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革宋》159.第159章 大汗定下制度
  第159章 大汗定下制度

  王東陸的目光緊盯著兩門火炮。這兩個圓筒狀的家夥外表很光潔,覆蓋了一層黑色油皮般的玩意,看上去好像很容易就可以劃傷。

  將兩門鐵家夥搬進大汗忽必烈的金帳之時,王東陸知道它們到底有多堅硬。用指甲尖去劃鐵炮,鐵炮沒有被劃出一絲一毫的痕跡,反倒是指甲被磨出白屑。鐵炮不到一百斤,兩個人抬著還挺吃力。回想起鄂州蒙古軍渡江之時遭到的猛烈炮擊,那種驚天動地的威力居然是由這樣‘纖細’的玩意造成,王東陸到現在都無法相信。

  可有些事情不由他不信,鐵炮運進大帳之前進行了測試性炮擊。一斤重的鐵球不僅可以被打出去六十步。在四十步左右,一寸厚的松木板被輕松打出大洞,就如長江上那些軍船一樣。

  “把這些火炮抬出去。”忽必烈命道。

  王東陸連忙和其他侍衛將這兩門利器抬走,放在外面專門的帳篷裡面。等王東陸趕回自己侍衛的位置上,就見蒙古貴人就用蒙古語怒道,“大汗,這個漢人就是包藏禍心。他說要選官,北方學儒學的人太少,要從被俘的南人裡面選學過儒學的。可他一氣挑了幾千人。那可是幾千人啊!難倒北邊的漢人裡面就沒有學儒學的麽?”

  被稱為‘這個漢人’的是翰林學士高智耀,他身材高挑,鎮定自若的聽蒙古貴人對他猛烈攻擊。真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風度。當然,王東陸知道,這位翰林學士不懂蒙古語。不管蒙古人怎麽講,他都只能當做耳旁風。

  轉過視線,王東陸看向忽必烈最信任的漢臣郝經。只見郝經神色嚴肅微微點頭。於是王東陸心裡面也不自覺的傾向於支持高智耀了,因為郝經現在是王東陸的老師。

  去年忽必烈自立為蒙古大汗,沒有他哥哥蒙哥的壓製,忽必烈開始在漢地全面實行舊漢製。王東陸跟風拜了郝經為師,學習儒學。因為蒙古第一次用年號紀年,去年是蒙古中統元年。郝經給王東陸起了個字,啟年。王東陸對漢學並沒什麽研究,王東陸也好,王啟年也罷,反正都是個名字唄。

  這時候,就聽翰林學士高智耀開口了,他聲音鏗鏘有力,情緒飽滿。王東陸忍不住把視線轉移回到高智耀身上。就聽高智耀說道:“……譬則金也。金色有淺深,謂之非金不可;才藝有淺深,謂之非士不可。”

  旁邊有通譯把這話翻譯成蒙古語講給旁邊的蒙古高官,聽了這番話,那幾名蒙古高官氣的細長的眼睛都瞪大啦。

  忽必烈看著手下的兩派人都是絕不退讓的意思,他稍微打了個圓場,“此事再議。”

  蒙古貴人怒道:“大汗!此事若是再議,那就是你按照這漢人給領的路走。”

  忽必烈心裡面其實是支持高智耀的方案,被這麽挑破,他哈哈一笑,對郝經說道:“你怎麽看?”

  郝經果斷的答道:“高智耀說的沒錯。才藝有淺深,謂之非士不可。”

  忽必烈扭頭看向蒙古貴人,就見蒙古貴人也毫無退讓的意思。同樣是不退讓,忽必烈看到蒙古貴人就是直截了當的表達反對,情緒也頗為激動。而漢人儒生們則是舉止沉穩,充分保持著對忽必烈的尊重。

  心裡面歎口氣,忽必烈再次感受到自己願意支持儒生們提出的三綱五常,還有朱子理學。這些以對上位者絕對尊重為基礎。國家體制以忠,家族體系以孝。有了明確的制度,就有明確的管理。對於蒙古文化來講就沒這些考慮,實力、號召力就是一切。儒生的理論都是屁。而且蒙古人的理由很充分,如果儒生有用,為何會被蒙古打敗,為何向蒙古貴人討要權力?

  之前忽必烈在漢地逐漸建立舊漢製,隨著漢製覆蓋范圍越來越大,衝突也一日甚過一日。心裡面做了個判斷,忽必烈說道:“各地官職,蒙古人為主官。回回人管財,漢人出任具體職務。”

  蒙古貴人沒想到忽必烈竟然拿出這麽一個解決方案,倒是沒敢立刻回答。經過講述之後,蒙古貴人也算是理解了這個制度。

  所有地方行政長官都由蒙古人來出任,管理財務的則是回回人。忽必烈讓漢臣整出來的那一系列複雜的行政長官之下的官職,由漢人來出任。

  “大汗!能不能和咱們草原一樣,不要弄這麽繁雜的官職?”蒙古貴人做著努力。

  “不行。”忽必烈用蒙古語回答的非常乾脆,“你在夏天用弓的法子和冬天用弓的法子一樣麽?現在不僅草原是我們蒙古的,大河,大海都是我們蒙古的。春田是我們蒙古的,夏天、秋天、冬天,都是我們蒙古的。既然這一切都是蒙古的,你為何一定要固執草原的法子?”

  聽到大汗忽必烈講到‘一切都是蒙古的’,蒙古貴人心中動搖了。他繼續問道:“大汗,若是那些漢人定下的制度……”

  忽必烈板著臉打斷了蒙古貴人的話,他的蒙古語說的莊嚴肅穆,“蒙古哪裡有漢人定下的制度,蒙古只有蒙古大汗定下的規矩。難倒我不是蒙古大汗麽?”

  說到這裡,蒙古貴人再也沒了對抗忽必烈的念頭。他按照蒙古效忠的方式唱道:“俺們蒙古勇士就是雄鷹,蒼天在哪裡,我們就飛到哪裡……”

  說服了蒙古貴人,忽必烈對漢臣說道:“蒙古一等人,回回二等人,漢人三等人。蒙古人為主官。回回人管財,漢人出任具體職務。永為定例!”

  聽了忽必烈的命令,感受到忽必烈不可辯駁的態度,漢臣們皆叩拜:“謹從大汗所命!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著漢臣們的模樣,王東陸覺得很是不解。他是大理人,肯定不屬於漢人。和那些色目人也明顯不是一路。身為忽必烈的侍衛,王東陸覺得自己大概會歸於蒙古人的行列。王東陸最不解的是,明明成了三等人,這幫漢臣為何還有種‘大願得償’的興奮。

  儒生們的理念就是這樣麽?王東陸真的無法理解這麽複雜的問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