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家兄朱由校》第640章 摸著弟弟過河
  第640章 摸著弟弟過河
  “走走瞧瞧啊,新春佳節,尋個彩頭咯……”

  “唉……”

  那邊齊國正在進行除夕燈會,這邊大明正在歡慶正旦新春。

  只是相比熱熱鬧鬧的北方,交趾佔婆府街道上卻沒有太多歡慶的人。

  北方在張燈結彩,來往拜年,暢飲新年第一杯米酒,但在這佔婆城內外,能張燈結彩的只是少部分人家,大部分百姓仍然在新年的第一天堅持工作。

  並不是他們想要工作,而是他們不工作的話,莫說明日,便是今日都很難度過。

  這一切,只因為這裡是佔婆府,是交趾南方五府。

  寧順、太和、平和、佔城、平明……

  這五府是交趾之中土民最多的五府,合計有土民一百三十四萬,幾乎佔據交趾土民近半。

  由於土民過多,加上南部高原偏多,平原都在沿海,少得可憐,因此願意遷移到這裡的漢人很少。

  十幾年的遷移政策下,五府漢人也不過二十來萬,而佔婆府僅有六萬人。

  在大明,有能力消費的,大多都是漢人,而佔婆府的漢人數量僅此,所謂新春自然不會有多熱鬧。

  因為漢土雜居,漢人是不太樂意請戲班子在城中街坊免費表演的,所以佔婆城在新春中顯得十分冷清。

  至於土民,他們雖然也喜歡過年的氛圍,但由於收入問題,他們大多沒有多余的銀錢消費。

  在眼下,大明的許多工廠都是由朝廷所掌握,所以工價權也是由朝廷根據地方情況說了算。

  根據天啟二十年定下的《大明律·工律》,天下諸京省份的最低工價是單日五個時辰為十文,這是最低的工價。

  在最低工價上,兩京二十八行省的工價則是根據當地情況各有不同而提升。

  如兩京江浙等富碩省份,即便是縣城、集鎮,單日工價也能達到二十文,若是在本省重城,那單日工價可以達到三十文到七十文不等的價錢。

  稍次兩京江浙的是其它中原十一省,工價基本在十五文到三十文左右。

  再次一等,便是南洲、東北四省和河西四省了,基本在十五文到二十文左右。

  至於工價最低的省份,那便是眼下的麓川、交趾、舊港、瀛洲等四省了。

  四省的工價低很正常,因為它們的土地上充斥著數量龐大的土民。

  土民人多,工作事少,而人多工少自然就會讓工價漲不上去。

  因此,四省的工價是踩著大明底線的十文到十五文。

  這還只是標注的工錢,實際拿不拿得到是兩說。

  因為工作少,許多人一年也僅僅只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能找到工作,拿到工錢。

  漢民還好說,每戶基本四五十畝土地,即便交趾糧價不過每斤二文,在保留口糧後,他們每年卻也能收過二十幾兩銀子,足夠一家五六口人餐餐有肉的生活。

  反觀土民那邊,一戶五口之家只有十畝耕地,產出的糧食僅僅夠他們吃飽活著,想吃肉和買布匹製作衣服,那只能通過打工賺錢來滿足。

  一戶五口之家,最少得有五兩銀子才能保證有菜吃,每個人有一套衣服,柴米醬醋茶基本能維持生活。

  五兩銀子看似不多,但以佔婆府十二文一天都還供不應求的工作來說,兩個人加起來得最少做足夠四百多天的工作才能得到這五兩銀子。

  哪怕把這四百多天分給兩人,每個人也需要做最少兩百一十天的工作。

  但對於常年三分之二時間都是無業遊民的佔婆府土民來說,這四百多天的工作時間,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在交趾的土民家庭中,如果家裡有一個人能夠簽下三個月以上的長工雇約,那是值得開酒慶祝的事情。

  從這點來說,可見交趾土民的生活環境到底如何。

  “這……未免太苦了。”

  現在佔婆城城頭,繞是朱由校這樣的皇帝,在聽到交趾土民生活窘迫之事的時候,也不免有些不忍。

  只是面對他的話,站在旁邊的朱由檢卻淡然道:

  “國朝還在發展,只要國朝能額外再開墾三億畝耕地,土民們也就不會那麽苦了……”

  朱由檢這話一經說出,負責隨駕的佔婆府官員就忍不住汗顏。

  說句實在話,大明因為進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甚至在農業摸到了二次工業革命的邊沿,因此開墾耕地的速度遠超十九世紀中期的世界各國,更別提這個時代的諸多國家了。

  可問題在於,即便是大明這種體量的王朝進入工業革命,但每年開墾的耕地數量依舊保持在兩千萬畝以內。

  這是最樂觀的估計,但即便如此,想要達到三億畝新墾耕地,以最樂觀的估計也需要十五年時間。

  如果不樂觀點,那恐怕需要三十年,

  三十年……

  佔婆府的官員很清楚現在交趾土民的風氣是什麽,他們大多都祈求生女兒,因為只要生女兒並順利嫁給漢民,那怕嫁給的只是一個農民,卻也能讓他們的生活產生質的飛躍。

  這樣的風氣如果持續下去,那恐怕三十年後,交趾的土民數量會狂跌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不過佔婆府的官員也很快反應過來,土民越少就容易統治和管理,因此這樣的風氣或許是一件好事。

  擺正了立場和心態,這名官員就不再想太多可。

  相比較他,朱由校卻擔心道:

  “長此以往,恐怕他們會對我漢家心生不滿,進而爆發動亂。”

  “是否可以開辦工廠來改善他們的生活?”

  朱由校並不同情土人,他連漢家百姓都不同情,更何況土民?

  他的問題不過是擔心土民造反,威脅大明在交趾的統治罷了。

  不過對此,朱由檢則是輕描淡寫的回應道:

  “開辦工廠,也是為了漢家移民開辦才是。”

  “再說眼下國朝生產的商品已經足夠多了,甚至多到了難以通過國內百姓來貿易消化。”

  “因此,開辦工廠已經不可能,只有等人口慢慢增加,耕地不斷變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說著,朱由檢看了一眼佔婆府的官員們,他們也心領神會的高聲唱道:
  “萬歲,殿下所言極是!”

  “那……那好吧。”朱由校還是有些擔心,但見這麽多官員都說沒事,他也不好再說些什麽,只是點了點頭,認可了官員們的話。

  他緊接著開始在官員們的陪同下遊覽佔婆府的城頭,眺望城內街頭巷尾百姓的生活。

  這一圈走下來,總的來說,漢家百姓過的還是比較滋潤的,另外城池外部也有許多地方可以開墾為耕地,因此在朱由校看後特意對朱由檢問道:

  “這佔婆府濱海,地方平坦,若是有充足的拖拉機,恐怕能開墾出不少土地,你看……”

  朱由校想要調拖拉機支援佔婆府,對此朱由檢也附和了一嘴:“全憑哥哥做主。”

  “好!”聽到朱由檢這麽說,朱由校笑的有幾分開心,轉頭對陸文昭說道:

  “今歲調一萬台拖拉機支援佔婆府。”

  “是!”陸文昭作揖應下,朱由校也在草草巡視的同時,與朱由檢返回了曾經佔婆國的王宮。

  雖說是王宮,但實際上建造的比較簡陋,還不如一些大員的府邸氣派。

  不過在這佔婆之地能住上這樣的地方,朱由校已經比較滿足了,畢竟他不可能一邊巡遊,一邊讓人興建宮殿。

  坐在充滿了異國風情的石製宮殿內,朱由校和朱由檢在傳膳的同時也聊起了基本的國事。

  朱由校手裡拿著近一個月朱慈燃所批閱奏疏的匯總文冊,一邊看一邊開口說出,詢問朱由檢這樣做是否合理。

  “眼下國債已經賣出四千萬兩,不過其中有一千六百多萬兩是諸藩購買,八百多萬兩是官員們購買。”

  “由此看得出,百姓手裡也沒什麽銀子,或者即便有,也不信任朝廷的國債。”

  “此外,國朝發行紙幣已有八千七百萬兩,流通諸藩的有五千余萬,國內僅有三千余萬,而且紙幣主要也是在齊國流通比較多。”

  朱由校說到這裡,有些擔心的看了一眼自家弟弟:
  “弟弟,發行那麽多紙幣國債,若是有朝一日這紙幣……”

  “不會的。”朱由檢篤定的搖搖頭:

  “國朝的紙幣是根據金庫內黃金數量來發行的,只要不超過黃金數量,紙幣就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眼下金庫的黃金總數有一千二百萬兩之多,可發行紙幣一億兩千余萬兩。”

  “另外每年各省礦課司衙門也上交近百萬兩黃金,這也代表每年了發行一千萬兩紙幣。”

  “不過就算如此,哥哥還是得把握好,不要一口氣發行太多紙幣。”

  朱由檢怕自家哥哥印錢印舒服了,日後沒錢就想著印錢,因此給他提了一個醒。

  對此,朱由校點了點頭,與朱由檢細說起了經濟的問題。

  其實對於大明這種大一統王朝,完全可以用國家信譽來印鈔,完全不需要使用金本位和銀本位。

  但這樣的制度,一旦遇到不懂經濟的君主,其結果就是寶鈔第二。

  繞是朱元璋這樣的人,也抵不過印鈔那麽痛快的事情,何況後世子孫。

  因此金本位算是朱由檢告訴以後歷代皇帝的一個底線,一個不會導致紙幣崩潰的底線。

  金本位的優勢就在於貨幣不會被超發,因為一國的黃金儲備是有限的,且很難快速增加,通貨膨脹極低所帶來的以貨幣為形勢的財富的永久保值。

  這看上去很完美,對朝廷也很有約束力,但金本位的弊端也很明顯。

  金本位的弊端很顯然,貨幣不能超發是因為全球金子總數是固定的,這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幾乎所有的貿易,小到企業間大到國家間,都會是零和博弈。

  假設一個國家源源不斷對其他國家逆差,那麽本國的資本和財富將源源不斷的減少,這必將導致各國對進出口的種種限制,各國家都會出台鼓勵出口傾銷和限制進口的政策。

  各國之間的貿易必然是是扭曲而不公平的,由於貿易是零和博弈,所以各國只能發揮其絕對優勢而實現不了比較優勢,資源的配置永遠都無法出於相對較優的狀態。

  另外,金本位所帶來的降低通脹也不十分有效,長期來看,通脹確實被保持在了一個較低的位置,但是短期波動往往很大。

  假設一國在其境內發現了新的金礦,那麽將導致近幾年內通貨膨脹極具增大。

  這麽一來,每個國家的財富增長不是憑其技術優勢,而是在於運氣看誰的境內金礦更多,這也不符合資源配置更優帶來生產力的初衷。

  再把視線轉回到一國之內,由於一個國家的黃金儲備也是相對恆定的,導致經濟很難快速發展。

  新興產業的出現從而帶來經濟增長需要大量的貨幣作為初始資本,然而由於經濟繁榮發展而貨幣總量不變,使得貨幣的價值越來越高。

  在這種局面下,所以人都更傾向於持有貨幣,從而出現惜貸、借款難的問題。

  此外,金本位還牽扯了政治問題,它讓朝廷對經濟干涉力度弱,無法有效監管。

  這樣的局面中,一旦經濟發展市場出現瓶頸,朝廷無法救市,只有財政政策而無法使用貨幣政策的種種弊端,所以信用貨幣就應運而生了。

  信用貨幣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超發,而且在某種意義上是無限的超發。

  這樣的現象使得國際貿易不再是零和博弈,“共贏”成為了可能,貿易的雙方都可以從貿易中獲利。

  朝廷有了貨幣政策可以使用能夠更好地管控經濟,因為信用的存在可以使新興產業得到注血。

  由於持有貨幣會造成貶值,所以人們更傾向於投資,這有助於提高生產力,帶動經濟增長,優化其資源配置。

  至於信用貨幣的缺點從目前來看也比較明顯,它最大的缺點也是貨幣可以超發。

  這就導致如果朝廷出於某種原因有意或無意的操作不當將造成巨大的通貨膨脹。

  也導致如果操作不慎還會造成通貨緊縮,這將對經濟體造成毀滅性打擊,還有就是泡沫問題。

  某種意義上,泡沫問題也是由於通貨膨脹的廣泛存在而帶來的。

  由於貨幣本身會貶值,所以人們傾向於持有資產,這種被創造出來的需求催生出了大量泡沫,使標的物本身價格偏離其內在價值。

  還有就是信用本身是無形的,無法傳承也無法保證,不像黃金是貨真價實存在的抵押物。

  畢竟信用本身的存在是基於個人、組織乃至國家用以往的交易記錄和其償付意願來決定的,並不完全依賴於其有多少資產可以抵押或者已經抵押了。

  這就導致一旦出現道德風險或天災人禍,所有人都無法全身而退。

  明初的寶鈔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因此對於重新中興,還沒有培養起來百姓對朝廷信任度的天啟朝來說,金本位是必須踏入的經濟領域。

  另外,天啟朝的黃金增長速度是十分迅猛的,而身處宗藩體系下的各國和大明也屬於一個聯盟。

  在經濟上升期,宗藩體系下的各國都不會出現問題,一旦遇到下行期,那就有可能會內部分解了,畢竟太多藩國境內沒有金礦。

  不過,只要大明保持強勢,各國統一使用天啟通寶,那一些小的經濟下行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

  至於大的經濟問題,甚至大到足以瓦解宗藩體系的經濟問題……

  在它們沒有出現前,朱由檢個人也很難想出辦法,畢竟只有出現了問題,梳理清楚才能解決問題,這和政治是一樣的。

  明代中後期的問題在朱元璋、朱棣這樣的人看來很容易解決,但他們不能活著看到問題,所以這些問題無法被後代解決。

  朱由檢唯一的優勢是他清楚世界趨勢,因此他留下的文冊,幾乎涵蓋了大明未來四百年有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應該如何解決。

  它的作用就是減少了許多彎路,讓大明可以一直走直線。

  不過問題在於,他書寫的再好,也得皇帝能理解才行。

  諸如眼下,朱由校看著朱由檢把《總綱》寫出來,但他依舊沒有吃透其中金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問題。

  只是作為一個皇帝,他的直覺告訴他,經濟問題是他必須學懂的問題,因此他才每日與朱由檢討論,讓其解惑。

  這一次朱由檢也如往日一樣替朱由校解惑,而聽完後的朱由校也摸著下巴說道:

  “按照弟弟的說法,只要經濟一直保持上升期,那宗藩體系就難以瓦解,大明依舊是天下共主。”

  “只是應該如何一直保持經濟上升期?”

  朱由校詢問朱由檢,對此朱由檢把《總綱》翻到某一頁指著說道:

  “想要經濟保持上升期,就需要不斷地進行科技創新,讓新興產業不斷出現,不斷創造就業,滿足百姓就業問題。”

  朱由檢采用了最通俗易懂的話,甚至舉例子說道:

  “如果沒有蒸汽機,那蒸汽機工廠的工人會怎麽辦?他們只能在田地裡刨食,或者進城做工。”

  “但哥哥你也知道,諸如天災暴發,大量人口湧入城鎮,而沒有工作的時候,他們會做出什麽事情。”

  “經濟問題就是一個朝廷最大的問題,如果百姓安居樂業,有工作,有飯吃,能豐衣足食,他們自然不會尋求造反。”

  “蒸汽機工廠,水泥廠,化肥廠,飼料廠,自行車廠,橡膠廠……”

  朱由檢念著一個個工廠的名字,最後說道:
  “國朝現在有一百二十二個工業區,五千七百三十六個工廠。”

  “這些工廠所生產的東西都是大明未曾擁有而眼下最受歡迎的產物,這就是新興產業。”

  “這些工廠的出現,解決了大概三百萬的就業,養活了三百萬個家庭。”

  “往小了說,養活三百萬人,往多了說,那就是一兩千萬人。”

  “工人越多,農民就越少,而農民少,個人持有土地就會增多,積攢財富也就更容易,對天災人禍的抵抗力也就更強。”

  “一個工人,以國朝工廠最低十文工錢每日來算,加上節日補貼,一年基本能保持四兩的收入。”

  “這還是紙面上,實際上國朝工廠的工錢基本是二十文到六十文,加上節日和補貼,工人的收入基本在八兩到二十五兩。”

  “八兩銀子,這可以買最少十六石米,而十六石米的產出需要最少十五畝田地,能養活最少四個人。”

  “也就是說,每增加一個工人,就能養活四個人,而每戶百姓家中若是能有兩個工人,那基本可以隔三差五的吃肉。”

  “我說這些,只是想告訴哥哥,除了開墾耕地,國朝還有很多手段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其中科技創新導致的新興產業就是最大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存在。”

  “因此,哥哥萬萬不能荒廢軍備院的研究,不僅不能克扣經費,還得在經濟增長變慢的同時逐年加大投入。”

  朱由檢說了那麽多,就是想要自家哥哥一直關注科技創新。

  “弟弟放心,我會一直在意軍備院,一旦有了不錯的創新,也會大力扶持的。”

  “至於燃哥兒那邊,我也會好好交代,把弟弟的話原封不動的告訴燃哥兒。”

  朱由校聽懂了朱由檢的話,雖然他不知道怎麽扶持新興產業,但他會學啊。

  他弟弟扶持的辦法就是大力建廠,通過皇店來販賣東西,然後創造需求來繼續擴建工廠。

  他弟弟這麽做,那他照學便是。

  更何況,自家弟弟日後去了齊國,恐怕也會創辦類似軍備院的存在。

  只要齊國大力投建某種工廠,那大明跟著照學便是,以大明的體量,一旦開始仿製,那創造的就業崗位恐怕能讓齊國望洋興歎。

  就是這麽做,多少對自家弟弟有些不道德……

  想到這裡朱由校心虛的看了一眼朱由檢,朱由檢還毫無察覺的在說著關於科技創新的好處,生怕朱由校某天對科技創新失去了興趣。

  殊不知,他這好哥哥眼下已經開始惦記起了他,日後都準備摸著弟弟過河……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