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朝帝業》第292章 斬獲頗豐
  第292章 斬獲頗豐
  哪怕是一坨大便,只要擁有了統戰價值,都會變得芬芳起來。

  這個劉庫真態度溫順且誠懇,以至於李泰雖然還沒想好該要如何收拾擺弄離石胡,但依然覺得應該善待這個俘虜,之後必然會有大用!
  於是李泰便也不再對其冷臉以對,安排李到負責將這俘虜優加安置,順便試試能不能由其口中挖出更多有價值的情報。就連他那些護衛們,都專辟一營看管起來,不與其他俘虜混雜。

  盡管只是李泰一句話的事情,但那劉庫真卻連連的叩首道謝,別的且不說,這反饋感可謂是滿滿的不打折扣。

  此間問話結束,廣武城外的戰場上各處戰鬥也已經進入尾聲,開始打掃清理戰場。

  戰場的清理工作自有廣武城的役卒們進行,他們先傍著城邊建起了幾座圈禁俘虜的營壘,然後那些賊軍俘虜便像是羊群一樣被從戰場各處驅趕進去。

  所有的俘虜並不混雜安排,首先得以入營的,是那些尚有酋首帶領的胡卒們。被俘的胡酋們灰頭土臉的在甲士們的看押下,在俘虜隊伍中將各自部伍下屬呼喊出來送入營壘之中。

  這樣既能讓俘虜們的管理維持一定的秩序,又能進一步摧垮他們的士氣。

  畢竟對絕大多數胡卒而言,首領就是他們頭頂的一片天,是他們平生所見最具權威的人,如今卻在他們面前如喪家之犬一般被人呼喝羞辱,這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無疑都是一大摧殘,威力大概僅次於把牛騸了再於其當面把牛蛋一錘砸爆。

  被錘了蛋蛋的胡卒們變得更加的沮喪順從,進入營地後不需要看守的士卒們再作喝令,便自發的揀取營中堆放的物料來搭建略可遮風禦寒的簡陋營帳。

  至於那些沒有首領的遊兵散卒們則就比較倒霉,若有父母妻兒等還好,尚可入營先安頓下來。但那些既無首領管束,又無親屬拖累的則就倒霉了,他們要等到所有俘虜都安置完之後,看看哪處還有閑地才會被塞進去,提供給俘虜的物資都被拿空,而且要被長長的麻繩連成一串,就連基本的活動都要受到嚴格的限制。

  雖然李泰在戰前曾有隻殺不俘的命令,但也隻限於戰鬥的前期。可當賊軍陣仗開始潰敗後,數萬人四散奔逃,根本就殺不完,也沒有必要再繼續多造殺戮,所以當戰鬥結束後,所俘獲的賊軍數量還是頗為可觀。

  一直到了傍晚時分,廣武城外所散落的賊軍俘虜才被盡數安置進了城外的營壘中。在不計算追擊人馬後續俘獲的情況下,單單此處戰場收聚來的俘虜便達到了一萬七千余眾。

  盡管這當中存在著大量的老弱婦孺,但這樣一個數據也讓李泰不由得大感瞠目結舌,隻覺得自己真是欠缺見識,一場戰鬥便俘獲萬眾的情況還真的沒有經歷過。

  看來高家父子們圍剿稽胡上癮還得加上一條,那就是通過戰爭來獲得新增人口啊。這特麽一場戰鬥下來便增加幾萬人乃至於幾萬戶,可比自然的生育增長給力多了。

  相對於人口方面的驚人俘獲,其他的收獲倒是也有,但卻遠沒有這樣驚豔了。

  刀槍器杖等等,數量倒是不少,品質卻是不高,起碼李泰是不敢就這麽直接武裝給部曲的,部曲武裝差異過於明顯,且不說將士們會不會心中生怨,在戰鬥中的表現也容易脫節,給敵人造成可趁之機。

  各類甲具倒也收繳了幾百具,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單看數量倒也可觀,可若考慮到是從數萬眾賊軍大部中搜聚得來,那也就太寒酸了。

  牛羊等牲畜數千頭,馬匹則是不多,大概那些有馬的跑得太快,故而多數沒有落網。

  至於其他的絹帛財貨,在賊軍大營中倒也搜出不少,種類既多且雜,賊軍那些豪酋們是完全沒有分類儲存管理的概念,還需仔細盤點才能確知收獲如何。

  各方面的收入匯總起來,倒也算是比較可觀。除了之前在北地攻掠佛寺那一次耗子掉進米缸裡,這一次戰鬥的收獲在李泰凡所經歷的陣仗中都算是名列前茅的。

  當然這也是因為他經歷的陣仗少,一直到了去年麾下部曲才算是堪堪可觀、可以拉出來進行作戰,所面對的敵人除了窮橫的稽胡,就是小打小鬧的山賊盜匪,滿打滿算不過一年的時間,未來還是有著極大的上升空間。

  這時候,李穆對賊胡酋首們的審問也告一段落,走出俘虜營地後才又連忙交代城中軍民趕緊準備安排李泰所部援軍的食宿問題,並親自引領李泰往城內的刺史府休息進食。

  府中廳堂內坐定不久,仆役們便將餐食奉送上來,看起來倒是很豐富,但當擺在食案上仔細打量,便會發現多是肉干肉脯,卻沒有什麽新鮮肉食做成的菜式。

  李泰嘴裡嚼著那亂燉之後仍然寡淡無味且還塞牙的肉干,嚴重懷疑這可能是年初李穆跟自己一起打獵時剩下的獵獲製成,心裡也不由得腹誹起來,就算老子談不上是你救命恩人,但總算是來援一遭,你這連隻羊都舍不得宰殺待客,是不是有點小氣過頭了?
  李穆倒是不知李泰心中所想,但他臉上也一直掛著略顯局促的神情,這會兒沒有太多下屬在場,更是忍不住長歎一聲道:“往年隻盼望官位更高、權勢更大,隻覺得非此便不足以酬報丈夫壯志。

  但當真正身臨要位時,才自覺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凡事慮之不及則必藏禍其中,讓人心力耗盡,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啊!”

  李泰雖然還沒有坐上刺史高官,但聽到李穆這一番感慨倒也頗有同感,權力越大責任便越大,如果有人只是享受權力所帶來的爽快與便利,卻罔顧權力所伴隨的義務,那必將要承受嚴重的懲罰與報復。

  李穆從席中站起身來端著酒杯酒甕行至李泰面前,先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並向李泰長作一揖。

  李泰見狀後連忙避席而起,也端起酒杯來長飲一杯。

  李穆又親為李泰斟滿一杯酒,然後才又沉聲說道:“伯山遠來奔救義氣感人,有的事情我也不能瞞你。前言要繼續追擊賊軍,我其實是深藏私心。

  雖然借仰你部勢力得守廣武城不失,但我終究難免退軍失土遭辱之罪。且在我困居廣武城時,賊軍四出掃蕩,因此遭難的州民部族不乏,使得境中人氣更薄。

  若我後續仍無功勳表現,怕是也要罪解華州。即便主上施恩寬恕,失此勢位的便利,來年再想功抵前罪,勢必也會更加的艱難。伯山你肯助我繼續追擊賊寇,於我可謂保全功名聲譽之恩。言辭表意終究淺薄,這一份深情我一定銘記不忘,必在後事之中有所表現!”

  其實這一次賊胡入寇,就李穆而言損失倒也不算太大,盡管交戰不利但也及時撤回,再加上李泰救援及時,廣武城等重要的據點都沒有被賊軍攻破洗掠。

  但卻架不住有豬隊友啊,境中不少部落城邑聚居地或是出於對李穆的不信任,或是想要置身事外,在接到刺史府回據廣武的命令後並沒有及時趕來匯合,以至於慘遭賊軍毒手。

  這些人口的損失,總需要有人負責。就算是因為他們對李穆陽奉陰違而送命,這筆帳也得記在李穆頭上。畢竟他身為此州刺史卻不能及時有效的團結群眾,也是失職。

  又向李泰鄭重道謝後,李穆才又正色說道:“據賊軍被俘諸胡酋所言,其朔方所部人馬仍然非常可觀,既精且多,別部落敗之後,必然更增警惕之心,故而不可輕敵。

  伯山你部眾遠來又方經一番大戰,想也疲憊不已。所以我打算請你部伍且留廣武先作一番休養,並留此為我軍後繼。我則率軍北進,先行邀戰賊軍,你意如何?”

  李泰聽到李穆言中無涉賊軍分兵偷襲西安州的情況,便將此事略作交代一番,李穆聞言後自是大喜,並恨恨說道:“賊軍遠寇入境,居然還這樣囂張恣意,真是小覷我北州諸鎮,若不加以痛擊,豈能甘心!無論這情況是真是假,交戰一番便可知曉,我自率部……”

  “我知武安公報仇心切,但也請你稍安勿躁。我等繼續北上,所面對的敵人可不只有這一支離石胡軍。與之狼狽為奸的朔方胡眾,也必須要予以痛擊,最好是能連根拔起,絕此邊境之患!”

  李泰見李穆一副求戰若渴的神情,便又開口說道:“朔方胡眾久存於地方,雖然不謂樹大根深,但也可稱得上是頑疾難除。單憑你我兩部,未必能夠圍殲根除。此番胡寇兵禍起於夏州,西安州亦受波及,若能邀此二州人馬一同出兵,即便再頑固的賊勢,必也能夠輕松拔除!”

  李穆聽到這話,頓時也是心意大動,但又皺眉道:“可這兩州會不會出兵?我受困此城多日,可只有伯山你引兵來救啊……”

  那只能說明你的人緣實在馬馬虎虎啊!

  李泰先在心內吐槽一聲,然後又說道:“西安州楊使君,我自去信邀請。至於夏州之眾,這本就是其境內之禍流毒他方,之前難辨敵之虛實,謹慎自守倒也無可厚非,可若到現在仍然怯不敢戰,那就不免讓人大失所望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