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733章 太子殿下;再乾五百年
  冥界。

  李承乾還是第一次下到陰司來,但是他並不怯場。

  面對十大閻羅以及三大判官,李承乾面色如常,不卑不亢。

  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修為與身份而過於倨傲,只是向閻羅與三大判官提出了自己的訴求,“如果那些身亡的百姓,在生死簿上陽壽已盡,那麽貧道自然不會阻礙三界正常的生死輪回,但如果他們陽壽未盡,只是橫死.那麽貧道希望閻君能夠給他們一個還陽的機會。”

  秦廣王聞言稍稍點頭,然後示意一旁的崔判去查詢生死簿。

  崔判掏出生死簿的副冊,翻動了幾下便尋到了他們這一村百姓的頁面,上下認真瀏覽了一遍之後,向著上首的秦廣王說道:“今日陽壽該盡者無,皆為無端橫死。”

  “善。”

  秦廣王看向了李承乾,笑道:“既然陽壽未盡,那就準允他們還陽。”

  “多謝閻王。”李承乾也沒想到閻王竟然如此好說話,但對方既然答應了自己的請求,李承乾當然也要向對方道謝。

  “小事兒而已,何足掛齒。”秦廣王稍稍擺手,卻向李承乾說道,“百姓的魂魄能送他們還陽,但那些內侍的神魂”

  “他們在凡間肆意屠害生靈,按律如何?”

  “當然是下十八層地獄。”

  “無量道尊。”李承乾念了一聲道號,表示自己也不會阻攔陰司收攬那些天庭內侍的神魂,他之所以留著這些內侍神魂,並沒有將對方直接魂飛魄散,就是要留著跟閻王們談條件。

  但他沒想到閻王們十分痛快的就答應了自己,並且閻王們也不會徇私放過這些內侍,那麽這些原本是作為籌碼的內侍神魂,便也就沒有什麽用了。

  李承乾並沒有在地府久留,事情辦好之後,他就已經想要離開了。

  幾位閻羅確實也是想要將李承乾留下招待一番,畢竟李承乾的身份特殊,首先他是李世民的兒子,其次他是人教傳人,這兩個身份對於陰司來說,那都是值得拉攏與交好的。

  李世民又是紫微大帝的化身轉世,而紫微大帝另外一具化身,此刻還擔任著冥界酆都大帝之職且酆都大帝曾經隱晦的表示過,李世民的幾個弟子,他還是最看重李承乾,可惜是腿瘸了。

  這是先天神魂上的缺陷,即便是他們這些神仙之輩想要治好李承乾的腿,也並沒有那麽容易甚至於說,如果治好了李承乾的腿,反而是壞了他的命格。

  故而即便是有法子治好,他們也不會輕易出手.當然,如果是李承乾自己尋到了治腿的法子,那就另當別論,這是他自己的機緣,並不會因此而壞了自己的命格,甚至還會對自身的命格進行相應的加強。

  但這個限制,只能是他自己來打破,旁人最多只能是指點一二。

  否則,就憑老君的造化之道,難道真就治不好李承乾的一條腿?

  這話放眼三界之中,也無人肯相信的。

  幾位閻羅與李承乾顯然是套不上什麽交情,但是陰司之中確實有一位能讓李承乾乖乖見禮的,那就是死後來帶陰司,擔任大判官之一的魏徵。

  “承乾見過鄭國公。”

  李承乾見攔下自己的是魏徵,當即就向對方行禮。

  魏徵也還一禮,口稱:“太子殿下。”

  李承乾久違的聽到這個稱呼,本以為對前事早已放下的他,內心之中還是生出了許些波動,他定了定心神,又鄭重向魏徵一禮,道一聲:“學生讓老師失望了。”

  魏徵是當過一段時間李承乾的老師的,而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廢,也是在魏徵去世之後故而他聽到魏徵這一聲的太子殿下,心裡忽然就莫名的委屈起來。

  明明自己並沒有犯什麽錯,只是因為李泰三番五次的挑釁,自己出手反擊,且下手狠辣了一些.就讓父皇認為繼位之後,會殺了別的兄弟,來穩固帝位。

  李承乾的前半生,其實都活在父皇李世民的陰影之下,但不論是在當秦王世子期間,還是在當太子期間.他都一直是兢兢業業,哪怕自己力有不逮,但他也從來沒有放松過對自己要求,力求自己做到最好。

  哪怕是父皇更加寵愛青雀,李承乾也從來沒有想過對自己的親弟弟下手。

  但這一切.從他腿疾出現之後,就全都變了。

  他能夠看到父皇看向自己那一條不便的腿腳時,眼中的失望與猶豫。

  或許是父皇表現的太明顯,也或許這就是父皇的帝王心術,刻意讓自己與青雀都能察覺到這個變化.終於,青雀開始按耐不住,從最開始的試探,到一次次的挑釁,以至於兩人正式“開戰”,鬧得幾乎不可開交時——

  父皇出手了,他說自己與青雀都不適合當皇帝。

  以往的時候,李承乾或許還有些不太懂,但是現在他有些明白父皇的手段了。

  自己畢竟是太子,就憑自己瘸了一條腿,就被廢掉,在朝廷裡也很難服眾。

  而恰巧青雀冒出頭來,就正好被父皇當成了刀,一刀砍去了自己的太子之位或許父皇也擔心只是廢掉自己一個人,自己會做出什麽不可控的事情來,故而連帶著青雀一同也成為了犧牲品。

  或許父皇認為,有青雀與自己一起墊背,自己的心裡會稍微好受一些。

  事實上.在最開始的時候,李承乾內心的痛苦,確實也是被同樣成為失敗者的青雀抵消了不少的但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內心深處的積怨,也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髮根深蒂固.遲早會有爆發出來的一天。

  但在此之前,自己先遇上了皇叔三藏聖佛,又被師父李淳風收歸門下除了不願意原諒父皇之外,李承乾認為自己已經放下了當年的執念。
    可如今魏徵的一聲“太子殿下”,還是直戳他的心窩。

  釋懷歸釋懷,但怎麽可能忘記啊。

  對此,魏徵也是十分的欷歔,如果他還活著,必定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那個時候,他已經去世了只能說李二不乾人事兒,算計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互相殘殺”,最後還說是他們兩個不能心懷慈悲。

  你這個當爹的,但凡是給點正確的引導,而不是話裡話外都在鼓動青雀對至尊的覬覦,事情也不至於發展到這個地步。

  也就是李治這個孩子,也絕對算得上一個好皇帝,否則.魏徵都想要半夜去把李世民掐醒,問問他究竟是怎樣想的。

  其實不用問,魏徵也能猜到個七七八八,無非就是李世民自己是始作俑者,生怕自己的兒子效仿故而在察覺到青雀的心性之後,便提前設計,將這個隱患掃清,同時還能將“瘸腿太子”順理成章的拉下馬。

  只能說李世民生兒子的本領確是出眾,放眼整個中原歷史,其實不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那都足以算的上非常優秀的繼承了,放在別的皇帝身上,做夢都得笑醒哪裡舍得讓他們兩個鬥個兩敗俱傷?
  況且就算是李治不爭氣,還有吳王李恪作為備選.總之,除非幾個兒子全死完了,否則李世民不愁沒有繼承人。

  而如今,他的那些兒子,能不能獲得過他還是一個問題。

  前些時日,李治想要去挑戰天子死劫但在李淳風測試過他的實力之後,認為他還沒有這個資格。

  李世民的兒子多且爭氣,但李治這邊兒可就不同了,雖然他有四個兒子,但沒有一個是同王皇后所生.李世民也萬萬沒想到,李治這孩子哪兒都沒問題,唯獨在這國本大事之上,出了岔子。

  雖然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做主,將李治的長子過繼給了王皇后但因為王皇后不受寵的緣故,即便是他被過繼給了王皇后,且被立為了太子,連帶著他也不受李治的喜愛。

  王皇后鬱鬱而終,蕭淑妃成功上位,並且為李治生下一子——李廉,被封為雍王,深受李治喜愛。李治欲立蕭淑妃為皇后,封李廉為太子但此事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同意,便被暫時擱置。

  但李世民卻把李廉帶在身邊親自教導,而李廉的機敏好學,也受到了李世民的誇讚。

  大唐朝廷中的大臣們,其實對於李治立不立太子這件事情,並沒有太放在心上畢竟只要太上皇李世民在一天,別說是太子了,就算是皇帝也是有名無實。

  對於李世民來說,皇帝更多像是他的“戶部尚書”.目前大唐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民生,是充盈國庫,是搞錢!
  沒錢怎麽打仗?

  怎麽征伐三界?

  怎麽證道人王?!
  不得不說,在這方面,李治乾的確實不錯,大唐國庫之充盈,更是前所未有。

  別說是李世民,就算是之前所有的皇帝加起來,恐怕也沒有這般富裕過。

  李世民也是窮怕了,尤其是剛登基的時候,百廢待興,到處都需要花錢,即便是收上了稅銀,也等不到暖熱乎,就要各部惦記上了。

  兵部要糧餉,吏部要俸祿、工部要修繕河道,橋梁,驛道以及修建皇陵的工程款,禮部搞祭祀以及各種大禮也要花錢
  既然到處都要花錢,那就把錢花在刀刃上,一分一厘都要錙銖必較。

  那時候,他在宮中都是吃鹹菜度日.整個皇宮之中那段時間過的都是相當樸素,以至於朝中的那些大臣們,即便是有些家財,也不太敢表露出來。

  長安各府的公子們,都不敢穿新衣服出門程咬金這老貨上朝,更是穿著打了補丁的衣服,若非不知道他盧國公府上隔三差五就會有牛撞死或是病死,朝臣們就真以為他是窮的連囫圇衣服都穿不上了。

  不過這樣的法子,也就只能是他來用即便是魏徵真有補丁衣服,他也不會穿到朝堂上來,畢竟有損國威。

  甚至於在一段時間之內,李世民最想要聽到的其實是貪官們的消息如果只是小貪且不危害百姓的話,李世民還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如果是巨貪.那對不起了,管你是什麽人,你的家產我李二看上了。

  魏徵當年在人間位極人臣,且還是天庭欽定的人曹官,專門負責天人兩界的聯絡,如今死後到了陰曹,那也只是比十大閻羅低了半級的大判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魏徵的權柄並不在十大閻羅之下。

  李承乾對於自己的這位老師,那是相當的尊敬,即便對方並沒有教自己太長的時間,但對方的品行,也確實是將他深深折服。

  當年李承乾是跟著李世民去過魏徵府上的,那麽大的國公府,看起來卻是如此的樸素.身為朝廷宰輔,兩袖清風,為國為民,實乃是天下之表率。

  怪不得就連父皇對他都是又恨又愛。

  而似魏徵這樣的臣子,顯然也不是什麽皇帝都能夠駕馭得了的.從這方面來說,李承乾也對自己的父皇感到十分的無奈,父皇他都能容得下魏徵,卻容不下自己與青雀。

  作為皇帝來說,李承乾認為自己的父皇無可挑剔.但作為一個父親,李承乾認為他並不夠格。

  這也是為什麽君王皇帝們,都自稱孤家寡人的緣故吧,畢竟坐上了那個位置,他的身份便不僅僅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父親,而是一國臣民百姓們的君父。

  為此,在一些決策之上,就不得不做出取舍。

  李承乾雖然現在也能夠理解父皇的所作所為,但他作為兒子並不打算原諒他這個父親。但作為一個大唐的臣民,李承乾希望他的父皇能夠在皇位之上,再坐五百年。

  至於外族願不願意見到這樣的景象,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有膽子就來大唐把李世民做掉,沒膽子那就憋著。

  魏徵與李承乾也是許久未見,二人還是談了很多的東西的,上大唐民生,下到李承乾的個人問題,魏徵都非常關心。

  而李承乾也十分有耐心的向魏徵一一回答,並且在一些疑難之事上,向魏徵請教。

  如果正常發展下去,李承乾足夠扛得起大唐江山,只可惜陛下給他的壓力太大,再加上腿疾以及那些同樣出眾的弟弟們他最終還是被李世民放棄了。

  可如今一看,或許這才是他的緣法,失去了太子之位,但卻成為了人教傳人,八仙候選。(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