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家兄朱由校》第436章 齊王大婚
  第436章 齊王大婚
  冠禮已然結束,等待朱由檢的,便是接下來的大婚了……

  相比普通百姓的人情冷暖,普通熱鬧,朱由檢面對的大婚顯得十分不一樣。

  在他騎馬與楊如是等人來到武英殿前的時候,見到的是在三龍橋道路兩側的文武官員,他們人人穿戴朝服,在見到朱由檢的同時紛紛行禮。

  在三龍橋前,孫承宗拿著紅緞,表示他是這次負責迎娶的工作正使。

  “請殿下稍等,副使已經去迎接正妃了……”

  孫承宗的話裡,隻提及到了正妃袁禧嬪,沒有提及其它五妃,其中緣由,全因其它五妃地位不夠。

  不出意外,除了正妃能來到這武英殿,其余五妃都會在齊王府會廳等待最後的二次拜堂。

  朱由檢對此沒有什麽想法,而是微微頷首,表示回應了孫承宗,緊接著低頭看向了楊如是。

  楊如是明白朱由檢的意思,因此解釋道:
  “殿下只是拔一級規製,因此不能全按陛下的大婚走,如眼下,正常來說正、副使需要先向陛下叩拜四次,然後拿上製案,節案,從大殿中門出,彩禮緊隨其後。”

  “之後,傳製官需要告訴正、副使迎接的工作,唱聲“茲選某官某女為皇后,命卿等持節行納采問名禮”。”

  “往後便是正、副使舉著製案和節案從奉天門出發,到了奉天門的時候,還需要把製案和節案放到迎娶皇后的彩輿中,然後褪去朝服,乘馬而行,帶著鼓樂部隊從大明門出發,一直奔赴迎娶的官員家去。”

  “之後還有,但基本都和這次大婚大差不差。”

  “宮裡今日單獨派副使前往袁府迎接王妃,大概在殿下行冠禮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抵達袁府,奉上彩禮。”

  “算了算時間,應該差不多……”

  楊如是的話沒有說完,因為那前往迎親的音樂已經響起,顯然隊伍已經走進了西華門。

  朱由檢在馬背上安靜的等了一會,便聽見音樂聲越來越大,直到不遠處西華門大門打開。

  一群紅男綠女穿著華服,吹奏各種樂器進入宮中。

  在那隊伍之中,還能見到用馬車拉運的鍾鼓車,上面的樂師在不斷敲鍾擊鼓。

  數千斤的編鍾使用四匹馬的馬車拉動,而那馬匹高大健壯,朱由檢十分熟悉。

  那本該是官場之中的夏爾馬,但眼下卻被用作了大婚拉鍾的挽馬。

  朱由檢沒有追究,他清楚這四匹馬應該是王承恩讓人帶來京城,暫時使用過後便會歸還官場。

  他回過神來,便見到一輛“翠輅”在數百迎親隊伍的簇擁下緩緩駛進武英殿三龍橋前。

  當翠輅停好,楊如是便帶著兩名玉女轉身對朱由檢作揖:“殿下可以去迎接王妃了……”

  “嗯……”

  朱由檢聞言,翻身下馬,在楊如是三人的身後走到翠輅面前。

  這時楊如是用手裡的玉如意輕輕敲了三下車門,而車門也隨之被人打開。

  兩名女婢先下了馬車,隨後朱由檢便見到了頭戴鳳冠,身著大袖衣,衣上加霞帔,內裡紅羅長裙的袁禧嬪,也就是他法統上的正妃。

  “倒是有幾分西域的風格……”

  畢竟是飽經後世化妝美顏洗禮的朱由檢,他對於袁禧嬪的長相十分滿意,但並沒有其他人那樣失態。

  袁禧嬪長得勾人,這個他早就知道了,如果長得不夠勾人,像崇禎那種一心撲在國事上的人,也不會還在潛邸的時候,就把人家給辦了。

  崇禎都如此,更別提他人了,把握不住是常態。

  “沒有紅蓋頭,果然大明瞧不上南宋……”

  朱由檢伸出手,扶著袁禧嬪下翠輅,同時看了一眼將容貌顯露在眾人面前的袁禧嬪。

  紅蓋頭這種事情,是南北朝才出現的,唐朝時期一度厭惡這種“胡風”,以至於它一度消失,直到南宋又突然出現。

  大明立國後,朱元璋仿唐製,自然也沒有紅蓋頭這說法。

  倒是到了晚明,對於女子的禁錮加大後,紅蓋頭又開始出現了。

  不過袁禧嬪看來,大明皇室依舊還是以唐禮為主,袁禧嬪下了馬車後只是用半透的團扇遮住了自己的正臉。

  “恭請齊王、齊王妃入武英殿……”

  孫承宗側過身去,讓出了三龍橋,朱由檢瞥了一眼袁禧嬪,而袁禧嬪也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朱由檢。

  二人看著對方的步子,一起走向武英殿。

  這過程中,文武百官的目光倒是沒有讓朱由檢覺得怎麽,但他總感覺這氣氛有點尷尬。

  雖說身體年齡只有二十歲,但實際活了近五十歲的朱由檢還是第一次結婚。

  帶著些許尷尬,二人在孫承宗的帶領下進入武英殿,而進入武英殿廣場後,廣場上鋪滿的黃金白銀與珠寶美玉瞬間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金銀銅錢,美玉珠寶……

  總價值近三百萬兩銀子的存在就這樣被存放在箱子裡,一排排鋪好,足足有數千箱。

  袁禧嬪忍不住看了一眼,而朱由檢則是抬頭看向了武英殿高台。

  不知從什麽時候到來的朱由校與張嫣坐在武英殿門前,而他們的面前還有兩個紅色的蒲團。

  旁邊站著內閣、六部、六科、都察院、勳貴等諸多文武高官。

  在他們注視下,朱由檢與袁禧嬪一步步的走上台階,最後在蒲團上跪坐好。

  朱慈燃和朱淑娥兩人扮演金童玉女,端著象征王妃的寶璽站在旁邊。

  朱由檢和袁禧嬪沒有接過這寶璽,而是等待主婚官宣讀婚詞。

  “孤承天序,欽紹鴻圖。經國之道,正家為本。夫婦之倫,乾坤之義……”

  宣讀婚詞的是顧秉謙,繁瑣的數百字婚詞被他宣讀完畢之後,兩名翰林編撰離場,他們需要把迎娶的賀表送到司禮監去複命。

  “及冠……”

  張嫣站了起來,顧秉謙在旁邊唱禮。

  王安端著木盤隨著張嫣走到了朱由檢夫妻面前,木盤上托著九龍四鳳冠,而張嫣親手為袁禧嬪脫下鳳冠,隨後將這華貴的九龍四鳳冠佩戴在她的頭上。

  “齊王妃須知節守禮,齊王在外征戰主事,莫不要讓他在外還需擔心府內內廷之事。”

  “妾身知曉,謝中宮娘娘提點……”

  張嫣與袁禧嬪對話,前者以過來人的身份提醒袁禧嬪,而袁禧嬪也十分懂禮的回應。

  她的這番舉動讓張嫣滿意,她之所以選袁禧嬪,就是覺得袁禧嬪這個人適合做和事佬。

  加上王妃的身份壓陣,哪怕周素潔、田秀英、衛平陽、李韶禧、沈香君這幾人性格不合,那也不會當著面忤逆袁禧嬪。

  說到底,她們只是平妃,除非朱由檢默許,不然沒有誰敢頂撞正妃,哪怕是衛平陽和李韶禧這兩個貴妃也不行。

  張嫣不太相信自家叔叔會默許哪個妃嬪騎到正妃頭上,畢竟除了萬歷、泰昌這幾個人外,正常的男主人都不喜歡內廷生亂。

  “五叔叔裡面請吧……”

  對袁禧嬪交代完,張嫣示意二人進入武英殿,而這時兩旁的宮女太監也紛紛搬開桌椅。

  文武大臣和朱由校等人紛紛進了武英殿內,而殿內上高掛的是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馬氏的畫像。

  朱由校和張嫣坐在了他們畫像前,面朝朱由檢和袁禧嬪。

  對於他們來說,這兩個畫像只有代表意義,不過對於朱由檢來說,他卻覺得新奇。

  他看了看畫像,隨後才和袁禧嬪站在了殿上。

  接下來,儀仗隊和女樂鼓匠紛紛表演,而袁禧嬪也和朱由檢一樣,被叫去換上更為華貴的婚服。

  等其好不容易穿戴完畢之後,她與朱由檢走到朱由校和張嫣面前連續拜四次,然後由顧秉謙開始宣讀加封詔命。

  由於畢竟不是真正的皇帝、皇后婚禮,所以這過程免去了皇后加封結束後,對百官和主婚者的賞賜。

  朱由檢與袁禧嬪從朱慈燃、朱淑娥這兩個金童玉女手中接過寶璽,這也就代表禮成了。

  不過,在禮成之後,他們還需要經歷一些繁瑣的流程。

  比如在冊封禮儀都結束之後,朱由檢被要求換上冕服,袁禧嬪要求換上禮服,然後他們得自行到奉先殿拜謁皇帝的家廟,拜謁完畢之後,才能回府。

  喜宴什麽的,已經在齊王府準備好了,不過朱由校顯然不能前往。

  他遙遙的跟著朱由檢他們,隔著數十步,看著他們祭拜家廟,然後在他們走出時才對朱由檢開口:
  “弟弟今日回去,喜宴就不要陪太久了,讓承恩和化淳陪便是。”

  “另外五妃的婚禮還需繼續,今日弟弟操勞,夜裡別忙的太晚。”

  朱由校說這話的時候,心裡莫名感歎,或者說他這一天,都覺得有些感歎。

  他沒想到自己能親眼看到自家弟弟大婚,一時間他有些不舍,又有些嫉妒。

  他隻覺得自家弟弟大婚過後,即便他是皇帝,也不能隨便出入齊王府內廷了,而且朱由檢肯定要花些時間陪家人。

  本來他和朱由檢之間的相伴時間就少,現在朱由檢大婚,一口氣還入了六個妃嬪,那能給他的時間就更少了。

  “我和弟弟,怕是日後沒那麽多機會遊玩了……唉……”

  朱由校內裡愁苦,倒是朱由檢不明其意,作揖表示知道了後,便帶著袁禧嬪上了王承恩等人駕來的象輅。

  象輅前後共有內廷、禮部、齊王府的千余名太監、官員、婢女。

  他們站成兩排,中間是上百輛大車,車上放著裝有紅線纏繞的銅錢紅包。

  “起……”

  伴隨著王承恩的一聲唱禮,象輅動了起來,千余名隨從也紛紛跟著啟程。

  他們這次需要繞內城一圈,雖說沒有五十裡,但三十裡也是有的。

  算下來,最少要走整整兩個多時辰。

  對於這些隨從來說有些累人,但他們心裡都十分高興,因為這車上的賞錢若是到了末尾沒有發完,那基本上就是他們均分。

  不過,這種事情不可能故意做的很明顯,因此發賞錢也是一個技術活。

  不能發多,發多了自己沒有,不能發少,發少了挨罵。

  所以當象輅走出西華門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拱衛營拱衛下的道路,拿著紅包,手把手的交到一些圍觀的百姓手裡。

  這個過程不曾停留,因此即便走了三四步,他們也隻發了一兩千紅包,區區幾兩銀子。

  “齊王千歲!”

  “齊王千歲千歲!”

  在道路兩旁的百姓,有的是起哄在叫嚷,有的則是真心祝福,還有得則是為了拿到紅包而嚎叫。

  朱由檢坐在象輅之中,旁邊是眼觀鼻、鼻觀心的袁禧嬪。

  袁禧嬪本想著朱由檢會和她說一些話,但讓她失望的是,朱由檢居然從象輅的桌下拿出了五六本奏疏,就這樣當著她的面開始查閱了起來。

  “……”一時間,袁禧嬪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只能小心翼翼的偷瞄朱由檢。

  到了後來,她發現朱由檢一心在奏疏上後,便開始明目張膽的打量朱由檢了。

  對於出生河西之地的袁禧嬪來說,實際上她是比較喜歡有胡須的男子,尤其是美髯,那便再好不過。

  不過與她的喜歡相悖,老朱家經過一代代的基因篩選,似乎到了成化皇帝朱見深以後的後代,在胡須這塊都有些稀疏了起來。

  比起明初和中前期,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成化這些大胡子皇帝,晚明的皇帝基本上都只有短須,甚至沒有。

  朱由檢興許是年紀輕,又或者是老朱家基因改良的太成功,總之他沒有什麽胡須。

  只是,雖然他沒有胡須,但得虧母親劉氏給了一副好模樣,不管放在哪個時代,他都能憑著外貌混一口飯吃。

  袁禧嬪眼中的朱由檢,實際上和百官們對朱由檢的評價差不多,而起居注官對於朱由檢的描寫是最多的。

  【齊王長約六尺,美姿顏,好沉靜,闊達聽受,善用兵,猛銳冠世。雖弱冠秀發,氣勢蓋天,與項籍似,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齊王府的起居注官,實際上算是有些謬讚了,因為朱由檢只有五尺八寸(186cm),並沒有六尺,至於後面的描寫也有些誇張。

  不過這也能看出,在眾人審美中,朱由檢確實是屬於長得不錯,很有威嚴的一個人。

  換而言之,在外貌和氣度下,袁禧嬪原來的那些喜歡都被她拋到了九霄雲外。

  她本來還以為齊王是個胖子,或者是個武夫,現在看來,更像辛棄疾、霍去病這樣的少年英豪。

  袁禧嬪看朱由檢看的走神,朱由檢卻在處理這手中這幾份加急的奏疏。

  他的眉頭忍不住的皺起,因為在他手中的奏疏裡,他又看到了建虜的一些調兵情報。

  其中,以黃台吉調濟爾哈朗與兩白旗前往喜申城最為讓他注意。

  喜申城便是後世的哈巴羅夫斯克,也就是阿速江匯入黑龍江的三岔口。

  在這裡屯兵,在朱由檢看來,黃台吉可能只有一個目的。

  “郭桑岱……”

  朱由檢呢喃著郭桑岱的名字,而他在想到後,也伸出手輕輕敲了敲車窗。

  他這舉動,讓袁禧嬪立馬收回了目光,而車窗外的王承恩也詫異的打開車窗。

  不過,當他看到自家殿下手裡的奏疏後,他立馬就明白了自家殿下可能是有事情吩咐。

  “讓尤世功和監察司的人分別提醒郭桑岱,建虜可能會朝他攻去,讓他小心些,若是受了攻擊,死守便可。”

  “奴婢領命……”王承恩聞言心中一緊,連忙應下,隨後關閉了車窗,找人交代去了。

  至於朱由檢,他則是合上了奏疏,將奏疏收了起來,緊接著閉目養神。

  他對於黃台吉會去進攻郭桑岱,抱有很大的確定。

  說白了,菇毛飲血的北山女真,突然從部落製變成了城邦製,這本來就讓人覺得奇怪。

  北山的氣候環境和地理環境,注定了在沒有外來糧食的進入下,當地是不可能聚集起一個個城邦城池的。

  這也是為什麽,明朝中前期,一直可以羈縻奴兒乾地區,持續到萬歷年間的緣故。

  說白了就是靠著糧食來羈縻管理北山女真,因此北山女真在明代基本屬於被拿捏的對象。

  哪怕奴兒乾都司廢除之後,東北諸衛羈縻長官也得集結於奴兒乾城,再順著黑龍江南下,前往遼東開原集結然後赴京朝貢、請襲、敘職。

  由於北山地區過於貧寒,大量北山女真首領都拖家帶口往關內跑,大量女真官員都請求調往遼東、山東、北直隸任職。

  例如景泰三年,兀的河衛指揮使兀山被明廷調任山東行省遼東都司金州衛任職。

  成化十四年,阿古河衛(今俄遠東阿古河流域地區)的兀丁哥等六人因違反大明政令而被斬首。

  還有正德元年,因葛林衛(今俄遠東格林河地區)指揮同知塔哈住因治績優異而被內閣從衛指揮同知升任衛指揮使等等事情。

  相比較內東北的海西、建州、東海三部,北山女真向來是人數最多,卻被拿捏最狠的一部,原因就在於糧食。

  其它三部面前可以自給自足,而北山只能靠明朝輸血。

  因此,自從萬歷年間以來,北山就處於斷糧的邊緣,許多衛所只能搬遷,拆分去廣袤的奴兒乾地區狩獵來苟活。

  這種局面一直都沒有變化,突然複遼之戰結束後不到兩年,北山女真就團結在了一起,而且還是二十幾萬人的抱團在一處。

  北山可沒有能養活這麽多人的耕地,黃台吉心裡很清楚。

  加上明軍在複遼之戰前後展現的強大海運能力,黃台吉或許心裡早就知道了北山女真很有可能是大明扶持的一股勢力,甚至努爾哈赤和代善等人都清楚。

  至於這群家夥為何一直沒有動武,恐怕原因和朱由檢當年的想法一樣。

  當年朱由檢覺得國力空虛,無法發動北伐,想著讓建虜苟活兩年,順帶幫忙開墾幾十萬畝耕地。

  現在黃台吉他們也是這麽想的,覺得分兵不利,不到山窮水盡就去攻打郭桑岱,明顯是一個虧本買賣。

  不如讓郭桑岱靠著大明輸血來開發奴兒乾,等明軍真的要北伐,就提前收拾了郭桑岱,給大金打出更大的戰略縱深空間,順帶得到十幾萬畝現成的耕地。

  黃台吉的想法,和當初朱由檢的一樣,而事實也確實是這樣。

  如果建虜能打下奴兒乾城,那確實可以收獲十幾萬畝耕地,外加幾十萬石米麥。

  可問題是,郭桑岱早就做好了準備,而他手下的幾萬戰兵也基本是按照普通拱衛營來訓練的。

  盡管說訓練歸訓練,他們沒有實戰,充其量是大明兵馬司的戰力,但兵馬司再菜也能守城。

  朱由檢需要的,也僅僅是郭桑岱把北山守下來。

  “已經入冬,他不可能現在動兵,如果他要動兵,最快也是二月。”

  “二月到六月,郭桑岱只需要守四個月就足夠。”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得給他弄些守城的東西。”

  朱由檢閉目養神得到了答案,而心裡也差不多知道要支援郭桑岱什麽了。

  守城,能支援的無非就是火炮和火油。

  建虜的火炮技術太差,哪怕黃台吉重新啟用撫順等地的工匠,但能製造的火炮,射程最多不會超過一裡。

  這種局面下,燕山五斤炮足夠應對場面了。

  朱由檢想著,隨後等著王承恩跑回來後,他又開窗詢問道:

  “軍械局的產量如何了?”

  “五斤炮月產三千門,十斤炮一千門,二十斤炮五百門,二十五斤炮三百門,步銃九千支,騎銃三千支。”王承恩如數家珍,但末了他補充道:

  “這是第四版蒸汽機入軍械局後的產量,目前還有六十多個營沒有換裝完,恐怕……”

  “五斤炮和步銃的庫存有多少?”朱由檢打斷了他的匯報而詢問。

  “五斤炮只有六百門,步銃五千余支。”王承恩乾脆回答,朱由檢聞言也下令道:

  “全都調給郭桑岱,再派東軍都督府的一營炮手支援他,順帶調五十萬斤火炮給他,讓他自己準備好霰彈和石彈。”

  “奴婢領命……”王承恩應下,朱由檢也微微頷首,示意他可以離去了。

  見狀,王承恩折返繼續交代辦事,而朱由檢也關上了車窗。

  他與王承恩的交談,盡數入了袁禧嬪的耳中,不過袁禧嬪倒是更在意朱由檢在處理政務的神態舉止。

  瞧著朱由檢指點江山的舉止,她心裡還是不免有些欽佩和崇敬的。

  “車駕應該還有一會兒,殿下您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袁禧嬪開口對朱由檢關心,聲音很好聽,將大明這江淮官話說的聲聲入耳。

  “嗯……”朱由檢頷首應了下來,緊接著就靠在了車上那充滿了棉花和鵝絨的“沙發”上。

  興許是昨晚處理政務太過疲憊,只是靠下不久,他的呼吸就均勻了起來,而袁禧嬪也放心大膽的觀摩起了他……

   晚上八點第二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