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彌羅青卷》第85章 牛鋸角披琅
  第85章 牛鋸角披琅

  天光扭曲,白牛漫步,一縷血光從下而上,在虛空之中交匯。

  血光在即將碰到白牛的時候,向內一合,化作十三四歲,身穿大紅血色袍,長袖和衣擺的邊角繡滿奇特黑色紋路,腰間掛著一個紫葫蘆的少年,其樣貌正是葫蘆廟的小沙彌。

  看著走下來的白牛,小沙彌笑道:“你怎麽又回來了?是因為你突破,讓他們感受到威脅,所以不要你了?”

  白牛看著少年血色下隱藏著的福德紫氣,以及駁雜的神光,歎息一聲道:“昔日,尊神也算得上一方福德正神,如今為何反倒是看不清了?”

  “函夏廣闊,還要勝過我等天地完整之時,哪怕我進去,也不過是九牛中的一毛,能掀起什麽風浪?我之所以下來,不過是因為我認為自己應該下來。”

  白牛看著小沙彌下方已經化作一片漆黑的太虛幻境,以及內裡些許還在掙扎的靈光,笑道:“你看,這裡不還有眾生?”

  小沙彌似乎猜出了對方的想法,詫異道:“你要和這些廢物一起陪葬?”

  “我等皆自此中來,何來廢物一說?”

  白牛看著小沙彌的目光越發悲哀,他歎息道:“你還記得自己當年許下的大願嗎?護持一方,守護一地的願望?可下面的那些,不也是當年我等庇護的眾生之一嗎?”

  “我乃神,你求佛,時至今日,我等同那些廢物如何算是一物?”

  聽到小沙彌的回應,白牛歎息一聲,雙手合十。

  “佛法世間行,何來出世方。脫樊尋正覺,牛鋸角披琅。”

  白牛說著,周身佛光越發純粹,清聖的氣息讓扭曲的天光,混亂的氣息變得平和,許多小沙彌懶得吸收,或者不願意吸收的破碎魂靈,出現在白牛的身邊,上下飛舞。

  小沙彌後退半步,他覺得自己面前的不是白牛,而是一座山,一個神,一座廟,一群和尚。

  他驚恐的順著天光離去,後方的白牛看著,再次長歎一聲,他的眼眸之中,看到了小沙彌身上越發駁雜的神光,以及越發純粹的福氣。

  “罷了!罷了!終歸是救下了大多數人。”

  白牛說完,慢悠悠向下走去,每走一步,他身上的佛光便暗淡一份,等到他來到昔日太虛幻境所在的位置時,白牛已顯化出原身。

  周身無有霞光瑞氣,無有佛光華彩,只是簡簡單單的一隻白牛,橫臥在地上。

  無數光點匯聚而來,漂浮在白牛身邊。

  原本環繞在太虛幻境上最後的一絲絲憤恨和不甘,也似乎得到了平複,光點上湧,似是想要推走白牛。

  可此刻的太虛幻境,早就沒有了力量,而白牛本身也早已死去,那推動的力量,只是讓白牛的形體散開,化作無數光點,同周圍靈光一起,融入函夏地脈之中。

  “不對啊!地脈的波動怎麽這麽小?”

  函夏大地,等候在入口處的錢志文微微皺眉,等他見到彌羅出來之後,更是露出驚訝的表情。

  看到其神情的彌羅,立刻知曉對方的想法,他將白牛的事情告知錢志文後,又開口囑咐。

  “下面有一個起碼是凝真境的邪神,原型是山神,應該兼修了佛法,讓人準備好儀式,防備精神類攻擊。等他一上來,第一要務是阻攔他和周圍地氣相合,而後讓護帝司的成員布陣……”

  彌羅話還沒說完,就感受到周圍氣息變化,轉頭看去,就見到雲安帶領著護帝司的成員變幻陣勢,從原本借取山川地脈之力,化成壓製山川地脈的運轉,並且精氣神高度凝練,隱約匯聚出一縷鋒芒,落在手中兵刃之上。

  彌羅瞬間閉嘴,走到邊上早就準備好的休息場所,拿起錢志文讓人放在此地的靈藥和食物,瘋狂吞咽,快速補充自身損耗的精氣和法力。

  期間,彌羅的目光就沒有離開過入口。

  此時的太虛幻境入口,已經徹底扭曲,元氣不斷出入,四周地脈輕微跳動,原本下陷的山澗開始微微隆起,顯然是太虛幻境內殘留的物質,開始和地脈相合。

  而後,一縷血光出現在入口處,初時不過一線,湧出後立刻化作一片紅霧,小沙彌試圖從中掙扎而出。

  他先是伸出的手掌,隨著太虛幻境的元氣,進入函夏大地,其上生有一眼一嘴,見到外界圍繞的眾人,嘴巴開合,四周立刻梵音響起。

  下一秒,天花亂墜,道道金光流轉虛空,宛如雷音一般的禪唱在四周回蕩,直欲勾人魂魄!

  四周經過彌羅提醒,早就有準備的咒法院修士,紛紛握緊手中樂器鐺、釵、鈴、木魚、引磬、法鼓、鐃鈸等物一一響起,發出陣陣悅耳道音。

  小沙彌修為雖高,遠勝於咒法院諸多修士,但他們十幾人聯合在一起,組成陣勢,還有諸多符器配合,倒也勉強扛下了第一波衝擊。

  但他們也只是扛下了衝擊,梵音和佛光配合太虛幻境對接帶來的變化,擾亂了視線和氣機,讓錢志文無法確定小沙彌真正的位置。

  雲安等護帝司一眾,也無法鎖定對方。

  彌羅見狀,取出帝鍾猛地搖晃起來。

  所謂帝鍾,在大多數蘊含仙道傳承的太虛幻境之中,也被稱之為三清鈴。

  因為早年的時候,函夏並無三清傳說,外加帝鍾一物大多借取帝君神力,故而此物便一直稱之為帝鍾,再無三清鈴的說法。

  函夏的帝鍾大多高不足一尺,口徑大多在三寸上下。

  通體用黃銅製造,有柄,尾端形似三叉戟,也有類似火焰形狀。

  鈴內有舌,外形就像一個有長柄的小鍾,但帝鍾的底口沒有蓮花一般的弧度起伏,而是呈現平整狀態。

  彌羅手中的這個帝鍾,屬於典型的小帝鍾,七寸長三寸口,鍾身上以微雕之法,篆刻帝君神名,以及諸多禱詞,平日早課時期,時常會拿出去來使用,空閑的時候,也會祭煉一二。

  內裡雖然只有十六道法禁,但結合這三四年來香岩觀內諸多道人誦經帶來的念力加持,也讓這帝鍾之聲蘊含種種玄妙。

  輕輕一搖,立刻放大了咒法院修士演奏的道音,將梵音壓了下去。

  梵音一消,四周金光也是跟著暗淡下去,緊接著種種干擾也是平複不少,錢志文抓住機會,鎖定小沙彌的位置,手持官印,低聲喝道:“斬!”

  伴隨著錢志文一聲令下,雲安手中兵刃猛地揮下,護帝司眾人精氣神隨之湧動,一柄虛幻的大刀從天而降,砍向那太虛幻境的入口。

  最後一天了,新書求收藏、月票、追讀、推薦!然後明天就上架了,今天就不加更了,統一放在明天。

   文中白牛的念得那一段,原型是《六祖壇經》中的一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最後的琅,是美玉的意思,字面意思是牛鋸掉角,披上美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