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春江花月夜
等滕舒婷的母親從外面回來吃晚飯,看到家裡多了個滕舒婷在,也不覺得驚訝,還關心地問她們,“寶卿怎麽沒一起過來吃晚飯?”
左書琴就笑著說,“寶卿和秦放歌浪漫去了,就只剩下我和舒婷留守。”
滕舒婷倒不像左書琴那麽嬉皮笑臉的,隻說他們兩個應該是在探討上秦放歌音樂會演奏的曲目。
吳如慧點點頭,不管是對滕舒婷還是林寶卿,或者是更少來家裡的李若離,她都是當女兒一般對待的。不過幾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左書琴比較外向活潑很多時候也是調皮搗蛋的主,帶頭的基本也都是她。林寶卿則比較傳統安靜,平時話也並不多,做什麽事情都沉得住氣。滕舒婷則是介於她們之間,不過不管是誰,都是非常有主見的。至於李若離,則完全是個沒長大的小女孩,需要姐姐們的關心和呵護。
吳如慧也關心她們樂團的事情,尤其是將來的發展問題。她此刻也表示,先加入學校的組織之內,鍛煉一年時間也是挺不錯的,她其實並不想她們那麽早就步入社會,也講在學校的生活,是非常珍貴和難的。她們這些過來人,想回頭都不行,只能把希望,把她們的青春夢想和回憶寄托在左書琴她們身上。
兩姑娘自然也是認真聆聽,吳如慧也不想她們太功利化,希望她們正式自己的夢想,想要的東西就是什麽,而不要單純地賺錢出名。
加入學校組織內的話,她們也是能有很多演出機會的,就算是出國交流的機會也不少,像西方其他國家,展示中華文明和音樂,也是吳如慧給她們的使命。
她這個文化部的司長,站的角度自然是非常高的,左書琴和滕舒婷都點頭。
吳如慧也讓她們有空的話,也要多練練她們自己的作品,不能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這一首音樂上。現在流傳還不算太廣,等真正火起來之後,可以預見的是,各種爭議非議肯定是少不了的。吳如慧也讓她們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還說這首作品確實華麗浪漫,優雅動人,可別人存心想要挑刺的話,怎麽都有話說的。
左書琴她們都不敢跟她講,現在音樂學院內部就有人跳出來指責她們的事情。這也是成名的代價之一,她們其實都挺看得明白的,只是被罵了心裡總歸還是有些不爽的。
而這個時候,左書琴和滕舒婷也格外羨慕起林寶卿來,她現在應該是相當高興快樂的!
黃靜這姑娘在她們剛吃完飯之後,就打電話過來,問左書琴,要不要去她們家酒吧嗨!
左書琴說天冷懶得出門,她想去的話,可以自己去,或者她能叫到誰一起去也行。
“老大你這也太冷淡了呀!”黃靜抱怨道,“我們可是去照顧你家生意呢!”
左書琴呵呵笑著表示不太在乎,反正她這會是不想動的,滕舒婷更不願意去。
黃靜只能奄奄地敗下陣來,還說她不想複習,考個及格就好。當然,是指非專業的課程,專業課上,黃靜可是要爭做她們年級二胡第一的,平時也抓得特別緊。
她還問左書琴知道不知道秦放歌在做什麽,打他電話也沒人接,左書琴就笑她,“人家浪漫去了,你湊什麽熱鬧啊!”
“和誰浪漫呢!”黃靜一直很八卦,“寶卿嗎?”
“要不然呢!黃靜你腦子都在想什麽?”左書琴問她。
黃靜嘻嘻笑,“我還在想昨天晚上的事情呀!我當然也希望他是在和寶卿約會……”
這姑娘八卦起來也是沒完沒了,還問左書琴是否知道更多內情,她當然說不知道,然後叫她自己找點事情做,就收了電話。
而如她們所預料的那樣,林寶卿和秦放歌這會還真沒乾別的事情,就是在搞藝術,玩音樂。
兩人共同的愛好就是音樂,秦放歌在經過很長時間的惡補之後,在傳統民族音樂上的造詣,比起林寶卿來,會更深一層。
他所說的好消息,也就是他所完成的,打算和她一起在音樂會上合作的,《春江花月夜》。
真正的《春江花月夜》,根據張若虛的名篇而創作的。
他還規規矩矩地謄寫出來,做成手稿,送給林寶卿。
林寶卿雖然經歷得不少,先前又剛和滕舒婷訴苦過,但還是被這忽如其來的幸福,砸得頭暈暈,心漾漾的。
“老婆喜歡就好,不喜歡的地方,我們一起更改!”秦放歌這家夥哄女孩子還是非常有一套的。
心下感動的林寶卿當即回答道,“只要是老公創作的音樂,我都喜歡。”
秦放歌笑著說還是等她看過之後再做定論不遲。
林寶卿的讀譜能力特別強,音樂學院也抓得比較嚴苛,每個學生的視唱練耳都必須過關才行,否則就畢業不了,用視唱練耳老師的話來說,“我們可不願華夏音樂學院的學生出去,因為基本功不夠,丟我們學校的臉。”
這同樣是一首琴簫合奏曲,琴簫合奏,也是經典中的經典組合。
古琴的音比較低沉,簫聲也是,兩兩一起,相得益彰。倘若換做是笛子,或者其他諸如古箏的話,高亢的聲音,很容易就將古琴的聲音壓過,不管是對作曲者,還是演奏者的要求都特別高。
林寶卿對這樣的曲目還是非常感興趣,可秦放歌又在旁邊多嘴地說,“改編成古琴獨奏曲也是可以的。”
林寶卿想得更多,也沒有忘記她的一眾好姐妹,“那改編成民樂合奏曲呢!”
“當然也不成問題!”秦放歌對此也是自信滿滿,就兩個人在時候,他也不怕更肉麻一點,“全看老婆你的意思。”
林寶卿當即還是決定,先看完再說。
她也非常熟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歌,也能做到倒背如流。讓她的其他姐妹任何一個人來,都不可能做得比她更好,黃靜和王紫梓幾個,更是遇到這樣的詩詞,就頭大的角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秦放歌在前奏的時候,就開篇點題,以異常優美的旋律,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來。
林寶卿在看著手稿上的音符的時候,嘴裡也不自覺的輕聲哼了起來,秦放歌這家夥,在旋律創作上,確實和爆發富一樣,都有著極大豐富的資源,可以任由他使用。
江潮連海,月共潮生。
江潮浩瀚無垠,就像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波瀾壯闊。
隨之,一輪皎潔的明月,隨著浪潮湧而生,壯觀的景象,讓人心潮澎湃。
林寶卿之前在品味這首詩歌的時候,就很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古代詩歌,在遣詞造句上,可以說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
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和潮水,以鮮活靈動的生命。
秦放歌這個天才的音樂家,也在這樣的基礎上,用音樂,通過各種作曲手法,以及細微的變化,來譜就輝煌燦爛的音樂篇章。
前奏之後的音樂,就如同展開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麗畫卷,月光閃耀千裡,春江無處不在月明的照耀之下,明亮皎潔,又波光粼粼。
正如同古琴和簫聲的互動,秦放歌在編織和聲,以及織體的時候,也煞費苦心,努力營造如夢似幻的色彩。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林寶卿在讀譜的時候,腦子裡縈繞盤旋的,都是原來的詩句。
秦放歌所做的音樂,還加入了大量的變奏,並用卡農等形式,前後關聯但又不會重複,讓人隻覺得一浪接一浪。這也是使得音樂形象在細節上,做得更加豐富和精彩。
林寶卿感受起來,也就更加深刻。
古琴簫聲的聯動,就像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像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
到這裡的時候,就真的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
張若虛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秦放歌則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擴充和豐富,不僅在細微處和細節上,格局上,也增大不少,要不然,這首音樂很快就會結束。
到後面,秦放歌也跟著詩歌,進行了情緒上的變化,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在思想內涵上。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
清明月夜下,浩瀚宇宙裡,很容易讓人神思飛躍,探索著長久以來,大家都共同在思考的東西,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奧秘。這點林寶卿自己也深有體會,讀到這裡的時候,更覺得感概。好在不管是詩歌還是音樂,雖有短暫感傷,更多的還是對人生和理想追求與熱愛。
最後的哀怨離愁情思,都影響不了她的情緒。
倘若對《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結構進行仔細的研究和分析,就會發現,整首詩以整齊為基調,以錯雜顯變化。
三十六行詩,共分為九組,每四句一小組,一組三韻,另一組必定轉用另一韻,像九首絕句。這是它整齊的一面。它的錯綜複雜,則體現在九個韻腳的平仄變化。開頭一、三組用平韻,二、四組用仄韻,隨後五六七八組皆用平韻,最後用仄韻結束,錯落穿插,聲調整齊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對偶句和流水對,起承轉合皆妙,文章氣韻無窮。
秦放歌在創作的時候,也深刻地把握住了其中的規律,並把這樣的規律,運用到音樂的創作上來,譜寫出來的音樂篇章,變化也就越多,也和詩歌一樣,在規律和不規律之中,呈現出格外的美景來。
張若虛在這首詩歌中,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
秦放歌的這首《春江花月夜》,同樣也是如此,他似乎也更擅長這樣的創作。
“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這其中,月的主要音樂形象,就是準備由古琴來奏出的。
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簫聲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作為背景的存在,但這背景的影響力可不小,更不能輕易忽略。
林寶卿在完整地看過一遍之後,也在心底琢磨著,要真改成古琴獨奏曲的話,對她自己的技術,可是相當大的考驗。
說到底,古琴的表現力,還是沒有鋼琴那麽豐富的。
同樣這首曲子,如果改成鋼琴曲,以秦放歌的水平,整出個五六聲部來,都不是什麽問題。再弄得更花團錦簇一些,都不是什麽難事。
古琴曲的話,就絕對只能刪減,而不能增加。哪怕是秦放歌自己親自上陣,再加上三頭六臂都不行,樂器的特性,決定了的。
但林寶卿並不覺得遺憾或者什麽的,她本來也不是自私的人,她也很高興,如果能改編成民樂大合奏曲的話,肯定能表現出更多的東西來,這些可都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