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朝帝業》第946章 一人之威
  幾天后,柱國、常山公於謹在兩千名甲兵的護送下,率先抵達了同州城。

  眼下的同州城基本上處於一個權力真空的狀態,隨著李植引部逃離同州、中外府軍政事務完全停擺,也沒有人負責整體的城防事務。

  於謹一行一直抵達城門前,因見全無人員入前接洽,於謹也不知城中情勢究竟如何,便也未敢直接入城,而是命令卒員先行入城通知消息。

  在等待城中反饋的同時,於謹也在觀察著同州城內外情景。自從舊年率軍南去征討江陵而受困山南,於謹還是第一次返回同州。如今的同州城跟他記憶中相比變化不大,但氛圍卻透出一股詭異。

  他之前跟隨河洛大軍剛剛抵達潼關,還來不及多作休息,便被太原王委派率先返回同州,安撫同州軍民的同時初步控制一下涉亂的人員。

  而於謹也了解到以略陽公宇文覺為首的一乾人等,在過去這段時間以來鬧的非常不像話,因此他內心也有所準備,隻覺得回到同州後看到任何鬧亂也不會感到太大的意外。

  可是抵達同州後他所看到的畫面卻與想象中大不相同,首先城池內外全無甲兵蹤影,一副門戶洞開、全不設防的模樣,而於謹率領人馬一路抵達了城門下,城中也全無人員出城來盤問接洽,可見城池似乎已經陷入一種失控的狀態。

  但是於謹視野所及卻全無紛亂景象,城池內外少見人煙蹤跡,城中街道上甚至還清晰可見打掃的痕跡。在靠近城門處的民居門扉內也不乏雞犬之聲傳出,籬牆內更有人探頭探腦的向外張望。

  於謹此番返回是奉命先行鎮撫定亂,可是就他視野中所見到的一切,除了罕見人蹤之外,都給他一種城居晏寧、井然有序的感覺,完全不像是一座剛剛經歷嚴重動蕩的情況。

  於謹滿懷疑惑的在城前觀察了好一會兒,最終視線落在了一張張貼在城門旁的告示上面。

  他翻身下馬,緩步走上前去,看到這告示有被人為破壞過的痕跡,紙張明顯被撕裂揉碎過,但又被撫平拚湊並重新張貼起來。

  做這些事的人應該很用心,因為不只是那些字跡都被拚接的清晰完整,就連一些沒有字跡的紙張碎片都按照輪廓給重新拚回。因此這張告示雖然看起來破損不堪,但實際上仍然很完整,告示的內容也都很清晰。

  這張告示便是幾天前先部人馬入此張貼的太原王戡亂檄文,雖然曾經一度被人撕毀損壞,但卻又被人將紙張碎片一一尋回,並細致耐心的拚接回來。檄文中赫然便有軍民各守所在、不得流竄滋亂的內容,恰恰與於謹眼前所見相符。

  “身雖未至,令行禁止。一人之威,竟至於斯?”

  於謹看看那檄文內容,又看看城池內外的情景,一時間自是驚詫不已,隻覺得有些難以置信,但一時間似乎又找不到什麽其他的解釋。

  正當於謹還有些驚疑不定之際,城中終於有人向此迎來,率先到來的是中外府屬官達奚寔、李彥等數人。這些人見到立在城門前的於謹之後,臉上也是暗露喜色,紛紛納頭便拜道:“卑職等拜見常山公!常山公總算歸府,紛繁府事終於有所依仰!”

  “眼下城中是何形勢?為何連基本的防務都不具備?”

  於謹擺手示意幾人免禮,旋即便皺眉發問道。

  達奚寔等人聽到這問話後,彼此對望一眼,各自面露難色,沉默片刻後才開口解釋道:“前者有兵卒入此宣達太原王教令,著諸軍將士各守營壘、不得隨意出營……”

  太原王已有教令傳達,再加上之前李植叛出中外府的時候,帶走了許多的中外府重要符印。此間諸軍將士本就憂懼有加,索性便以此為由頭、順水推舟的各自率部返回駐所,不再接受中外府的調度命令,只是安靜的等待太原王的回歸。

  也是因為太原王的威名太過響亮,絕大多數中外府下屬將領們都持有這樣的想法,因此過去這幾天的時間裡整個同州城內外都沒有甲兵駐守,而軍民也都因為奉從戡亂教令各自謹守不出,使得城池內外都沒有什麽紛亂發生。

  盡管於謹早有猜測,但當在這些中外府屬官們口中得到確定之後,一時間也是不免驚歎不已。他戎馬半生、履歷可謂是豐富有加,早在六鎮兵變時期便曾參與定亂,之後多年又屢經動蕩,幾時看到過如此輕易便被平定的動亂?

  其實不只是於謹,就連達奚寔等親身經歷這一場動蕩的人,此時想想也有一種如夢似幻之感。
    在太原王聲令傳達到同州城前,中外府已經被略陽公和李植等人禍亂的不成樣子,他們這些人縱然有心撥亂反正,但一則根本就沒有什麽決策權,二則也完全調動不了軍隊人馬,自有一種大廈將傾、但卻無力回天的絕望感。

  可是當太原王聲令傳達至此後,一切都變得不同了,禍亂府事的奸賊或是直接叛逃離開、或是乾脆銷聲匿跡,即便還能在府中見到其身影的,之前的驕狂之態也都蕩然無存,變得彬彬有禮起來。

  尤其是作為此番動亂源頭的略陽公宇文覺,盡管這幾天起居都在中外府直堂附近,往常每天都有新花樣,如今卻仿佛遭到了奪舍一般,仿佛遊魂野鬼悄無聲息。

  原本躁亂不安的中外府,這幾天來都安靜至極,仿佛突然被整個世界遺忘了一般。至於達奚寔等留守之人,每天也都是住宿在中外府官衙中,盡管官衙內也是無所事事,但仍嚴格遵守太原王“官守於事”的指令,不敢隨便缺直離府。

  雖然現實中的動蕩被太原王一紙宣令給鎮定下來,但他們這些中外府屬官們內心卻仍不能平靜,特別擔心太原王到來之後或許會對他們這些從亂之人大加製裁。

  如今於謹先一步返回,讓他們心內暗暗松一口氣,跟之前一直處於矛盾狀態的山南道群眾相比,於謹這位柱國無疑是要友善一些。於是眾人也都抓住這個機會,紛紛向於謹進行訴苦與揭發。

  於謹這裡還沒有聽完眾人的訴苦,城中又有人策馬向此奔來,便是得信稍晚一些的宗室廣平王與趙貴等聚集在太原王府的眾人。

  “請問常山公,太原王幾時入城?某等苦盼大王歸國鎮亂……”

  一臉憔悴神情、須發凌亂的趙貴上前來一把抓住於謹的胳膊便發問道,只是他這略顯狼狽的模樣讓於謹一時間都有些忍不住:“南陽公何以如此憔悴?”

  講起這件事又是一把辛酸淚,趙貴本來就年紀不小,這幾天從太原王家門房擠進馬廄裡,又因為擔心遭受牽連,幾天時間下來寢食不安、憂心忡忡,能不憔悴那就見鬼了。

  當年於謹遭到太原王反製而身陷山南道、不得回歸的時候,趙貴心內也不乏暗笑,可是看到今天於謹在甲兵拱從下、作為太原王的代表風光歸來,他真恨不得當時以身代之出征江陵。

  此時聽到於謹尚算關切的問話,趙貴一時間也是鼻頭一酸,垂首感歎道:“公今幸從英邁、堂上尊長,某等不幸涉亂、階下之囚,懇請常山公感懷舊日情義,能於王駕前為某等稍作進言……”

  於謹聽到趙貴這滿是辛酸的言語,一時間也是不免感懷不已。人的際遇總是流轉不定,起伏逆轉往往也只在頃刻之間,如若當年沒有身陷山南,如今的他怕是也要難免趙貴今時這樣的處境了!

  不過於謹也來不及多作感慨,雖然說如今的同州城情勢已經被太原王一紙檄文就給鎮定下來,但具體的涉亂人事仍待追究調查,而這也是於謹此番使命所在。

  他沒有再繼續逗留於城門前,先是使派一隊人馬前往中外府,將略陽公宇文覺並其黨羽全都收監起來,自己則在廣平王等人的引領下往太原王府去參見皇帝,進奏太原王歸程諸事之後,便又與群眾一同拱從皇帝返回中外府。

  有了於謹暫時坐鎮,中外府局勢又變得稍有穩定。於謹也並沒有進行什麽大規模的人事調整,只是將歷經動蕩的中外府人事暫時封存起來,涉亂人員一並拘押,不只是略陽公並其黨羽,包括蔡祐等身處其事的人員在內,也都統一收監。

  等到於謹將局面稍作控制,太原王也率領大隊人馬入關而來。廣平王拓跋讚等先攜皇帝聖旨奔赴渭橋相迎,先封太原王為大塚宰、都督中外諸軍事等職,而太原王則隻受都督中外諸軍事,余職一並請辭。

  之後皇帝又親率同州城文武百僚,在太原王抵達同州的當日於南郊相迎,當見到太原王的儀駕大纛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連日來飽受動蕩驚嚇的皇帝拓跋廓也不由得熱淚盈眶。

  “朕晝思夜想,王今總算歸朝。家事國事,並朕一身,俱付於王。生民久渴於治,唯王能撫慰內外,請王安國定邦,勿負天下黎民所期!”

  當太原王入前進拜的時候,皇帝更於大次之中親行向前將太原王扶起,一臉誠摯激動的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