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197章 退守
  第1197章 退守

  滿寵最終還是沒能從軹縣東門突破成功。

  一方面,是胡奮帶著自己的親兵,親臨陣線前沿指揮作戰,鼓舞士氣,穩定防線。

  另一方面,軹縣南門的諸葛亮來援的速度,比滿寵預計的,要快的多。

  在諸葛亮的及時增援下,胡奮穩定住了防線。

  滿寵眼看騎兵在不斷戰損後,已經很難再保持衝擊力了,撼動蜀賊東門防線了再不撤,恐怕所有騎兵都得交代在東門外了。

  因此,滿寵不得不暫時退回城內,繼續堅守,等待下次突圍的機會。

  只是好吧,其實滿寵也知道,這次突圍失敗後,自己已經很難再尋找到下次突圍的機會了。

  突圍失敗,騎兵損傷近半,步兵損傷四千余人,其中還不包括被滿寵派到南門外去吸引火力的那部分士卒那部分士卒在得知滿寵從東門突圍後,頓時明白自己已經淪為了棄子,軍心渙散之下,很快就崩潰了,逃的逃,降的降,就沒多少人是逃回城內的。

  也就搭著諸葛亮的目的是困住滿寵,而不是攻佔軹縣,否則的話,諸葛亮如果順勢攻城,軹縣恐怕是旦夕可下。

  只是這麽一來,諸葛亮恐怕就來不及去策應胡奮,真的會讓滿寵帶著騎兵和至少兩萬步卒突出重圍去的。

  所以說啊,諸葛亮的頭腦,始終是最清晰的,他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這次把滿寵重新堵回軹縣後,反倒是讓秦朗陷入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先一步領兵退回野王縣,跟夏侯玄匯合後,秦朗確實還是很擔心滿寵的安危的。

  雖然在撤兵斷後的問題上,兩人鬧得有點不愉快,但是吧,後來秦朗也想明白了,滿寵突然翻臉,卻選擇了這麽危險的斷後工作,大概是擔心自己的安危,生怕自己以身犯險。

  因此,在退回野王縣後,秦朗也試著跟夏侯玄商議,是不是由夏侯玄率領兩萬兵馬,靠近軹縣,如果遇到滿寵突圍出來,還能稍作接應。

  可就在秦朗和夏侯玄商議完畢,準備整兵出擊的時候.滿寵給秦朗的書信,送到了野王縣。

  在識破了諸葛亮的戰略計策後,滿寵就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往四個城門的方向突圍送信東,西,南三門的傳信心腹都被攔截了下來,就北門那邊,因為防守兵力過少,還真的讓滿寵把書信傳了出去。

  因此,在秦朗退回野王縣的四天后,他還是接到了來自滿寵的書信。

  滿寵在信裡不僅告知了諸葛亮的戰略目的,同時還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讓秦朗匯合夏侯玄後,兩人立刻一起領兵回防朝歌,以備不時之需。

  滿寵也不知道夏侯霸在溫縣能守到什麽時候,秦朗和夏侯玄退回朝歌是不是還來得及但做,總比不做要好。

  可秦朗和夏侯玄兩個人,卻對這樣的策略,有些猶豫。

  一方面,是因為朝歌距離野王縣雖然遠,有三百多裡路,但按照這個時代的軍隊行進速度來說,這些距離,大概也就是行軍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夏侯霸就算再無能,守溫縣半個月的時間,難道還做不到麽?!
  另一方面,如果秦朗和夏侯玄一撤,那麽在軹縣的三萬步卒和一萬騎兵,就等於是沒有了後路,足足四萬余大軍,可不是說拋棄就能拋棄的。

  這麽大的責任,就算最後能守住朝歌,事後朝廷追究起來,也是有過無功的下場。

  就算以秦朗和夏侯玄的特殊身份,兩人都有點承受不起。

  尤其是秦朗,除了沒有這麽大的魄力外,他還有點感覺對不住滿寵.如果不是滿寵拿出節仗,搶了斷後的事情,那麽現在被困在軹縣城內的人,應該是自己才對。

  那種情況下,滿寵為了自己的安危,搶了斷後的工作,如今自己在滿寵面臨危險的時候,怎麽可能就這麽拋棄滿寵,直接撤走呢?!

  因此,秦朗覺得,自己還是應該想想,還有沒有兩全的辦法經過秦朗和夏侯玄的一陣討論之後,還真的想出了一個兩人都認為可以兩全其美的辦法。

  秦朗領兵三萬,繼續堅守野王縣,同時準備接應滿寵撤軍,而夏侯玄,則帶著自己的一萬士卒,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

  同時,秦朗派人去給溫縣的夏侯霸傳令,讓他盡力堅守溫縣,保證朝歌的安危如果真的兵力差距過大,無法守住的話,那就盡量保存實力,退守朝歌,繼續堅守。

  這樣一來,秦朗覺得吧,既可以保證朝歌的安危,又可以做到層層設防,不斷的拖延蜀賊的進軍速度,兩全其美。

  秦朗想的是很好,但他有兩件事,是沒有預料到的。

  一個,是滿寵根本支撐不了太長的時間了。
    在經歷了突圍失敗後,軹縣魏軍的軍心士氣遭到了極大的打擊,雖然兵力數量還有兩萬多人,但軍中士氣卻已經跌落到了谷底,士卒被圍後惶惶不可終日。

  哪怕是以滿寵的能力,恐怕也支撐不了太久。

  而面對這種情況,諸葛亮就算不想攻下軹縣,只要繼續圍城個十天半個月左右,恐怕魏軍內部軍心思變,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另一個,是在於溫縣方向.夏侯霸真不一定能守得住太長的時間了。

  夏侯霸主動出擊失敗,在北中城下損兵折將,導致自己現在只剩下兩萬五千多守城士卒。

  這種情況下,為了在夏侯玄出兵後協防朝歌,夏侯霸還抽調了三千兵力給樂綝現在的夏侯霸,只剩下兩萬出頭的郡兵,防守溫縣了。

  而溫縣城外的龐統,在接到了諸葛亮派來的援軍後,大概有足足七萬人左右。

  雖然兵力對比上看,夏侯霸還有堅守的資本,但是從軍心士氣上來講,夏侯霸這邊可遠不如龐統麾下的北伐軍。

  而且吧,龐統也未必想要硬攻溫縣。

  跟軹縣不同,河內郡西北側靠近王屋山和太行山,山路行進不方便,想要不通過官道北上的話,不僅士卒難行,糧草更是供應不上,因此諸葛亮率領那麽多的軍隊,要想繼續北上進攻野王縣,就必須先攻下軹縣。

  可河內郡南部的溫縣不同,這裡的地勢平坦,而且靠近黃河,如果不要求大規模進兵的話,派出少量部隊,繞過溫縣前往偷襲朝歌,也不是不可以。

  之前不這麽做,是因為這支偷襲部隊考慮到後勤的問題,兵力不可能太多,最多只能有五六千人,而那個時候,朝歌還有夏侯玄在鎮守,還有延津渡口的樂綝協防,派這麽點人去偷襲朝歌,基本等於送死。

  可如今,夏侯玄已經領兵去了野王,而樂綝雖然還在朝歌,可手裡的守軍只剩下三千人了.龐統真要出其不意的繞道偷襲的話,樂綝未必能守得住。

  而這,也是夏侯霸最擔心的地方。

  而龐統的表現,也更加印證了夏侯霸的擔心之處。

  當龐統收到了來自諸葛亮的援軍後,兵力大增,但他卻沒有在第一時間發動強攻龐統在得到援軍後,第一時間做的事情,居然是調整圍城部署,調換圍城的軍卒和領軍將領。

  這一手,在夏侯霸看來,就是要混淆自己的視線,讓自己無法精確的判斷的溫縣附近各門的進攻兵力部署,無法及時察覺蜀賊是否抽調了精銳兵力,離開了溫縣附近。

  畢竟,五六千人,對於一支七萬人左右的大軍來說,連十分之一不到到了這種兵力規模,要靠肉眼去判斷是否少了十分之一的士卒,太難了。

  因此吧,夏侯霸始終懷疑,蜀賊是不是真的已經分兵,準備繞過溫縣,去偷襲朝歌了。

  主動出擊去試探吧,夏侯霸又不敢,他兵力本來就少,軍卒士氣也不高,要是再遭遇戰損,那這個溫縣就更加難守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給樂綝寫信,讓樂綝提高戒備,對朝歌周圍的動態一定要加強偵查,不管遭遇到什麽樣的情況,都不要輕易出城作戰。

  但如果僅僅只能如此的話,夏侯霸始終還是有所不安甚至,夏侯霸在考慮,是不是索性棄守溫縣,領兩萬多士卒,退守朝歌算了。

  是,溫縣是司馬氏的老巢,守住溫縣,對安撫司馬父子有很重要的作用,對河東世家大族,也有不小的榜樣示范作用,代表著大魏不會輕易拋棄這些河東世家大族們。

  但是吧.如果跟大魏的安危比起來,溫縣,也不是那麽重要。

  再說了,只要能守住朝歌,最後逼退的蜀賊的話,這個溫縣,又不是奪不回來了。

  夏侯霸本來就有了這樣的心思,但始終沒有下定決心.直到他收到了來自秦朗的軍令。

  既然連秦朗都是這個想法了,那夏侯霸還有什麽好說的。

  擇機突圍,棄守溫縣,退守朝歌。

  朝歌,才是整個河內郡戰局的最關鍵節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