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763章 此來降妖除魔,普濟眾生而已;鞭長
  佛祖反而笑了。

  “遇見難事,求佛拜神的難道只有和尚麽?”多寶如來也不裝了,“三界生靈,莫不如此。吾聽聞如今的三界之中小妖們都在求白龍菩薩,三藏以為如何?”

  “其實求神拜佛,本就是求一個心安.”多寶如來看向了三藏,“三藏,你還是有些太極端了。”

  “三界億萬聖靈,也不過出了你一個唐三藏而已對於三界眾生來說,仙佛其實是心中的一個寄托而已。”

  對此,法海隻說了一句話,“可仙佛受了香火供奉。”

  如來:.
  這事如來佛祖還真沒話說,因為三界之中“白嫖”人間香火供奉的仙佛不在少數,而即便是在人間顯靈的仙佛,也並非是事事都能應驗。

  即便是觀音菩薩也不能面面俱到,照顧到所有的信徒。

  畢竟有些來許願的人,本身就心思不正,亦或是根本就是大奸大惡之徒,菩薩當然不會成全但有些太離譜的願望,菩薩聽了也哭笑不得。

  比如每年科舉的時候,便有不少學子會在菩薩的神像之前尋求保佑.他們也不求高中狀元,只求上榜即可但菩薩依舊不應,且從沒有插手過此文道之事。

  畢竟這事兒連孔聖與文曲星都只是作壁上觀,讓下界學子各憑本事,她這個“外來和尚”就更沒有插手這件事情的理由了。

  還有就是來為父母高堂祈求長命百歲的.這事兒菩薩也插不上什麽手,陽壽這種東西,畢竟是冥界的生死簿卡著不過也不是沒有例外的時候,如果凡間之子的孝心確實能夠感動天地,菩薩也不吝嗇出手。

  畢竟生死簿上的陽壽,也不是不能更改.這對於菩薩來說,只是消耗一些功德的神情,而功德對於菩薩來說,也絕不是什麽希罕之物。

  三界仙佛之中,菩薩身上的功德,那是獨一檔的,連佛祖見了都要甘拜下風。

  如果說三界之中,能夠坦然接受三界生靈香火的,那絕對要有菩薩一個,可除了菩薩之外,又還能數上幾位呢?

  故而.多寶如來在成佛之後,曾下令不讓設他的佛像金身,更不讓生靈以香火祭拜,可惜攔不住。

  也是因此,雖然三界之中各大佛寺之中都要供奉佛祖的金身,但佛祖對於這些香火信仰之力,從來都是敬而遠之,分毫不取。

  此刻三藏之言,雖然能夠攻擊到三界之中絕大多數的仙佛,但如來佛祖本身,倒也十分坦然。

  至於受到千萬小妖供奉的白龍菩薩.敖烈那可是始終奮鬥在渡化小妖的第一線,對於這件事情始終沒有懈怠。

  別說小白龍並沒有承受這些香火信仰之力,即便是全盤接納,那也是他應得的。

  不過對於唯識法教來說,香火信仰從來都不是他們所求,他們為的就是渡化眾生而已故而大慈恩寺的地位,在三界愈發超然。

  佛祖絲毫不懷疑,如果自己轉世投胎,無天攻陷靈山之後,那麽大慈恩寺一定會取代大雷音寺,成為新的佛門聖地。

  這也是他去轉世投胎的底氣所在。

  而見佛祖這般,三藏看向佛祖的神情才愈發複雜,“佛祖,豈不聞達則兼濟天下,何況佛祖乎?適才佛祖似乎在因為不受香火,而沾沾自喜。”

  佛祖:.
  這是儒家的學問吧?

  你拿儒家的學問,來抨擊佛門的佛祖?

  “阿彌陀佛。”三藏法師雙手合十,迎上了佛祖的目光,沒有絲毫退卻之意。

  他並不認為這這句話放在佛門之中,有什麽問題.天下大道殊途同歸。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出自《孟子》,乃是儒門亞聖之真言。

  其意思為,一個人在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潔身自好,注重提高個人修養和品德;一個人在得志顯達的時候,就要想著把善發揚光大,有懲惡揚善之意。

  三藏深以為然。

  其理與佛門也是一樣,不過是轉化為渡己與渡人而已。

  而佛祖顯然是達者,更應當兼濟天下,渡化眾生。

  如果是旁人這般質疑自己,如來佛祖定然讓他知道什麽是佛法深厚但此刻在自己面前跟自己說話的是三藏聖佛,如來佛祖竟一時有些勢弱。

  “吾早就說過,你比吾更適合靈山之主的這個位置。”佛祖不欲同三藏呈口舌之利,他話鋒一轉,“如今事情已成定局,不知三藏欲意何為?”

  “此來降妖除魔,普濟眾生而已。”三藏的回答的很簡單。

  西洲是佛門的自留地,三界很少基本沒有仙宗會將山門立在西牛賀洲,似鎮元大仙這樣的畢竟是少數故而隻憑一個萬壽山五莊觀,真的很難護持西洲全境。

  而那些佛門的諸佛與菩薩,甚至還有一些趁機將人間的生靈收入自身的淨土佛國之中,成為自己的香火源泉。

  法海雖然暫時沒有向這些“趁火打劫”的佛眾出手,但顯然已經將他們的名號記在了心裡,等大劫來臨之後,便能夠知道這些佛眾究竟是不是為了庇護生靈,才將他們納入佛國之中。

  佛門的派系,其實錯綜複雜,遠沒有看上去那麽和諧。

  佛祖在的時候,還能依憑這靈山統領群佛,如今佛祖要轉世輪回.各宗派便紛紛趁機自立,並不打算再聽從靈山號令。

  對此,佛祖也顯然也是有意放縱。

  如果當真將佛門各宗全都約束在靈山,那麽只會給無天一網打盡的機會佛祖雖然決定了要轉世輪回,做一個甩手掌櫃,但也不介意給無天找點麻煩事兒,從而給三藏拖延一些時間。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也用不著自己操心畢竟三藏一向是個有主見的,且不喜受人操縱.而且自己的布局,似乎也入不得三藏之眼。

  更重要的是.現在佛祖能夠明顯感受到,三藏對自己轉世輪回這件事的不滿。
    不過讓佛祖感到欣慰的是,三藏也並沒有在這個時候跟自己辯佛可見三藏心中還是有一杆秤的。不過即便是辯佛,佛祖也不會畏懼,因為他才是佛祖。

  至於三藏對自己轉世輪回這件事情有意見佛祖也不會太放在心上,既然三藏已經親自來到了靈山,那他就更能放心大膽的去轉世輪回了。

  勸是勸不住的,留是留不下的。

  而且這一走,佛祖都沒打算再回來.至於這靈山日後究竟是誰做主,如來佛祖也完全不放在心上了.他甚至認為,若三藏與無天能夠達成一致,那對於佛門反而是最好的結果。

  或許旁人不知道,但佛祖很清楚無天很鍾意三藏。

  早在三藏西天取經的時候,無天便已經三番兩次表示,想要“招納”三藏.甚至因為這件事情,願意在魔界大劫之上,同佛祖做一些“利益”交換。

  只是被佛祖一口否決了,因為那個時候,佛祖也自己也看好三藏,並且決定要將靈山之主的位置給三藏留著。

  可惜,他們兩個誰也沒能達成所願,三藏注定了不是他人的附庸。

  不過此刻佛祖看著坐在自己面前的三藏法師,心中閃過個一個念頭,“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此番卻是自行入“甕”來,都不用佛祖去請,便自己入了靈山。

  大唐。

  “陛下,西洲各國都在請大唐兵馬入境。”薛仁貴向著陛下說道,“如今大劫將要來臨,還請陛下盡早決斷。”

  大唐兵馬之精銳,在三界已然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

  這三百年來,西洲各國也會將本國的“精銳”送到大唐去訓練.從而也真正見識到了什麽才是真正的兵鋒。

  最讓三界各大勢力咂舌的,便是大唐戰士與天兵天將的聯合操演,雖然當時在演武大陣之中的景象外界並不知曉,但據說那一次回去之後,玉帝調派了天庭所有的戰將,對天庭各大軍營進行了一場全面強化訓練。

  勝負不言而喻。

  不過大唐的君臣也沒有因為僥幸勝過天兵天將一場,便驕傲自滿.因為他們知道,此次勝利一來是天兵天將們輕敵;其二就是統帥他們的將領,並非是天庭的那些名將;最後,其實唐軍勝的也絕不輕松,甚至可謂是慘勝。

  對此,大唐的大帥,將軍以及智囊團們,也針對大唐的軍隊的薄弱環節,展開了一系列的專項訓練。

  至於天庭的天兵天將,也都是在人間拉練因為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在天上訓練還是太耽誤事兒了。

  因為這一場大勝,故而讓三界各大勢力進一步了解到了大唐兵家之強盛,故而在大劫來臨之際,為求穩妥,西洲各國還是紛紛向大唐求援,希望大唐能夠派援軍入境,也希望大唐能夠派遣大慈恩寺之中的僧人來西洲降妖除魔,渡化眾生。

  “唉。”

  李世民面對這樣的狀況,卻是長歎一聲,“鞭長莫及啊!”

  李世民當然也很希望能夠借此機會,將大唐的軍隊駐扎在西洲各國的境內,但眼下乃非常時期如果不是足夠規模的大唐甲士,再輔以強將統領,其實遠遠發揮不出他們真正的實力。

  如果孤軍在西洲遭受到大批量妖魔的圍攻,那麽他們下場可想而知
  大唐的軍隊,是用來保護大唐的子民的。

  因此,似寶象、烏雞以及車遲,這三家拜了大唐為宗主國的三國,便受到了大唐兵馬的保護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三個國家因為距離大唐較近,故而他們的士卒也在一定水準之上,且常年接受大唐的訓練,同大唐的軍隊也能夠配合默契。

  招不來大唐的軍隊,也不代表西洲的國家就沒辦法了.因為北洲這邊兒傳來了消息,言說他們這邊兒有一批妖魔組成的“妖營”,可以入西洲幫助他們抵禦未來魔界的妖魔。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夥兒還奇怪,這一夥“妖營”究竟是從什麽地方冒出來後面經過探查才知道,這是袁天罡的手筆。

  他在北洲苦心經營了三百多年,總歸是要有些成效的。

  伏於暗處的便是蝙蝠洞,而在明面上的,就是他收攬的北洲群妖所組成的“妖營”.這些妖族一心向唐,甚至有不少在被袁天罡招攬之後,都通過赤山的李白,向大唐表示過忠心。

  然後袁天罡就找上門了,讓他們真切表達一下自己對大唐的忠心.最後莫名其妙就被招攬到不良人序列之中了。

  最開始的時候當然會有不適,但後面才發現不良人簡直太適合他們了!
  “妖營”入西洲,也算是得到了大唐的援助。

  相比於稍微有些忙亂的西洲與佛門來說,東洲與天庭便要平穩很多。

  此刻在瑤池之中,玉帝正在將事情一一向楊戩囑托.至於原本定下的接掌天庭的紫微大帝,他竟然先一步轉世去了。

  而在玉帝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險些破口大罵他千算萬算,是萬萬沒想到紫微大帝會在關鍵時候給他來一刀,好在只是走了一個紫微大帝,他的五極戰神全都留了來,並且被調派到了楊戩的麾下,聽候差遣。

  五極戰神當年跟楊戩雖然有些恩怨,但更多還是惺惺相惜,雙方並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如今早已經化解了也算是老相識了。

  楊戩還從監牢之中放出了鵬魔王,準備讓它戴罪立功。

  至於獅駝王與彌猴王.他們兩個因為吃人害人,霍亂人間,早已經被明正典刑了。

  其實玉帝也沒有說太多的具體事務,因為楊戩比他還知道應該怎麽做.只是勉勵了楊戩幾句,並且表明如果自己在人間歷劫不能及時返回天庭,那麽就讓楊戩另尋天帝登基,亦或是自己坐上至尊職位。

  對此,楊戩明確表示拒絕。

  而後玉帝還去了太陽星上,卻沒有料到,他剛到太陽星之上,就看到一道虹光遁走.
  “是誰?”

  玉帝面色陰沉。

  小金烏並沒有回答的意思,反而用狐疑的目光看向了玉帝,似乎在說:是什麽人能躲過您的眼睛?
  玉帝當然知道來人是誰,但他就想要聽小金烏會不會隱瞞。(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