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封神之我要當昏君》372.第370章 368.決定減產
  第370章 368.決定減產

  “諸卿散去吧,叛亂已定,還有許多事要諸卿操心,遣人將宮裡的屍體處理掉,后宮妃子見不得血。”

  子受撂下一句話,便帶著蘇全忠入了壽仙宮,隻留下半懵的朝臣。

  他們看著直頂蒼穹的鐵棒,紛紛出神,方才那個大漢,就是大禹吧?

  今天一天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又是叛亂,又是妖物,還有個不知所謂的龍脈,就連仙人也死了一個。

  好在群臣裡還有趙公明等人,稍稍解釋一番,也就明白了。

  無數人思緒飄飛,只怕明日朝中,不,恐怕是整個天下,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子受入了壽仙宮,他有些奇怪,全朝歌大概都知道妲己是狐狸精了,為什麽蘇全忠還護著妲己?

  看蘇全忠剛才的模樣,分明打算和普賢幾人拚命。

  胡喜媚和柳琵琶還在一邊發抖,普賢那根長虹索祭出的時候,她們險些以為自己要完蛋了。

  子受撫摸著妲己一雙柔荑,輕聲道:“沒事了,沒事。”

  妲己的大尾巴仍是垂在地上,面色紅潤了許多。

  “臣妾臣妾想看看孩子。”

  孩子啊子受轉眼看向楊妃,小透明手上正抱著個孩子。

  任外頭髮生了多少事,這孩子也不哭不鬧,安然酣睡著。

  楊妃有些羨慕,自己明明在南征時獨佔紂王寵幸,肚子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妲己撐著頭看了看,神情溺愛之極,軟聲道:“陛下與臣妾的孩子,應該叫什麽?”

  看著妲己那兩彎似蹙非蹙的柳眉,子受想了想,石更不錯,但是十更太多了,還是五更合適,便脫口而出道:“武庚。”

  “武庚?”妲己朱唇微張,這名字有些奇怪,和殷郊、殷洪不同,和子啟、子衍也不同,倒是與歷代先王的祭號有些相似,好比盤庚、武丁之類。

  隨即她展顏一笑,也不糾結:“若是陛下樂意,武庚就武庚是了。”

  “好,朕新得一子,愛妃今晚和朕一起吃火鍋。”

  子受心中欣喜,長子殷郊次子殷洪,義子黃天祥、高明、高覺,姓氏都不一樣,再多個武庚也沒問題。

  這個混雜了封神與歷史的世界中,姓氏本來就有些亂,管那麽多幹嘛,子受覺得等一百零一子超過姬昌之後,自己能一個人把百家姓給填滿。

  至於不守祖製不按規矩辦事也沒什麽,循規蹈矩根本就不是他的行事風格。

  子受將剩下的時間留給了蘇全忠,昏君歸昏君,人情味還是有的,蘇全忠和妲己多年未見,一見就是遭逢大劫,一定有很多話想說。

  而且他也很在乎蘇家和妲己的故事,從剛才的景象就可以知道,蘇全忠早就知道妲己是狐狸精。

  “妹子”

  兩個字之後就冷場了。

  妲己噗嗤一笑,兄長還是這個德行,她自顧自接過話來,順便和子受說了些自己和蘇家的緣分。

  早前就曾提過,蘇家僅二代為侯,從蘇護的父親那一代才被封為冀州侯。

  當時正處武乙年間,無數人對囊血射天不滿,蘇護老爹是少數幾個支持武乙的人。

  其後武乙被圍身死,蘇護老爹救援不及,鬱鬱而終,蘇護也因此缺少管教,養成了個一點就燃的暴脾氣。

  而蘇護老爹在位期間,做了件為人詬病的事,那便是號召領地百姓分辨妖邪善惡,不能一概而論,甚至還試圖開辟一處城鎮,專供無害之妖居住,並進行貿易往來。

  其實這只是蘇護老爹為那個逆天的武乙分擔輿論壓力的方式,最後也因為群情激憤,屢遭責罵,而沒有成功。

  當年女嬌嫁與大禹,就曾努力讓人族與妖族共處,請動應龍協助大禹治水,就是努力的成果之一,然而最後還是沒能成功,九尾狐也被歸為了噩兆。

  妲己從蘇護老爹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便以一條尾巴化作人身入了蘇府,即使不能達到先祖所期望的人妖和諧,但至少能看看是否有人會以善惡來分別妖類,多少存些念想。

  聽完這段往事,子受不知道妲己看沒看見希望,反正他是看見了。

  妲己雖然和原著敗壞國家的人設不太相符,但狐狸精,就是最好的身份,這三四年來,竟是忽視了這份寶藏。

  子受已有初步想法,不過當務之急還是處理叛亂的後事,叛亂雖然能帶來昏庸值,但老這麽叛亂就有些危險了,而且莫名其妙爆種的奴隸軍和那群大著膽子去武庫拿兵刃甲胄的女子,也有些棘手。

  仿佛又被刺了幾刀,有點疼。

  其實當務之急是別人的當務之急,春困秋乏夏打盹,昏君的當務之急還是睡飽,吃好,以及陪伴剛生產的妃子。

  再上朝的時候已經是叛亂過去的第三天,這天是午朝。

  商容奏道:“啟奏陛下,今次反賊詐稱禹王后人之名發起叛亂,幸賴陛下之威,平叛成功,理當發詔書告知天下,以示陛下聖明。”

  子受聽見陛下聖明幾個字就抽抽,雖說親眼見識到了龍脈與人族氣運,但他還是想當昏君。

  大禹牛逼吧,龍脈都是他造的,最後呢?死了,當面化作星光。

  而且人族氣運是歸於君王的,按照商滅周興的大勢來看,自己再有二十多年就掛了,就算是氣運也保不住,死還是一樣死。

  劃不來。

  當然,子受也不是沒考慮過直接當個明君,但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能耐,還是算了吧,人貴有自知之明。

  “那反賊就是禹王后人,手中之物便是禹王傳承之寶,詔告天下自是應有之意,但要如實,那句“夏雖三戶,亡商必夏”莫要忘了,便由丞相起草一份詔書,先呈給朕,再明發天下。”

  子受現在打算從言論入手,他想了很久,昏庸值的產生歸根結底還是來自於罵聲,罵得越凶賺的越多。

  此前自己太魔怔了,不管做什麽,好事也好壞事也好,結果如何不去理會,直接控制輿論讓人罵起來不就行了?!

  將此事帶過,戶部侍郎蕭升、曹寶出列道:“啟奏陛下,眼下秋收已過,尚有田賦與商稅需陛下親自察看。”

  子受嗯了一聲,秋收是這個結算期內昏庸值的大頭,應該能挽回不少,人們沒有種植水稻與麥子的經驗,摸著石頭過河,必然減產。

  “卿莫要遮掩,盡管如實道來,這朝歌之中還有不少余糧,抄了那些參與叛亂貴族的家後,也能補貼一二,百姓們要罵,便罵朕吧,若不是朕一意孤行種植新作物,也不會如此”

  子受一聲歎息,臉上帶著三分慚色。

  蕭升、曹寶雲裡霧裡,期期艾艾地答道:“陛下,陳塘關田賦三山關田賦繩池黎郡平靈郡除受蕭賊所影響的臨潼關外,其余各地均比往年多出一成,便是欠收,也是因為氣候與戰亂所致”

  子受沒有一點點防備。

   再py一本書《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獻祭賠總讓子受打穿天道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