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756章 他從頭到尾就沒出過力;大聖就不一
  大聖的禮數,一向是相對的。

  雖然遇上妖魔鬼怪的時候,不是自稱孫爺爺,就是孫外公.有些時候,即便是面對那些三界之中的大能們,大聖偶爾也會露出其頑劣的一面。

  比如見了玉帝叫老兒,見了老君喚老倌兒反而是見了太白金星,大聖還叫他幾聲老天使。

  大聖對太白金星一向是另眼相待,甚至小哪吒的在大聖心中的地位,都要比太白金星差一截.如果說天庭之中,誰在大聖面前最有面子,說話能勸得住大聖的,那恐怕就是這位老天使了。

  故而當大聖從女魃娘娘的口中得知當年的老天使,已然轉世下界成為了李太白,並且還接替女魃娘娘鎮守赤山的時候,大聖心中還是有些感慨的。

  如果自己有機會回到三界,而李太白還沒有恢復太白金星的身份,且重返天庭的話,那他一定是要去拜訪一下對方的。

  別看大聖當年在天庭的時候四處稱兄道弟,可真正被大聖引為好友的,恐怕也就只有這一位太白金星了。

  至於小哪吒.大聖自己也不太清楚他們兩個之間究竟算是什麽關系,而且他們兩個在天庭的時候,其實來往也並不算多,但在很多時候就有一些莫名的默契。

  或許算是亦敵亦友,惺惺相惜?
  遙想當年大鬧天宮的時候,最先放水的是小哪吒,可最後真正攔在自己面前,還是小哪吒。

  似太白金星.他從頭到尾就沒出過力。

  大聖乃是靈明石猴,所謂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其潛力本就非凡,再加上七十二變對其天賦最大限度的開發,即便是當年沒有“火眼金睛”,他也能看出太白金星的不凡,其一身庚金之氣雖然收斂,但依舊沒有瞞過大聖的探查。

  大聖當年之所以願意接受詔安,其實也是當年下凡來的太白金星,明明有著強大的力量,卻始終任由花果山的猴兒們戲弄
  且太白金星對這些猴兒們的放縱,也絕非是刻意為之,大聖當時甚至看出了對方很享受猴兒們在他身邊兒嬉鬧。

  隻此一點,就足夠刷一大筆大聖的好感度。

  要知道,在猴兒們剛去扯撓太白金星的帽子,衣服以及拂塵,甚至是胡子的時候,大聖已經是在心中捏了一把汗了,生怕太白金星暴起傷猴。

  而他也做好了隨時出手的準備.但最終結果,卻是出乎了大聖的預料。

  這樣是為什麽大聖會稱呼太白金星為老天使的原因之一,而且因為太白金星的原故,他會認為天上的神仙都是太白金星這般和善仁慈,故而才願意接受詔安。

  但到了天上才發現,原來似太白金星這樣的神仙才是鳳毛麟角,更多的卻還是“馬天君”與“武德星君”這樣的仗勢壓人之輩。

  再加上他得知自己的弼馬溫,是一個不入流的養馬小官.這才引爆了他心中之怒,推翻了禦馬監,放生了天馬,反下天去。

  這才引得了托塔李天王領著巨靈神與哪吒前來討伐花果山,而這一次.大聖向天庭亮明了肌肉,輕松擊敗了巨靈神,而小哪吒雖然算不上出工不出力,但絕對沒有使出真本事。

  雖然只是第一次見面,但大聖也知道這是哪吒在為自己鳴不平.故而他這邊兒也是在哪吒的引導下,將自己的神通也施展了一番。

  哪吒施展三頭六臂,大聖也變個三頭六臂;

  哪吒將自己的六件兵器變成千多件,大聖也把自己的金箍棒變成一樣的數目,一一對應;

  到此,哪吒已經知道這猴頭的神通恐怕不在自己之下,再鬥下去恐怕不花費一些時日,也很難分出勝負,一旦他們兩個消耗過大,還容易讓在雲端上的李天王得手故而哪吒就賣了一個破綻,大聖便趁虛而入,以毫毛變化之術,險勝哪吒一招,傷了哪吒的左臂.哪吒當時也不戀戰,直接收了神通,扭身就走。

  那個時候的哪吒雖然同李天王已經相認多時,但他們父子之間的隔閡,卻始終未曾斷絕。

  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李天王手中如果不托這寶塔的話,他就根本不敢出現在哪吒面前而哪吒雖然那個時候嘴上已經服軟,但熟知他性子的人就很清楚,如果李天王當真敢不拿那寶塔就在哪吒面前晃悠,恐怕霎時間就要被哪吒的混天綾裹住,再被那乾坤圈套上至於後續是被哪吒用火尖槍扎幾個透明窟窿,還是直接被哪吒的九龍神火罩煉死,那就得看李天王的態度能否打動小哪吒了。

  小哪吒也是不想讓李天王撿便宜,自己老爹的性子,小哪吒那是清楚的很。

  如果自己當真跟孫悟空拚殺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那他的父親托塔李天王,絕對不會介意趁人之危,將“妖猴”捉拿歸案。

  而偏偏即便是李天王這樣做了,哪吒也無可指摘.畢竟李天王帶兵下凡,本身就是為了捉拿妖猴,反而是不肯出力的自己,才是沒有盡職盡責。

  哪吒自認為了解李天王的性子,李天王又何嘗不知道哪吒心中所想.當他看到哪吒中了那妖猴一棒子,便直接收了法身,撤退到陣前的時候,便知道哪吒是不願意再出力了。

  他也沒有多說什麽,因為他在面上看的很清楚,那妖猴的本領確實當得起神通廣大,如果再打下去恐怕哪吒討不了好,甚至會有性命之憂。

  再加上巨靈神已經敗了,哪吒又傷了一臂,正好趁機收兵至於捉拿孫悟空的事情,李天王覺著此事恐怕沒有那麽簡單。

  身為玉帝的近臣,李天王雖然並不擅長,也不願意去揣摩帝王心思,但時間長了,對於玉帝的處事風格,還是能略知一二的。

  三界之中厲害的大妖不是沒有,被太白金星招安上天的,也並個例。

  但對於那些歸順天庭的大妖,皆有妥善的封賞最起碼不會與其神通法力失衡。

  可在孫悟空這裡,就顯得有些太不和諧了。

  李天王不認為玉帝不知道對方的神通,可為什麽還是讓他去當了弼馬溫呢?

  而在得知孫悟空反下天庭之後,李天王也發覺玉帝對這件事情並不意外.
  李天王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些執拗而已,並不代表他沒有腦子,否則玉帝也不可能讓他擔任天庭的兵馬大元帥.但正是因為李天王的這一份執拗,故而在很多時候,即便是他能看清楚一些事情背後的算計,可依舊是做不出相應的選擇。

  就好比當年打碎哪吒金身一事,他難道不想讓哪吒復活麽?
  難道當爹的,就當真忍心看著自家兒子去死?
    自是的身份在這裡,一來是大商的陳塘關總兵,二來是出身西昆侖的修士這兩者,不論是他哪個身份,都不允許他對“淫祠野祀”坐視不理。

  哪吒行宮,在天庭是犯了天條,在大商是犯了刑律罪無可恕。

  其實在見到哪吒行宮的時候,李天王心中還是很激動的只是他瞬間就掩蓋住了自己情緒。

  當真如同太乙真人所言,哪吒乃是女媧娘娘麾下靈珠子下界,身上有著輔佐西岐的天命.那麽哪吒一定命不該絕。

  眼前這哪吒行宮,不用猜也知道定然是太乙真人的手筆李天王不知道太乙真人哪裡來的勇氣,竟然敢讓哪吒行此觸犯國法與天條之事
  李天王更不敢保證這哪吒行宮的事情傳出去之後,是否會引來朝廷,亦或是天庭的懲戒如果是朝廷出手,或者是天庭降下神罰,哪吒恐怕就只有神魂俱滅這一個下場。

  而即便是哪吒因此而復活,但觸犯天條這件事情,始終會成為埋在他身上的一個雷咒,不知什麽時候就會引爆。

  故而,李天王親自出手打碎了他的金身。

  李天王也是修道之士,他難道不知道斬盡殺絕?
  但是他只是打碎了哪吒的金身,卻放過了哪吒的神魂.就是要讓哪吒的神魂再去尋那太乙真人。

  其實在太乙真人看到哪吒的神魂回來,並且從哪吒口中知道是李天王打碎的時候,便知道李天王是什麽意思了——,哪吒可以復活,但不能以這樣的方式。

  太乙真人能怎麽辦呢?

  哪吒的本領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但他闖禍的性子,太乙真人卻始終沒有教導妥善以至於教出了一個小魔頭。

  闡教的名頭是不小,可天庭與大商,還真不見得就會忌憚。

  尤其是對於大商來說,哪吒身上的天命就是為了征伐大商.如果被大商的國運抓住錯漏,定然也不會輕易放過哪吒。

  而天庭.在當年玉帝親手處置了瑤姬之後,三界眾生便知道天庭為了維護天條,會下多大的決心。

  故而幾位聖人都是告誡過門下弟子的,盡量別犯事,犯事也別留下把柄,尤其是不能被天庭抓到。

  聖人的話是傳到了,但太乙真人是什麽人?

  那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聖人元始天尊座下親傳弟子.他其實真沒把這個當回事兒。

  太乙真人能不在乎,可李靖不太行啊他當年在西昆侖度厄真人門下學藝的時候,度厄真人那是三令五申,告知門下弟子千萬不要去做犯天條的事情,否則即便是他這個當師父的,也很難出手救下他們。

  這件事情,李天王一直記在心裡。

  其實在哪吒的這件事情上,雙方其實說不上誰對誰錯,只能說各有各的考量只是最終的結果是李靖父子反目成仇,太乙真人以蓮藕、蓮花與荷葉救了哪吒還陽複生。

  而他們父子之間的誤會,直到如今都沒有真正開解。

  雖然哪吒已經原諒了他父王當年的所作所為,但其實哪吒並不知道當年李天王做這些事情的真正原因,而李天王身為一個父親,他也從來沒有想要跟哪吒解釋什麽。

  因為很多事情,在他看來,做了便是做了至於究竟是什麽原因,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現在他跟哪吒重歸於好,哪吒肯叫自己一聲爹,而自己也不用時時刻刻都抱著玲瓏塔,以防哪吒趁自己不備,捅自己幾個透明窟窿了。

  李家父子之間的恩怨,在三界之中,那可算不上什麽好事兒大家當面不說,私底下可沒少講究過。

  哦.大聖就不一樣,他當年是當著他們父子兩個的面,直接就問的那一次哪吒下了狠手,不過大聖也沒吃虧,他見小哪吒動了真火,直接化一道金光溜走了。

  他也知道是自己理虧,故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沒往哪吒身邊兒湊甚至大聖非常懷疑,當年自己大鬧天宮的時候,最後這小哪吒非但不放水,反而是拚盡了全力跟自己廝殺恐怕就是專門來報仇的。

  這一次他變了八隻手,手上的物件也跟前番完全不同,一手執乾坤圈,一手執混天綾,兩隻手擎兩根火尖槍,一手執金磚,兩手隻分別持陰陽二劍,最後一手托著九龍神火罩。

  除了那九龍神火罩沒施展之外,什麽乾坤圈,混天綾各種法寶兵器那是輪番施展,即便是大聖招架起來也並不輕松。

  故而當年,哪吒在舉著玲瓏寶塔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也著實讓人驚駭.甚至有人懷疑過,是不是哪吒真下手了。

  這件事情,在三界之中還是引起了一些風波的就連玉帝聽聞了此事之後,都還專門把李天王叫到了瑤池之中,好好的恭喜了一番。

  對於玉帝來說,他們父子和好,對天庭戰力的加強就絕不是一星半點。

  哪吒跟著李天王出征,出工不出力又不是一兩天了,玉帝對此當然心知肚明故而在那潑猴第一次反下天去時,玉帝才讓他們兩個一同下凡捉拿妖猴。

  如果只是派遣他們兩個中的任意一位,恐怕都不會只是鬥敗了兩場將,便直接無功而返了。

  其實玉帝也一直沒有想要隱藏自己對悟空的偏愛,他甚至希望有些人能夠猜出自己與那潑猴的之間的關系只可惜,當時天庭之中雖然有不少人能感覺到自己對悟空的態度不同尋常,但也確實沒人敢往他們是師徒這方面去想。(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