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之香江大亨時代》第288章 【地產暴跌】
  第288章 【地產暴跌】

  銀河金融集團。

  林榮亨叫來了葉添和,吩咐道:“幫我辦一件事!”

  葉添和認真的說道:“老板,請吩咐!”

  林榮亨點點頭,說道:“港澳很多黃金商和珠寶店,都在推行一種‘紙黃金’的投資。我老婆打算拿出500萬港幣的資金,去投資這種紙黃金。你去幫我去澳門的謝利源金鋪,進行投資。”

  葉添和想都沒有想,說道:“恩,我立馬去辦!”

  雖然這筆投資有些莫名其妙,但葉添和才沒有心思去管那些,只要按照老板布置的任務執行就行。

  謝利源金鋪創辦於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70年代,黃金價格大幅上漲,謝利源金鋪推出“千足黃金積存計劃”:市民可開設黃金帳戶,按當日金價買賣黃金,推出之後大受香港市民的歡迎。

  前世,謝利源金鋪推出的這種紙黃金,並沒有按客戶的需求去市場上買賣黃金,也無大量的黃金儲備。1982年8月,國際金價大幅上升,每兩黃金上漲近1500元。謝利源金鋪被迫在市場上補倉,導致資金周轉不靈,隻好在9月6日倒閉。業內人士估計謝利源金鋪,借此吸收資金2000多萬元。

  謝利源金鋪倒閉之後,市場盛傳謝利源與恆隆銀行關系密切,部分手持謝利源金鋪黃金券的投資者到恆隆銀行要求兌換現金,遭到拒絕。一時間有關該銀行發生支付問題的消息不脛而走,觸發了恆隆銀行的擠兌風潮。兩日之內,被提走的款項接近1億元。幸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發表聲明,全力支持恆隆銀行,擠兌風潮暫時平息。

  至於林榮亨的真正用意,其實是一個一箭雙雕之計。

  首先,自己存一筆500萬港幣的紙黃金,謝利源金鋪如果不去購買真黃金作為儲備,倒時候倒閉時,自己可以以最大的債主身份,直接收購這家百年品牌。安氏姐妹旗下正好有個六福珠寶,一直發展緩慢,正好吞並謝利源金鋪,補充一下實力。

  其次,屆時自己也可以托人拿著黃金券,去恆隆銀行找點麻煩,加速恆隆銀行擠提。後續再將恆隆銀行董事違規拿走儲戶的錢,以及大來財務倒閉後,恆隆銀行有8億港幣收不回的消息散播出去。這樣一來,恆隆銀行必定陷入絕境,到時候不擔心莊氏兄弟不低價出售恆隆銀行。

  銀行一到手,林氏財團才算真正的完整了。

  1982年9月,英首相撒切爾訪問華夏,討論香江的前途問題。

  就在香江市民翹首以盼的時候,京城傳來中英雙方談判不利的消息,撒切爾甚至在人民大會堂摔了一跤。本來,摔跤對於人來說太正常不過,但在這個時候撒切爾摔跤,又是剛剛走出人民大會堂,就讓媒體紛紛有了負面的報道。

  本來地價、樓價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調整和下跌,如今遇到中英談判不利,更是跌勢加劇;至年底,地產市道已經完全奔潰。

  地產市道奔潰,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地價;1982年,香江地價普遍下跌40%至60%不等;跌幅最大的是工業用地和高級住宅用地,九龍灣工業用地的售價,從1980年6月每平方尺360元的最高水平,跌至1982年10月的每平方尺25元,跌幅高達93%,跌速比火箭還快。港島南灣道一帶的高級住宅用地,亦從1980年9月每平方尺1502元的最高水平,跌至1982年12月的540元每平方尺,跌幅為60%。

  地價大跌帶動樓價、租金大幅下挫,1982年的住宅樓價普遍比高峰時期下跌3成至4成;例如北角住宅樓價就從1981年年底每平方尺1068元,跌至1982年底的每平方尺665元,跌幅38%。

  中區甲級寫字樓月租,亦從1981年中最高峰的每平方尺28元至30元,跌至1982年底的每平方尺21元至24元,跌幅約為20%至25%。

  市道低迷,令成交量萎縮,樓宇空置增加。1982年各類契約(包括樓宇及私人土地買賣)登記總數為16.5萬宗,總金額為995億港幣,分別比1981年下跌13%和21%。

  隨著地產市道的崩潰,首當其中的是那些采取冒進投資策略的地產公司,其中包括恆隆、鷹君等新興地產集團,以及老牌地產公司置地,部分地產公司甚至遭受滅頂之災,令人矚目的有嘉年地產、益達投資、佳寧置業等等。

  地產危機中,首遭衝擊的是地產五虎將之一的恆隆地產,1981年,恆隆牽頭的3個財團一舉奪得港島地鐵沿線9個地鐵站上蓋物業的發展權。可惜的是,當時地產已經處於巔峰,隨著中英談判的到來,地產市道急速下跌,恆隆因看錯地產循環周期而付出沉重的代價。和1973年股災前同出一撤,當時的恆隆在地產高峰時期,以1.35億港幣的價格買下旺角的邵氏大廈和新華戲院,凍結了恆隆的絕大數資金,以至於措施了地產抄底。如今同樣如此,恆隆已經向港府交納了四億港幣的撻訂,若是拿不出18億港幣的補地費,港府將會沒收四億港幣的撻訂。

  地產危機中,受衝擊較大的還有鷹君,鷹君地產於地產、股市巔峰時期急促擴張,分拆富豪酒店,又收購百利保,早已經潛伏下嚴重危機。富豪酒店主要業務就是發展尖東、機場兩間酒店,該兩間酒店僅建築費就需要4.6億港幣。富豪酒店旗下的百利保,更是在地產巔峰時進入地產。

  地產危機中,置地亦不好受,僅皇后花園地段項目、美麗華酒店舊翼、白筆山發展計劃的三大投資項目,損失就超過30億元。除了這些大項目外,置地還有獨資、合資的共計60多個地產項目,很多都是在地產高峰期進入的。置地的債務已經高達100億港幣,被媒體戲稱‘債王’。

  老牌地產公司中,遭受打擊最慘重的莫如——林榮亨的老對手嘉年地產;嘉年地產衰老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上市後的投資策略嚴重失誤。1973年3月後,股災和石油危機接憧而至,嘉年地產當時的策略是將發展重點轉向海外,發展馬來首都吉隆坡的首邦市項目,結果世界經濟倒退,首邦市的銷售差強人意,發展計劃緩慢,導致嘉年地產盈利連續下跌,在1977年僅有440萬純利。而其它的地產公司紛紛把握地產低潮大量購入土地,待嘉年地產回師香港,已經措施最大良機。而且,由於在1981年和1982年的冒進,以及彭國真在12月底病逝,嘉年地產爆發財務危機,除了清盤,沒有任何起死回生的可能。

  比嘉年地產倒閉更具震撼性的,是益大集團的破產,益大董事局主席鍾正文匆忙逃離香港,留下兒子坐牢。益大出現了問題,那麽作為它的親密夥伴佳寧集團的危機也開始凸顯出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