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家兄朱由校》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
  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

  “鐺…鐺…鐺……”

  清晨,當晨鍾開始作響,時間已經一晃進入了天啟四十四年。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戰爭或許是整個世界的主旋律。

  不僅僅是歐洲、北昆侖爆發著戰爭,就連大明的邊陲也不安穩。

  在大明進行著《新五年計劃》進行變法,皇太孫朱和垠先後代天巡狩益、鄭、岷、淮、唐、吉等國的時候,瀛洲與麓川分別爆發了兩場叛亂。

  十月初七,瀛洲北島府高台縣礦工李平次郎趁大明裁軍,瀛洲空虛之際聚眾千人叛亂。

  他們襲擊了礦場門口崗亭的兵馬司衙役,殺死衙役十二人,漢人礦工一百二十四人。

  隨後,他又派人前往高台縣,謊稱礦井坍塌,誘騙高台縣刑部分衙的二百二十八名衙役前往救援。

  他們提前炸毀了一處礦井,隨後誘騙衙役進入礦井救援。

  由於此時瀛洲已經承平數年,總旗官臧克家不曾懷疑,帶領百余名衙役進入礦井展開救援。

  然而,當他們深入礦井後,李平次郎命人點燃洞口附近的數千斤火藥,將洞口外的百余名衙役當場炸死,將礦洞洞口炸塌。

  擔心礦洞內衙役沒有死的李平次郎命令手下礦工點燃剩余萬斤火藥,不斷引爆火藥來試圖殺死礦洞內的衙役。

  在半天之後,李平次郎帶領百余名礦工偽裝成運送屍體的衙役前往高台下,剩余千余名礦工手持工具緊隨其後。

  行至高台縣時,李平次郎讓礦工們在城外十余裡的一處樹林隱藏,隨後自己帶領百余名礦工前往高台縣。

  他們將繳獲的一百多支燧發槍放在板車上,蓋好白布,並提前派人來到城門口告訴兵馬司留守兵馬發生礦難。

  在城門口留守兵馬司士兵放松警惕的時候,偽裝成屍體的礦工在經過城門口時突然起身射擊。

  由於五軍都督府和兵馬司都遭遇了裁軍,所以此時駐扎在北島府的兵馬司只有五百多兵力,而高台縣內僅有一百五十余人。

  在駐扎城門口兵馬司僅有一隊十二人的情況下,李平次郎淪陷高台縣東城門,隨後組織千余名礦工進城。

  在進城的同時,他命人散播“漢人屠殺大和人”的消息來混淆視聽,裹挾大量大和人向兵馬司衙門和刑部分衙進行襲擊。

  然而在他們對西門兵馬司士兵動手的時候,近處的兵馬司衙門已經聽到了槍聲,於是組織反擊。

  雙方在城池之中進行巷戰,但由於高台縣內有近八成人口都是大和人,因此兵馬司只能叫上部分漢人百姓,邊打邊撤。

  十月初八清晨,高台縣兵馬司留守高簡帶領數百漢民和五十余名士兵撤出高台縣。

  李平次郎得知消息後,當即派人假傳消息給四周集鎮村莊,言“漢人屠殺大和人,我族人則必得拚死抵抗”。

  消息一經傳出,許多對當年明軍登陸瀛洲的大和人立馬回憶了起來,隨後拿起農具向高台縣集合。

  十月初九,當高簡帶領漢民南下抵達高台縣六十余裡外的虞山軍營。

  得知高台縣叛亂的消息,軍中總旗官張甫著快馬塘騎傳消息前往北島府府治寶山縣求援,同時在軍營四周準備防禦工事,派人前往高台縣探查情報。

  十月初十,當情報傳遞回虞山軍營的時候,李平次郎已經在高台縣聚眾十萬,將高台縣附近漢民屠戮殆盡。

  初十黃昏,寶山縣所駐寶山營參將楊克簡得知高台縣叛亂的消息後,他當即派人前往瀛洲城送去消息,同時召集北島府兵馬。

  十月十二日,楊克簡率領北島府寶山營的三千營兵北上,此刻李平次郎已經聚眾十余萬。

  十五日清晨,在瀛洲城得知高台縣叛亂消息的同時,楊克簡帶兵抵達寶山縣,隨即下令攻城。

  十七日深夜,在瀛洲城支援的瀛洲營抵達戰場後不久,明軍發起總攻,高台縣被收復,李平次郎死於戰亂。

  十八日深夜,東軍都督府瀛洲總兵王輔臣下令,此次參與叛亂被俘者盡數擊斃。

  是夜,六千明軍擊斃了被俘的四萬余名叛軍。

  然而,這樣的做法不僅沒有起到威懾作用,反而讓因為瀛洲貧富差距巨大而積壓情緒許久的瀛洲大和人徹底暴動。

  冬月初三,北州縣合山鎮發生叛亂,張長尾郎發動鎮民叛亂,將除了大和人以外的漢人、少民盡數屠殺,聚眾千人。

  冬月初五,作為大明重要礦區的南島府石見礦區發生暴動,礦工李左次郎聚眾礦工數萬發動叛亂。

  冬月十二……

  冬月二十七……

  僅一個半月的時間,瀛洲之地暴亂不斷,揭竿而起者多達數十萬。

  他們大多會在起勢過後圍攻集鎮、縣城,躲避都督府營兵的追擊。

  當消息傳到北京時,已經是臘月初五,而此時被叛軍直接或間接殺害的漢民已經多達二十余萬,其家眷數十萬。

  要知道,整個瀛洲漢人數量不過三百來萬。

  僅僅兩個月的時間,瀛洲移民就已經有接近十分之一死在叛軍屠刀下,這樣的消息讓朝野震動。

  當然,僅僅是瀛洲叛亂還不足以造成這樣的影響,能造成此次朝野震動的主要影響來自麓川。

  冬月十七,麓川緬族頭領莽泰因聲稱自己是東籲王朝莽應龍之後,打著“均田地,戶百畝”的口號發動叛亂。

  一時間,麓川、恆河兩省揭竿者多達數十萬,而莫臥兒也抓住時機,趁邊疆明軍前往平叛的同時舉兵十萬,大肆侵佔大明疆土。

  在瀛洲消息送到京城前,監國朱慈燃已經發餉四百萬兩,命內閣大臣、上直都督李定國為平南總督,統上直四衛南下,節製西軍平叛了。

  由於大型基建和工廠,眼下的大明國庫已空,除非動用銀行的儲蓄銀,不然根本沒時間籌措軍餉來平叛瀛洲。

  在監國太子朱慈燃準備發行國債的時候,皇帝朱由校出面下旨,命瀛洲總兵王輔臣為平叛將軍,遇事自處,瀛洲布政使張同敞總督軍政,自籌軍餉。

  不得不說,朱由校還是比較冷靜的,他清楚瀛洲叛亂是因為長期的階級差距所導致的,因此罪不在王輔臣和張同敞。

  眼下與其追責,倒不如盡快平定叛亂。

  從大明籌措銀子,時間上肯定來不及,倒不如讓張同敞自行籌措比較快。

  如朱由校預料的一樣,當張同敞和王輔臣接到聖旨後,原本急切的心也安定了下來。

  張同敞向瀛洲漢民發行“平叛國債”五十萬兩,為求自保的漢民們踴躍購買,給瀛洲平叛湊足了軍餉。

  在軍餉湊足的同時,張同敞一邊把軍餉運抵前線,一邊派人接收王輔臣帶領軍隊平叛後繳獲所得。

  這樣一來,王輔臣不用分兵來清點繳獲,而是可以直接在戰後拿現銀按功犒賞。

  至於張同敞也靠著後續清點的繳獲,一邊償還“平叛國債”,一邊支持王輔臣平叛。

  在精兵糧足的後勤準備下,明軍勢如破竹,盡管只有一萬五千人,但他們連戰連捷。

  四十五年正月初五,王輔臣於桶間峽圍殲叛軍六萬,盡坑之。

  正月十七,參將趙良棟於三方原擊斃中山縣叛軍兩萬余眾,所俘三萬叛軍盡數擊斃。

  正月二十二,參將白光勇收復石見礦區,擊斃叛軍三萬余人。

  二月初四……

  二月十二……

  在朱由校的信任,張同敞的籌措,王輔臣和明軍的征戰下,瀛洲叛軍人人自危,暴亂遂敗。

  然而不等朱由校高興,三月初二的清晨,當他還在規劃天閣應該怎麽建造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所建造的天閣模型開始劇烈震動。

  不等左右太監宮女反應過來,朱由校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丟下手中工具,跑出了乾清宮。

  他的速度之快,連四周的內侍們都未能來得及跟上,等他們反應過來想要跟上的時候,卻不想剛剛跑出門口,便有木檻、鴛瓦自空中墜下,幾個內侍腦頂被砸裂,一命嗚呼。

  朱由校倒是腳步飛快,渾然不像六十歲的人,獨自一人一口氣直接跑到了乾清宮的廣場上。

  同時,四周皆震,乾清宮大殿僅在片刻間便嚴重損壞,四周一派狼藉。

  外廷的諸多大臣來不及跑出殿外,紛紛躲在桌下避難。

  整座北京城的宮殿和全城房屋都在震顫之中,城內房屋倒塌者不計其數,就連堅實的城牆也有百處左右塌陷。

  與此同時,狂風驟起,橫掃全城,灰塵遮天蔽日,百姓們驚恐萬狀,爭相逃到街上。

  好不容易地震過去,結果同一天內又接連發生三次地震。

  此後三日內,每天都有余震發生,眾多百姓無家可歸,露宿街頭。

  朱由校和皇后張嫣、妃嬪,以及宮中的太監、宮女、朝中的要臣顯貴等都撤離屋外,在帳蓬中住宿。

  值得慶幸的是,地震發生時,太子朱慈燃前往了京城南部的南苑練習馬術,直到地震徹底停止才返回了京城。

  災後,經戶部統計,京城及周邊死難者三千四百六十七人,地震造成的損失不下五十萬兩。

  不過,此事過後,大明南北局勢也開始好轉。

  三月二十,張同敞、王輔臣聯合上疏,城暴亂已平,但瀛洲人口銳減,農田荒廢甚多,乞請蠲免瀛洲農業稅一年。

  看到奏疏後,監國太子朱慈燃朱批,蠲免瀛洲農業稅兩年,同時讓張同敞統計瀛洲《黃冊》。

  這邊瀛洲的暴亂是平定了,但南邊的麓川緬族叛亂卻才剛剛進入高潮。

  去歲冬月,叛軍頭領莽泰因佔據麓川蒙山縣,冬月下旬攻破永安城,分封麾下將領為將軍,恢復東籲王朝時期的官製、禮製、軍製,推行自創的歷法“王天歷”。

  如此行為引得麓川南軍四營出兵鎮壓,叛軍雖然有五萬之眾,但卻無法抵擋失敗,莽泰因帶領數千殘軍自永安突圍,北上木邦府。

  臘月初二,莽泰因匯合兩股叛軍,兵馬恢復五萬,因此心中膨脹,意圖進攻木邦府府治木邦。

  交戰一日後不克,又聽聞官軍已然北上圍剿,因此莽泰因選擇繼續帶兵向西北進發。

  臘月二十七,莽泰因在恆河西軍十營忙於圍剿恆河緬族叛亂而後方空虛的同時,率軍經大山進入恆河省,攻克底馬撒府西山縣。

  盡管西山縣中百姓大多同樣是從麓川遷移而來的緬族,但莽泰因卻並未因為對方是同族心軟,反而是痛下殺手,縱容兵馬劫掠。

  在短暫的劫掠後,莽泰因聞底馬撒城兵力空虛,因此率大軍進攻底馬撒城。

  正月十二,在莽泰因圍攻底馬撒城的時候,奉命平叛的李定國率上直四衛乘坐火車抵達恆河省中部的孟加拉府。

  由於恆河省緬族人口眾多,因此大軍還未進入底馬撒府便被出賣行蹤。

  知道官軍厲害的莽泰因隨即帶領大軍向底馬撒府東北進軍,企圖通過河谷山脈進入雲南。

  由於此次李定國率領南下的上直兵馬是四騎衛,因此他在抵達底馬撒城,得知莽泰因逃竄進入山林的時候沒有追擊,而是選擇在恆河平叛。

  同時,他向西軍都督府下令,命麓川總兵木懿、雲南總兵馬萬年、烏斯藏總兵張春橋三路出兵,從孟拱、裡麻、山南三地出兵,圍剿進入山林的莽泰因。

  三位總兵得令後,於是各率三營兵馬參與圍剿,同時李定國則是自己率領上直四騎衛與西軍兩萬騎兵四處救火。

  在他的救火下,恆河與麓川的局勢得到控制,捷報一封又一封的送往京城。

  二月,恆河境內叛軍一空。

  四月,麓川境內叛軍一空。

  四月初九,經過三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當莽泰因率領一萬六千多殘部從原始森林之中走出,他所面對的是以逸待勞的三萬明軍。

  戰鬥至清晨打響,午時徹底結束,一萬六千余名叛軍被盡數擊斃,莽泰因受傷被俘,四月三十日被押到北京菜市口凌遲處死。

  至此,這一南一北的兩場大叛亂徹底結束,史稱“瀛洲倭亂”、“麓川暴動”。

  八月初五,當朱和垠得知叛亂消息匆匆忙忙趕回大明,並抵達麓川西海港的時候,他深入麓川腹地,記錄下了自己所看到的一景一物。

  在他的日記中,相比較他出發時路過麓川所看到的繁榮,戰後的麓川人口減少的厲害,許多村落都憑空消失,田地荒廢。

  曾經社會經濟空前繁榮的“金三角”也變得疲敝,麓川北部和西北部地區存活下來的百姓更是極度的恐懼和絕望。

  在日記中,朱和垠寫道:

  “戰爭對當地的經濟破壞很大,許多的田地都被荒廢,人口遭遇屠戮。”

  “一些百姓雖然僥幸活了下來,但他們的糧食和家產被掠奪,房屋被燒毀,機器被破壞。”

  “盡管朝廷給當地的百姓每戶發田百畝,但由於沒有拖拉機,百姓們無法將已經拋荒半年的土地重新開墾恢復。”

  “在朝廷沒有發下新的機器下來,他們或許還將陷入長期的恐慌和絕望中。”

  “朝廷應該盡快針對當地做出新的政策,加快當地的經濟恢復,蠲免賦稅來保證民間的治安……”

  朱和垠在寫完日記之後,他沒有留在原地,而是返回了西海港,催促著艦隊返回北直隸。

  九月初二,伴隨著汽笛聲響起,他帶著艦隊回到了闊別一年有余的天津。

  長途跋涉讓他的身體勞累,但他沒有休息,而是迅速返回了北京城,並在黃昏時分前往了乾清宮,對正在研究“天閣”的皇帝朱由校說出了麓川當地的情況。

  得知麓川百姓的實情後,朱由校放下了他心愛的“天閣”設計圖紙,臨時召開廷議。

  首先,蠲免麓川、恆河、瀛洲兩年農業稅,同時統計人口,為機器被破壞的百姓人家分發新的機器。

  同時,地方衙門要將房屋被破壞百姓的房屋修繕工作放到《新五年計劃》中。

  為了防止貪汙,朱由校派都察院左僉都禦史成德巡視麓川、恆河兩省,內閣閣臣顏胤紹加巡瀛洲行省。

  這簡單的幾條政策經過內閣商議無誤後下發,與之相關聯的大部分官員也紛紛行動了起來。

  同年七月初五,西班牙與奧斯曼簽訂《埃及條約》,宣布以德爾納為界,德爾納以西歸西班牙,德爾納以東歸奧斯曼。

  八月初二,額哲率領軍隊終於攻入了被他們包圍近一年的波蘭首都華沙,波蘭王國滅亡。

  在拿下華沙之後,額哲率領軍隊攻佔波蘭西陲的一些城市,並未參與瑞典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戰爭,這樣的舉動讓瑞典國王阿爾文十分氣惱,卻又毫無辦法。

  此刻的神聖羅馬帝國和瑞典都無力干涉蒙古,額哲也心安理得的將哈拉和林遷移到了基輔。

  不過,他的好日子沒過太久,當緩過一口氣來的奧斯曼將軍隊從埃及撤回本土後,佔據了高加索山脈以北地區的蒙古立馬成為了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礙於大明和蒙古的宗藩關系,奧斯曼沒有大舉出兵,而是派遣少量軍隊去騷擾兩國邊疆的牧民。

  這點小事沒有被額哲放在眼裡,此刻的他還在忙於消化波蘭。

  消化一個國家,這對於蒙古人來說可謂困難。

  不過,那是之前的蒙古,而如今的蒙古自從成為大明藩屬國後,他們每年都會將貴族的孩子派往大明學習。

  這些孩子從小學學起,直到大學畢業才返回蒙古。

  如今已經是蒙古國成為大明藩屬國的第二十三年,在過去的這二十三年裡,蒙古貴族們向大明輸送了上萬孩子。

  盡管他們之中有許多人不願意返回蒙古,而是在大明生活、為官,但返回來的官員還是有四千人左右。

  利用這四千接受過新式教育的貴族子弟,額哲最少穩住了波蘭的局面。

  不過,想要徹底的消化波蘭,僅憑這四千子弟還是不夠的。

  因此,他將百戶及以上將領子嗣才能前往大明學習的規矩進一步下降,只要是參軍的蒙古人,那他的孩子就能前往大明的泰西省學習。

  這麽一來,蒙古可以送往大明的適齡兒童數量提升到了七八萬人。

  他們被安排在八月前往大明學習,大概在二月初一開學的時候抵達泰西省的省會西州城。

  不過,要送這麽多孩子去學習,蒙古的財政支出會大大增加。

  由於大明對藩屬國百姓前往大明學習都是要收取學費的,因此之前蒙古貴族們才沒有送太多人過去。

  只是現在不同了,拿下了波蘭的蒙古國將獲得一大筆財政收入,供養七八萬孩子去大明學習完全沒有問題。

  額哲唯一需要安排的,就是向大明皇帝獻上一份豐厚的禮物。

  因此,在時間來到八月的時候,與孩子們一起出發的,除了他們的行李外,還有三十多輛滿載貨物的馬車。

  馬車裡裝著的,都是額哲在華沙搜刮的寶貝,其中包含的波蘭王室過去幾百年的珍藏……

   番外篇還有幾張結束,然後是四五章的後記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