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249章 攪局者(二)
  第1249章 攪局者(二)
  江夏方面,因為孫和的瞎搞,導致戰局崩壞,東吳水軍戰力折損過半,夏口也失守了。

  大漢水軍在奪取夏口後,立刻兵分兩路。

  一路是由鍾離牧領襄陽水軍留在夏口,一邊鞏固夏口防禦,一邊運輸張溪率領的荊州步卒過江,進入長江南岸,往秣陵郡的方向進軍。

  另一路,則是在羊衜和王濬的統領下,乘勝追擊,去進攻三江口剩余的東吳水軍。

  必須要保證這支東吳水軍沒有能力可以返攻夏口,保護好過江的漢軍士卒的糧草線,一直到漢軍攻下整個秣陵郡,建立長江南岸的前進基地為止。

  這消息傳回建業,直接把孫權給氣的暴跳如雷。

  讓孫和持節去巡視夏口軍營,目的是讓孫和去提振夏口水軍的士氣,去安撫全琮.這貨倒好,到了軍中就先剝奪了全琮的兵權?!

  這個蠢貨,到底知不知道這麽做,對軍心士氣的影響有多大,對前線作戰的影響有多大?!
  好吧,就算這個蠢貨真的沒腦子的那麽做了,那至少也該想好怎麽善後吧?!

  不把兵權交給自己安排的第二人選丁奉,非要自己領兵?!
  你丫有那個能力麽,真當打仗是過家家是吧?!

  再退一步說,就算你自己領了兵權,敵人來攻,軍中戰陣經驗豐富的將軍們這麽多,你丫就不知道聽取一下將軍的建議?!
  再三勸阻伱不要出站,穩守營寨就可以了,這個蠢貨居然還主動迎戰了?!

  現在好了,夏口失守,蜀軍攻入長江南岸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孫權沒被氣出個好歹來,已經算是孫權身子骨硬朗的表現了。

  而孫權吧,到底也算的上是一帶雄主。

  雖然如今局勢惡化了,但是,孫權並沒有打算放棄。

  根據前線戰報,如今丁奉已經率領殘余水軍抵達了三江口駐防,而夏口雖然失守了,但只要守住秣陵,不給蜀兵建立起過江屏障,那麽此戰還有挽回的余地。

  因此,孫權立刻下令,讓朱然帶領本部兵馬,加上建業的一半禁軍,總計三萬人,盡快趕到秣陵郡駐防。

  朱然帶去三萬人,加上秣陵郡原本就有的兩萬人,總計五萬人,跟渡江的張溪率領的士卒兵力相當,又有丁奉在三江口策應,保護秣陵郡北側也不是守不住。

  緊接著,孫權又下令,讓在西陵駐扎的諸葛恪,立刻沿著江夏北側,渡過漢水,反攻江陵,行圍魏救趙之策。

  如今的荊州水軍,已經全部集中在了長江流域,漢水流域已經沒有了荊州水軍的策應了,強渡漢水是可能的。

  而如今江陵郡兵又被張溪帶著過了長江,到了秣陵郡外圍,江陵必然空虛,讓諸葛恪出兵偷襲,也許能吸引張溪回撤救援,以解秣陵郡之圍。

  當然,孫權其實也知道,張溪一旦過江後,就沒那麽輕易的撤回去,畢竟攻佔秣陵郡,就可以直接威脅到建業這是滅國大功,張溪不會輕易撤退的。

  但是,如今孫權已經沒得選了,他必須把所有能用的手段都用上才行。

  更別說,諸葛恪如果不返攻江陵的話,一旦被蜀軍攻佔了三江口,那諸葛恪率領的三萬江夏步卒,就被徹底困在了江夏北部,想撤退都難。

  反正也是早晚要完蛋的,搏一把,說不定能立下奇功。

  這就是孫權在現階段,能想到的最好的應對方式了。

  可是還沒等朱然領兵出發呢,蠢貨二號,也開始作妖了。

  前線軍報,在汝南一線對抗蜀軍的朱據,被蜀將張嶷擊敗,全軍退出汝南,退往淮南境內堅守。

  這還不算完,固守下邳郡的諸葛瑾和孫韶,再次被文欽擊敗,丟失下邳郡,退入淮南。

  至此,淮南和青徐的聯系被徹底切斷,青徐失守,不過是時間問題。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居然是——淮南前線糧草不足!!!
  這軍報給孫權看的,是又氣又驚的,他怎麽也想不明白,為什麽一向做事沉穩老道的顧雍,會出現這麽大的紕漏,在調撥糧草上居然能出現前方糧草不足的情況。

  就在孫權疑惑的當口,自己的三兒子孫霸,突然怒氣衝衝的闖入了自己的宮殿,說是要彈劾顧雍玩忽職守,把發往淮南的糧草數額搞錯了!!!

  好嘛,這下給孫權氣的,直接躺著不動彈了。

  孫權是何等樣的人物,外戰也許他是真的拉胯,但內政,天下能搞得過他的人,真的沒幾個,尤其是在內部政治鬥爭上。

  顧雍是什麽能力和性格脾氣的人,孫權能不知道?!
    別說顧雍不可能搞錯發往前線的軍糧數額,就算顧雍真的搞錯了,他也有足夠的辦法來盡快調整,保證前線糧草供應。

  再者說,如果顧雍真的填不上這個窟窿,以顧雍的擔當,也會盡快的跟自己匯報,然後領罪.怎麽可能輪得到你孫霸來假惺惺的彈劾?!

  這事兒,從裡到外都透著那麽的詭異,而以顧雍的能力和手段,他根本做不出這麽不入流的手筆出來。

  因此,孫權只需要稍微想想就能明白,這一定是孫霸搞了小手段,準備用來陷害顧雍的。

  要是以往,孫權可能還會顧及到朝政平衡,考慮要不要順著孫霸,懲治顧雍,削弱一些太子的權勢。

  可如今,是戰時啊這幫蠢貨到底是蠢到什麽程度,才會在這個時候搞出這些糟心事兒出來?!

  二兒子不顧前線大局,剝奪前線主帥軍權,自己領兵打出了一坨翔一樣的敗仗,二兒子在後方故弄玄虛,導致前線士卒因為缺糧,一下子丟失了一州半的土地.自己是造了什麽孽啊,攤上這麽兩個敗家玩意兒!!!
  連續的打擊之下,已經年過六旬的孫權,終究是有些扛不住了,一陣頭暈目眩後,直接暈倒在了自己的宮殿內。

  孫權這一暈倒,給孫霸嚇了一個激靈,一陣雞飛狗跳的傳喚太醫救治後,孫權才短暫的醒來。

  孫權醒來後,忍著劇烈的頭疼,立刻下令,讓陳恂率領建業最後的水軍,從長江口而出,北上青州,接應困在青徐的東吳郡兵撤退再不撤的話,恐怕就都要投降蜀漢了。

  青徐,肯定是保不住了。

  之後,孫權又下令,讓淮南的陸遜收縮防線,堅守壽春如果壽春也實在守不住的話,可以退守濡須口,以濡須塢的特殊地理位置,繼續阻擋蜀賊南下。

  做完這些安排後,孫權再次陷入了一陣昏迷。

  而等到孫權再次醒來,已經是三天后的事情了,這次醒來,孫權明顯能感受到,自己的身體,似乎比以前要虛弱了很多。

  但好在,孫權的頭腦還算清醒.冷靜的思索了好一陣之後,孫權立刻派人去傳喚顧雍來見自己。

  召喚顧雍,本身就是孫權深思熟慮過的想法了。

  顧雍是目前留在建業的文武群臣中,官職最高,資歷最深,也是最能穩定局面的臣子萬一自己有個萬一的話,顧雍完全可以一面穩定政局,一面繼續供應前線作戰。

  其次,召見顧雍,其實也代表著孫權做好了最後的打算——要穩定太子孫和的地位了。

  其實孫權知道,顧雍也好,陸遜也好,他們這些人只是支持太子,支持大義名分孫和是太子,他們才會支持孫和,要是換成孫霸是太子,他們也一樣會支持孫霸的。

  這也是孫權願意放任孫和跟孫霸爭權的原因,最後不管太子是誰,陸遜,顧雍等人都會支持的,不會引起不必要的內亂。

  但現在,局勢已經不同了。

  外有大軍壓境,內有蠢兒子坑爹孫權必須考慮好,一旦自己真的有個萬一的話,是不是能實現權利的平穩過度。

  如今的情況下,佔據大義名分的太子孫和,顯然比魯王孫霸,更具有名分,也更容易被大多數人接受孫權召見顧雍,本身也是要給外界傳遞這樣一個信號。

  只是,孫權還是有一點,比較欠考慮了。

  那就是——如今孫和在外,而孫霸在側。

  孫權召見顧雍,不僅僅是給朝廷的文武群臣傳遞了要扶持孫和的信號,同時,也是給孫霸傳遞了同樣的信號。

  孫霸怎麽可能坐得住。

  這些年,孫霸和孫和互相爭奪,早就已經結怨頗深了,孫霸可不相信,自己一旦失勢,孫和會輕易的放過自己。

  孫霸也許廢物,但是孫和是什麽樣的人,孫霸確實同樣清楚的很。

  再加上現在孫霸身邊,真的沒有像樣的謀士給孫霸出謀劃策了,孫霸本身也不是那種有腦子的人現在要不拚一把,將來也是一個死。

  因此大吳赤烏六年十一月,魯王孫霸以“清君側”之名,領兵包圍太初宮,爆發兵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