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爾虞我詐
陽春三月,東都洛陽。洛水兩岸,楊柳依依,春風醉人,然而,此時的洛陽已然褪去昔日的繁華,街上再也看不到車水馬龍的景象,洛河之上也沒有了船隻如織。嬌聲軟語的船娘銷聲匿跡了,多情胡姬的酒肆也已板上生塵,沿河兩岸雜草叢生,一片寂寞蕭條之景。
瓦崗軍圍攻了洛陽一年多,雖然未能破城,但也沉重地打擊了這裡的經濟,有條件的百姓都爭相逃離這裡,昔日人口超過五十萬的大都市,如今人口銳減了過半,要不是城中糧食儲備充足,也不缺水源,只怕早已崩潰。
洛陽城高牆厚,守軍眾多,而且糧食能吃上三年,李密顯然也深知不能輕易攻破,只能夠慢慢地磨,所以他也不急了,打打停停,並且在洛陽東邊加緊修築金墉城作為據點,彼有另起爐灶,建一座新都城的意思。
金墉城是漢魏故城,李密只是從原址上興建,省事很多,而且距離洛陽也近,十分方便。
且說李密收到宇文化及大軍抵達武陽郡的消息,正準備調兵遣將殺豬宰羊,越王楊侗竟然派使者來找他了。李密不禁暗暗好奇,命人把楊侗的使者帶了進來。
話說宇文化及弑君的消息傳到了東都洛陽後,王世充和段達等人擁立了越王楊侗為帝,年號皇泰,以王世充為首的七個大臣被委以重任,時人稱之為“七貴”,這七貴分別是:王世充、段達、元文都、盧楚、皇甫無逸、郭文懿,趙長文,其中王世充手握兵權,駐軍在含嘉倉,所以七貴當中要數王世充最強勢,連楊侗都得讓他三分。
且說楊侗派來見楊密的使者有兩名,分別叫蓋琮和馬公政,兩人能說會道,所以被委以此任。
正所謂兩軍相爭,不斬來使,更何況李密也很想知道這個年僅十三歲的少年皇帝,派使者來找自己到底要作甚,所以對蓋琮和馬公政兩人以禮相待,十分之熱情。
蓋琮和馬公政兩人見到李密如此“通情達理”,無不暗喜,便委婉地說明了來意。
原來楊侗竟然是派他們來招降李密的,後者聽完後不禁啞然失笑,果然是小屁孩,簡直異想天開。
蓋琮卻面不改色地道:“魏公雖然擁兵百萬,雄霸中原,卻也拿洛陽城沒辦法,如今李唐據有關中和河東數郡,虎視中原,待李唐臣服了隴西之地,安定好後方,必然會騰出手來圖謀中原。而高齊也據有幽營和河北數郡,兵多將廣,實力雄厚,正覓時機俯衝中原。另外,竇建德也不是凡凡之輩,必有圖謀中原之心,如今逆賊宇文化及更是率叛軍十萬氣勢洶洶而來。
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猛虎難當群狼。所以魏公看似實力雄厚,鯨吞中原,實際卻是四面來敵,處境堪憂啊。”
李密不由面色微沉,蓋琮這番話無疑刺中了他的軟肋,沒錯,他李密的確雄踞中原,實力是眾多勢力中最強的,奪鼎的呼聲也是最高,但是卻四面環敵,有苦自知,若是沒法打開這個僵局,那他就危險了,遲早有被群毆的可能。
最關鍵的一點,洛陽城遲遲沒能拿下,就好像一根眼中釘肉中刺,一直刺在他的腹心,如果不撥掉,他也不好分心對付四方的來敵,畢竟洛陽城中的隋軍起碼還有六七萬之眾,這是一股不弱的力量,一旦發作起來也是會要命的。
蓋琮顯然也是抓住了這一點關鍵,繼續勸道:“魏公如果能接受皇上的招安,臣服於洛陽,聽從皇上的調遣,不僅能得到洛陽的全力支持,從此還再無後顧之憂,何樂而不為呢?”
李密心思電轉,淡笑道:“蓋大人果然伶牙俐齒,本國公有點被你說動了,只是要本國公和麾下將士效忠於洛陽,總得有點見得著的好處吧?空口白牙的,如何取信於人?”
蓋琮和馬公政二人對視一眼,微笑道:“只要魏公接受招安,皇上自會封魏公為太尉、尚書令,加爵魏國公,魏公麾下所有將士也有封賞。”
李密目光一閃,立即站起來道:“既然如此,那李密願意向東都請降,從此臣服吾皇。”
蓋琮和馬公政不由大喜過望,當即辭別了李密,返回洛陽城中向楊侗報喜。
楊侗和盧楚、皇甫無逸等七貴聞報後無不喜上眉梢。盧楚捋須微笑道:“李密此人無利不起早,臣早料到他會答應的。”
皇甫無逸亦笑言:“既然如此,皇上不必憐惜官位和財物,只要李密受了官和賞賜,那就得聽從皇上的調遣,到時命他討伐宇文化及,待兩方人馬打得你死我活,咱們再伺機出手收拾殘局,坐收漁翁之利。”
楊侗才十三歲,特別倚重盧楚和皇甫無逸,事實上,招安李密的計策也是出自這兩人,所以楊侗對兩人言聽計從,當即便下旨封李密為太尉、尚書令和魏國公,並且從東都的庫房中取了大量的財物,派人運到金墉城賞賜給李密和他手下的兵將。
李密得了如果厚重的封賞,果然恭敬地向著洛陽的方面跪拜,並且三呼萬歲,表示歸順了朝廷。
楊侗喜不自勝,立即下旨,任命李密為東南道大行台行軍元帥,出兵討伐弑君逆臣宇文化及。李密也十分聽話,當眾恭敬地接了聖旨,並表示很快就會出兵收拾宇文化及。
李密畢恭畢敬地送走了傳旨的官員後,隨手就把楊侗的聖旨扔到了一角去,並且嗤之以鼻。
房彥藻哂笑道:“皇甫無逸和盧楚這兩隻老狐狸真是雞賊,分明是想讓魏公和宇文化及自相殘殺,然後好坐收漁利,殊不知即便沒有這所謂的聖旨,魏公也準備宰宇文化及這隻肥羊了,如今反而白得了幾大車的珍寶。”
李密亦笑道:“白送的頭銜和錢財,不要白不要,既然他們都想坐山觀虎鬥,最後漁翁得利,那本國公何不來個順水推舟,假意臣服洛陽,既得財得官,又避免了腹背受敵,等本國公收拾完宇文化及,再調轉頭來請求入洛陽輔政,看他楊侗允是不允,若是允了,那自是再好不過了,若是不允,那他楊侗就是言出無信,背信棄義的小人,本國公舉兵攻城也就理直氣壯了。”
柴孝和若有所思地道:“如今東都城內有七貴輔政,王世充手握兵權,其余六貴必然忌憚他,只怕就連楊侗也得讓他三分,時間一長,必起紛爭。”
李密點頭道:“如此更好,讓他們自己先亂起來,說不定東都城就不攻自破了。”
柴孝和意味深長地笑道:“既然如此,魏公何不假戲真做?”
李密頓時來了興趣,問道:“如何假戲真做?”
話說這個柴孝和原是鞏縣縣令,頗有智謀,投靠了李密後深受重用,儼然取代了房彥藻,成為李密麾下的首席謀士。
只聽柴孝和道:“魏公可以繼續假裝對楊侗無比恭順,大小事情都向楊侗回報,平時即便無事也多上奏本噓寒問暖,這種小屁孩兒,心智還不成熟,久而久之,必能博取其好感和信任,到時說不定真的會打開城門歡迎魏公進洛陽輔政呢,不費不兵一卒就拿下洛陽城,何樂而不為呢?”
房彥藻哂笑道:“柴兄太過想當然了,即便楊侗這小子好騙,七貴都是老狐狸,怎麽可能會上當,王世充更不可能允許魏公入城,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大權旁落。”
柴孝和微笑不語!
李密瞥了房彥藻一眼道:“柴卿此計若能成,自是最好的,即便最後不成,本公也沒有任何損失,更何況還能挑撥楊侗和王世充的關系,值得一試。”
房彥藻聞言便不作聲了,以李密的聰明,自然明白自己這個舊部在跟柴孝和較勁,於是找個理由上支走了柴孝和,然後單獨安撫了房彥藻幾句。
數日之後,李密親率大軍趕赴武陽郡,準備迎戰宇文化及。
說來倒也奇怪,也不知是宇文化及這貨的運氣特別好,抑或是驍果軍的戰力的確強大,短短十天不到,竟然順利拿下了武陽郡的數縣之地,穩住了陣腳。
李密聞報後不由大吃了一驚,倒是不敢再掉以輕心了,立即派遣裴仁基率領一支先鋒軍趕到黎陽倉,加強那裡的防守。
因此武陽郡距離黎陽倉已經不遠了,要是被宇文化及攻下黎明倉,取得糧食補給,那樣就麻大了,必須防患於未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