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285章 蛟魔王立投名之狀,觀世音論因果報
  第285章 蛟魔王立投名之狀,觀世音論因果報應

  楊戩大概能夠猜出,蛟魔王之所以痛快接受了太白金星的招安,跟他們圍剿積雷山之事多多少少是有些關系的。

  至於蛟魔王本身的忠誠問題,其實在楊戩看來也不算是什麽大事兒。

  他既然敢將蛟魔王調下來,便不怕他半路反水,大不了一起收拾了了帳。

  楊戩的本意也並非是要試探蛟魔王,其實他當真是想要趁著這個時機,叫大聖與蛟魔王見上一面。

  此前他見大聖被彌猴王指責時的落寞神情,心中十分不爽利,卻不想如今這些個當年的兄弟之中,還有一位蛟魔王願意站在大聖這一邊兒
  便是楊戩適才聽了太白金星之言,也想要見見這位蛟魔王究竟是何等人物。

  說來也巧,這蛟魔王也是排行老二。

  水軍元帥府。

  哪吒踏著風火輪,手持真君調令,高聲道:“新任天河水軍大元帥何在?”

  “回稟三太子,元帥去往北海收攬他在下界的部眾了。”值守元帥府的副將聽是哪吒三太子的聲音,又見他手中舉著的是二郎真君的令牌,更不敢怠慢,老實回話。

  哪吒認得他,便直接下令道:“點齊三萬精銳集結,靜等帥令,隨時準備開拔。”

  “是。”

  哪吒反身下界,直入北海,奔向潛蛟水府。

  他的風火輪乃是三界有名的靈寶,速度極快,兩腳登起一瞬間可達萬裡外.雖然比大聖這等筋鬥雲稍遜,但三界尋常的駕雲之法,與五行遁術,自是遠遠不及。

  不過幾個呼吸,便到了北海上空,正巧遇見了蛟魔王帶著他的兩萬精兵出海。

  蛟魔王見是哪吒攔路,也停了停。

  天庭諸多神將,若在海中跟他的相鬥,他幾乎無所畏懼。

  但哪吒畢竟不同,自他當年殺了東海三太子敖丙之後,三界便傳言他是龍族克星隻單論法力神通,蛟魔王不認為自己在哪吒之下,但哪吒一手混天綾,一手乾坤圈,他也不敢輕言勝之。

  何況蛟魔王並不知道哪吒來意,因而心生戒備。

  他身後的妖兵也一個個將手中兵刃抄起,似乎自家大王一聲令下,就要上前去跟哪吒拚個你死我活。

  畢竟當了半輩子的妖,如今雖聽自家大王說他們被天庭收編成了天河水軍,一時之間也難以將身份轉換過來。

  又見了哪吒這位三壇海會大神,自然依照以往一般,心生敵意。

  還得是蛟魔王,他知道哪吒此行尋到此處,絕非無故而來,便主動開口詢問道:“不知三太子到此,有何貴乾?”

  因為他初入天庭,雖與太白金星結成酒友,但實際上在天庭之中毫無人脈據聽聞老七當年在天宮的時候,與這位哪吒三太子一向交好,或許他此來並非是尋自己的麻煩。

  畢竟自己與老七的事情,他在天庭的時候便向玉帝與太白金星和盤托出,哪吒此刻尋到自己,恐怕另有要事。

  蛟魔王不是妖族草莽,若論心計,更要超出牛魔王與彌猴王,只是他與一眾兄弟若即若離,也未曾真正交心,自然不過多展露。

  若非如此,此前在瑤池與玉帝問對之時,也絕不會那般從容。

  況且他拜師北冥,也是大派傳承,自有非凡見識。

  哪吒是第一次與蛟魔王見面,一眼看去.這位蛟魔王竟是全人形,毫無蛟龍本相,且一身元帥戰袍披身,自有一股英爽之氣。

  “元帥。”哪吒拱拱手,然後舉起自己手中的令牌,道:“真君調令。”

  蛟魔王在離開瑤池之前,得了太白金星提點,知道二郎真君如今在天庭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更有節製天庭兵馬之權,他的天河水軍自然也在對方的調派范圍之內。

  因而拱手聽令。

  哪吒將軍令傳完之後,落在蛟魔王身邊,笑道:“二哥下調令,並非是讓元帥與牛魔王等妖王為敵,主要是念及大聖在五指山下壓了多年,如今牛魔王又匯聚群妖對付他.聽聞元帥與大聖一向為善,特調了元帥與大聖兄弟相聚。”

  蛟魔王稍一愣神,而後真心實意向著火焰山方向拱手拜謝,而後向著哪吒說道:“多謝真君美意,可如今既為天神,又接調令,怎能行不專之事.我欲先率領兩萬精兵埋伏於積雷山兩側,等牛魔王一眾離山,自火焰山與真君交手時,斷他老巢。”

  “另遣三萬水軍,切其退路,一戰而競全功,徹底剿滅積雷山群妖。”

  哪吒聽了蛟魔王之言,頓時咬住了後槽牙,心說:“看起來也是個文質彬彬的,可這行事.當真狠辣!”

  蛟魔王能從一個被趕出龍族的小蛟一路成為一方妖王,自然不是心善之輩,此番能夠盡情施展,也是投入天庭的封天河水軍大元帥,身板自然硬氣不少。

  而且蛟魔王想得明白,既然決心投效天庭,便絕不能做蛇鼠兩端之事,如今剿滅積雷山豈非正是他立下投名狀之機?

  否則在天上不得玉帝重用,反受猜忌還不如在下界為妖暢快。

  或許三界群妖會說他是負義之輩,可自古以來便是成王敗寇,等踏碎了積雷山誰還知道牛魔王是哪路妖魔?

  雙方交換了信息之後,蛟魔王讓心腹手下率領妖兵趕往積雷山附近,而自己則是化成原形原路,直上天河水府,將早已集結的三萬水軍引下凡間。

  瑤池之中,玉帝聽了太白金星的匯報,也看不出什麽喜怒,只是一手撐在玉案上,伸手托腮。

  太白金星見玉帝出神,便拱手退走,可腳還沒離地,便聽玉帝開口:“你說是誰給他的膽子?”

  太白金星低著頭也不抬起來,許是怕自己的表情被玉帝看見,或許旁人察覺不到玉帝與楊戩之間的關系變化,但太白金星作為玉帝最親近的寵臣,自然能隱隱約約感覺到一些不同尋常。

  但這種事情,便是猜到了也得裝成不知道,最好是爛在肚子裡,在玉帝與二郎神主動揭破之前,打死也不能透出半點口風。

  如今聽玉帝發問,太白金星也不能裝聽不到,便道:“陛下,真君一心為公,況且他胸懷三界”

  “你說是朕有私心,心中不曾裝著三界?”

  太白金星:陛下,故意找茬就沒意思了。

  哪吒回到了的火焰山軍營大帳之中。

  此刻火焰山中的大陣已經布下,只等積雷山群妖前來破陣。

  至於說是個什麽陣,此陣混沌一片,隻從外界觀瞧,根本瞧不出什麽分明。

  法海等人也未詢問,只等牛魔王率妖兵來時,自見分曉。

  “二哥!”

  哪吒進帳之後,先叫他二哥,而後便將他見了蛟魔王之後的事情一一講明。

  眾人聽了心中也見驚訝,尤其是大聖,感動之余更是愁眉緊鎖。

  相對於大聖為蛟魔王的處境擔憂,眾人更多還是讚歎蛟魔王的魄力,尤其是假坐主位的李天王,心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此乃臣子本分。”

  “阿彌陀佛。”還是法海能夠體會悟空此刻的心境,念了一聲佛號之後,對悟空說道:“蛟魔王既受封成神,剿滅下界妖魔,本就是他的分內之事此戰之後,你兄弟二人正好久別相會,好好敘敘舊吧。”

  “是。”

  大聖雖答應了一句,可心中還是有些糾結,尚且不知面對此事究竟是喜是憂。

  一旁時刻探聽積雷山群妖動向的六耳獼猴開口道:“積雷山群妖動身了,此行妖眾有牛魔王、鵬魔王與獅駝王三大妖王,另外還有三十六位洞妖王,共率領妖兵六萬有余。隻留下了六洞妖王守山,妖兵不足一萬。”

  楊戩當即下令道:“按計劃,各自應敵。”

  這一座大陣,並非是為了對付牛魔王等三大妖王,而是特意為積雷山群妖備下的,這也不是什麽殺陣.畢竟要布下一片殺陣,隻憑臨時調來的三萬天兵,便是楊戩也沒有這個能耐。

  此陣,乃是一座困陣。

  殺機並不在陣法本身,更非三萬天兵,而是陣法中的梅山兄弟與一千二百草頭神。

  大陣的陣眼只有一處,便是壓著通風大神的山峰,此地除了楊戩與三藏法師親自坐鎮之外,看似壓陣的李天王才是最後一道防線。

  而大聖、六耳與哪吒,則是看似作為陣外的第一道防線,正對應牛魔王、鵬魔王與獅駝王三大妖王。

  至於八戒、悟淨與小白龍,也被安排在了幾處陣法關鍵之處,畢竟積雷山出動了三十六洞妖王,也不是易於之輩。

  如今的火焰山可謂是兵多將廣,便是在封神大戰的時候,楊戩也很少打這樣富裕的仗畢竟他是個督糧官,除非正面先行與隨軍大將受阻,否則也輪不到他出手。

  可即便是如此,也是他在封神大戰之中最顯神威,便是闡截二教諸多二代弟子,也不如他耀眼。

  眾人按照計劃,去到各自崗位。

  楊戩、李天王以及法海三人則是就地在通風大聖面前盤坐下來。

  通風大聖見到這幅場景時,便知道是積雷山那邊兒有了動作,“卑鄙。”

  楊戩卻笑道:“你此前趁著我等降服火靈之時,出手偷襲難道就不是卑鄙?況且我是布陣約戰,正大光明何來卑鄙一說?”

  通風大聖冷哼一聲,也不多說。

  “只是技不如人被擒而已。”法海一旁說了一句,“你若心中實在是難以平複怨氣,不如聽貧僧念一篇佛經。”

  李天王也笑道:“久聞聖僧佛法深厚,此前雖有幾面之緣,卻從來未曾聽過聖僧佛法,如今恰逢其會,到是有耳福了。”

  通風大聖怒氣上揚:“我兄長將至,爾等不去迎敵,卻在此處消遣我.未嘗也太托大了吧。”

  楊戩為他解惑:“無妨,想來大聖等人在外便能攔著他們便是他們僥幸衝入陣中到了此處”

  啪!
  楊戩將手中折扇展開,於胸前輕搖,“正是與你來作伴。”

  靈山。

  法戒與金吒,將馬元尊王佛的屍身帶至靈山後山佛祖面前。

  似乎是他二人神情恍惚,隱約見一黑袍僧人自半空瀟灑。

  “拜見佛祖。”法戒走上前來,向著坐在金蓮上的佛祖一拜,後方的金吒半跪在地,在手中屍身托至身前,而後法戒接著說道:“馬元的神魂已經被貧僧超度,真靈還散於三界。”

  法戒說得好聽,其實就是將馬元魂飛魄散。

  戒律院掌刑,懲戒犯戒僧眾,自是本職。況且還是超度罪靈,功德無量。

  “且起身,無需多禮。”

  佛祖揮手輕揚,便見馬元尊王佛的屍身隨風飄散。

  金吒隨後掏出了一份名單來,送到佛祖面前,神情恭敬:“我佛慈悲,然靈山僧眾放縱,山間羅漢,各峰菩薩,諸境真佛,皆有犯戒者.弟子所查,只是冰山一角,卻觸目驚心。”

  法戒一旁道:“能夠堅守心性者絕少,而佛域多出荒唐事,波及甚廣.特請佛祖法旨,指點迷津。”

  佛祖大概想了想等那唐三藏行至靈山之後,若得知靈山的這些諸佛菩薩竟是這般面目,還不知道要生出什麽亂子來。

  可若隻憑借法戒與金吒,便想要先唐三藏行至靈山之前處理此事顯然他們兩個還沒有這樣的能耐。

  思索許久,佛祖終於還是開口道:“請南海觀世音菩薩。”

  佛祖所請,菩薩自有感應。

  不一刻,便足塔蓮台而至。

  法戒行了個同輩禮,金吒持弟子禮。

  菩薩還禮之後,才向佛祖行了一個佛禮,道:“如今火焰山與積雷山兩處將起大戰,貧僧苦思許久,不知該如何化解這一場劫難,還請佛祖指點。”

  佛祖:.
  靈山馬上就亂套了,還惦記著積雷山群妖的死活只能說,不愧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可菩薩發問,他這個當佛祖的自然得出言解惑:“此乃積雷山群妖劫數,此輩禍亂人間,正是因果報應。”

  菩薩雙手合十,笑道:“合該有因果報應。”

  佛祖聽了菩薩之言,頓時明了..她應當是不想插手此事了。

  “貧僧曾與三藏有言,吾不見之惡者其斬之,三藏無視之善者貧僧渡之。”菩薩神情嚴肅,看著佛祖:“佛祖,報應來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