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第170章 這位欽差大臣 不像話啊!
  第170章 這位欽差大臣 不像話啊!

  建奴三萬鐵騎,繞過葉赫、內喀爾喀,穿過察哈爾廣袤無垠的大漠,從側翼,開始遊走打擊山海關防線。

  同時,赫圖阿拉城的一支五千人的重甲騎兵,拖著百余門紅夷大炮,穩扎穩打的向前推進。

  將炮口,頂到沈陽中衛、遼東鎮的下巴上,看樣子隨時都可能攻城。

  一時間,遼東之地,風起雲湧。

  草木皆兵。

  山海關,名為‘關’,實際上,是一座小城。

  城池與長城相連,雄踞遼西走廊,扼守咽喉要道,是大明防禦建奴、北蠻鐵騎的最大屏障。

  就在建奴鐵騎四處奔襲,攻城略地時,山海關的關城之內,一座高大議事廳裡,孫承宗臉色鐵青,正在生著悶氣。

  朝廷,這個朝廷太不像話了!

  說好的雙倍糧餉,隻維持了不到半年,就開始以各種借口拖欠。

  金幣、銀幣什麽的倒也無所謂,反正又不值錢,。

  建奴、北蠻那些家夥做生意的時候,從來都是現銀結帳。

  再不濟,也會以物易物,用整車的貂皮、熊皮、虎骨、百年老山參什麽的,換取大家手裡的鹽鐵、糧食和火炮。

  那可都是實打實的好東西。

  那些好東西,運到大明朝的京師之地,或者江南的金陵、揚州、蘇杭等地,隨便一轉手,可不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關鍵是糧食啊。

  不往來運糧食也就算了,反正大家早已習慣了朝廷的糧餉拖欠,遼西將門不差那點糧食。

  問題是,為何皮島的東江鎮,卻能保證雙倍的糧餉?

  而且,據說還給配備了一部分最先進的火槍……

  孫承宗想不通,但他還不能說什麽。

  國庫空虛到何等地步,他這位先帝爺的老師,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其實比誰都清楚。

  要不是草包皇帝這一年多的瞎折騰,又是賣官、賣地皮、賣路權、賣礦權,想盡一切辦法搞來幾批糧食,陝甘、山西、河南等地,估計早就餓殍遍野了。

  遼西將門,其實並不缺糧食。

  他們缺的,是拿出來倒賣的糧食!
  山海關防線縱橫數百裡,養兵二十余萬,這是明面上的,那些遼西將門的家丁、私軍,在天啟年間,也被整個編入軍冊。

  也就是說,朝廷國庫需要派發糧餉的遼西將門,估計早已超過五十萬之眾。

  五十萬,對陣建奴十余萬,還被人打得不敢露頭,全線龜縮在一些堅固城池裡……

  孫承宗覺得有些心累。

  建奴鐵騎,固然長於野戰,在遼西走廊這數百裡間,固然可以縱橫馳騁。

  但大明守軍,固守城池,憑借火炮、火槍、地雷、乃至各種守城器械,完全可以固守待援。

  問題是,現如今,建奴手中的紅夷大炮,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差不多與明軍持平。

  甚至,可能還超過兩三倍之多。

  因為,大明守軍被分散在各處城池、關隘,而建奴鐵騎,拖著幾百門紅夷大炮到處跑,可以說,是想打誰就打誰。

  想攻擊哪座城池,即可攻擊那座城池。

  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擊破。

  這道理,孫承宗豈能不知?
  但,除了修築城牆、關隘,他又能如何?
  “稟都督,關城外有人求見,說是有緊急軍情商議。”就在孫承宗悶悶不樂時,一名親兵快步進來稟告。

  “來者何人?”孫承宗有些奇怪,隨口問道。

  “問了,他不說,”那名親兵說著話,拿出一片明黃絲帛,“對了,來人說都督見了此物,便知他是何人。”

  孫承宗滿臉狐疑,接過那片絲帛。

  只看得一眼,就臉色微變,急切說道:“快,出迎!”

  孫承宗快步走出督撫府,一路疾步而行,來到南門‘望洋門’,直接喝令守城兵卒大開城門。

  城門外,孤零零站著一名中年男子,一襲青衫,負手而立,正在好整以暇的眺望遠處的長城關隘。

  “我當是哪位欽差大臣大駕光臨,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茅大先生,孫承宗軍務繁忙,有失遠迎,還請茅大先生見諒啊!”

  一出城門,孫承宗定睛一看,臉色微微一僵,便趕緊上前一陣寒暄。

  對這位大明講武堂的校長,小小隨軍幕僚出身的茅元儀,孫承宗的心裡,其實並不如何在意。

  他常年在外帶兵打仗,只是在去歲寒冬臘月時,見過茅元儀一面。

  草包皇帝瞎折騰,胡亂賣官鬻爵,簡拔大批莫名其妙的人才,簡直有些不可理喻。

  這個茅元儀,還有那個宋應星什麽的,不就是寫了兩本破書,將皇帝哄騙得到寵信而已,豈能與他這樣進士及第的封疆大吏可並肩而立?

  所以,接下來的接待,就多少顯得有些敷衍。

  要不是茅元儀拿出一片蓋了皇帝印璽的明黃絲帛,足以證明他是皇帝的欽差大臣,孫承宗都懶得理會這位‘茅大先生’。

  茅元儀冷眼觀看孫承宗的前後態度,微微一笑,淡然說道:“孫都督軍務繁忙,日理萬機,茅元儀若非皇命在身,豈敢叨擾。”

  “萬歲爺有旨,令孫都督派兵,火速馳援薊州鎮、大同府、榆林鎮一線,不得有誤。”

  言畢,茅元儀拱拱手,轉身就走。

  孫承宗呆住了。

  這位欽差大臣、不像話啊!
  皇帝諭旨,有如兒戲一般,站在城門樓子下面,三言兩語說清楚,轉身便要離去?

  “茅大先生,請留步!”孫承宗沉聲說道:“請茅大先生入城,本督擺酒設宴,略盡地主之誼。”

  “請!”

  孫承宗做出一副請君入城的樣子,茅元儀卻不怎麽領情。

  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位孫承宗是個人物,無論其頗為清廉的官聲,還是對遼東軍政的統轄,以及對山海關一線的布防,看上去都還算可圈可點。

  比大明朝的大多數官吏,看著順眼多了。

  不過,也就那樣吧。

  一股子腐儒的味道,可是從骨子裡往外滲,擋都擋不住,又酸又臭又驕傲,又有點……可惜。

  如果修修城牆,能修死擁有火炮的建奴鐵騎,那才叫奇了個怪哉。

  讓茅元儀心中頗為不適。

  “軍情緊急,孫大都督還是忙著調兵遣將,將建奴鐵騎攔截在長城以北,才是大事,擺酒設宴之事,就等此役大勝後,茅某人定要討一杯慶功酒。”

  “對了,萬歲爺分析,建奴對山海關的攻擊,屬於試探性攻擊,是佯攻,孫大都督大可不必理會。”

  說完話,茅元儀翻身上馬,扭頭就走。

  隻留下孫承宗一臉憤然,怒目而視,卻又發作不得,只是將袍袖中的兩隻拳頭,捏的‘叭叭’作響。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