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真的中了?
她親自用顧六送來的棗核培養的樹苗,在空間裡吸收了足夠的黑土地的養料,如今即使再拿出來,也比普通的棗樹苗長勢更好更快。
只是唐宓不敢暴露空間的存在,所以都是借了顧六的名聲,說這些棗樹苗是顧六送的。
其實空間內已經有十多棵長好的棗樹,她親自嘗過這些棗子,味道又甜又脆,別提多好吃了!
“我……”胡盼兒見唐宓和夏荷一直看著自己,半響後抿著嘴說,“我怕我照顧不好!”
唐宓一邊理著手裡的絲線,一邊說,“大姑奶奶說表妹你最像她,在地裡乾活也是一把好手,之前大姑奶奶種的那些葡萄,你也照看了不少!”
“這些葡萄可甜了,我在鎮上也買過一些,都沒你種的好呢!”
胡盼兒被唐宓說的有些高興,她難得被人誇讚一次,而且唐宓說的認真,絲毫不像是在敷衍她。
“你要是喜歡,今年我家裡種的多,我送你一些!”如今地裡分家了,胡家二房也得了一些葡萄,元氏不怎麽搭理都是胡盼兒在照顧。
等葡萄熟了,也是胡盼兒帶到鎮上去賣,至於能賣多少,也是胡盼兒說了算。
所以她敢做主,說一些自己種的葡萄給唐宓。
可胡家二房的事情,唐宓也是知道的,她有些憐惜這個表妹,看著胡盼兒會想起從前的自己。
胡盼兒比她還要小一些,瞧著既瘦又纖細,頭髮更是枯黃毛躁,瞧著整個人都沒什麽氣色。可就是這麽一個小小的姑娘,手腳卻無比的靈活,連大米這樣難纏的孩子,到了胡盼兒的手裡,都乖巧的像一個小貓似的,也不哭也不鬧了。
唐宓想幫胡盼兒一些,也不願意讓胡盼兒為難。
“好呀!”唐宓笑著點頭,“那我釀酒給你喝!”
胡盼兒聽著也笑了起來。
唐家借來的東西全部都歸還的時候,還帶了一些瓜子花生,借東西的人家,都覺得唐家太客氣了,一個個都笑著誇唐家會辦事。
在夏荷回門這一日,唐家還雇了一輛馬車,說是牛車坐著太顛簸了。
路上遇見相熟的,還被打趣著,說明年這個時候,夏荷和唐谷怕是要抱著個孩子回上河村了。
唐家和夏家一片喜氣洋洋的樣子,等夏荷回門完了,唐家紡線的工作又開始了。
“哎喲你是沒瞧見,這夏家的姑娘嫁來那天,頭上帶著的花我記得賣的還挺貴,是千錦布莊做的絨花!”
“這絨花算什麽,你那麽大的眼睛沒瞧見啊,夏荷的頭上戴的是金簪啊!”
“真是金簪啊?我還以為是假的呢!不過,唐家是真的舍得啊,上的肉比青菜還多!我家那口子還和我說,這嘴裡吃了太多的肉,想吃口青菜都沒多少!”
“那是你家那口子挑嘴,這宓姐兒的手藝,可是村裡出了名的好!你知道我那婆婆吧,胃口一直不好,可那日還吃了不少粉蒸肉呢,說是吃著也不膩味,還很爽口!她走的時候,還對這粉蒸肉念念不忘!”
……
村裡的人提起唐家辦的親事,無一不是誇讚的。
但是唐家娶兒媳婦,也不是誰都要請的。
像蘇家和之前欺負唐書的幾家人連帶親戚,可是一個也沒請,連送的禮金也沒收。
唐家人似乎還真不在乎外人怎麽說,他們自己過的高興就好。
可村裡的人,還大部分都是羨慕唐家的。
“也不知道唐家什麽時候再招人,我也想去!”很快,眾人又轉移話題,“就黃婆婆的孫女黃雲,從前見誰都是低著頭,如今卻也變的利索了!她在唐家做活,一天有十文錢拿,之前沒人提親,如今倒是有不少人想要娶她回去!”
“可不是嘛,還有麥苗,她家那兩個哥哥,也有人說親了……”
“唉,我今晚還要再去問問,唐家可不能這麽偏心!”
柳氏坐在人群裡,可卻沒人搭理她,這些碎嘴婆子們念叨都是唐家,壓根沒注意到如今已經到了考試的時間。
這次,蘇亭去赴考了,說是等考個秀才功名回來,就和王家把親事辦了。
柳氏本想在這個時候出來吹噓一下,可哪知村裡的人壓根不搭理她,偶爾有人來奉承她幾句,也會很快被挪開話題。
只是短短的一年,村裡人羨慕的對象,就從她變成了唐家。
不少人都羨慕薑氏,說薑氏如今是個有福氣的。
大兒子有出息,娶了個兒媳婦又聰明又能乾,二兒子劁豬還出了名,縣裡不少人都想拜唐糧為師。唐書年紀小倒是看不出來什麽,但是書卻買了不少!
還有唐宓……
唐家如今那紡車,就是唐宓搗鼓出來的。
這紡車比她們用的好很多,而且速度很快,紡出來的線卻很好。
千錦布莊的管事的一見唐家人就笑嘻嘻的,像是看到了搖錢樹一樣。
眾人說的厲害,就差說唐宓掉進河裡變成了仙女,還說唐宓之前不順利,也是被蘇家連累了。
呸!
柳氏每次聽到這些話,都氣的一夜睡不著。
可她又不敢動手,畢竟她真不是這些婆娘的對手!
日子這麽過著,半個月後,柳氏和往常一樣坐在了村口,想著蘇亭應該要回來了。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大喊,“咱們村有人中了,有人中了!”
“中了,下河村出老爺了!”
“快快快,快去告訴村長!”
柳氏一聽,眼眶頓時就紅了!
中了?
她的兒子蘇亭中了!
柳氏也不顧放在身邊的籃子,她急匆匆的朝著前方跑去,最後又站穩身子,撫摸著頭髮,有些悔恨自己沒戴多一些首飾。
等等,報喜的人來了,她是不是要準備一些喜錢?
柳氏想要回家,可又有些猶豫。
她就要站在村口,讓這些沒眼力的人瞧瞧,她如今可是秀才的娘了,現在要想來巴結她,怕是已經晚了。
不過片刻,一陣銅鑼的聲音響起,有人放了鞭炮,聲音劈裡啪啦的響,讓村裡的人都開始注意到了村口的動靜。
下河村這麽多年,還沒正兒八經的出過一個秀才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