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407章 這因果怎麽跑到了師父的身上;王冠
  第407章 這因果怎麽跑到了師父的身上;王冠之上還壓著另外一重山
  大唐的名聲如今隨著三藏西行,在西洲愈發盛顯著。

  只是對於天竺國公主來說,其實也僅僅是知道遠在天竺的東邊兒,有一個極其強大的國家,喚作大唐。

  大唐之強盛,不在本國天竺之下。

  遠隔著十萬八千裡,公主本也沒想過會跟大唐有什麽交集,但如今.自己卻為大唐禦弟三藏法師所救,這豈不是天降的緣分?
  只是她看連那天上的廣寒仙子見了三藏法師都以禮相待,絲毫不敢怠慢心中自然也多有惶恐。

  如今走了一路,卻又覺著這位三藏法師似乎就是人間的一個凡僧,此刻在房中閑坐著,便向三藏法師問了這一句。

  “大唐在南贍部洲中華之地”

  法海對此也只能說個大概,即便是說的更詳細些,這位天竺公主怕是也很難弄明白。

  “吾聖僧能跟我講講大唐的事情麽?”

  “可以。”

  法海對此還是頗有耐心的,況且是一國公主想要了解大唐文化,法海也樂得講述.這一行走來,他其實也不僅僅是降妖除魔,自然也會將漢人的習性傳播出去。

  只看幾國之主,對三藏法師之推崇,便知效仿者絕對不少,甚至都會在本國形成一股習漢風潮。

  公主聽得入神,心中甚至對大唐風景有了幾許向往之意,甚至想說日後求了父皇,讓自己也去大唐轉轉,能夠親身領會一下大唐盛貌。

  公主聽得是意猶未盡.過了片刻,她趁著三藏法師話暇之余,又小心問了一句:“聖僧離家多久了?”

  “出長安時,乃是貞觀十三年,算算時日該是過了十四載。”

  公主頓時露出欽佩的神情,“這可當真是走過了千山萬水,歷經了千辛萬苦才能到得我天竺”

  說著說著,她心裡卻也有些畏懼之意,心說:“三藏法師都走了十四年,那自己這一副嬌柔身軀.如何能去得大唐?”

  見公主陷入沉思之中,法海便也不再言語。

  卻等公主回神之後,大聖在一旁問道:“公主,你這天竺國立國多久了?”

  也是他瞧著這天竺國的國運雖是一副大氣磅礴之相,但內裡似乎還有些不太穩便,只是具體為何.大聖也並非專精此術,故而一時半刻也弄不清楚。

  正巧公主在這邊兒,便問了幾個事關國運的問題。

  公主聽了也不猶豫,直接就能回答:“我大天竺國自太祖太宗傳到今,已五百余年父皇繼位之後,改元靖宴,今已二十八年了。”

  大聖聽了,手中好一陣掐算。

  這是他自五莊觀學來的數算之法,算不得精妙,但也能看個大概。

  只是算著,算著這因果怎麽跑到了師父的身上?

  “悟空?”

  法海見悟空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許久,好奇問了他一句,“為何這般看為師?”

  大聖被師父喚醒,口中敷衍了兩句,但暗中卻把自己掐算之事,以傳音之法告知了師父,“師父,弟子剛才算出天竺國有一場災劫,會殃及國運.可這因果根由,卻應在了師父身上.故而覺著稀奇。”

  “這卻怪了。”法海聽了也傳音回去:“為師一路上隻管降妖除魔,救人解災.若說這天竺國有災劫會禍及國運那一定是這皇城之下,另有禍根在此。”

  法海對自己如今的行事之道,還是非常的信任他不認為自己會無端端的壞了人家的一國國運。

  除非這國,跟當年路過的高昌國與貧婆國一般。

  前些時候傳來的消息,那高昌國國主已經被推翻了統治,新任的國主請了子輿先生弟子輔佐,雖然立國之初百廢待興,但如今的高昌國吏治清明,上下一心.假以時日想必定能有一番作為。

  當時法海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說,自己來取經,子輿現在倒好直接把儒學在西洲發揚光大了。

  當真不知道西洲的這些君主們,聽了子輿先生所講之儒家治學之道對這西洲佛門之法,還能有幾分青睞。

  法海不是那些迂腐的僧人。

  他所維護的是佛法本身,也絕非是佛法給佛門在世俗的帶來的地位與權力。

  甚至於說,那些借由佛法之名,卻全然乾的不是佛事的僧人們,在法海這裡也都是邪門歪道,理應渡化亦或是重新引導他們走上正途。

  就好比在車遲國外的那些僧人,以及滅法國與貧婆國兩國的僧人,法海絲毫沒有手軟的意思。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諸佛與菩薩們,似乎看不到人間的這些弊病。

  是了。

  他們在靈山不出來,自然看不到。

  而法海在人間,看到了,便不得不管。

  皇宮大內。

  天竺國陛下因為丟了愛女心情十分煩躁,昨夜值守的宮人,也盡數收監.此刻是由皇后娘娘親自審理此案雖然公主的下落沒能查出來,但宮裡面其余的醃臢事卻審出了不少,更是火上添油。

  兩位天竺國的至尊,險些就要大開殺戒了。

  幸好驛丞及時來報,報得:大唐欽差,唐天子禦弟三藏法師已然入城,本該來入宮朝見,但因為公主之事,暫留館驛中。

  驛丞此來,正是向陛下稟報此事,也是要給三藏法師帶回去一個準信,好做其他安排。

  該說不說,這位皇帝陛下,也確實是一位雄主。

  此刻雖然被公主走丟一時亂心,但還是很快就壓製了下來,對驛丞說道:“看眼快到中午,便請法師與他的弟子們入宮來用膳吧,傳令禦膳房,備齋!”

  三藏法師在玉華州可待了不少時日,他們有什麽忌口之處,天竺皇帝這裡早就一清二楚了,這禦膳房也早就定好了菜式,只等三藏法師師徒前來,便能上手操持。

  驛丞回來稟報,道一聲:“聖僧,陛下請聖僧與諸位長老入宮中用齋只是這位女子”

  驛丞看向了跟在三藏法師身後的女子,眼中露出了片刻為難,他此前隻當這是這女子另有什麽緣法,與三藏法師通路而來,卻沒想到,看如今這般架勢,竟似乎是要一同入宮去?

  “無妨。”法海稍一伸手,道一聲:“等貧僧見了陛下,自說分明。”

  驛丞想了想,便也不再多說話了主要是他說話也確實不頂用,與其自尋煩惱,不如將這些麻煩事兒交給說了話能算數的人來處理。

  所以,驛丞看向了身邊的一位皇帝內臣。

  除了驛丞之外,宮裡還來了一位大太監一同迎接。

  他聽了二人的對話之後,也去看那女子,似乎是想要看看這女子究竟有什麽不同,竟然能讓三藏法師將她往宮裡帶。

  咦——!
  這一瞧不要緊,旁人或許見了認不得但他不一樣啊。

  他是宮中的老人兒了,再加上公主久在陛下膝下承歡,即便是公主這幾年吃了些苦頭,面容消瘦了許多,但相貌輪廓與特征,總是不會變的。

  他正要開口拜見時,卻聽公主開口道:“大伴且莫要聲張。”

  這一聲大伴,更是讓他確認眼前女子的身份。

  除了陛下與皇后娘娘,以及這位公主之外,便是其余的幾位皇子,也從不稱呼自己大伴。

  想到這裡,這大太監忽然一愣,心說:“這一二年中.公主可從未稱呼過自己大伴啊,一向都是喚自己做公公的。”

  大太監心中想著,面上自然是不動聲色,能在皇帝身邊服侍的,這些不過都是些基本技能,不然他在大內之中,也絕對混不到如此高位。

  “看來公主是為聖僧所救了。”大太監走到三藏法師身邊,先說了這一句。

  只是還不等法海回答,一旁的公主卻先說話了,“正是聖僧搭救。”

  大太監連忙向躬身行禮道謝,而一旁的驛丞已經開始向公主下跪見禮,心中還一遍一遍的罵自己愚蠢.這送上門來的功勞,自己竟然都眼睜睜看著溜走當真是白生了這一雙眼睛。

  可眼下已經不是功勞不功勞的事情,公主殿下是陛下的心頭肉,這萬一陛下怪罪下來自己這一個小小的會文官驛丞,如何能擔待得起?
  “驛丞快快請起。”公主之所以得陛下喜愛,自然也是因為她善良的天性,好生安撫了一陣兒之後,驛丞才稍稍安心。

  路上。

  因為公主找回來了,大太監面上的笑意雖有隱藏,但他走動時的身形自然也就輕松隨意了許多。

  大太監向三藏法師笑道:“原本今日是公主的生辰,年登二十青春定下在這城中的十字街頭,高結彩樓”大太監走到一處稍稍停了停,指了指眼前的高樓,向三藏法師說道:“便是此處了公主會在露台之上,拋打繡球,撞天婚招駙馬。”

  法海聽了此言,卻站在這樓前稍停了下腳步。

  雖然因為公主失蹤之事,拋繡球,招駙馬之事暫時擱置,但一應布置俱全.心中有所動,便留在原地看顧一二。

  “聖僧對此感興趣?”大太監見狀,便向三藏法師詢問了一句。

  “阿彌陀佛。”法海也不隱瞞,道一聲:“只是想起了俗家之父母,當年先母也是拋打繡球,與家父結了姻緣。”

  此事連大聖等人都不知曉,還是初次聽師父提起,但師父卻也只是點到為止,並沒有講述後續.他們這些當徒弟的也不敢多問,那大太監顯然也知道分寸,更不提此事。

  法海從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

  而本世三藏法師之父,如今在大唐朝中為官,而母親.在三藏法師當年報仇之後不久,便自盡了去。

  此事,讓難免讓法海聯想到自己的那一位,被稱作是人間活佛的好友。

  為了讓降龍羅漢歸位,卻害了一家人性命。

  而三藏法師出生時便有這般遭遇是否也是佛門讓金蟬子歸位的手段?
  只是卻不知靈山是否能想到,三藏法師還未曾到靈山取得真經,以成正果時.他法海便已經先來了。

  “還請大伴繼續帶路。”

  現在稱呼大太監為大伴的,顯然又多了一個,而這位大太監似還有些受寵若驚之意畢竟這位三藏法師的能耐,在天竺一國,尤其是對於他們這種人來說,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了。

  不論是剛入鳳仙郡時,雷部眾神相送;還是玉華州時,直接促成玉華城與七位獅王結成同盟;亦或是在金平府,二郎真君、哪吒三太子等天界大神親臨.
  這放在以往,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傳奇故事。

  但如今,傳奇就在眼前。

  而且,大伴還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事情,比如他們陛下聽聞三藏法師將一路之上將那些佛寺中所謂的高僧一一擊敗降服之後,曾經大呼曰:妙哉!
  陛下不喜佛門。

  或者說,這三界之中,沒有哪一位君王,會情願自己的王冠之上,還壓著另外一重山。

  即便是玉帝也不例外。

  他難道就喜歡被天道壓在頭上?
  顯然是不願意的,否則也不至於煞費苦心的來培養楊戩了。

  或許是天道從中作梗,他身為天帝,卻好似注定了沒有兒子。

  即便只剩下的那一個名義上的兒子小金烏,如今也更不再跟他往來.那麽他想要做的事情,能夠托付給誰呢?
  其實除了楊戩,再無第二人選。

  入朝見駕。

  直接去了禦花園。

  在禦花園宴請三藏法師,幾乎成了招待三藏法師時的基本配置,天竺國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宮中畢竟不比宮外,宮外的百姓們認不出公主情有可原,若是這些宮中之人,尤其是陛下心腹們還認不出公主殿下來,那也當真該問罪了。

  嘩——

  原本還坐著的天竺皇帝陛下,在看到三藏法師時,隻說果真大唐神僧,盛名之下無虛士;又看到他門下的幾個弟子,又說傳言果真不假,除了那四海三太子之外,剩下的三個徒弟.也當真是醜陋得駭人,所幸提前已經有了準備,倒也未曾失了儀態;但最後看到跟在三藏法師師徒身後一同進來的女子時,便忍不住站起來,而後還往前大走幾乎,口中急呼道:“王兒!我的王兒!”

  這兩聲“王兒”出口,叫公主也刹那間破防,以往受來的委屈,此刻終於轟然崩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