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朝帝業》第965章 煥然一新
   第965章 煥然一新

  地處洛水沿岸的洛川,近年來越發的繁榮。境內除了有在諸稽胡部族中影響極大的師佛大寺之外,還有一座規模極大的洛川大市,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陝北諸州民眾往來此間從事商貿買賣。

  哪怕是在水流枯竭的寒冬時節,洛川大市作為陝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商貨集散中心,也聚集著大量的人員與商貨,繁榮程度甚至不遜於關中幾座大城。

  洛川境內的洛川防城也是區域內的軍事中心之一,日常駐扎著數千甲兵,而且還是陝北牧區戰馬與各類物資的轉運中心,在西魏的軍事系統中也擁有著重要的位置。

  洛川防城也是李泰當年出任三防城大都督時所建立的三座防城之一,而三防城大都督這一職位則是李泰離開霸府而染指地方軍政權力的開始,在他的人生履歷中也擁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以當他再次率部沿洛水北上,看到洛水沿岸那些熟悉當中又透露著許多陌生的景色時,心內也是唏噓不已。尤其是當隊伍進入洛川境內,看到洛水沿岸建造起來的那些邸鋪貨棧,還有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客旅商隊的時候,李泰心中感觸尤深。

  回想當年此邊由於霸府疏於管制、加上境內稽胡流竄為禍,還有許多強盜惡霸據地為禍一方,境內一片荒涼,與眼前這繁榮熱鬧的畫面已經是迥然有別的兩個兩個世界,作為帶來並推動這一系列改變的李泰也是大感自豪。

  “仆等恭迎郎主巡視北州!”

  洛川防城外,除了先一步返回籌備物資的西河郡守獨孤賓以外,還有守將李到與其他一眾督將兵長們一同於此迎接李泰的到來。

  李泰看到這一個個熟悉卻又許久不見的面孔,臉上也露出由衷的笑容,他邁步走上前去,視線在眾人臉上一一劃過,口中沉聲說道:“前與諸位一同受命、共赴北州欲為興治,事業框架初成卻又轉任他方,幸在諸位安守任勞,使此舊日營規不為流水,胡荒北州煥然新生。今日重臨故地,觀覽風物迷人,俱諸位之功!”

  說話間,李泰便抬臂抱拳,欲向眾人作揖致意。

  然而眾人見狀後卻都紛紛俯身作拜,李到更是沉聲說道:“仆等本無長才,俱為好鬥匹夫,殺人則可,為治無能,幸在郎主揀於麾下、多授良策。北州仁政俱郎主所創,仆等於此不過膺受前命、守於規矩,北州今時之興盛,非仆等所能預料,俱郎主建事之前功!”

  這當中更有一名中年人神態激動道:“仆乃北州土人,最知此鄉前後差異。舊年此境荒涼不異鬼蜮,而今繁榮安樂,生民無不感激郎主再造之恩!”

  李泰看了兩眼這中年人,腦海中略作回憶,當即便笑語道:“你是呂川,當年不肯隨從南去,只求留事鄉裡,如今生活如何?”

  這督將呂川聽到李泰喊出他的名字,神情頓時越發的激動起來,再作深拜道:“性懶老卒不堪扶就,戀守鄉土,大事難成,今又成家,戶下已有兩兒……”

  聽到呂川介紹自己的生活近況,李泰也為他感到高興。這呂川還是他初入陝北與稽胡交戰時偶然救下的一名鄉士,那時他家人都遭稽胡屠戮,投效李泰麾下後奮力的殺胡報仇,如今又重新組織了家庭並且有了自己的兒女,也當真可喜。

  一番交談之後,眾人簇擁著李泰進入防城之中,而在經過一番敘舊之後,故人重逢的喜悅也漸漸收斂,當李泰問起此間戰備如何的時候,氣氛也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為了保持關中的情勢穩定,此番用兵李泰並沒有在關中大肆聲張,隻以巡視北州為名先後將人馬派遣而來。至於此番出戰所需要的軍糧輜重,一部分是從山南道運至,另一部分就要在陝北諸州進行籌措了。

  雖然李泰如今也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沙場宿將、統兵作戰經驗豐富,但此番出擊突厥卻是第一次出塞作戰,而且是他入朝執政以來首次對外戰事,所要交戰的目標還是突厥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所以他心中也是有著不小的壓力。

  為了保持部伍的機動性,這一次出戰所用乃是全騎兵部伍,所挑選皆是弓馬技藝嫻熟且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卒,其中不乏早年在隴上便投入李泰麾下的軍士。

  將領的配備方面也是堪稱豪華,除了先行出發的李允信和楊忠之外,還有宇文貴和李賢這兩個對邊情非常熟悉的大將。還有之前從山南道調回的賀若敦、史靜等數員將領,包括從南朝投來的吳明徹,本著讓其見世面、刷經驗的目的,也被李泰安排在了部伍之中。
    因為出塞作戰征程遙遠且變數諸多,因為之前沒有與突厥作戰的經驗,李泰也不清楚交戰之後會面對怎樣的情形,所以在出征以前盡量的準備周全。

  此番出戰,一人雙騎乃是最基本的,所以除了上萬將士之外還有兩萬多匹戰馬,哪怕是秉持著一個速戰速決的原則,往來河套最少用時也得旬日光景,而為了更加穩妥,便起碼需要籌備大軍一個月所需要的糧草。

  人的口糧方面倒是還好,李泰之前使人製造的軍糧糧餅逐年都有改進,到如今口味也已經是鹹甜適宜,易於保存運輸,最適合用在這樣的長途征戰當中,三十斤重的糧餅每一名將士攜帶兩張,便足以支撐一個月的消耗。

  為了穩妥起見,李泰還又安排加帶了一萬張,足以維持四十五天的消耗。當然,這些糧餅都是之前山南的儲備,關中府庫空空,是難再提供了。

  相對於人的口糧,馬的飼料則就比較麻煩。騎兵作戰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寧虧於人,莫虧於馬。如果戰馬因為飲食不繼而無從維持馬力和狀態,那所造成的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

  戰馬飼料分為粟糧與乾草,當其全程趕路時,每天就要消耗粟料一鬥、草料兩圍。兩萬多匹戰馬加上配給的馱馬,每天就要消耗一千多石的糧食與數萬圍草料,所以馬料在輜重當中佔有的比例極高。不說數量多少,單單體積就難以運輸。

  所以說騎兵出塞作戰,必須要在沿途設置好足夠的補給點並存儲足夠的糧草物資,而這樣的補給線在之前的西魏是並不存在的。

  為了確保所需要的糧草能夠及時到位,李泰便安排獨孤賓先行返回籌措糧草物資,而之前陝北所進行的方方面面的營造效果便體現出來了。

  雖然之前中外府東征將陝北諸州庫藏也都搜刮一番,但是仍然可以就市采買。之前李泰為了將商原鄉親們的布帛花出去換取物資,便在陝北建立起了一套官市沽貨的章程,後來到了沔北後還將這模式繼續發揚光大。

  而且陝北以庫利川為中心的一系列屯墾工作,就是為開中法而服務的。之前李泰雖然離開這裡,但是相關的工作也一直在推行,夏州、綏州等各地諸軍補給也都已經仰仗開中法在供給。

  此時獨孤賓講起相關的戰備工作,也算是心裡有底:“如今統萬城所收聚草料已達一百余萬圍,諸地仍在陸續輸送,待到三月中旬,有望可達三百萬圍。余者諸類物料,也都有所補充……”

  陝北諸州本就存在著眾多的官牧和私牧,而儲備草料也是民間慣常的行為。每當冬末初春時節,還會將一些陳積的舊料燒為草灰以增加土地肥力。

  由於陝北開中和官市的存在,命令雖然才隻下達了旬日光景,但已經聚集起了數量可觀的物資。如果沒有這些前期的建設在,李泰這一萬精騎甚至都不敢輕出關中,更不要說奔赴塞外與突厥交戰。

  唯一比較遺憾的,便是這些物料最遠只能輸送到夏州統萬城,再往更北便沒有了西魏的穩定據點。而從夏州抵達河套地區,仍有六七百裡之遙,騎兵大隊即便全速奔襲也需要幾日光景。

  除了糧草等最基本的軍需物資之外,此番出戰所需要的弓矢甲刀與氈帳戎服、還有各種行軍工具也都在洛川補充一番。李泰又在此間逗留兩日,然後便又率部直赴夏州而去。

  當李泰來到統萬城之後,先一步抵達這裡的宇文貴已經安排斥候遊弈打探好了幾條可供選擇的行軍路線。

  自統萬城向北到河套平原之間雖然還有廣袤的空間,但這片區域多是荒磧地帶,大片的不毛之地。後世大唐曾經於此設置六胡州以安置突厥降人,但就連那些突厥遺民都受不了這惡劣的環境而作亂頻頻,可見是真的環境惡劣。

  不過大軍為了避免被突厥斥候提前察覺,最穩妥的做法還是從這些人跡罕至的荒磧邊緣穿插前進。所以只要途中能有勉強維持人馬消耗的地表流水存在,其他的要素也不必計較太多。

  於是李泰一行在夏州放開肚量的吃飽喝足之後,便迎著風沙策馬一頭扎入夏州北面的荒磧中,向著目標地艱難行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