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兒身》第110章 小皇帝的啟蒙女官
  第110章 小皇帝的啟蒙女官
  “母后,若是沒什麽事,女兒便回昭儉宮去了……”

  承乾宮中,望著坐在上首的懿安太后,坤安公主小心翼翼地試探了一句,她今日已經問過了安,隻想盡快從母親身邊走來,以免自己母親又提起什麽婚事。

  “慢著。”

  太后口中不緊不慢吐出的一句話,令這位公主心中暗暗叫苦,她剛要再開口,門外卻傳來一句嘶啞乾癟的稟報聲:
  “稟太后,儲秀宮的那位到了承乾門外,說是有要事相商。”

  懿寧太后雖說身份比承乾宮這位矮了半截,但怎麽也算是主人家;懿安太后素來注重禮節,聽這稱呼卻像是司空見慣,足見她心中對這側室之鄙夷。

  “讓她進來。”

  吩咐了一句後,懿安太后將女兒招至身前,略微收拾了下衣領,同時問道:“嬋,你覺得童季娘來我這承乾宮,所為何事?”

  “女兒愚鈍,一時也想不到……”

  坤安公主一心隻想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哪裡有閑心想這些東西,隨口就胡謅道:
  “或許她如今熬出了頭,有什麽遠親找上門來,欲謀個一官半爵,她自己又沒這份本事,便求到母后這裡了。”

  “官家名器,賜予功臣良將,豈能私相授受。”

  縱使公主的回答聽上去像戲謔之語,懿安太后亦是一口回絕,全然忘記自己家弟弟的國公之爵,來的是否堂堂正正。

  一會兒的功夫,一個太監已將懿寧太后引入殿中;而在此之前,坤安公主在其母后的默許下,也藏在了一旁的屏風之後。

  懿寧太后款款跨過門檻,剛入進屋中,便迫不及待地朝主位方向行了個萬福,儀態已經甚為謙卑,語氣更是極盡恭謹:
  “今日上門叨擾姐姐,實屬有要事相商,還望姐姐海涵。”

  懿安太后淡淡地睨了一眼,並未有讓來人落座的意思,甚至連沒讓宮人奉上一杯茶水,回應的聲音中,亦是明顯帶著冷落與疏遠:
  “三娘平日儲秀門都少出,到哀家這承乾宮中更是頭一遭;且說說到底是個什麽事情,竟讓你舍得離開西宮?”

  面對話裡那分若有若無的挖苦,懿寧太后非但沒有表現出絲毫怒意,言語反而更加恭順:
  “事急從權,因此來得唐突,若是擾了姐姐清淨,還請多擔待些.
  且此事事關天子,他尚且年幼,即使是做了什麽出格的事情,還望姐姐忘在母子情分上,莫要計較。”

  天子所做的出格事情!

  聽到這幾個關鍵詞,懿安太后陡然間神色一凜,雙眸閃現過一絲狠戾,雖然她旋即恢復正常,但心裡卻難免聯想開來:
  其口中所說的出格事情,是不是指困於墓室一事?
  這事情,果真是天子下的手麽!
  那麽童三是來替皇帝致歉的?

  懿安太后這邊還未來得及細想,懿寧太后那處卻是又開了口:“皇帝大婚事關國本,乃是一等一的大事,如今有一樁事,卻還需要姐姐定奪.”

  “司馬溫公嘗雲:‘天子之職莫大於禮’;貴為天子,怎能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懿安太后徑直將話打斷,依然揪著剛剛那句話不放,“三娘不妨把話再說的清楚一些,哀家這個做母親的,也好對症下藥。”

  “不這、這只是做個比方,”懿寧太后登時有些失了分寸,說話也開始有些不利索,“未有什麽出格的事情,我剛剛所說,只是、只是做個比喻……”

  瞧見其這番推諉的反應,懿安太后反而更加確定,皇陵中的那場事故——乃是人為,而非意外;且極有可能是乾清宮裡的那位所為!
  念及此處,她面色微沉,小指的護甲套劃在了瓷杯的盞托上,轉口就下了逐客令:“天子婚事自有禮部操持,問我這幽居深宮的一介婦人作何,若是沒別的事情便退下吧,哀家大病初愈,如今要歇著了。”

  “這、這周公之禮,總不能讓讓禮部去教罷,”所說的終究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懿寧太后說著說著,愈發的不太自在,語句也變得有些不順暢,“皇帝他尚不知此事之深淺”

  這話一出,莫說懿安太后臉上露出不少詫異,就連屏風後面藏著的坤安公主,臉上亦是露出不少訝色:
  她自己的婚事八字還沒一撇,母親已經言傳了不少相關的知識,而皇帝婚期將近,居然對那種事情一竅不通?
  坐在位上的懿安太后剛想指摘這生母未盡職責,卻想到先帝離世之前,未經他允許,任何人不得干涉太子起居,眼前這位便是想插手也沒地兒去,而懿寧太后解釋的聲音,又再次響起:

  “先帝賓天,舉國同哀,若是在喪期說什麽宮娥、女官為皇帝開蒙之事,那便是天大的不敬,我自是不敢;如今國喪已除,此事卻是迫在眉睫了。”

  “儲秀宮中,又不是沒有宮娥,你自行挑選一番送予皇帝;若是哀家插手,怕會引得天子不悅。”

  話雖這麽說,但懿安太后心中早就打好了算盤,能堂而皇之在天子身邊安插自己人的機會,可不多得,自然要好好把握。

  只是她拿不準童三娘為何把機會送到自己嘴邊,才故作推脫看其作何解釋。

  “姐姐才是天子的母親,此事又豈能不經姐姐之手?”

  懿寧太后態度極盡謙卑,上來便先是一句天大的恭維,即使明知是假話,也讓懿安太后聽著十分舒坦,並不自覺的繼續聽了下去:

  “且自先帝用兵西南以來,宮中的用度平白少了許多,民間采女入宮的數量也大不如前;為天子侍寢,身段、樣貌、品性、年紀,諸樣要求缺一不可,如今儲秀宮中,尋不得合適人選。”

  “我這承乾宮,亦數載未得新人,如何拿的出人.”佯做一番推脫之後,懿安太后自己停了下來,並轉口問道:“莫非你是指那——犯官之女溫氏?”

  “姐姐所言不差,我正是此意,溫氏如今桃李年華,最重要的年歲便極為合適;
  年紀過小,無法引導皇帝;若是年紀長了,食髓知味之下,又難免劬勞天子。

  尋常女子如她年紀,早已嫁做人婦;而她因家中變故,自小被先帝養在東宮,既讀禮儀也曉經史,又為名門之後;如今觀之,應當沒有比其更好的人選了。”

  這番話懿安太后也是讚同,宮中適合最給皇帝啟蒙的,便是如今在承乾宮的溫氏;她在先帝駕崩之時,趁亂將其帶入宮中,也是希望一番教誨,將來能在皇帝身邊插入顆棋子。

  幾番調訓之下,溫氏倒是還算配合,只是過程看起來太過順利,讓懿安太后有些懷疑其是不是虛與委蛇。

  但事情迫在眉睫,已無更多時間;懿安太后想著反正是無本買賣,即使溫氏在她這裡逢場作戲,但有了承乾宮這份履歷,皇帝心中怎麽也會有一層芥蒂。

  能讓本屬東宮之人不得天子信任,也算削了乾清宮一分力!

  計較清楚之後,懿安太后也不再遮掩,徑直吩咐道:

  “既然三娘開口討要,哀家豈有不允的道理,那便授之以司帷之官,命其侍天子枕席。”

  帷有床簾之意,司帷女官的職責,自然不言而喻……

  而懿寧太后聽得此話,長長地舒了口氣,口中稱謝的同時,還不忘行個萬福;懿安太后只是輕輕擺手,示意其可以回宮了。

  待到“不速之客”走後,坤安公主迫不及待地從屏風後鑽出,順勢也要告退,卻又被她母親喊住:
  “媄嬋,哀家有一樁事情,需你明日去辦。”

  坤安公主苦笑著朝向自己母親,臉上還不得不裝出一幅恭順的樣子;而太后也未拖遝,直接說出了事由:
  “明日禦門聽政,那李雲棠傷勢未愈,應是不會上朝,你借著皇帝不在的功夫,看能不能將他帶來承乾宮。”

  一聽是這事情,李媺嬋暗松了口氣,但還是有些不解地問道:“帶來承乾宮是做什麽?”

  “他在皇陵之中侍奉的好,哀家有賞;”說到“好”字之時,懿安太后咬字尤重,頓了一頓又續道,“可若在乾清宮賞賜,未免引得天子不虞,壞了他的君前恩寵。”

  說罷,懿安太后仿佛感到身前隱隱作痛,恨意更加一分;她暗中將護甲套輕輕嵌在掌心之上,心裡已經恨不得將李雲棠碎屍萬段:
  這閹狗被一頓杖刑,說明失去了新皇的恩寵;此時不殺,更待何時!
   禦獸文,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本書書友寫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