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封神之我要當昏君》248.第247章 245.崇侯虎:我進步了
  第247章 245.崇侯虎:我進步了

  “假的?”

  聞仲險些把手中的竹簡扔了。

  崇侯虎鄭重道:“沒錯,假的。”

  “老夫看這些竹簡所載內容條理分明、層次井然,北伯侯為何認為是假的?”

  假的?難道是紂王怕挨打,特意編了假的湯刑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聞仲一臉狐疑的看著崇侯虎,這些竹簡記載的是商初的湯刑,現在大商使用的湯刑經過盤庚、祖甲的多次修改,早已與最初不同,崇侯虎

  不是聞仲不相信,崇侯虎善於揣測聖意,但沒人知道他還懂刑法啊!

  而且這些竹簡相當重要,很可能是初版湯刑的遺補,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無論從哪個層面上來講,竹簡都更像是真的。

  “莫非北伯侯對湯刑有過深入了解?”

  “這倒是沒有”崇侯虎撓了撓頭:“不過正是不了解,一無所知,我才覺得更不對勁。”

  聞仲皺眉:“此話怎講?”

  崇侯虎醞釀了一會兒,道:“我看不懂竹簡中的內容,所以只看過簡首。”

  “例如這一冊《封診式》。”

  “《封診式》共有九十八簡,分二十五節,簡首寫有小標題,包括:《治獄》、《訊獄》、《封守》、《盜自告》、《盜馬》、《爭牛》、《群盜》、《奪首》、《黥妾》、《遷子》、《告子》、《癘》、《鬧醫》、《經死》、《穴盜》等。”

  聞仲扶須:“有何不妥?這些刑法老夫觀之,頗有道理。”

  聞仲三目三十行,早就看過了所有的竹簡內容,隻覺得極為有用,編纂用心,看不出造假。

  誰沒事會思慮再三,寫出這些一看之下讓人覺得煞有其事的湯刑?

  還不當做古物賣錢,全都埋在了深山老林?

  他圖什麽?吃飽了沒事乾?

  崇侯虎搖頭,道:“就如這《封診式》中的《穴盜》一篇,太師可曾聽聞此前有任何有關盜墓的律法?還有這《鬧醫》,以往可有人打罵醫者?”

  “這”

  “就在數日前,有人盜屍醫鬧。”

  “不僅如此,還有這《癘》,也對瘟疫做出了刑罰,暗合三山關疫情。”

  “這些竹簡中所記載的律法,如果出自商初成湯時期,哪怕幾經修改,絕無可能一點端倪都看不出。”

  崇侯虎直視聞仲,道:“這些,全是新法。”

  “北伯侯的意思是”

  聞仲駭然,他發現自己走到了一個誤區中。

  因為看了竹簡中的律法,覺得這其中的律法很有條理,功必賞,過必罰,很合他嫉惡如仇的性子,覺得必然是上古先賢所作,反而忽略了時代局限性。

  成湯時期可沒有醫鬧、瘟疫、盜屍等相關事件記載。

  而且李靖曾在大殿上說過,古今之人不同,法不同,有很大出入。

  湯刑屢次修改,也是因為刑罰過輕不合時宜,怎麽這些看似最初版的湯刑遺補,反而更適合現在呢?

  崇侯虎一字一頓道:“太師可還記得多日前公開凌遲時,陛下所說“大商自今日起,有法依君,執法必嚴”?這就是陛下的提醒,這些竹簡必然是陛下所作,李總兵在陳塘關所行的新法。”

  “做舊之後,被陛下刻意埋在了雲夢山青龍脊下,只等借口葬虎挖出,公之於眾。”

  聞仲皺眉:“莫非這都在陛下的算計之中?”

  “這是自然,陛下深知變法會使得人心動蕩,可如果將新法掩飾成成湯時的湯刑,假托先賢聖王所作,動蕩就會大幅減小,反對者也就沒有那麽多理由,畢竟所謂的“新刑”是在遵循古製!”

  聞仲感歎道:“北伯侯果然身具大智慧!”

  崇侯虎說的頭頭是道,他不得不信。

  而且這種詐稱先賢聖王所作,有些冒犯先祖的事兒,還真是紂王的行事風格。

  畢竟,那是個在祭祀先祖後,能將祭品分而食之的君王,是能將先王青銅器全都融了鑄錢的君王。

  “陛下還真是”

  崇侯虎連連擺手製止:“太師莫急,這只是陛下的第一重意思。”

  聞仲一怔:“陛下還有深意?”

  “沒錯,葬虎另有深意。”

  “請北伯侯賜教。”

  “當不得,當不得,老太師可還記得陛下凌遲立威,買炭立信?”

  聞仲點頭。

  “這便是第三步,陛下不惜以五百貫買下死虎,並且以諸侯禮進行風光大葬,更是巡城奏樂,追封為王,人盡皆知。”

  “在沒有見識的人眼中,是昏君,是笑柄,可那些遠見卓識的人,必然能洞悉陛下深意。”說著說著,崇侯虎挺了挺胸膛,微微一頓:“就如同陛下曾頒布的唯才是舉令一樣。”

  聞仲喃喃道:“唯才是舉令唯才是舉令以拗口的行文方式進行了初步篩選,這買虎,也是篩選?”

  崇侯虎大笑:“這就是陛下的高明之處,千金買虎,大禮葬虎,追封爵位,對待山野小獸都是如此,又何況賢才呢?而且抬棺之人乃費大夫。”

  “為野獸抬棺無疑是在折辱官員,費大夫乃陛下親信,又沒有犯下任何過錯,陛下為何會折辱他,逼他抬棺?”

  “很顯然,陛下另有深意,太師可莫要忘了,費大夫負責招賢館,正是陛下屬意的吏部尚書人選啊!”

  如果買虎、葬虎都是巧合,但負責招賢館並且是吏部主官候選的費仲抬棺就不一樣了。

  抬,也就是舉,棺又與官同音,潛在意思不就是舉官,舉薦官員嗎?!

  更何況,陛下早前曾特意召見費仲的屬官張大,讓張大按照陛下的方式選舉人才,這不就印證了一切?

  新的六部官製改革在即,正是缺少官員,急需人才的時候!

  何況那些紂王假托先人所作的湯刑遺補中,也有《為吏之道》這一冊!

  “陛下這麽做,是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大商求賢若渴,人們看到山野老虎都能以諸侯禮入葬,封侯稱王,又怎麽會不來投奔?”

  “只怕陛下還會將葬虎、買虎變成戲曲,傳唱天下,愛賢敬賢的名聲必然不脛而走風傳各地,各地賢才必會爭先恐後的奔赴朝歌。”

  一手千金買虎就能收買人心體現聖王智慧,表現出在君王心中金錢有價人無價的思想,區區一隻死虎君王也能為之一擲千金,何況人才?

  這就是君王的氣魄和堅決,是個狠人。

  崇侯虎慷慨激昂,其實他還有一層沒有說,這次他看出了紂王的三層意思。

  這第三層就是以葬虎敲打自己這個越權調兵的崇侯“虎”,以諸侯禮下葬死虎則是在敲打諸侯,以虎代指諸侯,不管是龍是虎,紂王都能讓他進入墳墓。

  聞仲還在消化這匪夷所思的一切,對上了,全對上了!

  這就是陛下的大動作!

  只是聞仲還有一絲不解,即便如此,也犯不著融掉先王青銅器啊!

  那些青銅器鑄成銅錢,價值遠不如原身的十分之一,不如拿去賣掉!

  如果僅僅是為了表達不惜融掉先王所遺青銅器也要招攬賢才的決心,還是有些不妥。

  而且之前買炭立信木炭價格居高不下,貴族罵聲一片的事情,也得不到任何解決。

  聞仲問向崇侯虎,崇侯虎表示無奈。

  陛下一個舉動往往有五層意思,這次他能猜中其中三層,已經算是走了大運,剩下兩層,卻是無能為力。

  只能靜觀其變,再做配合。

  聞仲對此表示理解,雖然群臣一直揣測聖意很麻煩,但君王需要應有的神秘感,這是君王的威嚴,這才是上位者與臣下的不同之處。

  求推薦票,月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