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423章 俺老孫來給你送取經的錢來了;默寫
  第423章 俺老孫來給你送取經的錢來了;默寫經文
  對於如今的法海來說,別說是無字真經,即便是空手回去,也並非不能交差。

  隻把筆墨斥候著,便能將自己腦子裡所記的經文全都默寫出來。

  這些經文難道還不夠大唐的僧人來學?

  其實是足夠了的。

  但.若是當著這樣回去,那豈不是白來了這一趟?
  而且剛才在藏經閣裡轉了一圈,若真要讓法海就此空手回去,他豈能善罷甘休?

  這三十五部,共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經文.貧僧全都要,少一本都不行。

  自己的胃口大,但靈山顯然也不是肯吃虧的。

  法海一時也沒有跟靈山撕破臉皮的打算,因此.他心中起了一個計較。攔下了悟空之後,向著阿儺與伽葉說道:“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適才是我師徒莽撞了。”

  阿儺、伽葉見三藏法師忽然這般言語,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搭話,只是一旁賠笑,道:“聖僧言重了。”

  也是傳言中三藏法師法師,性情嫉惡如仇,如今發現了經文是“無字真經”,還能手持九環錫杖跟他們溫聲和氣的說話,怎能叫他們心裡不犯嘀咕?
  雖然聽三藏法師意思,他已經看透“無字真經”的奧妙,但這說話的語氣,還是讓他們片刻不敢放松。

  正在心疑之間,又聽見三藏法師說道:“悟空.你把那些財貨送到大雄寶殿去,再請教佛祖.問問以咱們的金銀,夠不夠把那有字的也取回大唐。”

  大聖當即一樂,道一聲:“是,弟子去去就來。”

  “等等。”法海將紫金缽盂取來,送到悟空手上,道:“且持此寶去,為師上下,只有此物是大唐之寶了若是金銀不夠,便再加上此寶。”

  阿儺與伽葉還想要出手攔一攔,但終究是在法海的目光逼迫之下,退了兩步,兩人對視一處的時候,面面相覷,一時竟不知道如何是好。

  “佛祖。”大聖人還沒到,聲音便已經在大雄寶殿上傳開了,“俺老孫來給你送取經的錢來了!”

  話音才落下,就見大聖已經到了殿上。

  嘩啦啦——

  只見他把人種袋一張,許多金銀珠寶落了一地,可見他們師徒一路上,這財貨積攢的確實不少。

  大聖這會兒也大方,一丁點兒也沒留下,全都倒了出來。

  大聖與師父之間的默契自然不用多提,剛才師父才一開口,他便知道了師父的想法,師父分明是想要將藏經閣搬空
  大聖心裡甚至還暗暗琢磨,即便是沒有無字經書這一節,師父恐怕也會“借機生事”。

  在諸佛與菩薩們的頗有些驚訝的目光之中,大聖向著佛祖拱拱手,十分豪氣的向著佛祖說道:“師父讓俺老孫來向佛祖請教請教,就問這些人事,夠不夠取經之用。”

  說完了,大聖又頓了頓,從懷中掏出一隻紫金缽盂,十分鄭重的說道:“這是我師父離開大唐時,大唐天子相贈的紫金缽盂,若是金銀不夠,此寶也可奉上。”

  這紫金缽盂如今在三界的名聲可不小,可以說是三藏法師成名的三大法器之一,另外兩樣自然就是九環錫杖與錦斕袈裟。

  大雄寶殿中的眾僧,許多還是第一次見,故而目光轉視了過去。

  大聖見了嘿嘿一笑,道:“諸位可要來試試大日佛焰?”

  場面先是一時沉寂,而後眾人卻把目光望向了大日如來的身上。

  大日如來五心向天,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並不為所動。

  佛祖是心知肚明的,但他面上佯怒,道一聲:“你這撒潑的猴子,豈敢在我大雄寶殿上耍刁?”

  悟空順勢道:“這卻不是伱靈山未曾誠心渡人?那阿儺伽葉向我師父要人事,被我兩棍子唬得退了去,自知理虧,故而送了我師父【無字真經】.好在我師父乃大德高僧,一眼便勘破其中玄妙只是我師父雖然能勘破這無字經文,卻如何將白紙傳揚於三界?故而遣我來送人事,要取些有字的真經這難道不是你靈山的規矩?”

  “怎麽到了你佛祖面前,還成了俺老孫放刁?”大聖忍不住陰陽起來,“難道這規矩見不得人?這人事還得背著人收?”

  一旁的菩薩聽了大聖的話,心說:誰以後再跟我說這猴子跟著唐三藏有了長進,貧僧定讓他分別試試三光神水的滋味。

  “去!”

  佛祖一指面前的金銀,這些金銀便飛出靈山,散落在人間各處,而後才對著大聖忍不住笑罵了一句:“你這潑猴,貫是嘴刁且莫叫嚷,藏經閣之事我已經知曉了,你師父說的不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須知當年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隻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賣的賤了,讓後代兒孫沒錢使用故而才留下了這個不成文的規矩。”

  “這些金銀,吾取之無用,已散去人間。”佛祖面色嚴肅,“那紫金缽盂,便不用留下了,且送還你師父.速速取了真經,往大唐去吧。”

  “嘿嘿!”大聖提聲笑了笑,這才向著佛祖雙手合十,道一聲:“多謝佛祖。”

  然後便出了大雄寶殿,直去了藏經閣。

  “成何體統!”

  等大聖出去了之後,不知道又從何處傳來一聲怒斥之聲。

  而後便掀起了波瀾,霎時間整個大雄寶殿之內就是一片嘈雜,議論紛紛。

  佛祖並沒有製止,他坐在高位上將下方的情形看得是一覽無余,而後卻是將目光先後投向了彌勒與藥師兩位佛祖身上。

  彌勒佛依舊是笑容滿面,藥師佛則是開口道一聲:“肅靜!”

  騷亂這才漸漸平息。

  且說大聖回到了藏經閣,將大雄寶殿裡的事情說了,便招呼幾個師弟去般經文。

  阿儺與伽葉本想要攔一攔,但還真沒有那個膽子,畢竟金蟬子是什麽脾性,他們兩個是十分清楚的如今真靈複蘇,且不說佛祖眼下都讓著他.怕只怕佛祖當真有意讓他接掌靈山,他們兩個如何敢在此時開罪?
  況且人事也給了,佛祖也應了,這邊兒也就沒有他們兩個什麽事兒了。

  只是
  “大聖且慢動手!”

  阿儺只是回頭一眼,就瞧見大聖竟然直接搬了櫃子,就往那人種袋裡裝一時驚駭不已,快步上前,下意識就想要阻止。

  但被大聖一瞪,腳步當即一頓,又有些不敢上前。

  他回頭去看三藏法師,但也只是對視了一眼便錯開了雙目,順勢轉向了一旁伽葉,眼神求援。

  伽葉也知道輕重,連忙道:“我去去就來!”

  同時心裡說,這哪裡是取經?

  分明是搶經!
  伽葉一路跑到大雄寶殿,將藏經閣之事告知了佛祖,“佛祖,若再不阻止,那孫悟空怕是要將藏經閣搬空了。”

  佛祖對此根本不在意,他巴不得三藏把經文全都搬走,但這會兒還是要做一做姿態,卻是向彌勒佛問了一句:“那人種袋是東來佛祖之寶,不知東來佛祖意下如何?”

  彌勒佛笑呵呵道:“三藏不辭辛苦,遠過重山而至靈山取經,況且適才更是佛祖應下了那大聖之言貧僧以為,正該如此。”

  “古佛可有高見?”佛祖又問了燃燈古佛一句。

  “此大善之舉,我靈山經文可盡數傳於東土,乃佛門之幸事。”燃燈古佛自從皈依佛門之後,才算是就此大徹大悟,修為一日千裡,遠非當年可比。

  只是往後一向低調,當年老子化胡時,優婆羅陀佛第一個尋到也並非是大日如來,而是燃燈古佛只可惜他並未依從優婆羅陀佛所請,同多寶如來爭奪靈山之主的位置。

  他甚至都不怎麽來靈山,只是在靈鷲山元覺洞自家道場之中閉關修行。

  此番也是接到了佛祖法旨,才來到靈山。

  大雄寶殿裡,三位佛祖對此事都沒有什麽意見,旁人自然就更沒話說了。

  伽葉告罪一聲,離開了大雄寶殿,再次返回到了藏經閣中,將依舊還在強撐著的阿儺喚出來,向著三藏法師與大聖說道:“小僧此前已經詢問過了,佛祖說此處經文,任憑法師取用。”

  佛祖都開口了,大聖他們幾個更不客氣,三兩下便將此處的經文掃蕩一空。

  而此刻,大雄寶殿之中,佛祖緩緩開口:“也是巧了,我靈山上下,此刻正有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僧眾正合經文之術。”

  說罷,佛祖輕輕一揮手,便有萬道金光匯聚在靈山大雷音寺上空,而後便聽到佛祖接著說道:“爾各取一道,抽到了什麽,便將其默出來。”

  觀音菩薩最先出手,信手引來金光,金光入手,卻化作一冊書頁,除卻封面上有文字之外,內裡全是空白一片,菩薩指了指封皮上的字,笑道:“《華嚴經》第二十一卷。”

  然後便見她雙掌合十,唇角微張,那空白的書頁便在菩薩面前不斷翻動,並且隨著一道道的寶光鐫刻,原本空白的書頁之上,已然是浮現出了一枚枚經文。

  “阿彌陀佛!”

  彌勒佛、燃燈古佛與藥師佛也齊齊出手。

  普賢菩薩、孔雀大明王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也隨後跟上——

  降龍羅漢也想要取一份,但見許多真佛與菩薩還沒出手,便隻好先安奈片刻,畢竟他是不慌的這些經文全都記載腦子裡,也不怕抽到不會的。

  躲是躲不了,最終大雄寶殿之中人手一份,有些已經寫完了,還有一些.只能是大眼瞪小眼,一時面面相覷。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這般多的經文,也不是人人都能背全的,即便是諸佛與菩薩們,也各有所長。

  但似四大天王之流,也沒什麽苦惱,因為他們不論是哪一部.都默不出來。

  至於說這些經文會不會因此而失傳,佛祖對此並沒有任何擔憂,因為整個靈山之中,能將這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經文默出來的,並不在少數。

  比如他自己,再比如觀世音菩薩與普賢菩薩.亦或者,是那將這些經文消化完了的唐三藏。

  但因為他的突然抽查,且叫靈山眾僧上下的悲喜並不相同。

  即便是一些真佛與菩薩,也一個頭兩個大。

  比如大日如來,再比如大聖國師王菩薩.這裡兩個一個是專精密宗,另外一個.乾脆就是第一次來靈山,是自修成的正果菩薩,這些經文,他還真不太清楚。

  反而是金吒與木吒兄弟兩個,胸有成竹。

  其實想想也不奇怪,畢竟他們的師父,一個是文殊菩薩、一個是觀世音菩薩.不論如何,這專業知識是全面又扎實。

  也是難得佛祖慷慨,師徒一眾等阿儺與伽葉抄完他們各自的經文之後,並沒有直接離開靈山返回大唐,還專程來到大雄寶殿之中相謝。

  自然也就看到了大雄寶殿中,那些抱著書頁一字未動的諸佛、菩薩與羅漢們強裝鎮定的模樣。

  默完的,早就收工了。

  沒寫完的,基本都是一字未動,不知如何下筆的。

  阿儺、伽葉引了三藏再入大殿,如來佛祖見了便高升蓮座,指令降龍、伏虎二大羅漢敲響雲磬。

  示意三千諸佛、三千揭諦、八金剛、四菩薩、五百尊羅漢、八百比丘僧、大眾優婆塞、比丘尼、優婆夷,各天各洞,福地靈山,大小尊者聖僧,該坐的請登寶座,該立的侍立兩旁,先把手頭上的事兒全都放下。

  一時間,天樂遙聞,仙音嘹喨,滿空中祥光迭迭,瑞氣重重——

  等眾僧相互見禮之後,佛祖開口問道:“阿儺、伽葉,傳了多少經卷與他?可一一報數。”

  這是明知故問了,藏經閣現在是被搬得乾乾淨淨老鼠進去都兩腳打滑。

  但阿儺與伽葉還是一一報數,總是一個儀式感。

  這邊說罷之後,法海還是認真向佛祖行了一禮,道:“多謝佛祖賜經。”

  無字經與有字經,全都取得了,這一趟西行,物超所值!
  若是自己沒記錯,原本三藏法師取回大唐的經文,只有五千余卷,其中還有不少因為濕了水,而導致經文不全的。

  “此經功德,不可稱量,雖為我門之龜鑒,實乃三教之源流。”佛祖向著三藏說道:“我知你傳道之心,但須知經文之寶重,示與一切眾生,不可輕慢”

  “弟子謹記。”

  菩薩此時起身說道:“貧僧當年領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之人,今已成功,共計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還少八日,不合藏數.”

  說著菩薩看向了三藏,“三藏,你可在八日之內回東轉西,庶完藏數。”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