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彌羅青卷》第739章 百家鳴
  第739章 百家鳴

  初代王朝的建立,以及天命之子的“飛升”,無不刺激著王朝後繼者的心神,他們將自身稱呼為後。

  後這個字,在王朝內部本來有後裔和統治者雙重意思,放在一起,除去王朝繼承者的意思之外,也有天神子嗣,上承天命的意思在其中。

  借著這個名頭,初代王朝統治了人間數百年,其間無數統治者試圖遵循著古老的路徑,找尋成神之路,但大多都是以失敗告終,直到被下一個王朝頂替。

  第二個王朝同第一任王朝一樣,開創者借助龐大的氣數和功德,試圖衝擊天人界限,進入天界之後,停在彌羅面前。

  不過這位掌控者比起試圖重新劃分天地的天命之子要小心謹慎不少,選擇臣服彌羅,成了一方星君。

  第二代王朝的開辟者,本身也是凝聚著大量的人道氣數,他的臣服,外加彌羅在第一任王朝期間,又凝聚了不少人道名字,且將人道諸多統治者的概念整合,兩相結合,成功構建了吸納人道氣數,提升名字的方式,並且還創造了不少能夠讓此方天地生靈自行凝聚和蛻變的名字。

  自此,彌羅以人道氣數為載體,開通了凡人凝聚名字的道路,無數名號隨著凡人的傳播和凝練不斷出現,寶卷之中的名字也是變得越發繁瑣。

  而人間的第二王朝,因為天地的變化,認為自己的先祖成了天地的主宰,故而將自身稱之為帝,如此傳承數百年。

  立於九天之上的彌羅,看著人間源源不斷匯聚而來的願力以及隨著諸多名字出現在大地各處而越發穩固的秩序,感受蒼生萬民相、紫微星主相和體道玄穹相的不斷增強,便將目光轉移到了大地下方,看著那裡堆積的混沌魔氣和諸多魔神開始變得虛弱。

  赦罪慈尊相順勢降下奇跡,將混沌魔氣之中,昔日殘破天地內裡諸多靈性一一超拔而出,送入人間,引導他們借助名字,修複長久以來順勢的靈性。

  同時,賦予一些恢復理智的魔神冥神權柄,開始創造最初的冥土。

  同時,彌羅也是借著這些不屬於自身的其他靈性,探查太上執符相的變化。

  本應該代表彌羅先天靈性的法相側面,不出意外地在那些殘破天地內救贖出的生靈靈性中來回跳躍,逐漸將他們納入變化之中。

  同時,為了減少他們對於天地本身的影響,這些被救出的靈性,最後大多都得享長生,最次也是修成神通,最後在第三次王朝建立的時候,借著兩大王朝之間的衝突,借著人道氣數,榮升九天,化為神祇。

  而到了第三個王朝的時期,被救贖生靈大多升入九天,或是成了星官、星使,或是成為了護法神兵,鎮天元帥,最次也是享七品名號,雲遊一番,而人間積累多年的知識,也是刺激蒼生萬民相將原本記錄的諸多知識釋放出來。

  一位又一位的繼承百家理念的靈性開始孕育,太上執符相也是在這個時候受到刺激,衍生出兩重變化。

  一重變化同百家智慧相合,同西方清淨如來相理念相匯,於靈台方寸演化靈性、心神之妙,接引遊歷在外,以及後來被赦罪慈尊相救贖出的生靈靈性。

  一重變化則是和人間氣數相容,落入紅塵之中,轉世為人。

  就在太上執符相轉世的瞬間,東海之上,昔日天真相靈性所化的靈石也是受到了刺激。

  那靈石立在東海之濱,吸山中花果陰陽二氣,借土而成,孕育成胎,立於山頂,受日月照耀,納地脈靈機,吞十方元氣,早就修行圓滿。

  其高三丈六尺五寸,圍圓二丈四尺,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堪稱一方小天地內,二十四節氣孕育而生的造化精靈,生來無缺無漏。

  卻也因此難以掙脫靈胎,顯化於世。

  如今,這靈石靈胎,借著太上執符相轉世的氣機,破開原始混沌之身,化生血肉之軀,其靈性外泄,化作金光衝天而起,震碎雲霄。

  那是昔日天真相殘留怒氣,本想借著金光直衝彌羅,可光輝一顯,怨氣便開始迅速消散,衝破雲霞之後,便不曉得如何,只是自然散開,鋪滿半邊天空。

  金光劃過,受到人間願力影響,凝聚而出的遣雲宮、毗沙宮、五明宮、太陽宮、化樂宮等三十三天宮,凌虛殿、寶光殿、天王殿、靈官殿等七十二寶殿,紛紛輕微搖晃,似有願力蒸騰。

  守護天闕的諸多神祇見狀,紛紛顯露驚訝之色,千裡眼順風耳前去探查,回來告知緣由,諸神沉思。

  立於彌羅下手的太白金星見狀,微微皺眉,他上前勸說,表示自天地開辟,天庭建立以來,從未有過如此異象,應當多加注意。

  彌羅卻笑道:“既是天地精華所生,有些許奇特,不足為異,隨他去吧。比起區區靈猴,如今人道昌盛才是我等應該關注的重點。”

  彌羅定下基調,諸神自然不好多言,加上人道昌盛,百家爭鳴,也確實需要諸神調控,搬運元氣,梳理秩序,防止人道爭鋒,壞了好不容易凝聚穩固的人道秩序。

  受到諸神牽製,哪怕第三王朝中後期人間統治者失去了主導地位,各地領主開始相互爭奪權力,殺伐不斷,相互征戰,但整體死傷人數不算太多。

  並且隨著一位位繼承百家之道的聖賢凝聚名字,在彌羅寶卷內記載道則法理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凝聚成對應的名字,還將其提升品級,獲得更加強大的力量。

  聖賢對於各地領主的影響也是不斷擴張,進一步壓製各地領主的權利,編制更加完善的人道秩序網絡,自此蒼生萬民相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其文明、記錄、傳承等概念也是得到了些許升華,形象也是在一些聖賢的影響下,向著神鳥鳳凰轉化。

  其中太上執符相轉世之身和另一位繼承了儒家理念的聖賢,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當然,在聖賢的口中,以及流傳在外的信息中,鳳凰頭上花紋近乎於“德”字,翅膀上的花紋類似於“義”字,背部的花紋貼合“禮”字,胸部的花紋同“仁”相似,腹部的花紋則成“信”字。
    可實際上,蒼生萬民相轉化的形象,更加特殊,其所化的鳳凰,在成型的瞬間,吸納了包括人道在內,一切受其影響的後天生靈的信息,因此鳳凰周身環繞的霞光為道德、功德、福德、聖德、陰德這五德之力,周身花紋則是蘊含金、木、水、火、土這乾坤五行以及對應的五德氣象,至於所謂德、義、禮、仁和信不過是蒼生萬民相所化鳳凰內裡的一小部分而已。

  此等神鳥成型的瞬間,還吸納了南方朱雀的部分概念,凝聚了獨屬於自身的體系,為彌羅帶來了一個正四品的神道名字。

  而神鳥的誕生,也是進一步地刺激了百家爭鳴的氣象。

  也是這個時候,太上執符相轉世之身,跨騎青牛向著西方而去。

  路上,這位太上執符相在離開東土的時候,因為被人認出身份,留下了一卷傳承,同時找到了昔日太上執符相留下的法寶。

  “兜兜轉轉,你倒是又回到了我的手中,正好,此行也少不得你的幫助。”

  話語間,拿回記憶的太上執符相便是騎著青牛,找上了苦修多年的清淨如來相。

  此時的清淨如來相修行已經到了十分重要的關卡,按照彌羅寶卷之上的記載,其對應的名字已經到了正四品的程度,只可惜受限於此方天地的極限,無力更進一步。

  同時,昔日隨著西方佛道盛行,而不斷堆積凝聚的兩個不斷提升力量的【大自在天魔】和【自在天魔主】也是匯聚在一起,凝聚出了虛幻不定的【大自在天魔主波旬】,此魔同清淨如來相一般,在寶卷之上皆為正四品之名,但力量已經開始超脫四品的界限,向著三品位格進發。

  這兩位的爭鬥,直接將西方一片區域化作了扭曲的境地。

  淨土和魔氣相互糾纏,邪氣和佛光相互融合,輪回的秩序被扭曲,無數天眾墮落,化作了【他化自在天人】、【他化自在天魔】、【自在天人】等等佛魔相間的生靈,環繞在清淨如來相的四周,牽引其體內的靈性和力量。

  同時,昔日百千萬世輪轉過程中,同清淨如來相對應的親朋好友,也是被【波旬】牽引,化作邪靈,顯化於清淨如來相四周,試圖將其拉入苦難之中。

  清淨如來相面色平和,其收回諸多記憶之後,就明白了此方輪轉的真相,他看著【波旬】施法,只是默默地展開淨土,顯化丈六金身將其牽製。

  作為應運而生,針對佛法的魔頭,【波旬】本身便有著近乎於阿羅漢的佛法修為,並且精通一切克制佛法的法門,面對淨土顯化無邊無垢梵心法試圖汙染,面對金身則施展摧壞清淨金剛場煩惱法門。

  此類神通,大多是從佛法之中脫胎而出,比起一般魔法更加克制佛道法門。

  便是清淨如來相的修為,受到二法衝擊,也不由輕微搖晃起來。

  可還沒等【波旬】譏諷,他便感受到太上執符相的到來,頓時色變,看向清淨如來相,呵斥道:“我等西方鬥法,你竟然打算讓外人插手我等的爭鬥?當真是不要臉!”

  “我等乃是開辟天地之靈,創造萬物之神,孕育大千真聖,開辟此方,為的是度化萬千亡魂,覆滅混沌濁氣,你本是地下魔神怨念匯聚西方理念而生,亦是在我等針對的范圍內。職責所在,何來不要臉一說?”

  太上執符相說著,將手中法寶拋出,那東西真是昔日打落天真相,束縛金箍棒的圓環,於虛空滴溜溜地轉動,幻化出大大小小百千萬個圓環,一環套著一環,層層疊疊,將試圖逃遁的【波旬】套住,而後向內一合,又是化作圓環立在虛空。

  【波旬】大驚失色,顯化一片七彩流光,構建紅塵濁世,其中孩童嬉鬧、貴人飲宴、士子吟詩、農夫耕種、工匠製器、商旅往來等等人間風景,大千萬象顯化,不斷向外擴張,無常有常變化,好幾次都化作中土、西方生靈模樣,試圖借助形似心感的特性,逃出圓環束縛。

  可惜那圓環看似尋常,實乃陰陽兩儀,空無實有之道大成之作,對應空無之意,卻又被實有的圓環圈住,對應‘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理念。

  此刻【波旬】被其套住,雖有通天能耐,能夠顛倒虛幻有無,遊戲人間紅塵,也難以掙脫束縛,被固定在原地。

  清淨如來相順勢取出半枯半榮的菩提枝,對著【波旬】輕輕一抖,菩提葉落下,貼在【波旬】眉心,而後清淨如來相低聲念叨:“南無妙住得法光如來!”

  此言一出,【波旬】魔氣激蕩,清淨光生,恍惚之間有一尊清淨如來法相出現在【波旬】身後,其面貌氣息同【波旬】一般無二。

  “可笑,你以為我授予佛印,便可度化我入佛門不成?”

  “西方之道果有玄妙之處。”

  太上執符相先是對清淨如來開口稱讚,而後看向【波旬】道:“你參透西方輪轉之法,也受西方之法影響,他於輪轉之中得見眾生佛性,亦見你心中佛性,因此予你佛印。此印說是給你,實則給予眾生。”

  說完,太上執符相又對清淨如來相道:“此魔既已降服,佛家便算完善,我便先走一步。”

  說完,他便是驅著青牛,在清淨如來相雙手合十目送中,向著九天而去。

  他還未入九天,天宮之中,便有紫氣升騰,天花憑空而落,虛空之中更是響起絲絲縷縷,縹緲無定,好似無聲天籟,又似七情人音的道歌。

  這忽如其來的變故,讓天宮之中的許多仙家神祇都是顯露出茫然神色,部分新晉的仙神更是露出不知所措的表情,唯有彌羅哈哈大笑,他感受到寶卷之中繼【波旬】,新增一個仙道名字,高聲道:“諸位且隨我一起前去迎接那道家聖賢,日後的仙道始祖,道教源頭太上老君。”

   ps:關於“後”“帝”的解釋屬於魔改,大家看看就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