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封神之我要當昏君》307.第305章 303.封王亂國
  第305章 303.封王亂國

  子受一連封了十一個王,才終於停下。

  主要是周、齊、楚、燕、趙、衛、韓、晉、鄭、吳、越,十一個王封完之後就詞窮了。

  秦、漢、唐之類的倒是信手拈來,但子受覺得這些人配不上。

  何況再封下去,實在叫不出名字,說是八百路諸侯盡朝於商,實際上自己能把名字對上臉的也就十來個人。

  王號封完,下頭反應各異。

  莫名其妙被封王的吳王隻覺得欣喜。

  身為一地諸侯,領地偏僻,實力在一眾諸侯間只能算二流,有個王號簡直血賺。

  和吳王實力差不多的鄭王卻是有些如履薄冰。

  南伯侯、東伯侯封王,別人不會有異議,自己也不比別人強,瘋了王讓其他諸侯怎麽想?

  接壤的濮侯實力更強,還是個火爆脾氣,看著鄰居封王,心裡能沒點疙瘩?

  獲封楚王的鄂崇禹,則是生出了些野心。

  他曾借著三山關瘟疫的時機,帶領南方諸侯來朝歌朝見。

  除了是應對瘟疫外,也是為了整合南方的勢力。

  借著機會,他看清了許多。

  自己雖然在南方各路諸侯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但真正順服的並沒有幾個。

  紂王都不能讓他們徹底臣服,何況區區“南伯侯”?

  大家都是諸侯啊!

  雖然有實力差距,但正兒八經的說,小地方的諸侯也是諸侯,四方諸侯也是諸侯,大家平起平坐。

  哪怕是外族諸侯,新封的於越侯、虎侯、鬼侯等,名義上和他們都是一個等級的。

  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有人對南伯侯心悅誠服。

  可有了王號,獲封楚王,一切都不一樣。

  鄂崇禹差點沒當堂笑出來,有了楚王王號,他甚至可以名正言順的收服南方各路諸侯。

  紂王想幹什麽他能看不出?

  無非是要變法,和諸侯作對,剛剛封王不過是拖延之計,給個甜頭,同時收買一些仍在觀望的諸侯。

  鄂崇禹只能說一句,沒用。

  變法絕不是幾年就能成功的,陽奉陰違誰不會?

  再者,有了王號,他能收服附近的諸侯,等到了將南方諸侯徹底整合的時候,直接永不朝商,割據一方與大商分庭抗禮也未嘗不可。

  畢竟他是楚王,名正言順。

  薑桓楚有些摸不透,大致也隻想到了和鄂崇禹一樣的地步。

  崇侯虎原本也是這麽想的,以為紂王兵行險著,冒險封王為變法爭取時間,成了,一切迎刃而解,敗了,功虧一簣。

  以現在的局勢來看,封王很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給自己添堵,平白讓有實力的諸侯在名義上能夠和大商對抗。

  他看著各路諸侯的表情,忽然靈光一現。

  錯了啊!

  完全想錯了!

  紂王不愧是紂王!

  乍看之下,十一個王號封的很沒有邏輯,一開始雖然先封了四方諸侯,但再往下走,獲封為王的諸侯實力參差不齊。

  許多實力強大的諸侯都落跑了,比如越侯。

  這手筆簡直就像昏君的隨性而為。

  事出反常必有妖,紂王一代明君,會隨便瞎封王嗎?

  不可能!

  崇侯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果然,另有深意!

  首先,紂王封禪稱帝了。

  雖然因為順口的原因,大部分人仍稱紂王為紂王,可紂王早在三年前,就已經自封始皇帝。

  哪怕很少有人提,但紂王也是始皇帝,始皇帝明顯比王高出一級。

  這樣一來,就不存在什麽諸侯王與紂王平起平坐,什麽四鎮諸侯獲得王號之後與商王同等之類的說法。

  其次,諸侯有野心,這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人人都有野心,人人都不想從屬於他人,這就是不按諸侯實力封王的原因所在。

  鄭王性格怯懦,其接壤的濮侯性格則很強勢。

  伯夷在修路之後,兩家道路通順,三不支還會互相宴請,關系融洽。

  鄭王有了王號,一下子就拉開了兩人的地位差距。

  宴飲誰主誰次?是按照諸侯見諸侯的禮節來相交,還是按諸侯與王之間的禮節來相交?

  如此一來,兩家絕不可能繼續保持親密關系,無形間分化了諸侯。

  再看吳王。

  有了王號之後,他會甘於平庸嗎?

  哪怕甘於平庸,他也得顧及到別人的看法,你堂堂吳王,就這點水平?旁邊的越侯都比你強,你好意思嗎?

  吳王領地地處偏僻,接壤的地方只有越地,想擴張很難。

  他不敢對實力更強胳膊更粗的越侯動武,那麽只能對南方的百越出手了。

  以往吳王可是和越人有勾結的!

  無形之中,分化了邊疆諸侯與外族的關系!

  接著便是特意針對的四方諸侯。

  西岐一地二王讓崇侯虎有些琢磨不透,但他卻是看明白了紂王封鄂崇禹為楚王的意思。

  以前有王號的諸侯,例如平靈王,全都只有三流諸侯的水平,平靈王算是裡頭混的最好的一個。

  平靈王雖然造反失敗,但攜郡守以令諸侯的計策給了許多人啟發,想擴充勢力,缺的就是一個名義。

  還是諸侯的時候,大家和和氣氣,名義地位一樣的,可成了楚王,拳頭又大,隨便整個不尊敬楚王的由頭,就能出兵打一架。

  目標放在哪兒?

  當然是其他更弱小的諸侯了啊!

  畢竟鄂崇禹已經從諸侯上升到擁有高度自主權的吳王了!

  鄂崇禹的野心不像姬昌那麽明顯,但崇侯虎知道,紂王與諸侯貴族天生站在對立面。

  在變法的大變革之中,自己與薑桓楚兩路諸侯站在紂王這邊,積蓄的力量就已經足夠了,如果給足利益開後門收服了太多諸侯,那還變不變法了?

  無論怎樣,鄂崇禹都不能留。

  而要造反,或是被紂王逼反,鄂崇禹所在的鄂城與朝歌之間,仍間隔著許多諸侯。

  這些諸侯可不一定聽從鄂崇禹的號令。

  如果沒有封王,鄂崇禹有野心想自立,也只有給紂王羅列罪名,直攻朝歌一條路可以走,畢竟他不能得罪其他諸侯。

  可封了王,操作空間更大了,他可以在攻打朝歌之前,名正言順給臨近小諸侯羅列罪名,將不順從自己的都乾掉,從而鞏固勢力,大大方方學習袁福通裹挾小諸侯造反,聽話的就收了,不聽話的就殺掉。

  封王之策在鄂崇禹這裡,的確是拖延時間,但也是一劑毒藥。

  從紂王封小諸侯為王就可以看到,分化諸侯顯然是讓諸侯顧此失彼,無暇顧及朝歌。

  到時候,朝歌大可發兵南征北戰,完全可以趁著鄂崇禹興衝衝鞏固勢力的時候,大舉南下!

  甚至

  崇侯虎忽然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紂王趁機做掉了鄂崇禹,會怎麽樣?

  鄂崇禹只有一子鄂順,自然是由鄂順繼位。

  那麽楚王王號,到底是接還是不接?

  接了,周遭諸侯很容易產生不滿,鄂順又是剛繼位,很難將這一切處理好,而且因為是紂王所封,一時半會還不方便和朝歌起衝突。

  不接,西伯侯、北伯侯、東伯侯都封王了,就你南伯侯弱的一比不敢稱王,還要不要面子了?

  諸侯貴族最講面子。

  就算鄂順能忍辱負重,底下的人怎麽想?

  南伯侯的領地很大,領地越大,下頭的人越多,什麽樣的人都有,又正逢領導人更替,安靜不了。

  如果是不接王號,直接造反自稱為王,將矛盾引向紂王,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然而先不說以鄂順的能力能不能做到,只是這樣一來,紂王就能毫無顧忌的發兵南下,攻打正在更換老大的鄂城。

  崇侯虎看著毫無自知的鄂崇禹,心中不由得升起幾分歉意。

  你剛獲封王號我就想著你死,甚至連繼承人都想好了,還真是對不起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變法不是小事,大量諸侯反對,紂王必然要找一個人開刀示威。

  薑桓楚是皇后老爹,姬發代表不了西岐,自己早就表明了忠心,剩下的可不就只有你鄂崇禹一個人了麽?

  崇侯虎看向紂王的目光不知不覺間又多了幾分敬佩。

  平平淡淡的幾句話,十一個簡簡單單的王號,就換來了亂世中的絕對主動權,惹得諸侯不齊心,就算最後發現了,耽擱的時間也足夠施為。

  這是陽謀!

  就在這時,越侯出列道:“陛下,臣有奏!”

  語氣之中,似乎還有幾分抱怨。

  作為南邊僅次於南伯侯的諸侯,連吳王都封了,自己竟然還只是侯爺。

  更何況,他還和李靖有仇。

  之前焚書時,他也是推動百姓鬧事的幕後主使之一。

  他死死盯著李靖,可以朝賀,可以封王,可以焚書,但李靖必須死。

   這是昨天晚些的第二更,剛看到有朋友說這個月欠七更了,我數數還是欠五更,那就按欠七更算,欠更本來就對不住大家,一時腦熱捐太多,得掙回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