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衡華》第586章 山腹藏書養道氣
  第585章 山巔風光無窮好

  劫仙溫榮急忙從虹橋降落,直奔伏衡華。

  可就在靠近伸手去抓伏衡華衣袖時,他察覺到什麽,默默退後幾步,仔細打量伏衡華。

  衡華身邊的空氣流動十分怪異,仿佛有什麽東西在阻隔。

  溫榮默運法眼,上下觀察。

  終於在伏衡華周圍看到一條若隱若現的青色蛇尾。

  蛇鱗細密且清晰,緩緩在伏衡華周圍飄蕩。

  “這是……”

  抬頭,蛇尾的上半身是一位擁有傾國之貌的女性。

  在她腦後有一輪象征“陰性”的道輪。

  大道陰神,伏衡華萬神圖上,僅次於神主的陰陽道神之一。

  她環繞伏衡華,雙手虛托,亦有造化之精在掌中流轉,輔佐伏衡華孕育五彩石。

  溫榮打量這尊“道神之相”,暗暗沉思。

  伏衡華忙活一陣子,幫懸崖擴充十丈後,向溫榮走來。

  二人打過招呼,溫榮便急忙問起“五彩石”之事。

  衡華笑道:“封堵地淵,難道貴派沒有想法?以火生土,以土金為鎮封。我可看得分明。”

  製作土石,對修士而言並非多難的事。更遑論赤淵道派本就精通“開山立嶽”之法,從遠處挪幾座山,或者自己造幾座,填補地表窟窿並不難。

  地淵真正的問題,在於地下無限湧出的煞氣侵蝕。

  普通的土石扛不住煞氣侵蝕,會轉化為地淵的一部分,反過來汙染人間大地。

  唯有高純度的靈土、靈石,才能暫時壓製地淵,抵擋煞氣侵蝕。

  伏衡華一來就看到,赤嶽底部禁製萬千,孕育萬千火精。只要運作得當,通過《赤嶽籍》一類心法,以火生土,在赤嶽之下重煉地根。以地根為“鎮物”,將地淵淺層封堵。

  如為增加穩固性,可以再輔佐“土生金”之理,讓“地根”更加堅固。

  畢竟,火、土、金是赤淵道派最慣用的三種屬性。

  溫榮聞言,緩緩搖頭:“地根雖好,卻難製地淵。我們結合三行之理,遠不及小道友的五行神石。”

  他看著伏衡華頭頂的蛇身神女。她緩緩對著窟窿澆灌靈液,一點點修補邊緣地帶。而修複後的懸崖山石,在地煞戾氣侵蝕下也完好無損。

  “我們煉製的地根,能維系三五百年而不損。可小道友的五彩神石……”

  溫榮估算後,鄭重道:“一千年。”

  五彩石也無法永久不損。但在地煞力量的侵蝕下,至少可以維系一千年。

  榮雲表眼睛一亮,亦露出喜色。

  他當然清楚自家如今面臨的大麻煩。

  如果五彩石就可以……

  “五行山法,貴派已經學去。煉製五彩石並不難,只是……”

  衡華目光望向深不見底的坑洞,不再言語。

  溫榮看著眾人腳下的這點土石,也苦笑起來。

  伏衡華已經證實,他的材料、方法足以幫助赤淵道派。

  但是,赤淵道派如何煉製足量的五彩石呢?

  要知道,地淵很深。連通著一層層地下魔界。

  將各層通道填補所需要的五彩石,哪怕將整個赤淵道派的家底都搭上,恐怕都不能辦到。

  “十件仙器吧?中品以上的?有這些分量的材料,差不多就夠煉製足夠的五彩石了。”

  “罷了,此事還是從長計議吧。”

  溫榮在最初的驚喜後,徹底冷靜下來。

  “小道友受邀而來,先隨我去見掌山師兄。”

  伏衡華受邀而來,待遇和前番傅玄星一行大不一樣。

  但見溫榮伸手一指,赤嶽之巔垂下霓虹千道,祥雲萬朵。有一迎仙橋橫跨兩端,又有諸多紅衣天女圍繞金橋灑落蓮瓣。三十六位金童站立金橋兩側,吹笛奏樂。

  而在滾滾仙氣湧動下,赤嶽底部的魔煞力量竟也短暫地沉靜下來。

  榮雲表見這一幕,震驚之余暗暗尋思:師門對伏家的待遇太高了吧?這檔次,以往只有幾個大家族的家主還有各大宗門掌教,才有資格使用。

  溫榮客氣道:“小道友,請。”

  他雖然不明白,掌山師兄為何如此大禮,但還是遵從師兄之名,大張旗鼓把伏衡華請入赤嶽。

  伏衡華與伏玄戈等人招呼,笑眯眯跨上迎仙橋。

  幫赤淵道派恢復兩片失地,如此大的人情,用他家一座高規格虹橋怎麽了?
  而且……

  又看了一眼溫榮,伏衡華若有所思。

  這位前輩的道法路數,和自家的《太清大赤書》似乎有不少偏差。

  不是“赤神”,而是“嶽神”嗎?

  索性,伏衡華便在虹橋路上,以《太清大赤書》向溫榮請教。

  溫榮雖不知無妄洲之事,但卻清楚伏衡華已先一步來到南洲,並假扮“張玄初”師侄的事。相關的天機遮掩,命格轉移,就是他一手安排的。

  所以,他清楚伏衡華能模仿自家“大赤書”道法。

  本著提攜後輩的想法,他打算在“大赤書”方面對其進行一些指點。也方便未來繼續假扮張師侄。

  可聽了煉氣層次的心法後,溫榮暗暗皺眉。

  “前輩,可是這篇道法有什麽問題?”

  “不,沒問題。如果不是知道,這篇道法是小友自撰。恐怕都要懷疑來自我家的——哦,我的意思是,我家的古早版本。眼下,也沒多少人按照這種古法修煉。”

  衡華謙虛道:“我對赤淵道法多有向往。東萊時,曾收集相關的山歷道法。在貴派故山門,也曾與楊道兄多番討論切磋。我的《太清大赤書》本就是模仿貴派在神州時代的修行道法。”

  他繼續講解後面“立山築基”的內容。

  聽到這,溫榮有些驚詫。

  “雖然楊岱對小友多有讚譽。但能把我家道法推演至這一步,果然不簡單。”

  這完全就是自家築基的路數嘛!
  根底成色一模一樣,就是細微之處有待磋商。

  溫榮根本沒有指點的資格。

  論根基之扎實,他拍馬也趕不上伏衡華。

  畢竟當年,他可是靠著一篇地典築基。連先天道種都沒有。

  劫仙後,才得上一代掌山許可,得以閱覽自家的根本天書。

  接著,聽到真火、玄胎兩重境界的修行。

  溫榮勉強笑道:“可惜小友道途已定,否則我派定會直接強人了。”

  這種人才,太適合入自家門庭編撰道法了。

  玄胎境,他還能琢磨出一點紕漏,提醒並對衡華講解。

  可真火境,完全都勝過自家祖傳的那本。在手三陽經的運功中還有一點改進,比自家運功吐納還精妙。

  難怪楊師侄天天叫喚著趕緊請他來。

  這人的確是演法的天才。

  伏家——不,扶風一脈的慧心天賦,他比凌師弟走得更遠!

  赤淵道派收留凌家,慧心這一天賦也在他家天書編撰中起到作用。

  但是,絕對沒有伏衡華如此強勢,能獨力完成自家的古版本天書前幾重心法。

  等二人走到虹橋對面,伏衡華已經把結丹篇講完。

  行吧,山靈入丹,祖師爺當年的手法。

  這一手法借鑒“混元天書”之妙,想不到他竟也明白了。難道是從《易天八極書》領悟的嗎?
  壓抑心中震驚,溫榮輕聲道:“我帶小友去見師兄,這邊請。”

  他正要領人往大殿走。突然赤嶽又是一陣晃動。

  很快,掌門大殿升起赤光,一尊尊劫仙出手鎮壓地下再度爆發的凶念。

  衡華迅速看向自己剛剛填補出來的那段山崖。

  煞氣不斷侵蝕,可五彩石穩穩佇立,不曾有半點汙染。

  最終,地下冒出一隻白骨巨手狠狠拍向山崖。

  而天空也有數道仙光砸落,在那隻巨手捏碎山崖之前,搶先一步將其擊碎。

  “看來,小友的五彩石的確能針對地淵。下面那些家夥著急了。”

  溫榮暫時吩咐榮雲表帶伏衡華前往居住地。

  “伏家的別院,我們早就收拾妥當。小友先去歇息,稍後等師兄有空,我再來尋你。”

  “前輩等等。”

  伏衡華召喚神洛天書,龜殼內有靈光投向溫榮。

  溫榮接過一看,竟是《太清大赤書》的全篇修行法。除煉氣、築基、真火、玄胎、結丹外,還有劫仙以及後續成仙篇的構思。當然,這部分並未真正落筆。

  “請前輩帶給卜前輩過目。”

  “曉得。”

  溫榮迅速返回去,見諸位同門坐在殿上歇息,氣息略有些漂浮。

  “師兄,可是地下——”

  “無礙,都解決了。”

  卜玄擺手,不打算討論此事。

  因五彩石而鬧出的一點試探罷了,不足為懼。

  相反,這反而堅定他的心思。

  配合伏衡華等人的計劃,快些引導魔道完成“九面魔帝”。唯有魔帝成型,並將魔帝煉化為五彩石,才能把地淵徹底填上。

  溫榮見狀也不好多言,隻將伏衡華的大赤書遞上去。

  “我與此子交流,發現此人如師侄所言。果然是天資卓絕之輩,其才情之高,恐怕能跟幾位祖師比肩。”

  卜玄拿起《太清大赤書》閱覽,神情十分平靜。

  只是另一隻手,取出一本赤淵傳承數千年的古籍。

  原始版《萬嶽大赤書》。

  亦是掌山傳承之物。

  一頁頁翻看,從赤淵祖師對練氣、築基、結丹等境界的構想,再到劫仙、成仙之後的修行。

  赤淵祖師創造的《萬嶽大赤書》,與伏衡華的《太清大赤書》,前幾個境界幾乎雷同。只是在結丹之後出現分歧,在劫仙境界徹底分開。可道路不同,其最終道果指向的目標是同一個——赤神。

  萬嶽大赤書的最終理念,也是大赤天尊。

  卜玄長長一歎,將伏衡華送來的道書合上。

  “可惜,太玄體系與我赤淵理念不同。”

  他明白伏衡華的意思,但自家的理念與他們差異太大。

  “脫離太玄之外的天書道法,可理念終究還是那一套。”

  伏衡華的修行路線,早已擺脫太玄道法。但他,或者說當今東萊修真界,在思考認知方面依舊受到太玄道統的理念影響。

  太玄道統的最核心理念,世間萬法俱是參悟“陰陽”的路徑。

  光暗、水火、生死,一切道法皆為路徑。只要核心道果不改,那就是同一個門派的傳承。因此,玄微、天乙、兩儀諸派同氣連枝。因為大家都是參悟同一個“陰陽道果”,無非是路徑手段不同,各派祖師傳承不同。

  東萊道法大半出自太玄,便是這個道路。

  道法提煉其核心精要,都能找到陰陽道法的痕跡。

  兩閣亦如是。

  紫皇閣的種種道法,其核心理念是“紫皇道神”。天道乾陽至剛,皇極寰宇。

  玉聖閣以“玉聖”為核心道果,門中仙書種種,皆是參悟“玉聖”的橋梁。

  在伏衡華以及東萊一眾宗門、散修眼中,核心道果是最終目標,是各門派道統之核心。三千道法,皆是通達道果之路。

  然而——

  這不是赤淵道派的理念。

  赤淵道派當年推動山歷,倡議“觀山測道”抗衡太玄道統,是提出另一條與太玄思路截然不同的“實證之道”。

  赤淵道派比起祖神勘悟“山法”,所打通的“大赤天尊”道果。更在意祖師勘悟的“山法”本身。

  或許開派祖師當年,也是在太玄理念的影響下,創造一篇通達“赤神”道果的天書。並按照自身專屬需求,以山為本道。

  其本人,希望後來者補全道路。以“赤神”為道標,創造水法、火法等等。

  但在二代祖師時期,赤淵道派轉向另一條道路。

  太玄之理,玄虛空談。非大智慧者而不可為。

  我輩所求,乃腳踏實地,苦修實證之路。

  赤淵道派傳授給門下,並不是那個虛無縹緲,迄今為止未能走通的“赤神道果”。而是祖師傳授的“勘山之法”。

  人與山同在,方為仙。

  將山作為道標,從而觀測天地萬氣之運行,明曉自身在天地間的位置。

  將自身的求道之路看成一條盤山路。山頂風光未必是祖師曾經看到的“赤神”。黃神不行嗎?青神不行嗎?

  太玄講究,道果恆一,道路千萬。

  赤淵之法,山法唯一,道果無窮。

  因此。

  赤淵道派結合先天離卦,研究出偏向於火法的全新天書體系。

  如今更兼容伏衡華的五行山法,開始研究山海、山河等路線。

  不論哪一種,都離不開山的穩重,山的實證。

  而最終道果,那可就千差萬別了。

  赤神可以,嶽神可以,海神也能湊合。通向五行合一、造化道果也不是不行。

  “這小子拿大赤書做人情,當敲門磚。可對我家而言——”

  看著伏衡華的《太清大赤書》,卜玄頻頻搖頭。

  倘若在東萊,亦或者在其他神洲宗門,甚至南洲赤淵下轄的其他宗門家族,伏衡華贈予的道書都是無上瑰寶。

  其闡述一種“煉太清氣,辟大赤天證道”的思路。

  但唯獨對赤淵道派,沒有任何借鑒意義。

  因為赤淵道派的實證之道,根本離不開山。結丹之後,依舊在煉仙山,借山為器具,以觀天地法。煉太清氣,辟大赤天,完全是離經叛道。

  只是,終究有門人可能不喜歡,可能天賦不在“山法”。或許在久遠未來,某個後輩離經叛道,會放棄“勘山之法”。這時,《太清大赤書》便可以引導其,走向另一條通達“赤神”的道路。

  “赤神,是開派祖師構想的大道真業,終究與我派淵源深厚。縱然脫離歷代祖師完善的山法,走上赤神之道,總也算是一個香火門派。”

  卜玄如此安慰自己。

  在他眼裡,太清道法的意義僅止於此。

  於是,吩咐童子將道書藏於書館,便再不過問。

  不過伏衡華的善意,卜玄已然明了。自然不介意投桃報李,還一份善意。

  “師弟,接下來幾日。你來接待他,若他願意。咱們家的書庫隨他翻閱。”

  溫榮一怔,然後默默點頭。

  行吧,反正自家從神州時代開始,就不喜歡敝帚自珍。

  只要喜歡山歷,研究山法的,都是朋友。正是靠著“山法實證”的無私傳播,赤淵道派才一度拉起聲勢,險些將太玄道宗打落“第一道門”的名頭。

   又是一夜失眠,竟然耗到天亮……

    ——————————————————————————

    遍星歷五千六百年,延龍星羅海戰事再起。

    玄鯊帝國率水妖大軍與人族爭鋒。

    群修節節敗退,至亂星礁一帶。有孽魔趁勢自遺跡脫困,吞殺人、妖兩族。

    彼時有宗師三人冒死潛入遺跡,得授三洞真法煉化孽魔。後三宗師攜手立三聖宮,打敗玄鯊帝國。

    三聖者,洞真、洞玄、洞神是也。

    三聖祖師各持天書。

    其洞真一脈,祖師出自萬寶洲,以尺量斷天地,器道宗師,寶藏天地。身負天書《玉虛清微錄》。據悉,其人自海中撈取龜殼,取殘篇道書自行編撰而成。

    其洞玄一脈,祖師乃天目洲劍祖嫡傳。得校長指點,秘授《靈寶禹余經》,往星羅海尋得道機緣。

    其洞神一脈,祖師為南閆福洲人士,赤淵道派棄徒。因誤觸禁製,釋葫蘆山群魔,遭上仙貶斥,赤淵道法盡廢。幸仙緣不絕,借《太清大赤書》重修悟道,因禍得福,成就大赤道果。

    三聖入星羅海遺跡,得上仙秘傳三洞金環。立三聖宮,以興人道。三天書道法配合有度,疑似同出一脈。

    ——《延龍星羅海記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