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馬壽成,取你首級者,河東關雲長也!(三千字加更!)涼州,北地郡,弋居縣
這一次涼州羌亂波及范圍太廣,皇甫嵩無法顧忌每一處戰場,而劉備、孫堅、高順等人在皇甫嵩看來雖然尚且稚嫩,但在眾將輔弼之下指揮個兩萬人的軍隊應當不成問題。
於是皇甫嵩便令劉備率本部兩千長水騎以及一萬三輔良家子,左馮翊宋梟領郡國兵三千及五千臨時招募的輔兵從征,以軍監傅燮為向導助劉備平定北地郡先零羌叛亂。
劉備第一次擔任主將獨領一軍,可謂是意氣風發。
二十四歲的一軍主將啊,那位“大將軍長平烈侯”,也就是衛青,他作為外戚擔任車騎將軍初次領軍時也是二十四歲!
彼時衛青麾下也就是一萬騎兵,而他劉玄德如今兩萬大軍,比之長平烈侯也不遑多讓矣!
而劉備獨領一軍的首戰,便是北地郡南側的門戶弋居縣,城中約有兩千叛軍。
十則圍之,倍則攻之。
但劉備可沒時間在這座小小的弋居城圍困這些人,況且他覺得這些蠻夷不過是憑借一腔血勇罷了,哪裡懂得什麽兵法?
這些羌胡怎麽會擅長守城呢?
他是覺著皇甫嵩太過多慮了的。
於是便令大軍三麵包圍弋居城,將這座弋居城作為他的滿分答卷獻給太子殿下!
不過劉備也沒有太過大意,通過傅燮這位本地人以及斥候的探查,他也大致確定了弋居城及附近的地形。
弋居城是一座小城,一面的城牆長度還不足一裡。
城西處雖有一條馬蓮河,但距離弋居城有些距離,因而並未連通形成護城河,不過城外挖了乾壕,在裡面布滿了木刺和尖銳的石頭。
乾壕深約八尺有余(兩米),寬十二尺半(三米),算不得太大麻煩。
劉備令眾軍士提前準備好土石,以稻草製成的草袋包之,攻城時只需丟進乾壕即可。
又令左馮翊宋梟領三千郡國兵在西門佯攻,關羽、張飛各率兩千五百輔兵以及兩千五百三輔良家子攻打東門和南門。
四倍的兵力,攻打不善守城而善野戰的羌人,應當不是什麽問題。
至少劉備是這麽想的。
對於劉備的自信,傅燮卻是提醒道:“玄德,不可大意,羌人雖更善野戰、騎戰,但與匈奴人不同,並非對守城一竅不通,更何況叛軍之中未必沒有涼州人參與。”
傅燮認為劉備對於羌人的印象太過古舊了,經過百年羌亂以及涼州三明輪番捶打的羌人,可絕非是劉備印象中的模樣。
劉備眉頭微蹙,這話若是換作旁人說,他未必會放在心上,但他是傅燮。
傅燮無論是為人還是才能,劉備都是頗為敬重的,尤其是在朝堂上直言請斬議棄涼州的大鴻臚張義,這等忠義豪傑,劉備在率軍向北地郡進發途中,早就與他抵足而眠數日了。
“南容之言,某記下了,但某覺得至少要先打一下,摸摸城中叛軍的底。”
劉備正色道,但還是決定先打一打。
傅燮並未反對,如劉備所言,不打如何摸得清城內叛軍底細,他也只是提醒劉備不要小覷羌人的守城能力罷了,只要劉備沒有大意,兩萬大軍擺在這裡想翻車都難。
翌日清晨,軍士們用完飯後,隨著密布的戰鼓聲,三面攻城部隊也展開了攻勢。
攻勢最為猛烈的是張飛,在五輛轒輼車(fén wēn)的掩護下,輔兵們的填土速度極快。
轒輼車的本質是四輪無底木車,上蒙放火的生牛皮抵禦城上箭矢,人在車中推車前行,可掩護士卒抵近城牆進行攻擊,一車可藏十余人。
皇甫嵩從長安武庫裡薅來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如巢車、井闌、衝車、轒輼車等,還有各式甲胄、大盾以及對付羌騎的鉤鐮槍和弓矢、床弩。
盡管因為這件事,鬧出了恐怕足以令千載後人都啼笑皆非的烏龍,但皇甫嵩在軍事方面的見識的確值得稱道。
得益於諸如轒輼車、井闌以及床弩等攻城器械的輔助,僅僅第一日,張飛所部在損失了百余名輔兵的情況下,城外的乾壕便被填平了大半,明日軍士便可準備攻打城頭了。
而關羽所部情況大致上與張飛差不多,但左馮翊宋梟所部就差了些,推進緩慢,僅僅填了不到一半的乾壕。
不過劉備也沒有苛求他能有多大戰果,這位左馮翊也就是個擅長治經的儒生,並不像他的老師盧植那般允文允武,只要不添亂就行了。
夜晚,營帳中
劉備讓人燒了些熱水,與關羽、張飛二人一同舒舒服服地泡了個腳,而傅燮則是今夜負責巡營尚未歸來,不過劉備也讓人準備了他那份泡腳的熱水。
一名少年緩緩步入主帳中,對著劉備三人抱拳行了一禮,道:“玄德公,二位將軍。”
“國讓不去歇息,是有要事稟報?”劉備溫和地笑著,從他眉眼間的神色能看出對這個年輕人的喜愛。
田豫,字國讓,漁陽郡雍奴人。
被太子封為宜城亭侯,食邑四百戶後,劉備也返回幽州將老母以及叔父劉元起、劉子敬以及族弟劉德然接來雒陽,順便在幽州四處尋訪賢才,希望將其納入麾下以為助力。
原本與他有刎頸之交的牽招,以及發小簡雍,二人皆是才俊,但都被太子提拔委以重任,他總不能去和太子殿下搶人吧?
劉備覺得,牽招、簡雍雖是才俊,但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的才能更勝這二人,那未來自己的二弟、三弟定然也會被太子單獨提拔,屆時他就缺少助力了。
而後他便在漁陽郡偶遇了田豫,盡管年十四,卻頗為聰慧也有見識,劉備便將其帶在身邊,並將其母接至雒陽城與自己的老母同住,又在廣陽郡覓得一位驍勇敢戰的年輕人,名為士仁。
“玄德公,我白日觀關、張兩位將軍以及左馮翊作戰,心生疑問,卻不得其解,欲向玄德公請教。”
眼見田豫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倒是極大地滿足了劉備的虛榮心,笑道:“國讓且問便是。”
“我白日觀戰,見四門城頭各止三百人耳,而城內據報當有兩千叛軍,也就是說此城守將尚留有八百人的余力,不知是何緣故。”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田豫頷首,向劉備提出了他的所見和疑惑,但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卻見劉備拿著乾布擦拭腳上水珠的手頓時僵在半空,關羽、張飛二人的面色也瞬間凝重了起來,臉上的笑意瞬間消失,田豫還以為自己是問了什麽蠢問題。
關羽按著裹在錦囊中的須髯,一雙丹鳳眼略中透出幾分肅穆,道:“國讓,你確定城頭止三百人?”
田豫篤定地點點頭,道:“應當是,我起初是在張將軍這兒觀察城頭,攻城尚未開始便數著城頭的叛軍數目,大致是三百零二人,到關將軍處清點人數時攻城已經開始,城頭約有叛軍二百七十一人。”
“及至左馮翊郡國兵處,清點城頭約有二百八十三人,而並非被圍困的北門卻是三百零一人,想來四門初時人數約莫都在三百人左右。”
一旁的劉備和張飛也不由看向田豫,很顯然他們白日攻城之時是真沒有去觀察這件事。
那也就是說城內尚有八百人的生力軍?
劉備猛地站起身,水從木盆中潑灑出來也渾然不覺。
當這支生力軍沒有出現在白天的戰場上,也沒有向四門支援人手,那他們會出現在哪裡?
那麽答案只有兩個。
趁夜出逃,或是……
“敵襲!”
“有人襲營!”
警告聲和喊殺聲驟然傳入幾人耳中,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顧不上穿襪,匆忙穿上軍靴,提起兵刃衝出營帳。
只見大營左側火光衝天,馬蹄聲陣陣,而那處是關羽所部。
關羽重棗般的面色頓時有些鐵青,也來不及向自家大兄、三弟言說,立即翻身上馬,帶著親衛疾馳而去。
等關羽抵達左營後,便聽到軍士稟報,軍司馬士仁率兵支援,卻被敵將刺於馬下,如今生死未卜,關羽握著馬槊的手青筋暴起,鐵青的面色又轉而變得通紅,猛地將馬槊往地上一戳,震得地面微微顫動。
士仁是自家大兄看好的年輕人,放在自己麾下歷練,讓他好生指導,結果卻被人刺於馬下,這不免讓關羽又愧又惱,當即帶著百余名親衛向著叛軍的方向殺去,目光直指叛軍為首一將。
而那敵將手持長矛,在營中左右突進,於馬上高呼:“我乃扶風馬壽成,誰能擋我!”
但高呼幾聲後,馬騰突然感到背後一陣寒意,不自覺地打了個寒顫,仿佛有什麽生死間的大恐怖襲來似的。
在陣中突進時通名,是一條增加威名的捷徑。
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得頂住通名後被敵軍集火的壓力,活過這一戰。
馬騰下意識望向左後側,只見一名身著玄甲的赤面長髯騎將,騎著一匹赤色汗血寶馬,手持馬槊向他襲來,口中怒號道:“匹夫,取你首級者,河東關雲長是也!”
(3021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