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香江當大亨》第828章 1980年的年報(二)
  第828章 1980年的年報(二)

  亞洲星傳媒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數量不少,林佰誠花了不少時間才看完。

  “稍微休息一下吧。”

  看了看時間,發現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林佰誠決定先休息休息。

  將秘書叫了進來,讓秘書泡壺茶,林佰誠喝茶休息了一會。

  休息過後,林佰誠繼續看年報。

  星月電子遊戲公司。

  該公司的產品只有星月主機以及主機連帶的遊戲卡帶這兩種。

  星月主機於79年的5月12日開售,分為豪華款和普通款,其中豪華款隻賣了幾千台,普通款卻賣了105萬台。價格方面,豪華款星月電子遊戲公司是能賺錢的,而普通款卻虧錢出售,但豪華款銷量實在太少,那點利潤相比普通款的巨大虧損,可以說基本沒用。

  星月電子遊戲公司真正賺錢的是遊戲卡帶這塊,79年一共賣了1200萬份,4.57億美元的總營收,其中利潤能有一半多點,可見遊戲卡帶這塊有多賺錢。

  而去年,在主機這塊,豪華款一共賣了一萬多台,利潤還是不多,普通款賣出了180萬台,同樣還是虧損出售。

  79年的時候,星月電子遊戲公司對外說法一直是公司在虧本降價做促銷賣主機,主機的售價是229美元打折後的199美元。

  到了80年,星月主機普通款對外的售價就是229美元了,除了節日打折是以199美元促銷之外,尋常時候都是以229美元價格出售。

  雖然看似漲價了,但並不影響星月主機的銷售,因為不少客戶都是在節日以199美元的價格購買。同時,雅達利的主機價格可比星月主機高多了,260美元的價格,比星月主機最高時的229美元要貴31美元,客戶對比一下,自然就不覺得星月主機太貴了。

  80年星月電子遊戲公司賣出的180萬台普通款主機中,以199美元價格賣出的一共有65萬台,超過三分之一,剩下的115萬台則是以229美元賣出。

  成本方面,因為生產數量增加,原材料采購增多,加上技術的進步,普通款主機的成本有所降低,80年平均每台主機的成本只需244.7美元。

  也就是說,以199美元的價格賣出,每台要虧損45.7美元;以229美元的價格賣出,每台要虧損15.7美元。

  而在80年,星月電子以199美元賣出65萬台,等於說虧損了2970.5萬美元;以229美元賣出115萬台,虧損1805.5萬美元。

  加起來的話,在主機這塊,星月電子總計虧損了4776萬美元。

  1979年,星月電子賣出105萬台普通款主機,在主機這塊的虧損是5100萬美元,但在1980年,星月電子賣出180萬台普通款主機,虧損卻只有4776萬美元。

  賣得更多,虧損反而更小了。

  其中的根本原因,是銷量提高,原材料采購更加便宜,加上技術的進步節省了成本,這才讓虧損收窄。

  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再過幾年,星月電子在主機這塊說不定能夠做到收支平衡。

  其實,星月電子完全可以提高主機的售價,將售價定在成本價之上,這樣主機的銷售就不會虧錢了。可這樣做的話,必然會影響到主機的銷量,而主機的銷量關系到市場的大小,關系到卡帶的銷量,而卡帶才是利潤的大頭。

  所以,在林佰誠制定的規定中,寧可讓星月主機虧本出售,把市場做大,好讓每款遊戲的卡帶能有更多的銷量,從而讓公司賺的更多。

  去年,星月主機的銷量比前年提高了70%多,卡帶銷量的提高自然就更多了。

  79年,星月電子一共賣出了1200萬份卡帶,而在80年,星月電子一共賣出了5300萬份卡帶,直接翻了四倍多。

  當然了,5300萬份卡帶中,星月電子遊戲公司自家製作的遊戲賣出的卡帶只有3800萬份,剩下的1500萬份是其它遊戲公司製作的遊戲,由星月電子灌注成卡帶後,通過星月電子的渠道銷售出去的。

  銷售的卡帶中,星月電子自營的有300萬份卡帶是銷售主機贈送給客戶的,所以沒有營收利潤;代為灌注的其它遊戲公司的卡帶,也有100萬份是銷售主機贈送的,沒有營收利潤。

  和星月主機不同,卡帶的售價既沒有漲價也沒有降價,還是40美元一份。

  也就是說,自營這塊,銷售的3800萬份卡帶中,扣掉贈送的300萬份,剩下的3500萬份給星月電子帶來了14億美元的營收。

  代為灌注的1500萬份卡帶,扣掉贈送的100萬份,星月電子公司以每份卡帶25美元的成本價代為灌注,這1400萬份卡帶給星月電子帶來了3.5億美元的營收。

  而星月電子遊戲公司製作卡帶的成本,1980年平均每份卡帶的成本價是19.42美元,相比79年時,成本稍稍有所降低。之所以成本降低的不多,那是因為星月電子提高了成像效果,讓卡帶插入主機後畫面更為清晰。

  簡單一點來說,為市場考慮,不做殺雞取卵那種事。

  卡帶的利潤方面,自營的3800萬份卡帶的成本是7.3796億美元,出售的3500萬份還要給渠道方星光公司、知音漫畫、木星玩具每份4美元的抽成,也就是1.4億美元,如此一來14億美元的營收就剩下5.2204億美元了。

  這還沒完,宣傳費、運輸費等還沒計算,不過這些可以跟主機的運營成本一起計算。

  代為灌注的卡帶,1400萬份的銷量,星月電子每份賺5.58美元,運輸費、渠道費等費用都是由遊戲製作方支出,和星月電子沒有關系,所以這裡的7812萬美元是純賺的利潤。

  算下來的話,卡帶這塊給星月電子帶來了6億美元左右的利潤。

  除了主機的虧損,星月電子遊戲公司還有其它需要支出的地方,例如高級人才的分成、員工薪水、工廠水電、產品研發、遊戲製作等等,還有稅也是要繳的。

  各個方面扣掉之後,1980年,星月電子遊戲公司的淨利潤只剩下3.3億美元,相比79年7500萬美元的淨利潤,翻了四倍多。

  可以說,星月電子遊戲公司是非常賺錢的,而且隨著星月主機的銷量越來越多,成本越來越低,遊戲製作的越來越多,卡帶的銷量也會越來越多,星月電子遊戲公司的年營收利潤也只會越來越高。

  對於星月電子遊戲公司的營收利潤,林佰誠是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關於公司的年報,他不會公布出去,只有公司和集團有限的幾個高層知道。

  越少人知道,被人覬覦的可能性就越低,林佰誠還想靠星月電子遊戲公司多賺幾年錢呢。

  當然了,要是華爾街盯上了這塊肥肉,林佰誠也不會硬頂著,肯定會選擇讓華爾街的資本成為股東,然後將公司弄到納斯達克上市。

  星月電子公司的產品,非常依賴美國、日本以及西方國家市場,一旦美國資本盯上,林佰誠要是不想讓出利益,人家有的是辦法對付,就算他在美國有人脈也不見得頂用,畢竟誰讓你不願意分享利益。

  而且星月電子遊戲公司能夠上市也不是什麽壞事,企業上市後,林佰誠手上的股份才更容易變現,用回籠的資金發展其它更為重要的企業,例如半導體行業。

  林佰誠繼續看其它企業的年報,接下來的是星河金融集團。

  星河金融集團旗下目前還是只有星河銀行、星河保險、百勝證券三家子公司。

  銀行、保險、證券這金融三駕馬車下面,還各有相關的子公司,不過這些子公司的年報都已經並報到對應母公司上了。

  三駕馬車中,當年保險公司的規模最小。

  整個1980年,星河保險公司的保費總額是3.5億港幣,利潤大概5200萬港幣這樣,但淨利潤卻只有2300萬港幣。

  對於星河保險公司的規模,林佰誠是很不滿意的,因為交保費的大部分是林佰誠名下企業的員工,這些人之所以會交保費,那是因為信任林佰誠這個大老板,星河保險公司自行開拓的市場業務,真要說起來並沒有多少,這讓林佰誠如何能夠滿意。

  百勝證券,1979年該公司的淨利潤是4.5億港幣,到年末時,該公司的本金是7億港幣。

  也就是說,百勝證券在1980年時是以7億港幣的本金來做投資的。

  本金越高,所能創造的利潤才能越多。當然了,要是經營不善,投資不利,本金越多,虧的也就會越多。

  在1980年,雖然沒有林佰誠親自指導,但借助秘書處以及林佰誠名下企業的各個消息,百勝證券還是創造了豐厚的利潤,公司的淨利潤達到3.1億港幣。

  沒錯,1980年的淨利潤比1979年的淨利潤低。

  但1979年的淨利潤之所以高,那是因為有林佰誠指導,百勝證券在和記黃埔的幾次股價波動中都大賺,起碼獲利兩億港幣。也就是說,扣除林佰誠指導的部分,百勝證券管理層在79年的真實業績也就兩億港幣多一點而已。

  如此一來的話,80年的3.1億港幣,相比79年是增長的,而且增幅還不算低。

  林佰誠也知道這裡面的情況,因此對於百勝證券80年的業績,他還是感到滿意的。

  算上80年的利潤,在81年,百勝證券能夠用的資本超過了10億港幣,公司的體量更大了。

  而且,林佰誠相信,百勝證券在81年和82年的淨利潤會比去年更高,因為股災即將到來,林佰誠肯定會提前讓百勝證券布局。這種事要是不提前說,他擔心百勝證券會出現巨虧,畢竟不是誰都有本事判斷出股災的到來。

  要是不提醒的話,原本能賺的錢沒賺到,反而出現巨虧,一來一回,很可能就是十位數港幣的區別。

  星河銀行。

  截止到79年末,星河銀行的儲戶資金已經突破了百億港幣規模,該年度星河銀行的淨利潤為1.8億港幣,不過其中四千萬港幣的利潤是星河銀行推薦儲戶購買黃金帶來的利潤抽成,不算這項業務的話,星河銀行在79年的淨利潤其實不到1.5億港幣。

  而截止到80年末,星河銀行的儲戶資金已經突破了六百億港幣規模。

  當前星河銀行的儲戶資金還是分為三塊,一是香江市民和其它企業,二是林佰誠名下的企業,三是林佰誠本人的自有資金。

  超過六百億港幣的儲戶資金中,光是林佰誠本人的就有將近一百五十億港幣,林佰誠名下的企業貢獻了三百三十億港幣左右,剩下的一百二十億港幣才是香江市民和其它企業存在星河銀行的資金。

  香江市民和其它企業的儲戶資金中,很多企業是因為和林佰誠名下企業有業務往來,而林佰誠名下企業的流水都是通過星河銀行,所以這些企業不得不在星河銀行開戶,同時儲存一部分資金。

  香江市民中,很多市民之所以在星河銀行存錢,那是因為他們是林佰誠名下企業的員工,公司是通過星河銀行來發工資的,而不是直接給現金,他們想不開戶都不行。

  倒是錢存不存在銀行任由員工自己決定,只不過對很多人來說,存在哪家銀行都一樣,畢竟銀行利息都差不多,存在香江首富的銀行起碼看起來更安全。

  也就是說,星河銀行之所以能有現在的規模,主要歸功於林佰誠本人。沒有他的話,才成立兩年左右的星河銀行,儲戶資金能夠突破十位數就已經很不錯了。

  因為規模的擴大,業務的擴張,星河銀行在80年按理說應該是賺錢才對,而且應該賺不少,但事實卻是,星河銀行在80年出現了超過十位數的巨虧,虧損高達13億港幣多。

  之所以星河銀行虧這麽多錢,那是因為星河銀行在80年於海外不斷擴張,成立分行,招收員工等等,支出突破天際,銀行業務帶來的六個億港幣的利潤,根本就不夠支出的。

  不過,星河銀行的市場擴張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因此可以預計的到,從明後年開始,星河銀行有可能實現扭虧為盈。

  沒錯,今年星河銀行不出意外還是會虧錢,而且虧的還不會少,今年星河銀行的主要任務還是擴張,把海外分行網絡組建起來。

  對於星河銀行1980年的巨虧,林佰誠並不意外,這點他早有預料,虧損幅度也在他的接受范圍之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