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禁軍想到的生路
宋軍望風奔潰的事跡實在太多,這讓趙桓著實沒有多少信心。
哪怕城牆上有弓弩相助,城牆下宋軍崩潰也是常態。就在今日清晨趙桓還親眼目睹了這種慘敗。
如今局勢又到了要出城掩殺的時刻,趙桓心情沉重,不知道結局會如何。
但即便如此,趙桓還是迅速壓製住了內心的不安,對劉鞈說道:“朕已經將內城守禦全權托付給卿,戰守之事,卿可當機立斷,無需向朕請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這個局勢下趙桓最應該作的。
國家傾危,此時還君臣相疑,那就別想著扶大廈於將傾了。
劉鞈重重回道:“臣必不負官家重托!若有閃失,願以死報效官家器重。”
“朕不需要卿性命,朕要的是必須守住內城。還有什麽事情,朕能襄助,卿但言無妨。”
國難當頭,劉鞈也沒有多做客套,立即說道:“此次出城關乎全軍士氣,關乎首戰立威。臣請官家派一員高階武臣親自領兵。”
高階武臣?
趙桓思慮了片刻,宋軍禁軍中的高階武臣是誰?樞密使?張叔夜?
當然不是,張叔夜可是樞相,是負責調兵的相公,是文官中位高權重的存在。
真正執掌禁軍的是三衙,也就是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三衙的長官分別稱為殿帥,馬帥,步帥,合稱三帥。
當然了按照大宋幽默官場習俗,這三衙都沒有主官,沒有任何一位都指揮使。
都是以副都指揮使掌管本司事務,比如殿帥就是殿前副都指揮使王宗灌。馬帥是主管侍衛馬軍司郭仲荀。
趙桓說道:“讓郭仲荀領兵出戰。馬軍司所有戰馬都搜刮送給了金軍。他這馬帥,是時候展現一下其存在意義了!”
郭仲荀得到軍令,嚇得面色慘白。作為禁軍實際上的統帥者,郭仲荀實在太了解這些禁軍是什麽德行。
自己恐怕還未走出保康門橋,禁軍就能望風奔潰。
吳革也覺得不妥,向趙桓請命,說道:“臣及部下百余人皆願為國家效死,絕不會望風奔潰,願代為先鋒。”
趙桓立即拒絕,這些人歷史上為了拯救國家,與金人作戰前連妻、子都先殺光了,可謂不惜一切代價,誓與金人分生死。
這種忠誠苗子,這要下城了,恐怕絕對一去不回。
況且諾大國家,不能隻依靠這區區百余人支撐。所有人,都要報效國恩!禁軍不能一直這樣萎靡渙散下去。
“無需卿去作戰,卿帶上兩百人,到城門前督戰!我大宋軍隊,自今日起,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望風奔潰者,盡皆處死!”
皇帝的態度堅決,郭仲荀也只能硬著頭皮下城。
作為馬帥,郭仲荀十分清楚,守城不能消極防備,所謂久守必失。出城打金軍一個措手不及,打擊金軍士氣,延緩金軍攻勢是十分正確的抉擇。
可是若出城的人選是自己,那郭仲荀覺得還是死守城池更加穩妥。
有這種想法的當然不是郭仲荀一人,被劉鞈指派的這兩個指揮,足足一千人,絕大部分都抱著這種想法。
此時宋軍人心還未統一,忠貞報國的將士已經踏出了城門,但其他習慣了偷奸耍滑的禁軍還逡巡不前。磨磨蹭蹭的徘徊在城門前,不願離開城池。
人心不齊,導致軍陣碰撞,甚至出現了混亂,堵在了城門前。
甚至連正在填河的金軍都發現了城門洞的異樣,軍隊停止填河開始集結,宋軍還沒有集結完成。
劉鞈在城牆上厲聲呵斥:“馬帥,城牆上矢石已經不多,最多還能打亂金軍陣型一兩次,請馬帥立即率軍出城。”
郭仲荀見拖延不過,隻得身先士卒,走出城門,開始在城門前重新整隊。
劉鞈舒了口氣,對城牆上操作砲座、床弩的禁軍喊道:“全軍對準金軍軍陣,聽我號令。”
所有正準備發射的士卒都停下了動作,上弦的士卒加快了腳步,一排排守城器械對準了岸邊金軍,蓄勢待發。
一時間,城牆上喧囂的聲音陷入了沉寂,氣氛格外肅殺。
連正在整隊的金軍都感受到了氛圍的異常,驚恐的望向城上。
“全軍齊發!”一聲令下,令旗揮舞。
城牆上矢石齊發,黑雲蔽日。隨即金軍陣中傳來淒厲的慘叫聲,金軍陣型大亂。
內城鼓聲大作,山呼震地,鼓動如雷。
按照劉鞈規劃,此時宋軍出城,必能趁金軍混亂之際打的金軍措不及防,斬首數十百計,焚毀金軍器械。
但是理應聲勢如龍,一往無前的禁軍,卻畏畏縮縮,蝸行於城牆下。郭仲荀兩股顫顫,完全不敢帶人衝鋒。
讓禁軍在城牆上安安全全的射箭,這些人還有幾分底氣。可是讓他們主動離開城池,向金軍發起猛攻,野戰敗敵,禁軍著實是還未做好心理準備。
趙桓要求宋軍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所以這些人想到的死中求生之法,便是逡巡不前,遠離前線!畢竟不交戰,就不會面臨選擇,這是很多禁軍“機智”想的的解決之策。
要統合禁軍人心,實在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可是金軍攻城急迫,內城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來緩慢恢復軍心。必須使用重典。
趙桓憤怒的推開了擋在身前的重甲親衛,若宋軍一直如此,那自己絕對守不住內城,死不死在城頭上已經毫無區別。與其將來被金軍折磨致死,還不如直接死於投石。
若天命讓自己死,那今日就應該死在投石下。若天不絕我命,又何必畏畏縮縮?
於是趙桓不避矢石,站到城垛前,抽出隨身佩劍,奮力擲到城下。鋒利的劍刃入土一尺有余,露出在外的劍身劇烈搖晃,折射出耀眼的劍光。
趙桓決絕的命令道:“任何人今日敢退過此劍半步,斬立決!”
“皇城司,立即處死主管侍衛馬軍司郭仲荀!殿前副都指揮使王宗灌繼續領兵出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