一樣卑微。

  見到大汗露出笑容,阿合馬這才謹小慎微的從地上爬起來,對著忽必烈大汗說道:“大汗,郝仁萬戶組建府兵,對大元有很大功勞。不過府兵本家免稅,那些能自備戰馬的人都不是窮人,我大元很多稅都是從他們身上來……”

  一聽這話,忽必烈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了。身在高處,大汗最清楚他的支出。那些官員們的俸祿要從國庫裡面出,那些軍隊的軍餉要從國庫裡面出。如果是按照蒙古的傳統,官員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奴隸,為蒙古部落的首領效力。那些蒙古首領們則要帶著各個部落的部眾跟著大汗去征討,他們屬於自己養活自己的類型。獲得的各種戰利品一部分要交給大汗,一部分留給自己。

  現在這幫人不再自己吃自己,而是要吃忽必烈大汗。忽必烈大汗便是有再多的錢,在沒有戰爭收入的情況下也撐不了幾年。自從南征之後,大元已經好幾年沒打過有收益的戰爭了。想到這裡,忽必烈說道:“阿合馬,你覺得窩闊台汗國與察合台汗國有多少積蓄?”

  聽大汗問起戰略的大事,阿合馬連忙說道:“大汗。就我們所知,這兩國都很窮困。若是論富庶,伊爾汗國倒是很有錢。”

  伊爾汗國乃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這個汗國原本擁有波斯以及天竺北部的一部分。1256年,旭烈兀軍攻滅盤踞馬拶答爾(今伊朗馬讚德蘭省)諸山城的“木剌夷國”(***教亦思馬因派勢力。其它***教徒稱他們為mulida,意即“異端者”)。1258年攻陷巴格達,殺末代哈裡發(Khalifat,***教主的稱號),滅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

  現在的伊爾汗國成了一個擁有21世紀時候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等地在內,從波斯灣到裡海的一個大國。因為擁有海岸線,貿易行動甚為活躍,所以伊爾汗國比起在草原內陸的窩闊台汗國與察合台汗國富裕的多。

  聽了阿合馬的忽悠,忽必烈大汗沒有立刻說話。連阿合馬都能知道的情報,忽必烈大汗自然也知道。至於阿合馬的回答並不如忽必烈大汗的心意。沉默了一陣,忽必烈說道:“這稅收一事,可以看看府兵是否有用之後再說。”

  “大汗,那官員的俸祿該如何應對?”阿合馬有些反將一軍般的問。

  “官員的俸祿是用交鈔給的,多印些交鈔即可。”忽必烈給出了答案。

  “是。”阿合馬應道。他非常熟悉忽必烈,知道此時除了聽命之外別無他法。

  大元君臣在大元首都大都商議大元的未來。在大宋舊都開封,趙官家的兒子趙謙正在和戰友們一起在為大宋的未來努力。

  經過大宋開封觀天台的經線就是本初子午線,大宋也就沿著這條經線向南修建起了測量點。趙謙和其他戰士一樣,揮汗如雨的扛著測量設備,在平原上忙碌著。

  到了傍晚,一天的工作乾完。趙謙揉著有些腫脹的肩頭,和大家一起打飯。對這樣辛苦的工作,年輕人覺得又乏味又辛苦。飯桌上,大家就忍不住抱怨起來,“原本想著當兵可以打蒙古人,或者能夠學點東西。現在沒想到天天就是扛東西,累死人。”

  “沒想到你還想要的挺多。”有人就忍不住嘲笑。

  “怎麽,你們就沒想過這些麽?”發言的那位不爽的答道。

  “我們隻想一樣,沒想到你是樣樣都想,樣樣都想要。”

  雖然沒有直接說出貪心二字,大家的話卻是再明白不過,最初抱怨的那位覺得臉上掛不住,忍不住提高了聲音應道:“我家窮,就是想當兵之後不再過窮日子。這有什麽不對?”

  大家都是年輕人,雖然平日裡喜歡逗逗,但是真見到戰友急了,也沒人非得要硬杠。趙謙和大家有一樣的表現,不過他的想法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身為長子,趙謙當然被老娘寄以厚望。從很小的時候,他就聽了無數次老娘的給他的人生規劃,那就是好好讀書,以後和爺爺以及爹爹一樣考上進士,光宗耀祖。

  隨著趙謙一天天成長,他就上了他爹開辦的學校。當時趙謙還以為進士就是從小學、初中、高中上出來的。直到他跟著他爹趙嘉仁進了杭州之後,趙謙才知道原來他上的是‘製科’,進士和製科根本不是一回事。

  那時候趙嘉仁已經成了趙太尉,趙謙受到的教育信條裡面又增加了不要成為一個遊手好閑的衙內。等趙謙快高中畢業,他爹趙嘉仁就‘太尉作天子’,成了大宋官家。趙謙又從趙衙內一躍成為太子候選人。

  趙謙本來已經緊張的準備要考大學,結果他爹命道,“你不用去考大學了,高中畢業就去當兵。”

  原本進士夢破滅的時候,趙謙並沒有什麽感覺,那時候他一個十三四歲的娃娃根本對那些沒概念。然而老爹不讓他考大學,趙謙可不滿意了。他在學校成績可是非常優秀的。最後在他老娘的說項下,趙謙還是去參加了大學考試,但是老爹趙嘉仁下了死命令,考上了之後也得休學從軍。於是以優異成績考上了杭州大學的趙謙,連科系都沒選,就前來部隊裡當兵。

  從小學入學之後,趙謙就接受他爹主導的愛國主義教育,所以趙謙並不討厭當兵。他爹趙嘉仁就戰功卓著。而且離開了每日裡讀書的日子,和戰友們在一起,趙謙也覺得眼界大開。譬如,他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說不出‘我窮’這兩個字。別人嘲笑這位戰友,趙謙還覺得這位戰友其實挺敢說實話。

  年輕人閑不住嘴,沉默了沒多久,就有人基本吃完飯,他說道:“其實我覺得這麽修也不錯。我家就是淮西的,咱們從開封向南修,修著修著就修到我家去了。這回家探親更方便些。”

  如此具有正能量的話題立刻引發了不少讚同。此時大宋的軍人都來自開封以南,往南多走一步,就距離家更近一點。

  然而沒等這個話題繼續發酵,巡視的食堂的紀律監察員就走過來對大家說道:“吃飯時候不要交頭接耳,趕緊吃飯。”

  這是部隊的紀律,眾人聽了之後都不再作聲,趕緊繼續吃飯。

  吃飯之後刷碗,漱口。傍晚要點到,並且確定夜班崗哨。這種夜間值班哨兵不是固定的,而是各個作戰單位都要輪流值夜,誰都逃不掉。既然逃不掉,大家也就認命了。趙謙所在的作戰單位是三天后值夜。散會之後,戰鬥員在指揮員監督下刷牙洗臉洗腳,然後睡覺。

  這下,戰士們終於開起了床頭會。

  “你們說咱們退役之後真的會給咱們在河南分地麽?”

  “官家不是在《大宋軍報》上講了麽,凡是願意移居河南的,都給地。”

  “我家裡也分了地,爹媽還等我回去到村裡混個幹部。”

  “你們村裡的幹部還是指派的麽?我們那邊已經是選的,指派的只有民兵隊的還指派。”

  “你家哪裡的,這麽早就開始選?”

  “我家慶元府的。”

  “我家是淮東的,還是在指派。”

  說道這裡,一直沒吭聲的班長終於開口了,“你們這才來了幾天,就想著退役的事情啦。當兵要當三年,還有兩年多時間。別廢話了,睡覺。”

  新兵聽了班長的話,也不敢反駁,便都睡了。一直沒說話的趙謙心裡面想著自己的未來,雖然他肯定是要當上太子的,不過看他爹的態度,好像有特別的安排。至於這種安排是什麽,趙謙完全想不明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