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583章 搶時間
  第583章 搶時間

  漢末三國時代,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各種各樣的名將都有,每個人的用兵風格也各有不同。

  有些名將,是屬於那種綜合素質極高,各方能力都比較平衡的統帥級人物,比如像曹操,周瑜,諸葛亮,司馬懿,陸遜,關羽嗯,雖然把二爺放在這裡有點私心的嫌疑,但二爺用兵其實沒啥問題,有問題的是二爺的性格脾氣。

  有些名將,是屬於那種有一技之長,擅長用自己的長處取勝的,比如張飛武勇無敵,攻勢凶猛,徐晃統帥莊嚴,堂堂正正,張遼中軍衝陣,以少勝多,夏侯淵千裡突襲,攻敵不備.就是一直被後世人詬病的呂蒙,其實也是一個擅長利用信息不對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戰大師。

  而張郃,能在這個時代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自然也有屬於的一套作戰方式。

  史書上記載,張郃擅長使用“地利之便”,也就是說,張郃擅長利用周圍環境,給自己創造有利的作戰條件,進而獲取勝利.但實話實說,光從史書的記載上來看,還真的看不出來這一點。

  比如在瓦口關,張郃這個擅長使用“地利”的家夥,居然一點不防備的被張飛利用瓦口關的“地利”優勢設伏,逮住了就是一頓暴揍,最後不得不爬山逃跑擅長“地利”的人最後吃虧在“地利”上,也只有張郃了。

  真要從史書記載的原文上去尋找,張郃擅長的東西,給人感覺不是什麽地利,而是他的一股子韌勁。

  日夜不停,千裡奔襲街亭,靠的是一股子韌勁。

  畢竟當時馬謖也不是讓張郃逼上山的,而是自己主動上山的,至於控制街亭水源的問題,那基本屬於軍事常識,而且馬謖也沒想到張郃會來的這麽快,根本來不及派重兵保護水源。

  這股子韌勁,倒是在張郃的歷史記載中,幾乎隨處可見。

  比如張郃在隴西擊退馬超時.當時張郃在夏侯淵急迫命令下,被逼得不得不在崎嶇難行的山道上快速進兵,最後靠著一股子韌勁提前率軍進入隴西,配合當地豪強擊敗了馬超,給夏侯淵進軍雍涼,趕走馬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又比如在定軍山,面對劉備親領的優勢大軍圍攻,張郃雖然被揍的很慘,連連向夏侯淵求援,但最後硬是咬著一口牙,帶著自己的親衛親臨一線搏殺,硬生生的守住了防線,逼的劉備不得不暫時退兵,另想辦法。

  說真的,如果不是夏侯淵沒事兒自己去修鹿角送死,漢中之戰的結果,還真的不好說。

  給人感覺,張郃只有在面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靠著自己的韌勁才能發揮出自己真正的戰鬥力。

  張郃打了一輩子的仗,只有一次在絕境之下沒能反撲成功的例子.那是在木門道,張郃被司馬懿逼著去追擊諸葛亮,然後膝蓋中了一箭。

  很顯然,現在的張郃,還沒到木門道的垂垂老矣,他的心氣也沒有徹底喪失呢,一旦被逼得發狠了,張郃戰鬥力依然還是很可怕的。

  如今的局勢,就是如此。

  王昶率領的魏軍在中央戰場被圍,同時又出現應對失誤被蜀軍抓住,逼得張郃必須盡快突破高翔的阻攔,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央戰場的魏軍,隨時可能迎來崩潰的局面。

  就像張郃之前擊潰馮習一樣。

  張郃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沒道理那個張溪做不到。

  而如果沒有王昶率領的這支軍隊,張郃根本不可能去完成威脅五丈原的任務,那麽眉縣的魏軍主力軍團,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因此,張郃是真的發狠了。

  常規的作戰方式,是無法在短時間內突破高翔的防守的高翔終究不是無能之輩,雖然能力和經驗上都不如張郃,但要拖延時間,不讓張郃輕易突破,高翔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張郃很清楚這點,所以張郃就沒想過要用常規的方式來突破高翔的防守。

  張郃決定,收攏自己的士卒,然後親自帶領五百前軍作為箭頭,以重點突破的方式,攻擊高翔軍防線的一點。

  不求徹底擊潰高翔所部,只求在方向上撕開一個口子,自己能帶領數百人闖入中央戰場既可。

  而剩下的張郃所部一千人,要做的事情就是繼續跟高翔部纏鬥,維持住這個張郃撕開的空隙,等到張郃接應出王昶所部後,再一起從這個空隙撤退離開。

  這麽做,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但張郃現在沒得選。

  要麽,繼續跟高翔全線纏鬥,寄希望於王昶能堅持的久一些,等自己全面擊退了高翔後,再去支援王昶。

  要麽,就以自己麾下數百,乃至千余人的代價,孤軍闖入中央陣地,救出王昶所部.能救出多少是多少吧,這方面張郃真不敢要求太多。

  而事實證明,張郃這一招,是非常有效的。

  歷史上,張郃不管是作為防守方,還是作為進攻方,一旦張郃親自領兵衝陣了,他就沒有輸過.哪怕在瓦口關,張郃也是帶著幾十個親衛殺出了張飛的包圍,雖然最後爬山逃跑是狼狽了點,但至少沒丟命不是嘛。

  因此,當高翔遇到一個發了狠,親自衝陣的張郃,擋不住也是正常的。

  可高翔擋不住張郃所在的前部五百余士卒,並不代表高翔會讓自己的防線就此崩潰啊。

  高翔好歹是被劉備看重過,在歷史上被諸葛亮帶著北伐,也曾經在歷史上的鹵城之戰時,正面野戰擊破過司馬懿,打下甲首三千功績的將軍.雖然是在諸葛亮的調遣下完成的,但高翔本人的能力還是受到廣泛認可的。

  張郃領少量精兵突入了中央戰場,高翔確實攔不住,但高翔終歸還不至於被張郃的突擊就徹底衝亂了防線,他還是在努力的指揮士卒,反殺維持住缺口的魏軍,想要在張郃回返前,徹底堵住被張郃撕開的缺口,這樣就可以把張郃徹底關在中央戰場以內。

  張郃就帶了五百人左右的士卒闖入中央戰場,在中央戰場這個有一萬多人扎堆作戰的地方,五百人根本起不來太大的作用,張郃這麽闖進去,本來就很冒險的。

  而高翔的指揮作戰,還是很有成效的。

  失去了張郃統一指揮的軍卒,只能在校尉的指揮下,勉強維持住張郃打開的缺口,但這個缺口,卻在一點一點的縮小。

  這就得看,到底是高翔想指揮士卒堵住缺口,還是張郃能先一步的接應出王昶所部殘軍了。

  高翔在努力彌補自己的過失,而這個時候的中央戰場,張溪也看到了張郃的闖入。

  這讓張溪非常的著急。

  張郃的闖入,可是有極高的象征意義的。

  張郃本身就是這支被困魏軍的真正主帥,他又是領兵來接應這支部隊的,因此,哪怕張郃只是帶著五百余人闖入中央戰場,但給在中央戰場苦戰的魏軍帶來的士氣提升,卻是成倍的。

  第一,主帥親自衝陣,前來接應,這代表著主帥從來沒有放棄他們,這會給魏軍帶來極大的求生欲望。

  第二,張郃能憑借五百士卒衝破蜀軍的防線,而今中央戰場上殘存的魏軍還有五千多人,這麽多人,足夠張郃帶著他們殺出重圍了。

  因此,張郃的闖入,對中央戰場的影響,非常的大。

  尤其是張郃直愣愣的闖進來後,馬不停蹄的直接奔向了王昶所在的中軍一旦讓張郃和王昶匯合後,柳隱很難再擋不住這兩人的合力圍攻的。

  到了那個時候,魏軍的中軍和前軍就徹底打通了聯系,再想分割圍殲這支魏軍,恐怕就非常的困難了。

  因此,張溪沒工夫去埋怨高翔為什麽沒有攔住張郃了,而是趕緊派出了自己最後的一千人預備隊,讓他們趕緊繞道去支援柳隱,同時讓柳隱一定要撐住至少半個時辰的時間。

  在這半個時辰的時間裡,張溪要全軍壓上,徹底擊潰前軍的三千魏軍士卒。

  為此,張溪也不得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現在就是搶時間了。

  到底是張郃先擊破柳隱,還是張溪先擊破魏軍前軍這就是這場戰鬥最關鍵的勝負點。

  誰拿在手裡,誰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