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革宋》1037.第1037章 大鍋飯(十六)
  第1037章 大鍋飯(十六)

  趙謙回到家,家裡老二和閨女就撲上來抱住老爹。平日裡都是老大衝在最前面,今天這家夥沒出現,趙謙去到老婆那邊低聲問:“大郎怎麽了?”

  “不用理他。”蕭美美不高興的答道。

  趙謙本想去看看長子,卻還是忍住沒去。他回書房拿出草稿繼續寫文章。正在寫,就聽書房門一開,轉頭看到長子低著頭走進來。他走到趙謙身邊,一臉委屈的不說話。趙謙拉過來給娃們準備的高腳椅問:“要不要坐下?”

  “不要。”長子聲音沮喪的說道。

  趙謙也不說話,繼續開始寫自己的東西。只是兒子在身邊,趙謙怎麽都沒辦法完全集中注意力,他心裡登時升起對兒子的不滿。他不想看這小兔崽子,抬起頭就見到書桌對面牆上‘善待自己,善待別人’的橫幅。趙謙感覺自己的心被觸動了一下,立刻有些慚愧。娃們感覺到委屈就來找父母這是天經地義,趙謙自己會受到影響是趙謙自己修行不夠。因為自己修行不足就反過來遷怒娃,這算什麽?難道自己接下來不管娃說什麽,都要根據他所說的煩惱再給娃編造個罪名不成?

  想到這裡,趙謙回想自己小時候。很多事情已經記不清楚,隻記得爹當年可不這樣。不管趙謙如何在旁邊膩歪,老爹總是能鎮定自若的該幹啥幹啥。想到這裡,趙謙轉過頭看著兒子,卻不先開口。

  見到老爹終於關注自己,兒子委屈的開口了,“爹,今天我娘訓我,說我就知道賣弄。”

  “哦?只有今天?”趙謙問。

  “嗯,昨天,前天。娘都訓我。”兒子的聲音越來越委屈。

  趙謙明白兒子的情緒,他把兒子抱起來讓他坐在自己腿上,小家夥掙扎了幾下就不再反抗。趙謙覺得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老爹講過,孩子們之所以向父母顯擺,一來是他們成長中需要得到外界的證明,二來是因為孩子們以前的某些行動得到父母的認同讚賞而感覺到舒適,為了追求舒適就會重複這樣的行動。不管是哪個因素強一點,都會導致他們喜歡在父母面前逞能。逞能是表象,期待得到心裡的舒適感才是本質。

  現在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趙謙卻不記得自己詢問過老爹怎麽才能有針對性的應對這個問題。他記得自己聽老爹這麽講的時候一頭霧水,完全不理解老爹說的是什麽意思。他不可能帶著兒子馬上去見老爹,當下只能先把眼前的事情擺平再說。

  “大郎,要不要舉個高高?”

  “不要。”兒子看來很難過呢。

  “大郎,你覺得是你知道的多,還是你娘知道的多?”趙謙換了個切入角度。

  “當然是娘知道的多。”

  “你教你弟弟妹妹做些你已經學會的事情,第一次的感覺如何?”

  “嗯……嗯……,很高興。覺得我很厲害。”

  “第二次第三次呢?”

  “覺得他們很笨。”

  “你有這種感覺想,你娘也有這種感覺。”

  聽老爹這麽講,老大急了,他抓住趙謙的手臂焦急的說道:“我不要當笨蛋。爹,我不要讓我娘把我當笨蛋來看。”

  “呵呵呵。”趙謙抱住兒子笑了,等兒子情緒有點平複下來,趙謙繼續說道:“你要是不想讓你娘把你當笨蛋,那就不要把你會的東西告訴你娘,你不會什麽,就去問你娘。這樣你娘就不把你當笨蛋了。”

  “可是……可是……不會不是笨蛋麽?我娘這麽說的。”

  “嗯,那是你娘不高興了。她自己不是這麽想的。”

  “真的麽?”大兒子露出不解的神色。

  “來,我教給你一段話,你去對你娘說。好不好。”

  “說了之後我娘就不會覺得我笨麽?”

  “我前面說了,你娘一開始並不認為你是笨蛋。她這麽說只是因為她不高興。”

  “……哦……”小家夥似懂非懂,卻聽進去了。

  “你給娘說,娘,我之前把我學會的東西告訴你,是覺得這麽說你會高興。以後我不說我學會的事情,我不會什麽就來問你。可你也不要再說我笨蛋。”

  “娘,我學會什麽不告訴你……嗯,你也不要說我笨蛋。”

  “呵呵……”趙謙忍不住笑了,卻覺得這麽笑只怕會打擊兒子,他咬住嘴唇憋著笑扭過去臉,好一陣子才算是遏製了笑意。孩子們太可愛了,真的是目的明確直來直往。

  “大郎,再跟著我說一遍,娘,我之前把我學會的東西告訴你,是覺得這麽說你會高興。以後我不說我學會的事情,我不會什麽就來問你。可你也不要再說我笨蛋。”

  教了十幾遍,兒子才把整句話背下來。趙謙讓兒子去實踐一下,兒子正想從趙謙腿上跳下去,卻又伸手抓住趙謙的手臂,興奮的說道:“爹,我就是想讓娘高興。你說的沒錯啊。”

  “啊?”趙謙被這話突然喚醒了兒時的記憶。這個道理突然就和事實重疊了,哪怕遭到自己老娘秦玉貞的訓斥,小時候的趙謙其實不在乎的。他當時就是本能的想讓老娘高興,然後依偎在老娘身邊撒撒嬌什麽的。那種感覺讓他覺得這個令人困惑不安的世界安全了。

  不等被深刻觸動的趙謙再說點什麽,兒子已經跳到地上急匆匆跑出了書房找他老娘去了。趙謙心裡面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他沒想到教育孩子反倒被孩子給教育。現在的他更強烈的感受到這個不可知的世界帶給他的不安,也從老爹那裡學到了這種不安的原因。可現在的他卻忘記了安心的感覺。其實安心無須言語無須特別的行動。平日依偎在母親身邊,遇到事情跟在父親身邊,就能讓趙謙覺得安心。趙謙以前就知道,今天才明白。

  再次抬頭看向牆上‘善待自己,善待別人’的條幅,大宋太子生出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深刻感動。真心幫助別人解決遇到的真正困難,也是在幫助自己。趙謙看了看別的幾條條幅,覺得都沒什麽感覺。目光落回到桌面上,就看到自己有些抓不到關鍵的文稿。他隻覺得福至心靈,豁然開朗。能寫出什麽文章很重要,更重要的卻是心態。

  站起身走到練字的書案旁邊,趙謙提筆寫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寫到這裡,趙謙覺得很滿意,卻覺得還是不夠,仿佛缺少了點什麽。提筆想了想,他嘗試著把下面一段寫出來。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寫完這段,趙謙突然面露笑容,明白了先賢荀子的意思。這段話講述的乃是方法,沒人求教你而去教導別人叫做浮躁,問一答二的叫囉嗦。浮躁囉嗦都是不對的,君子答問應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白天理藩部羅義仁回答春秋戰國與現今之世界的對比,圍繞主題不多不少,果然是‘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怪不得老爹這麽看重羅義仁,以前趙謙只是覺得羅義仁的確有不同一般之處,今日卻能實實在在明白了羅義仁的一處優點。

  把後面這段荀子教育的具體做法寫下來,趙謙決定用這段話來提醒自己的不足。

  坐回座位上,趙謙重看自己之前的稿子,看了幾眼就覺得不對勁,仔細看過去更是生出慚愧與興奮的心情。抬頭又看一眼‘善待自己,善待別人’的條幅,努力把慚愧的心情趕走,趙謙埋頭開始重寫稿子。

  接下來七天,趙謙找專家尋求書目,之後在閱讀室裡面把一人多高的典籍文獻中有關契丹、西夏、蒙古如何利用漢人為他們效力的部分都給看了一遍。看完之後又準備繼續寫自己分配到的稿子,卻發現完全寫不下去。史書中的記載如果都是真的,趙謙覺得以前所有觀點都被這些史料動搖。

  此時他發覺自己若是一定要寫,唐代司空圖《河湟有感》就足以寫盡一切。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這位考上進士,唐哀帝被弑後,在七十二歲高齡絕世而死的唐代詩人看到的所有正如禦前會議所講,強大的從來都不是胡人,而是那些能夠利用漢人來打漢人的胡人。有強大的大宋作為依靠,楊從容在海外的接觸過那麽多胡人之後,終於能看清事實真相。

  確定了這點,趙謙再梳理老爹趙嘉仁的北伐歷史。原本他也有點覺得清洗太過於慘烈,此時才完全理解當時血腥的清洗標準並不是為了報復,而是要鏟除蠻夷的力量根源。

  漢人身材高大,力量武藝都比胡人強。胡人督戰時根本不在乎漢人傷亡,被胡人奴役的漢人只能拚死作戰。在宋軍與新附軍中的漢人同歸於盡之後,胡人趁機進攻,可以輕松取勝。還造就了北方蠻夷強悍的虛名。真輪到胡人自己刀對刀槍對槍的與宋軍作戰,胡人也是人,遇到局面危急也會害怕也會逃命。他們逃跑的秉性比漢人更強烈。所以宋軍在陰山以北戰無不勝,終於重塑漢人軍隊的威名。

  該死的蠻夷,趙謙心中罵道,提筆開始書寫。所有的史料、自己的經歷都被融合成想法,自然而然的在紙上浮現出來。趙謙卻沒發現他既不想獲得什麽稱讚,也不去努力形成什麽完美無缺的理論。經過錘煉的想法在紙上自然而然的記錄下來。

  等他寫完才發現,兒子女兒正坐在高腳登上看書。仔細想了想才想起的確有這麽一回事。除了知道有此事發生之外,他既不注意也不在意,任由兩個娃自己做他們的事情。

  看到老爹放下筆看向自己,兩個娃從椅子上跳下來,撲倒趙謙身邊拉著他說話。趙謙胸中的憤怒悲傷戾氣頃刻間被放下,他一手抱起一個娃到客廳舒舒服服和他們說話玩鬧。

  幾天后趙謙的稿子通過審核,開始在《大宋日報》上開始連載,理藩部與外交部則提前看到了全文。看完之後,羅義仁讚道:“沒想到太子竟然能做到言之有物,沒有廢話。難得。”

  楊從容本人與太子完全陌生,他並不想站出來為太子辯護。但是聽到羅義仁暗指當今太子以前水平有限,他也忍不住有點肝顫。盧柏風沒這麽考慮,作為進士出身的官員,盧柏風繼承了進士們的那點不畏強權的風骨。更何況盧柏風自己也覺得太子以前寫的東西完全沒辦法和趙官家相比。這次的稿子有巨大提升,甚至讓盧柏風覺得有點趙官家兒子的味道。

  看別人不吭聲,盧柏風接著說道:“老楊,咱們馬上就要派人去和奴隸王朝談判,你覺得他們會不會不識趣的把矛頭轉向咱們?”

  “既然奴隸王朝這麽強大,想來國內也得有點水準。”楊從容答道。

  “天竺那片地方啊……”盧柏風很是感歎。

  “嗯,天竺真是片神奇的土地。”盧柏風也忍不住跟了一句。

  “有那麽神奇麽?”楊從容很是訝異。東羅馬那地方雖然落後,所作所為好歹還在能理解的范圍之內。華夏的佛教源自天竺,唐代玄奘大師前去求取佛經,能寫出《金剛經》這等著作的地方為啥會被兩位大宋部長同時認定為奇葩?

  看著楊從容不解的神色,盧柏風歎道:“我猜你是覺得玄奘大師前去求取佛經,天竺怎麽也不會太差。可是你知道麽,現在天竺四大寺院被毀了三個,僅存的一個也基本和完蛋差不多。天竺那邊的人早不是幾百年前智者雲集的所在。”

  楊從容只能問道:“天竺現在是個什麽模樣?”

  羅義仁只能向楊從容介紹道:“天竺南部和中部已經快被我們打完了,哪裡的人特別善於順杆爬,和他們打交道,他們就坑蒙拐騙。動手揍他們,他們就滿地打滾的求饒,求饒的同時也不忘向你索取好處。純盤的滾刀肉。官家有句話我非常認同……”

  盧柏風跟了一句,“非暴力,不合作。”

  楊從容聽了這不客氣的評價,眨巴了一陣眼睛說道:“這不就是畏威而不懷德麽?”

  “是啊。這裡已經是蠻夷,再也看不到當年的景象。”羅義仁發自內心的感歎著。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