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衡華》第五卷完結感言打賞感謝
  第401章 一指造化破嶽神(四合一超大章節)

  通幽,涉陰陽之法,參鬼神之妙。

  伏衡華講解通幽術,分上下兩乘。

  上乘之法,出自玄微祖師的陰陽兩界,又糅合《造化會元功》的陰神道。修成通幽,能鍛煉神識,提前凝練陰神,並借助陰神開辟念力陰界。陰界之中,我為神靈也。

  而下乘的通幽術,則以五陰樓的鬼道法為主體,糅合星辰道法和部分邪術。畢竟魂魄歸入星天,所謂的幽冥,即為星天暗面。

  伏衡華講述這一理論,讓天乙宗為首的修士聽得暗暗點頭。

  他們精通星辰之法,恰好可以借鑒“通幽術”,
  李如心一琢磨,困惑道:“你這只是術法?”

  不論上下二法,都可以鍛煉神識,更類似一種修行。

  “隻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縱然以上乘通幽法,煉成萬劫陰靈又如何?不證純陽,終究不入正道。”

  衡華正色道:“七十二地煞之術,隻為術,不為道,便因其無法觸及金丹,不得性命雙修之根底。切記,術法隻可用,而不可為根本。”

  所以,要修七十二地煞術,需額外練習一門金丹正法。

  衡華隨後講解第二術“驅神”。此術借鑒玉仙文明的“太乙封神咒”,又歸類諸多和靈神有關的術法。認為萬物有靈,可點草木山石化為神靈,借而驅使應敵。

  衡華隨手一指,雲空霧靄滾動,有十二天兵借雲氣化生。

  恆壽、嘯魚對視,默默施展道法鼓吹法螺道音、揮灑漫天花瓣。

  衡華滿意的看著眼前異象,繼續講解第三法——擔山。

  此法涉及天罡法中的三山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楊岱聽了一個開頭,就立刻判斷:這門術法來自我們赤淵道派!

  當年赤淵派和太玄宗別苗頭,借山歷之法極力推廣自家修行體系,三山法和諸多以山歷為根基的功法廣傳於世。

  瑾仙娥一脈、火鳳道人一系,皆是山歷傳承。衡華整理三山法,重新梳理為一門“擔山”之術。這篇法術和前兩者相反,修命不悟性。大成後,有萬鈞擔山之力,體魄堪稱舉世難敵,卻不擅鍛煉神識,難入金丹之門。

  接下來,禁水、借風、布霧等法術一一宣講。

  衡華有心拖延時間,第一日僅講解六個地煞術。六個法術都有附帶的運氣路線,可增長功力,卻不能長生得道。他就著運氣路線仔細講解,還當眾於空中凝練六枚小神通符。

  “這小子——”楊岱見他磨嘰講道,心知是給東墨陽爭取時間。可“小神通術”到底新奇,為了“擔山”術,他強耐著心中焦躁,仔細聆聽。

  待第二日,衡華不再講解前六道地煞術,而是從第七術“祈晴”開始講解。

  然而講到一半,他話鋒一轉。

  “祈晴、禱雨一體兩面,這兩個地煞術應該一起講述。”

  於是,他把第八術一起加進來,在空中書寫神通符。

  眾人聽講間,有好事者將伏衡華講道影像錄下,投入天玄道台。

  “七十二地煞術?”

  負責輪守監察的,恰好是段四景。

  他看到影像中的伏衡華,暗暗詫異:“這小子瞎鼓搗什麽,不好好修行,弄這些地煞術有什麽用?”

  可聽了一會兒,覺得可能對築基修士有益,便借劫仙權限打算幫他掛出。

  然而——

  沒等段四景動手,恆元真人已先一步敲響道鍾,將地煞術公布。因為伏衡華本就在玉庭山公開講道。所以真人挪入道台未曾收費,任由道台各路修士旁聽。

  洪昌乙本在璿璣島修行,翻閱道台和五行之法有關的文章。看到伏衡華講道,自然要去捧場。

  “打賞的人這麽多?”

  公開講道,意味著沒有訂閱費,隻憑修士們自願打賞。

  伏衡華在白瑲、遺洲多與年輕弟子們交好。他們見伏衡華講道,自然願意捧場打賞一些。其中以方東源這位義兄最大方,上百上百的雲幣撒。

  此外,李如心、全訶子紛紛慷慨解囊。就連跑去金方某島暗中布置的丹泉子,也送上三十雲幣。

  但很快,他們這些年輕人的打賞榜單就被另外一群人壓下。

  道台“公開處刑”,伏丹維等長輩自然也看到。

  白河子、劉陽師等人紛紛傳訊伏丹維道賀。

  伏丹維繃著臉回訊:“小兒狂妄無知,研究雜學荒怠修行,有什麽可賀喜的?”

  在諸位友人面前,老爺子把孫兒狠狠痛貶一頓。末了,還不忘給伏衡華的講道圖像打賞。

  ……

  第二日講祈晴、禱雨、坐火、入水、掩日、禦風六術,多涉及自然天地。

  末尾的禦風,伏衡華依托“禦風六氣訣”改良而來。本來這門乘風法就直指天罡法中的“騰雲駕霧”“遊神禦氣”“飛身托跡”。如今降格為地煞神通,築基修士即可煉成“禦風小神通”,能讓飛行速度提升三倍。

  天陰童子正在運功修行,得瑾仙娥告知才進入天玄道台,正巧聽到這一段。

  他拍腿大笑:“這小子,把我那套小神通術徹底歸整出來了?”

  衡華煉“小神通符”的靈感,來自天陰童子。

  童子往前看回放,當看到第一個通幽之術,默默思忖:

  “陰陽二界,念力生陰界?這和天玄道台的本質相類——這就是構造天玄道台的法術吧?”

  他閉目凝神,嘗試用通幽術凝練小神通符。

  天罡大神通晦澀難懂,甚至有說法:每一道大神通都可演化一篇天書。煉成大神通,必須金丹起步。

  可小神通乃簡易化用之法,許多無法參悟大神通的人可以極為輕易的上手。

  天陰童子又是鬼道宗師,精通幽冥術理,很快就煉成七十二地煞的第一小神通符——通幽。

  身畔陰氣回蕩,隱隱構成一座念力世界。

  ……

  道台深處,一座座雲海閃耀靈光。

  騰雲駕霧、遊神禦氣、飛身托跡三個神通討論組,眾修士在這三個大神通之前,自行領悟“禦風小神通”。

  呼風喚雨神通組,裡面的修士紛紛討論起“禱雨”這個小神通。

  補天浴日神通組,修士們研究“坐火”神通。

  天陰童子修行完畢,也學著其他人的模樣去打賞。

  這時,他看到密密麻麻的打賞名單。排除那些不認識的年輕一輩,伏衡華熟悉的瑾仙娥、孫卓雲、伏丹維、薛開、白河子等一大群長輩,還有許多根本沒有接觸的修士。

  他們得伏衡華的小神通術啟發,煉成千奇百怪的小神通法。心中激動之下,或多或少對其進行打賞。

  沒錯,七十二小神通並非標準,而是伏衡華自己的歸類。

  以地煞七十二化對應天罡三十六變,講盡術法之妙。但有一些金丹修士本就對某一術法精研數百年。以往是努力研究天罡法,沒有想過煉成小神通符,也沒有相應技巧。但伏衡華得承天陰童子,為他們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他們依循自己的術,煉成許多奇門神通,間接讓未來的金丹修士一個比一個難纏。或許正面交手,金丹後期的修士一掌就可擊殺新晉金丹修士。可如果讓對方搶先發動神通法,奪陽、挖心、摘腦袋,真水、天火、神霄雷……

  再是金丹後期的大修士,天靈榜上的人物也要頭疼一番。

  ……

  天陰童子見小神通符外傳,也不以為意。

  僅第一日的“通幽術”“驅神術”,便足以回報自己。

  而接下來兩日,伏衡華講述“煮石、吐焰、吞刀、壺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隱形、續頭、定身、斬妖”。

  他從中窺見許多契合鬼道,契合自己的神通術。

  神行、杖解、隱形……

  第五日,當伏衡華講述“請仙、追魂、攝魄、招雲、取月、搬運”時,天陰童子感慨萬千:
  “昔日見他聰慧,本想提攜後輩。沒成想不過短短幾年,卻對我如此助益。”

  追魂攝魄兩個小神通術可以組合修行,且最貼合鬼道。若能修行成功,不亞於天罡神通法的威能。劫仙不備之下,天陰童子也敢陰他們一把,為他們換魂或者迷魂。

  至於搬運術,那不就是自家五鬼搬運術的改良版?將自己研究出來的成道之法重新拉回“術”門,但將威能提高不少。可用搬運術滋潤五鬼靈,對自己亦有借鑒性。

  ……

  從第三日開始,除道台圍觀外,更有三大水域人士直奔方仙洲而來。

  殷玉瓏從劍仙洲而起,趕到西方迎仙門。

  洪昌乙、方東源等人俱在。他們相視而笑,方東源開口喊道:“玄壺方仙洲。”

  借金方水域的陣盤,眾人傳送至方仙洲,迅速趕到玉庭山。

  翠光閣前,黑壓壓坐著一大片修士,旁邊還站著好些圍觀修士。卻是兩儀六合洲、雲龍逍遙洲的宗門弟子們,得同門通知後統統趕來旁聽。

  方東源笑道:“看來,還是我們來晚了。”

  洪昌乙:“無妨,我們在邊上站一會兒便是。”

  “那哪成?”

  方東源仗著身份,默默傳音嘯魚。

  嘯魚清楚方東源和自家關系,微微頷首,將千眼大士喚出。

  大士千臂虛托,有千朵蓮華自天空飄落,盤徑丈許,可供數人坐聽。

  方東源招呼洪昌乙等人上一座蓮花。

  殷玉瓏也默默走上去。

  方東源見這位素未謀面的女修和自己等人同坐,也不以為意。畢竟大家都是從天央水域趕來的嘛。

  他微微點頭示意,專心聽地煞神通。

  殷玉瓏看著方東源側臉,心中泛起驚濤駭浪。

  玄帝血脈!
  沒錯,絕對不會錯!

  母親在我身上留下的術,可以感知他體內的“帝種”。

  殷玉瓏看他身上打扮,總算明白為什麽母親和張嶽等人找不到玄帝傳人。

  因為人家竟真躲在紫皇閣修行呢!

  但很快,她便把這個重要消息拋之腦後,傾聽伏衡華講述的地煞神通。

  殷玉瓏曾經涉獵過演法師的道路,清楚伏衡華的志向。雖只是第三日趕來,但只聽幾門地煞術,便豁然開朗。

  “他在為自己‘演法萬道’做準備!”

  自覆洲至今,演法師在鑄就金丹這一步,會放棄“博采百家,熔萬道歸一”的路數,而是選擇最貼合自己的純一道路。

  周瀟如此,其他宗門傳功長老也如此。

  他們會從涉獵極廣的種種典籍道法中,挑選總結最適合自己和宗門的。從金丹之後,不再涉獵其他道法,而是專注自家修行。

  正是因為博采百家太難了。

  短短千年,根本無法窮盡天下書藏。

  但衡華創出七十二小神通,讓她看到演法師的一條博學之道。

  任何一位傑出的演法師,都學過成百上千種道法。他們可以歸列七十二門,創造契合自己的七十二地煞術。

  望著天空密密麻麻的“小神通符”,殷玉瓏震撼道:“如果他能煉成七十二道地煞神通符並進行合一……”

  那道成品神通符,正是伏衡華在“博古萬道”方面達到小成,有資格締結萬道金丹的體現。

  這也是他回去和祖父據理力爭的底氣所在。

  “他的道以造化為尊,由一生萬。地煞七十二變,正是他成道的關鍵秘術之一。”

  殷玉瓏羨慕之余,不免聯想到自身。

  她當年之所以不再繼續走演法師的道路,就是因為前路不通。所以轉而將精力放在劍術上,期望轉為殺伐力最強的劍修,從而主宰自己的命運。

  可如今,死路一條的萬道之門出現一絲縫隙,自己要走回去嗎?
  糾結一日,待伏衡華講解“斬妖術”時,她徹底斬滅動搖的念頭,劍心更加通明。

  道路已定,再行兩端之事,如何能成大道?

  正逢衡華講述“斬妖”之術。

  以先天赤文撰寫一道克制妖獸的符籙。並以此符籙為核心,在體內催動一縷異種真元。但斬妖之後,真元自帶煞氣,專克妖靈。

  由此,衍生出降妖劍訣、降妖真火等斬妖手段。

  “那是一種專門克制妖族的異種法力嗎?”借助衡華傳授的法力運行,殷玉瓏很快創造一部最適合自己的“斬妖劍訣”。

  “這套劍訣專克妖族,可能在母親那邊……”

  百獸陰母的種種獸籙妖符,統統被這一道神通術克制。

  殷玉瓏不禁感慨母親和伏衡華母子的孽緣。

  從母親到兒子,都克極了母親。

  衡華將一切針對妖族有關的秘術、邪術,都扔到這一門“斬妖”中。同時,有一門拿妖元為己用的禁忌之術也被他無意間傳出。

  此法甚是凶惡,每殺死一妖,便可汲取一部分妖力,煉為自身真元。若煉成神通符,還能強行留住妖煞,凝聚所害妖獸的形體。甚至在追魂、攝魄兩個神通術的加持下,可以生生把妖獸煉成鬼仆。

  “咳咳……”

  嘯魚、恆壽連忙咳嗽幾聲。

  衡華這時才似猛然醒悟,對眾人囑咐道:“禁術有傷天和,需慎之。”

  眾人默默記下。

  但會不會聽到心裡,那就是另一回事。

  反正妖獸不當人,拿妖獸煉器、練功,不觸及仙家禁忌。

  洪昌乙道:“衡華,你方才所講的斬妖法,專門列出虎蜂魚羊之流,莫不是在遺洲琢磨的?”

  衡華頷首點頭。

  此言勉強解釋來歷,讓道台內旁觀的諸位大修士和宗師們稍作放心。

  伏衡華在此之前,雖小有名氣,但關注者到底不多。這次劫仙出手,讓他的講道全道台播放,自然有人在評論區詢問“伏衡華”其人。

  哦,東俠的孫子啊。

  年輕俊秀,東俠後繼有人。

  弘文閣主的兒子。

  幾位宗師很敏感地想到某些事,但畢竟都是陳芝麻爛谷子,歸罪不到下一代。

  可伏衡華的地煞神通術包羅萬象,伏衡華所學的仙魔邪三道知識,統統融入七十二神通。

  聽到前面的“追魂”“攝魄”,就有宗師覺得不對勁了。

  除五陰樓的鬼道秘術外,還有一些很偏門奇怪的術法,融入這兩個神通。一般後輩從何學得如此偏門詭異的術?
  兩閣修士傳承完善,自然聯想到扶風仙宮的那隻紅木箱。再聯想遺洲傳聞的天書之事,眾人看伏衡華眼神,已經有些變化。

  這小子,怕不是真把伏家那個紅木箱解讀完畢?

  但改良邪術重歸道術,是眾多仙道大能暗地裡的默契,只是對伏衡華本人生出幾分警惕。

  可當“斬妖術”一出,尤其是那門禁忌之術無意間說出,已經有宗師要求封掉錄像,禁製仙道修士學習。

  “這分明是百獸陰母一系的魔殿手段。等等……他的義父——”

  於治通醒悟,頻頻聯絡親近好友進行告知。

  紫皇閣,通天樓。

  劫仙高坐雲床,忽然笑出聲。

  “不止有邪道的傳承,連魔功也有?怕不是那半部《玄明天書》也在他身上了?”

  劫仙不以為意,傳承多,天賦高又如何?
  不證長生,就跟他那死去的父親一般,終究只是自己記憶中的過客。

  “只是這些小神通術,頗有些看頭啊。”

  宗師間傳出一陣騷動,畢竟魔帝傳承關乎重大,不得不小心。

  但修真家族終究不是仙道宗門。人家本就橫跨各道之間,搜羅的功法只要可以用,仙魔皆無妨。

  只不過近些年,伏家出了一個伏丹維,與魔宮有深仇大恨。伏家逐漸轉型為純粹的仙道修真家族。在伏丹維成長之前,伏家也有幾個修士研究魔功。類似的例子,延龍其他修真家族都有。

  ……

  第六日,講嫁夢、支離、寄杖、斷流、禳災、解厄。

  李南行、黃丹子、東玉仙子等結拜兄弟五人趕來。

  見人數眾人,五人震驚不已。

  黃丹子抱怨道:“我就跟大哥說了,咱們早點過來,你非要等人。可馬洞仁他們,至今還沒來啊。”

  “快了吧?”

  李南行往遠處看。

  不多時,白雲滾滾,馬洞仁、辛茂、陶紅緋、池君望、張如意、胡博彥以及一個不認識的灰袍男子,一起趕來。

  嘯魚見他們到來,楊柳枝輕輕一點,又有蓮台飄至眾人腳下,引他們到了一處更近的位置。

  “賀姑娘,勞煩也給我備一個位置。”

  看到計明豐和綠萼仙子一起趕來,嘯魚再備席位。

  計明豐手捧畫板,眺望伏衡華,大腦勾勒“翠光圖”的結構布局。

  伏衡華見故人們一一道來,忽然心血來潮,看到嘯魚背後立著神聖莊嚴的千眼大士。可另一側卻平平無奇,恆壽身後空無一物,心中有些不樂。

  他傳音恆壽,恆壽懵逼地看向千眼大士。

  我又沒有這等千臂千眼的傀儡法相,伱讓我折騰什麽?
  只見衡華伸手一指,金光射入恆壽眉心,強逼他催生十二都天金珠。金珠華彩萬道,形成一尊朦朧不定的金甲神人。

  與千眼大士等高,雙臂雙足,只是正常人的放大版。祂身後有十二金珠練成光輪,不斷傳出隆隆雷音。

  雷聲中,金龍和彩鳳不斷化生,在雲空飛舞飄蕩。

  漂亮!

  計明豐看到左右對稱的護法神相,飛快在畫板上打底稿。並留出大片位置,專門描繪飛舞的蓮花、龍鳳。

  衡華滿意一笑,繼續講述嫁夢之術。他對夢道的理解,來自夢姑前輩。經過遺洲和神獸靈犀打交道,他已改良為一個入夢、卜夢、布夢於一體的小神通術。

  夢姑神遊遺洲,身下乘著靈犀統領。借用菩提法界,她得聞嫁夢之術,含笑點頭:我道不孤也。

  遂繼續巡遊。

  靈犀統領不明所以:“他在傳道,你不用找地方頓悟一下嗎?”

  “他如今所講,昔日遺洲早已告知與我。”

  夢姑抬起手,早已成型的“嫁夢”神通輕輕一抖,她和靈犀遁入一個生靈的夢境。

  伏衡華喜歡研究和傳道,當日在八門陣中,就把不少可以教的東西告知幾位和自己親厚的前輩。

  嘩啦——

  一人一獸剛入這個夢境,突然妖獸驚醒,急忙忙向遠處逃開。

  “不好,是有人在突破!”

  感受生命危機,靈犀不假思索就要逃命。

  “稍安勿躁,是老相識。”

  夢姑望著水府上空的宋春秋,欠身行禮。

  宋春秋亦對她行禮:“我家徒兒在此悟道,請道友勿怪。”

  “宋前輩的弟子?是傅玄星那小子?不對,他的法力沒有這麽雄渾。東墨陽?他……他這是突破什麽。”

  下方太極圖流轉,氣浪卷動整座寒潭。

  突然,一切動相恢復靜止,水面浮現一卷太極圖。

  不,那是一面鏡子。

  宋春秋大喜:這個簡易版,專門針對楊岱的天級道術,終究是煉成了!
  “師尊。”

  水中跳出一道身影,五彩衣,白玉冠,腰間系著佩劍雲離。

  東墨陽神采奕奕,這三年反覆徘徊生死邊緣,不僅將金丹道基千錘百煉,他的肉身也被水火之法煉到極致,能硬扛靈器而不改色。

  “好好,出關了就好,”宋春秋施法將他裹住,“我們速往人間,衡華那孩子幫你拖延,沒剩下幾日了。”

  他等待東墨陽時,旁聽地煞神通術。知道伏衡華最多拖延十二天。他甚至都幻想出:第十一天時,東墨陽心急火燎出關,壓點趕回玉庭山,然後被以逸待勞的楊岱從容擊退。

  但眼下,多出這幾日時間,就可從容安排。

  “我駕雲帶你去道明殿,我們快些趕回去。”

  “不必了——”

  遠處傳來恆元真人的呼喚。

  “帶墨陽過來。”

  宋春秋聞言,立刻帶徒弟返還太玄大澤。臨走前,不忘邀請夢姑同行。

  夢姑知曉楊岱邀戰各宗之事,如今到金方水域這最後一地,自然不肯錯過。她與師徒二人同行,剛到太玄大澤附近,便遠遠看到金霞一環環蕩漾。

  仿若連接天地的神柱。

  “這——這處通道比兩閣那裡的,要寬闊不少。”

  “畢竟是仙人傳授的秘術。”

  宋春秋帶二人一獸過去。

  太玄雲井已到最後一步。

  “定!”

  六位劫仙同時出掌,星光、道炁、寶光盡數注入雲柱。又利用太玄大澤底部的幾件仙器,徹底將雲井陣法固定。

  “周瀟、天璿子,你們第一批來。”

  天京子點了二人,讓他們跨越雲井返還人間。

  不多時,對面傳來消息:一次成功。

  劫仙們露出笑容,多年疲憊一掃而空。

  太玄道脈也有雲井,日後再不用看兩閣臉色行事。

  “快些回去!如今玉庭山正有一場大熱鬧,我們也去湊湊趣。”

  雲井雖然對接金方水域,卻並非連接某一座步仙洲,而是在水上建立一座“內水湖”。

  劫仙們率眾返還,隻留下幾個弟子在太玄大澤看護。

  回到水面,見周瀟、天璿子已從遠處拉來土石,重新建造一處回風嶼。

  “姑且就這樣吧。”

  劫仙們袖袍甩動,陰陽神風卷起在場所有修士。

  “方仙洲,玉庭山。”

  下一刻,眾修齊齊來到玉庭山。

  “好快!”

  夢姑暗暗驚訝於幾位劫仙的手段。

  雖然是金方水域的主場山門,可我們這麽多金丹修士和劫仙,能一口氣都挪過來?

  衡華講罷“禳災”之術,對楊岱笑道。

  “道兄,你等的人回來了。接下來,該看你了。”

  楊岱豁然起身,嶽神法相顯化,異象瞬間壓下嘯魚、恆壽身後的氣象。

  衡華臉色不愉,隨後見楊岱縱深躍入雲空:“東賢弟,你我可在雲空一戰?”

  “自然。”

  東墨陽養精蓄銳,正在巔峰期,面對楊岱邀戰怡然不懼。雲離劍嗖的一聲劈碎雲海,滾滾白雲中浮現一座太極圖形成的擂台。

  他一步跨出,出現在太極圖上。

  “楊兄,請。”

  楊岱靜靜看著他微笑。

  東墨陽全神戒備,仔細觀察楊岱的一舉一動。

  他是東萊修士的最後一戰,又被諸位長輩以種種手段苦心栽培三年,背負眾人期望,壓力極大。

  忽然,他腳下太極圖冒出熊熊赤焰。

  離——竟然不是離火?
  “水火陰陽。”東墨陽隨手抹去太陽真火。可仔細觀看楊岱,根本沒有察覺他出手的跡象。

  這時,東墨陽看向嶽神法相。

  嶽神眉心生出火目,正是這顆眼睛引來皓日之光,點燃東墨陽腳下的太極圖。

  他雖然突破,但從未和人交過手,勝算在我。思至此處,楊岱信心大漲。

  他從天央開始以戰養戰,每一次獲勝都是一次對心氣、自信的提升。到最後一戰,他的自信空前博大。

  衡華隻往天空看了一眼,繼續講解地煞術。

  諸位劫仙前輩帶宗師、金丹修士走來。

  有一些年輕弟子看到師門長輩,本打算讓出位置。

  突然,天京子拍拍手。

  “你們都坐,都坐,不用給我們讓。”

  一股奇異的空間波動傳開,眾人明眼看到空間在一步步擴張。

  翠光台越來越高,而台下多出三層高座,諸位前輩正好可以坐滿。

  幾位劫仙距離伏衡華最近,也讓他感受到一股股如山海般的宏大威壓。

  但講道之中,衡華慣會拿捏做派,依舊保持那份淡然從容、智珠在握的姿態。

  “小友,”二龍道人笑道,“你認為東師侄和楊岱,誰能獲勝?”

  衡華看向天空。

  楊岱的《赤嶽籍》,他的確可以預判出個大概立意。但如今楊岱的修行水平的確很高。

  霸道、暴虐的火焰與沉穩、厚重的山相完美融合,在楊岱身上再也看不出半點不協。

  “如今的楊岱,法力比三年前略有退步,但實力倍增。

  “至於東大哥——盡得太玄天書之妙。”

  衡華看向恆元真人,不免帶上幾分敬意。

  雖然看到過老真人推演的天書,但親眼看到他培養出一位天書傳人,仍讓伏衡華震撼。

  在天書道路的研究上,恆元真人比自己和滄瀾子前輩更遠。

  “這話說得?何為天書之妙?”

  二龍真人再度追問。

  “太玄之道,陰陽法度,自身永遠處於陰陽平衡之態。”

  這種平衡,不僅僅是陰陽五對五。三七分,二八分,只要維系“陽極陰生”或者“陰極生陽”的規律,就能讓自身永遠維系在平衡之間。

  “陰陽之道,實為太極之理。我身為弦,衡度陰陽。所以,太玄天書是當今諸天書中最難走火入魔,卻也是走火入魔死亡率最高的天書。”

  哪怕陰陽失衡,下一刻陰陽道種便可充作擺錘,讓其恢復平衡。

  楊岱與東墨陽交手便深有體會。

  每每以道法傷害對方,卻在下一刻被陰陽之道複原。

  “山又如何,火又如何?萬象俱在陰陽之中。”

  東墨陽從一開始的忐忑,逐漸找到自信。

  太玄天書比他家的道法就是高明一籌!
  “那就破掉你的陰陽萬象。道友,你可小心了,我要動真格的。”

  打散陰陽平衡,走火入魔的下場可以參考玄微祖師。

  仙人之才,面對陰陽失衡的走火入魔,也唯死而已。

  嶽神顯化千丈真身,神槍纏繞九龍火焰。

  雖然有“九龍神火罩法”的痕跡,但衡華明白,九龍各含一顆龍珠。龍珠蘊含赤淵道派秘傳的一道地級道術。

  九龍珠,便是九個地級道術。再通過法相的增幅和解放——

  其力量不亞於金丹後期修士的全力。

  “道友助我!”

  東墨陽哈哈大笑,他第二元神遁出,在頭頂也化作千丈之高的明鏡尊。

  明鏡高懸,在轉化吞噬真火的同時,默默積蓄法力準備天級道術。

  “讓第二元神施展天級道法?”

  衡華心中一動,看向幾位劫仙。

  “這幾年,諸位可謂下血本了。”

  三年不見東墨陽,想不到他竟成長這麽多!

  轟隆隆——

  神槍刺向明鏡,火光、火龍向下四射激蕩。

  恆元真人面色一沉,隨意揮了揮袖子,把一切攻擊余波抹除。

  “劫仙境界高遠,縱然有天書道法,也及不上他們啊。”

  楊岱顧不得多花時間感慨,轉而施展新的攻勢。

  十二都天仙峰被陰陽神風掃滅。

  九天神火被太極圖裹住,化作漫天雲雨。

  二人在空中你來我往,隨著時間到第七日,已來回交鋒數千個回合。

  “哈哈——痛快!”

  自山火合煉後,楊岱還是頭一次動用全力。

  自打進入東萊開始,自己的山法受到壓製,便一直以火法對敵,相當於封著一隻手懟人。

  如今雙手解封,又碰到一個千載難逢的宿命對手,這一戰打得酣暢淋漓,讓他豪氣頓生。

  “道友,我們不如就拿法力對轟。看誰最先支撐不住。”

  “好。”東墨陽當即應下,伸手指向天空。

  滿天星鬥隨之而動。

  “太玄定星逆命術!”

  星光如海,若千軍萬馬奔騰而去。

  第七日,衡華講黃白、劍術、射覆、土行、星數、布陣。

  往天空看了一眼。

  “哦,逆命術的淺顯運用,星光對敵?”

  隨後,他繼續講解劍術。

  衡華所謂的劍術,自然是天遁劍法了。

  然而落在諸位宗師,尤其落在天玄道台那群旁觀的修士眼裡。

  許多劍修拉下臉來。

  “邪道!狗屁的人劍合一,禦氣還神!不練劍訣,隻走無形法劍,根本不是劍道正宗。”

  “沒有一把劍在手,也配叫劍術?往棍法、刀法裡面去吧!”

  “震怒,我們刀修怎麽招惹你們了?”

  天玄道台再度因為劍道之爭吵起來。

  最終,木善生又把鬥劍之約提及。

  “距東海二次鬥劍,只有三十載。諸位若不服,大可直接前往論劍。屆時,伏衡華要與東海劍派之主鬥劍。你們都可以去看看。”

  虧得伏衡華眼下專心講道,沒有理會道台內的爭吵。若看到這句話,他第一反應絕對是提著劍去尋木善生算帳。我哪裡答應鬥劍了?
  分明是你們這些長輩為老不尊,非要我去輸一場。

  轟隆隆——

  天空,各色光輝炸向八方。

  計明豐左右開弓,一面描繪“翠光閣講道”,一面記錄“天書傳人鬥法。”

  “他倆的法術威能未免有些高了。”

  東墨陽推皓日生火,竟真有一隻金烏從日星飛來,助他一臂之力燒向楊岱的嶽神。

  而楊岱也不甘落後,反手就是伏衡華不久前所講的“掩日”。

  此法本可遮蔽日光,蒙蔽天機,避免某些人施法窺探。經過伏衡華改良,成為一個以“蒙蔽”為核心主旨的神通法。

  一道神通符出現,斷絕日光感應,金烏連同日火統統熄滅。

  衡華往頭頂看了兩眼,仔細盯著哈哈大笑的楊岱,然後繼續講道。

  少爺又在心裡記上一筆了。

  恆壽、嘯魚見衡華動作,心中門清。

  隨後,他們感覺到伏衡華在講道之余,開始全力祭煉頭頂飄舞的一枚枚教材版神通符。

  “少爺這是……”

  二人紛紛搖頭,繼續專注為伏衡華催生種種異象。

  但此刻,已經用不到他們了。

  隨著伏衡華講道運氣,天地之間竟自生道韻,飄蕩在翠光台上。那些法術幻化的蓮花、龍鳳,竟仿佛真多出幾分神異。

  第八日,伏衡華講假形、噴化、指化、屍解、移景、招來。

  伏丹維和伏家子弟們匆匆趕來。白河子、劉陽師亦帶上一大批人。

  第九日,講邇去、聚獸、調禽、氣禁、大力、透石。

  仙藻宮主與穆琞天並肩而來,身後圍著諸多女修。

  看看天空戰鬥,再看看高台講道。諸多修士抓耳撓腮,既想觀看千載難逢的一戰,也不想錯過現場聽講的絕佳機緣。

  見修士們分心二用,二位宮主不覺莞爾。她們亦被請上高台,就近聽講。

  這是上官宮主第一次見伏衡華。

  雖然早早在玉鸞和女兒口中聽了多次,但親眼見到仍不免震動。

  這小子將將百歲,便有這份悟道天賦,莫非未來有望成就一派大宗師?

  再觀其倜儻外貌,宮主好感頓生。

  第十日,伏衡華講生光、障服、導引、服食、開壁、躍岩。

  之後兩日講萌頭、登抄、喝水、臥雪、暴日、弄丸;符水、醫藥、知時、識地、辟谷、魘禱。

  聽到醫藥時,薛開、葛留、於玉宇紛紛露出笑意。

  衡華的醫術,正是他們三人所傳。在歸總雜學,煉成七十二地煞術時,自然要獨列一門。而這門“醫藥”神通別有不凡。哪怕不通醫理的人施展,也可治愈天下九成傷病。只是不通醫理,如何領悟神通符?

  後面的識地與堪輿風水之術有關。此乃玉虎散人所傳,可惜如今散人轉世輪回,無緣看到這一幕。

  伏丹維想到故人,心中不免唏噓。

  而旁邊諸位則紛紛道賀。

  “昔年你請我等傳授道法,如今不過半百之年就有收獲,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夢姑等人的道法能填入七十二術門,自然感覺與有榮焉。而且,再也不用擔心他們的術法就此失傳了。

  第十二日,東墨陽二人的戰鬥總算接近尾聲。

  兩人數日不間斷對轟道術、神通,法力已所剩無幾。

  “我目前還有一成,他應該與我相類,不,應該比我要少。”楊岱氣喘籲籲,勉強借用“禦氣”神通立在空中。

  “這次旁聽不少便捷神通,許多手段根本不用消耗法力。”

  自然,下面的伏衡華一筆筆記在心頭。

  拿我的神通去打架,還敢壓過我這裡的異象?
  於是在後面幾日,當講解到“開壁”“暴日”等神通時,伏衡華仔細講述如何用太玄法門運轉術法。

  開壁,開山破壁,專門針對山法。

  暴日,能提高太陽溫度,增強傷害。

  只是亂戰中領悟,東墨陽到底不如楊岱嫻熟。楊岱估摸著,對方此刻所留法力不及自己。

  “這時候,便是最後的殺招了。”

  呼哧——

  火焰盡數爆發。

  “道友,又是我那壓箱底的手段。你若能擋住,便有機會獲勝。若擋不住——”

  焚天火界再起,嶽神將槍注入火焰世界。天地之間瘋狂把元氣導入其中。

  東墨陽身後明鏡尊緩緩閉上眼,紫色光輝從光背神鏡蔓延。

  當焚天火界砸下,紫色光輝輕飄飄迎上。

  又是這招!

  孫卓雲握緊拳頭,死死盯著天空中的焚天火界。

  隆隆隆——

  突然,漫天火光在這一刻內斂。

  鏡光徹底吞沒火界,旋即鏡內有一把火焰利劍迅速射向楊岱。

  那是火界壓縮凝聚後的全新形態,迅速快到讓人無法防備。

  叮!
  楊岱身形破滅,又在不遠處出現另一個真身。

  “分身術。”

  地煞神通之二十。

  楊岱早前便默默祭煉一尊化身,就防著不備。畢竟他也不傻,自己多次用天級道術對敵取勝,這群人能不防著點?
  他早就猜到,對方有把握解決自己第一道天級道術。

  不過——

  “這一戰,以平手論吧。”

  恆元真人的聲音從下方傳來。

  “墨陽徒孫還有本尊可施展一次反射之術。而你如今法力,恐怕也只有一擊之力。成敗與否,皆是兩敗俱傷之局。”

  東墨陽不吭聲,默默念誦咒文,並雙手飛快結印。

  專屬於他的天級道術,一切術法運作、真元運氣,都是最契合他的。

  “哈哈——老真人不會真以為,我只有這點手段吧?”

  楊岱一聲鯨吸,再度從天地間瘋狂攝取法力。

  東墨陽驚詫道:“你眼下收攏再多的元氣,也無法在催動一道天級道術被我反彈後,自行逃出反擊范圍吧?”

  “你認為,我只會這個天級道法?我家,也是神州流傳的大派。”

  下方恆宇等人色變。

  東墨陽的天級道法在設定上,專克焚天火界。如果是另一個天級道法,那麽……

  衡華面色冷淡,繼續講述“辟谷”之法。

  這法門雖然是修士皆會的手段。但伏衡華的辟谷別有不同,除能餐風飲露外,更能加速元氣吞吐,增加施法速度。

  這法子一出,縱然對地煞法術看不上的修士,也不得不選擇性研究。

  不然,其他修士的恢復速度比自己快三成,那就是生死之分啊!
  如今空中的這一戰,不就比拚到彼此回氣速度了?
  察覺對方要催動另一個天級道法,東墨陽果斷施展尚未嫻熟的“顛倒陰陽法”。

  然而,他的道術還沒成型,對方的術法已見成效。

  天空中,密密麻麻出現天央三座步仙洲和靈島的投影。

  隨後是玄鈺水域。

  “三山鎮世!”

  天京子臉色難看。

  “想不到這小子,竟還是赤淵道派的掌門候選?”

  他心中不免後悔,對於這一戰的上心程度,自己不如恆元等人。

  自己可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若是早一點關注。看出他挑戰三大水域,是為暗中布置靈脈,引三域十洲之靈脈施法,絕無眼下之事。

  “師叔,安心。”

  沉默寡言的天乙宗劫仙緩緩開口。

  “天機在我,時運在我。”

  丹泉子的位置,他可是一清二楚。

  “東道友,看好了。”

  當金方水域的諸多島嶼投影出現,楊岱對東墨陽指去。

  “天級道法,三山——”

  剛說完一半,他臉色僵硬,不可置信地看向天空。

  金方水域的靈脈堪輿圖正緩緩消散。

  ……

  千裡外,丹泉子氣喘籲籲將一座座島嶼從原有位置上挪走。

  “衡華那小子,也太放心我一個人了吧?”

  他擦著額頭汗水,再度施展“擔山”神通,將另一座靈山島嶼挪開。

  隨著金方水域地脈紊亂,天空之中的道法自然隨之崩潰。

  “赤淵道法依托於山河,只要山河崩毀,地脈紊亂,則自然瓦解。”天京子感歎道,“千年過去,貴派仍未解決這個弊端啊!”

  威能強又如何?

  借來地利之力,模擬“山河大陣”的威能又如何?
  沒有山河,就是笑話。

  楊岱黑著臉,默默施展推演之術掐算。

  然而——

  丹泉子或許在戰鬥上,遠不是他的對手。但拚起佔卜演算,丹泉子頓時來了精神。

  他在千裡之外挪移星光,直接把天機隱去,讓楊岱看不出分毫。

  “小友,你既無法施展‘三山鎮世’。再強橫的道法也打不穿墨陽的鏡守,接下來你二人法力恢復,又是一場苦鬥。數日過去,地煞講道終止,大家還是安心坐下來吧。”

  恆元真人再不給楊岱反駁機會,強行將二人拉回翠光閣。

  如今東墨陽展現的手段,足以為太玄道統爭光,接下來再打,變數太大。

  到底,東墨陽不如楊岱成丹的時間久。萬一出現意外呢?
  而如今的情形,大家都看得明白。

  東墨陽還有一道反擊之力,而楊岱卻拿不出擊穿防禦的道法。

  雖然是專針對焚天火界的天級道法,但反彈地級道法卻沒多少問題。縱然楊岱再以嶽神之身施展九龍神火法,也難擊穿天鏡的防禦。

  在這種情況下,明眼人都看出二人的僵局。所以,平手最佳。

  楊岱悻悻然回到翠光台。

  衡華開始講解最後一個地煞術“魘禱”,此法與天罡法中的釘頭七箭有大關聯,乃詛咒壓勝之術。

  衡華花費一個時辰講完,宣告七十二術完畢後,話語直指楊岱。

  “道兄,你認為我講道如何?”

  “很好。”

  我都借用了多少神通術,能說差嗎?
  “既然這麽好,為何道兄中途離場,擾我講道清淨?

  “須知,我此番講道驚動各路親友,不遠萬裡趕來捧場。唯道友中途離場,還與東大哥大打出手。

  “若兩位在遠些打,不驚擾我等也就罷了。可偏偏惹來驚天驚動,擾亂諸位同道心神,不能安心聽講。”

  楊岱聞言,神情不免尷尬幾分,連忙拱手賠禮。

  “無妨,道兄結下惡因,只需接我一指以作償還。”

  嘯魚在一旁抬起頭:嗯,很好。這次少爺報仇不隔月的。

  “一指?”

  衡華抬起右手立在胸前,空中飄蕩的神通符似有所感,不斷縮小,並纏繞在食指周圍飛舞。

  “三十六天罡法大成,可成道。七十二地煞法修成,自然也可。”

  七十二道神通符螺旋運行,最終在指尖擰成一道全新的神通符。

  符身看不真切,天玄道台那邊更只能朦朧看到光影。

  唯獨在場劫仙們為之色變。

  斡旋造化!

  “七十二地煞術,擇其一不可入道,需另尋金丹正法。然而,若將諸多神通符煉成……須知,神通本乃大道之成——地煞法的真正目的,是從另一條路研究斡旋造化?”

  二龍真人飛快解析著。

  同時,當他看到那第七十三道神通符的開頭一筆時,瞳孔收縮。

  “這……則是天符經,不,是菩提道人提出來的那個根本符法?”

  難道……難道說……這不可能啊,他不是樹王木靈嗎?
  再看旁邊的恆元和天京子,似乎毫不意外,仿佛早就清楚這一點。

  “道兄,接此一指,因果了罷!”

  造化符籙沒入食指,隨著衡華緩緩抬起,楊岱道心在瘋狂示警。

  不可硬扛!

  速退!

  這不是一道簡單的指法,而是他運功演法十二日,將講道所產生的靈韻結合在這一指之間!
  必須退!

  然而——

  追魂攝魄法鎖住魂魄,擔山術壓下萬鈞重峰,定身術固定身體……

  七十二地煞術的妙處在這一道神通符籙中盡數發揮。

  大神通!
  不,這就是斡旋造化。

  在這一刻,仿佛整個天地都在排斥自己。

  空氣無法呼吸,水火之力無從調動,整個乾坤大千都是自己的敵人。

  楊岱在種種壓力下,臉頰憋得通紅,強行催動嶽神法相。

  “很不錯的法相。”

  不知何時,衡華的手指已來到眼前。

  但他整個人還站在高台之上。

  咫尺天涯?亦或者是其他道法?

  沒等楊岱思忖明白,那一食指輕飄飄點中自己眉心。

  轟隆——

  身後千丈法相崩塌,楊岱臉色一紅,忍不住吐出血水。

  下一刻,恐怖無比的元氣從腳下爆發,將楊岱如同一顆皮球擲出千裡。

  “唔——應該離開金方了吧?看方向,似乎是炎水?”

  看到眾人震驚的模樣,衡華淡然拂袖。

  “三十六天罡歸一,可成斡旋造化。七十二地煞合一,亦可參悟造化之理。”

  博古萬道造化金丹涉獵道法萬種,伏衡華這幾年已感覺力不從心。

  世間道法萬萬千,以我一人之力如何窮盡一切?
  而既然不能窮盡萬道,那就把握根本脈絡,將萬道梳理歸總。

  七十二地煞變化,是伏衡華效仿天玄道台那群前輩,為自己準備的七十二個小課題。歸總自身所學的種種道法、秘術,未來繼續研究學習新的道術,都可以不斷往這七十二門裡面填補。

  同時,這七十二地煞神通既可以作為升華三十六天罡的翹板,也是自己運轉《造化會元功》的術法。

  凡造化天書所衍生的諸多功法,對七十二地煞術的敏感度天然強過其他修士。

  恆壽、嘯魚、李南行、辛茂、馬洞仁、張如意等人都可以修行。

  而七十二變化之法,也是造化天書未來的避劫手段。

  “今日道畢,若諸位有心,可仔細研究。”

  說完,伏衡華飄然而去。
——
  補錄:

  ——節選自《伏家本紀·伏衡華傳》:
  天祖受玄微之邀,入玉庭山讀書。數年間交友廣闊,太玄各脈皆以為友。

  恰逢南洲修士楊岱挑戰東萊修真界年輕俊秀,至玉庭山邀戰東墨陽,如不允則強挪玉庭山煉寶。

  其時門中長輩皆在遺洲,唯修行淺薄者數十人留守山門。見來人凶橫,惶恐不安。

  天祖放罷書卷,出山門與楊岱分說,以講道拖延時間。

  地煞之術一出,世人震驚,各地修士紛紛趕至玉庭山聽講。

  數日後太玄各脈師長歸來,東墨陽與楊岱戰。

  因二人戰鬥激烈,亂講道清淨,在場諸修心生不滿。

  戰罷,平手而歸。天祖見楊岱桀驁之心未斷,故強以“亂道因果”點出一指。

  一指彰造化,楊岱墜落炎水九陽教,四座皆驚。

  唯馬洞仁悟天祖本意:斡旋一指,非敗嶽神,乃破心山。助其戒驕戒躁,重歸正道。此正謂造化之根本也。

   本來這一章是應該昨天發的,章名叫做“一指造化破嶽神”。但因為病的實在嚴重(自己嚇自己,擔心陽了)。東墨陽和楊岱平手的劇情,沒心力來仔細寫了。

    這次是昨日今日的更新都合在一起了。雙目昏花,加上必須早睡,沒時間矯正,明天再說吧。

    附全篇地煞術:

    通幽、驅神、擔山、禁水、借風、布霧、

    祈晴、禱雨、坐火、入水、掩日、禦風、

    煮石、吐焰、吞刀、壺天、神行、履水、

    杖解、分身、隱形、續頭、定身、斬妖、

    請仙、追魂、攝魄、招雲、取月、搬運、

    嫁夢、支離、寄杖、斷流、禳災、解厄、

    黃白、劍術、射覆、土行、星數、布陣、

    假形、噴化、指化、屍解、移景、招來、

    邇去、聚獸、調禽、氣禁、大力、透石、

    生光、障服、導引、服食、開壁、躍岩、

    萌頭、登抄、喝水、臥雪、暴日、弄丸、

    符水、醫藥、知時、識地、辟谷、魘禱。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