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衡華》第386章 寂冥死道克天地
  第386章 寂冥死道克天地

  菩提道人煉化真形後,往太玄大澤聯絡周瀟,一起前去尋找神木族。

  神木族,妖族十三族系之一。芝草靈參之屬,瓊花仙藥之流,皆不為神木。

  唯有千年得道的樹木精靈,才隸屬於神木一族。然神木一族喜日厭陰,不願在地下久居。故是妖族勢力中,少數棲身大地的精怪。

  眼下,菩提道人、周瀟的目的地是東部的荒古林海。

  所謂“藏木於林”,想要隱藏樹精蹤跡,沒有比林海更適合。

  “快到了,您老也遮掩一下。”

  周瀟晃腦袋道:“說話注意些。記著,稱我‘道兄’即可,別穿幫。”

  說話間,他將黑白旗幡祭出,對自己身上輕輕一掃,立時湧現勃勃生機。

  太玄宗崇尚“陰陽”,認為:世間一切事物變化,皆為陰陽相互對應的作用。陰陽交錯往來,陰退則陽進,陽隱則陰顯,相輔相成,生化不息。

  從這個理念中,太玄道統的修士都會選擇一對相互作用的道,如光暗、生死、動靜之類。

  周瀟重修金丹,以“正反有無”為法度。正為有,成“萬咒彌羅旗”。反為無,作“淨界離塵幡”。

  黑白二幡定陰陽之理,自可反轉周瀟身上的真元,擬化陽和生氣。

  菩提道人望著周瀟,露出沉思之色。

  “道兄,你對‘動靜之理’如何看?”

  “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我有一位師伯,便是按照此理修行。”

  見衡華笑而不語,他挑眉道:“怎麽,你小子又有什麽高見?”

  “道兄忘了,眼下的我是菩提。”

  周瀟莞爾一笑,深深一長揖:“那麽,菩提賢弟有何指教?”

  “指教談不上,但太玄宗的動靜陰陽之理,乃靜者靜動,非不動也。

  “夫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

  太玄宗的“靜”,只是養動之根,是太極陰陽運動變化的一種前置狀態。是為下一次動而靜。

  周瀟迷惑地看向菩提道人。

  “所以呢,靜之道本應如此啊?動與靜互為其根,彼此相對又不可分割。既無絕對之靜,亦無絕對之動。”

  “可假若存在一本道法崇尚絕對之靜,便克死太玄天書了。”菩提道人神情莫名道。

  “有這種道法?”周瀟笑了。

  他也是演法師,清楚功法運行的道理。

  伏衡華所謂的“靜功修行”、“夢中修行”,說到底也需要真氣遊走。純粹靜止,真氣沒有半點變化,那怎麽修行?

  “你小子——菩提賢弟莫不是近日悟道,走火入魔了吧?縱然是這些樹木精靈,整日靜默自守。其實也在暗中生長,並非絕對靜止的靜功。”

  木精靜修,是與動物精怪相對應,不代表他們是絕對靜止的存在。

  “走火入魔?或許吧。”菩提道人心中默道,真正走火入魔的,可是伱的師祖!

  動為陽而生,靜為陰即死。

  絕對靜止,生命不再運轉,精神不再思考,沒有任何變化,那不就是絕對的死亡?

  恰好,伏衡華知道一本這樣理念的天書。

  望著周瀟,菩提心道:你絕對不清楚,你家師祖到底在流沙河折騰了什麽邪門玩意。我懷疑,他後來之所以死亡,就是被這本天書禍害的。

  伏衡華對《死冥天書》忌諱莫深,認為這本天書針對自己的《造化天書》。

  可來到遺洲,與楊岱打交道,親眼看到太玄大澤的遺址。伏衡華可以確認,《易天八極書》、《太玄天書》,也被《死冥天書》的寂冥法克制。可能還要算上《太陰天書》《玄明真策》以及早就支離破碎的《混元金章》。

  何為天書?

  在地典仙訣從天地萬象截取一道為己用時,天書傳人在體內締結道胎,構造一個獨立於天地之外的世界體系。

  我身即為天地,我身即為大道。

  這是每一本天書都存在的思路。區別之處在於,每一個“天書世界”的核心原理。

  太陰天書將自己的核心世界模擬為一顆月亮。

  太陰的輪轉興衰,便是其修行法度。

  舉一反三,既然月亮能視作一個世界,太陽和星辰同樣也可以。因此,日月星三光都應具備天書之道。

  易天八極書認為天地為易,於八卦萬象之間變化。森羅萬象盡為易道,而易即為變,又與《太玄天書》理念相通。

  《太玄天書》認為,世界由陰與陽構成,在陰陽之間不斷運動。當運動停止,並不是死亡,而是為下一次的運動,為新生做積蓄。

  這一理念又與《造化會元功》很像。伏衡華的天書模擬天地一元輪回。每一度世界輪回,便是凡人的一歲春秋,體驗生老病死。

  造化天書並非排斥死亡,而是將死亡納入造化的理念之中。在天地輪回之間有春夏秋冬,生來病死。

  在天地死亡後,會立刻轉入下一個輪回,完成一歲的成長。

  衡華之所以承認《造化天書》脫胎於《太玄天書》,便在於二者對生死認知類似。把太玄天書的“陰靜”定義為冬。不都是為了冬藏而靜默,為了來年的陽氣春發嗎?

  縱觀伏衡華或掌握,或構思的所有天書之道。

  天書之理都是一個理論自洽的世界觀。世界內的一切法度,皆包容在天書之道。死亡,自然也不例外。

  太陰的晦明,太陽的晨昏,星辰的崩毀與再生。

  易道的萬象生死,太玄的陰陽互轉,造化的一歲一輪回。

  五行的生克轉化,天符的一符生萬象,八九玄功的九轉變化。

  凌駕於死亡之上,是每一本天書都必須做到的核心要求。

  可《死冥天書》不一樣。

  它所謂的道,其最終的死亡,即絕對靜止。

  一個死亡,不再運動的世界。

  它所認知的天書之理,不是世界運轉,而是世界的屍體。

  無論世界再怎麽運動變化,日月升落也好,四時春秋也罷,最終都要走向消亡,走向絕對的混沌與死寂。

  這本天書的道法,可以殺死其他天書傳人,斬斷世界再生的可能。

  同樣的,如周瀟所言。

  如果修行進入絕對靜止的狀態,那還叫修行嗎?

  修、行,都屬於動之法啊。

  修煉到最後,變成一個大道永遠不變,自身永不活動、永不思考的存在。這本天書的修行方向,不就是徹底殺死自身?
  菩提莫名閃過一個念頭。

  或許,玄微派祖師已經證道了!
  跨越仙人境界,觸及夢寐以求的道果。

  只不過,他的天書道果,唯死而已。

  “這本書充滿悖論,根本就不能修行。”

  可如果有人按照《死冥天書》修煉。在修煉途中煉成死冥道光,天克一群天書傳人。

  回頭,還是讓本尊找機會把流沙河底的那玩意毀了吧!相信其他天書傳人得知,也會支持吧?

  菩提道人浮想聯翩時,二人來到林海邊緣。

  廣袤無邊的青色海洋充斥厚重、浩瀚的蒼木之氣。

  明明是生機之氣,卻讓人感到猶如山嶽的宏偉,江河的壯闊。

  周瀟發出一聲感歎:
  “此處修行的木精,必是樹王、木祖之流。”

  菩提道人輕搖手中妙樹,蒼木之氣於腳下化作二青龍,載他進入林內。

  周瀟有樣學樣,也以木氣點化一隻青鸞,乘鸞入林。

  巨木拔地而起,參天遮雲。

  低空飛在林海,在靜謐大林中感受到一絲別樣的寧靜。

  只是菩提道人方才正在尋思《死冥天書》,看到這安逸寂靜的自然林海,不自覺升起一絲悚然。

  “等等,在這裡竟然連鳥叫都沒有?”

  “林海,縱然沒有鳥,也應該有動物,不,是小蟲吧?”

  二人對視,察覺這片林海的古怪。

  這裡,仿佛只是純粹的木之世界,不存在樹木之外的其他生命。

  “因為妖族內部的鬥爭與隔閡嗎?”

  周瀟思罷,立時郎聲叫門。

  “貧道周瀟,太玄道統玄微派門下,特來求見林海樹王。”

  “貧道菩提,一介散修,於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修行。”

  二人各自催法,但他們的聲音在林海傳出不久,便自行消失。

  靜寂之法。

  菩提道人心中犯嘀咕。這裡莫不是也有一尊參悟“絕對靜止”的高人?這不是找死嗎?
  等等,他不會真的死了吧?
  道人瞬間反應過來,輕跺腳下青龍,強拉周瀟直奔林海深處。

  外圍的林海,仍能看到一些大樹下的小樹苗。可越往裡走,樹木俱為千年之上的老木。

  樹乾浮現人面,一個個蒼老扭曲。

  周瀟震驚道:“如此多的樹精,神木一族實力不凡——等等,他們怎麽都在沉睡?”

  “不是沉睡,是快死了嗎?”

  菩提道人喃喃道:“絕對靜止的咒術。麻煩了,你我找到的第一位神木樹王,竟然就是和玄微祖師相等的高人?”

  “師祖?這跟師祖有什麽關系?”

  菩提道人搖頭苦笑,隻道:“倘若玄微祖師在劫仙境參悟寂冥法,那麽此處的樹王應該也在相應境界,甚至更高境界,才能有所接觸吧?換言之,這裡的老樹王可能超乎我們想象,是一尊即將隕落——可能,是已經死亡的木靈劫仙。”

  兩人直奔林海中央。

  那是一片直徑百丈的死域。

  濃厚的死氣將土壤化為黑灰色。而死域邊緣的老樹精們,一個個枝葉掉落,只剩光禿禿的老枝苟延殘喘。

  死域中心,唯有一截老樁和高聳的灰堆。

  看到那灰燼,周瀟猛然想到一個熟悉的東西。

  “流沙?”

  玉庭山底,流沙河裡面的死沙?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