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一次準備是多召喚幾次的,不過,在召喚之中,攜帶出了大量的人物,而之後的平衡之中,顯然也抽取到了不少的人物。
楊士瀚攜帶而出的那一大長串人物,再加上有可能跟隨李存孝而來的那一長串飛虎將,光是這兩大串,就已經省了王羽很多事情了!
因此,目前倒是不需要繼續進行後續的召喚了!
而此時,在追擊了一大圈之後,才發現追錯了人的楚西釗,但是並沒有露出什麽氣餒的神情。
正如同姚廣孝他們所判斷的那樣,雖然因為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讓他暫時可以從前線之中抽身而出,而且他在離開的時候也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甚至他還希望著那些人可以在他離開的時候來摸一摸他的胡須。
但是,他終究還是不可能永遠都不回去的,更不可能在這裡繼續逗遛太長的時間。
和楊素、軒轅黃打了一定程度的交道之後,楚西釗最後也不得不承認,這兩個人非常難纏,加在一起之後,甚至連他也頭疼無比。
他雖然臨走的時候布置的手段,如果這兩個人真的以為他不在輕舉妄動的話,足以讓這兩個人吃上一個小虧。可如果他長時間都不回去的話,就憑剩下的那些朝廷武將,還不足以和這兩個人爭鋒。
要不是他們內部之中同樣也矛盾重重,給了他可利用的機會,就算是他也很能壓製住對方兩人。
不過,楚西釗雖然要離開了,而且,這一戰之中,王羽已經被他打的損失慘重,但是,在臨走的時候,楚西釗難免還是要考較一下自己的兒子。
事實上,父子兩人這樣相處的機會其實並不多。
楚西釗作為朝廷最頂尖的武將,他可是一個大忙人,每日裡的瑣事數不勝數,可不是咱們想象的每天逗逗鳥,逛逛街那種富家翁的生活。
而楚精忠更加是朝廷的武將,常年不在家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像楚西釗這樣親自來考較楚精忠的本領,在楚精忠的記憶之中,這樣的情況可並不多見。
在楚精忠小的時候,父子兩人相處的機會還多一些。但等到楚精忠長大成人之後,收到父子兩人各自的事業的困擾,他們父子兩人反而是聚少離多了,別說是一年都見不上幾次,甚至是幾年都見不上一次。
但是,最後考較的結果總歸是讓楚西釗有一定的失望的。
並不是說楚精忠回答的不好,但是,對於自己的兒子,楚西釗總歸是有更大的期待的。
“無守也,故能守勝。數戰則士罷,數勝則君驕,夫以驕君使罷民,則國安得無危?故至善不戰,其次一之。破大勝強,一之至也。”楚西釗雙手抓住楚精忠的肩膀,目光深邃地開口道。
楚西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防守好非常重要,甚至可以以守取勝,因為如果頻繁作戰,那麽士兵就會疲憊,統帥會高估自己的實力,那麽就很危險了。
所以,最完美的是不戰而勝,其次是一戰勝敵。攻破大國,戰勝強敵,這是一戰勝敵的極致。
既然楚西釗要考量一下楚精忠,那所選擇的考題當然是周圍的戰事了,而距離他們現在最近的就是王羽這一批敵人了。因此,最終的題目就成了河北道府軍接下來如何對付王羽這一批人馬!
不能說楚精忠的回答不對,只不過,楚精忠的答案之中,攻擊性太強,每一步,每一計,都是圍繞著進一步圍剿王羽而展開的。
更為準確的說,在楚西釗看來,楚精忠的每一步,每一計,其實都灼眼的僅僅只是河北道的這一處戰場,而非整個戰場全局。
楚精忠的答案固然有很大的可行性,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當然有將王羽這一隻兵馬全部圍剿掉的可能。
但是,主動出擊的同時,其實也不可避免的會給敵人帶來機會,而他們所對付的敵人,也同樣不是平常人,如果真的被敵人抓住,這一次機會的話,那麽,河北道的局勢就會再一次惡化,進而影響到這個大蒼的戰局。
而按照楚西釗的想法,這個時候,他們所需要做的反而並不是主動進,而應該是以守代攻,不給敵人任何有機可乘的機會。
同時,他們更不能隻著眼於戰爭的手段,更加利用戰爭之外的手段來壓縮王羽他們的生存空間。
作為朝廷,他們有大義的名分,而王羽那些地方都是不久才打下來的地方,統治本來就不穩固。只要楚精忠更多用一些心思的話,足以令王羽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分不出身了。
楚西釗的這種做法看起來是保守的,但這種做法本質上就是為了不給王羽任何的機會,是基於整個戰場的全局來考慮。只要不給王羽反攻的機會,讓河北道的情況一直在這種詭異之中平衡下去。
那麽,這就相當於給了楚西釗更多的時間來專心來對付他那邊前線的主要情況,而不必再分心關注河北道這邊的戰局。只要河北道這邊可以堅持到楚西釗那邊奠定了勝局,河北道這邊也只不過是隨手便可掃之。
相比楚精忠,楚西釗雖然看起來少了不少攻擊性,但卻牢牢地將戰局局勢走向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盡可能地減少影響最終結果的變數。
而且,不僅是這一次,在之前的那一場大戰之中,楚精忠也僅僅隻著眼於戰局本身,而沒有將整個整體都考量進去。
否則的話,楚精忠又怎麽可能會忽略掉藍玉的那一隻人馬?而如果他沒有忽略到藍玉的那一支人馬的話,那一戰他就算勝不了,但也絕對輸不了。
可最後的結果又是怎麽樣呢,如果不是楚西釗最後出現的話,楚精忠那一陣絕對是大敗特敗,整個河北道都會暴露在王羽的鐵蹄之下。
楚精忠的能力絕對是不算差的,只是,楚西釗終究還是對他抱有更大的期待,終究還是希望他更上一層樓,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