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朝帝業》第260章 寵眷日厚
  第260章 寵眷日厚
  “你要跟我同返華州?”

  李禮成一大早便帶著一隊車馬隨從來到龍首原莊上,並向李泰道明來意,李泰在聽完後頓時一臉詫異,咱們認識時間不長吧,你怎還賴上我了?
  “是,我要跟伯山你同去華州,希望伯山伱能收留!”

  李禮成原本還有些羞赧,但很快就轉為一臉的真誠,並不無傷感的說道:“少時追從幾戶親長入關,雖然也不失關照,但也難免寄人籬下的淒楚失意。往年就算想自立門戶,也恐獨木難支,年齡又小、資產又薄,若諸事全憑施舍,更加的見笑於人、折損門風。幸好現在遇到了伯山,總算有了相互依靠的人選……”

  李泰聽李禮成說的可憐,不免也陪著心酸一把,但瞧瞧其隨從男女士伍近百、拉著家當的牛馬車駕便有十幾具,實在跟他自言寄人籬下的寒酸失意差別頗大。

  這樣一份人事家當,或不可謂之巨室豪富,但也遠遠超過了李泰之前初到長安時。哪怕是加上高仲密,他們共同的家當也遠遜於李禮成這個寄人籬下的小可憐蟲,甚至李泰還要被迫借貸過活。

  李禮成順著李泰的視線打量過去,這一次神態真的變得傷感有加,眼眶微紅的說道:“姑母在時,憐我一人孤苦無依、恐是難活,於是便督促鄭氏表兄等為我置辦一份資業。

  但幾年前姑母辭世,表兄等也各有職事繁忙,我總不好久在戶中叨擾惹厭,好在不久前受到親舊故義的舉薦,得以解褐入仕,有了一點自立的資本……”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李禮成也跟李泰一樣,家人們都留在東州,唯獨自己流落到了關西。李禮成來的時候,又比李泰小得多,無論親舊故人照顧的再怎麽體貼,想也不如真正的家人融洽,心裡自是難免孤獨。

  李泰跟李禮成之間倒也談不上多親近的血緣關系,但按照時下的宗族觀念而言,他們就是真正的一家人。盡管是踏在五服的門檻上,但他們仍然共享一個郡望家世所帶來的蔭澤,並且有義務維系這一家聲。

  因有這樣的一層聯系,哪怕感情上李泰跟盧柔等表哥們更親近,但在社會關系中,還是同李禮成有著更加相同的利害取舍。

  盡管如此,李禮成就這麽拖著家當來投靠自己,還是讓李泰感覺有些突然。隔段時間湊在一起吃喝聊天還倒罷了,可若是一起居住生活,總要考慮到各自的生活習慣與性格磨合問題。

  “孝諧你要入戶同居,我當然歡迎至極。但華州鄉裡終究不比長安繁華都邑,加之家事繁雜,是絕不能比你於此間的榮養清雅。”

  李泰想了想後便直接說道:“其實你今在朝已有任職,雖然不謂劇要顯重,但也畢竟清貴可觀,足以保證悠閑從容。偶或有感思念,便來鄉裡相見,我也一定盛情款待……”

  李禮成聽到這一番話,臉色頓時一垮,哭喪著臉望著李泰,想怨又不敢怨的樣子說道:“伯山你所說的這些,我當然也有考慮。若在之前,或許確實如你所言。但從那日之後……

  我不是埋怨伯山你為我結怨人間,但我之所以得此選授,也的確多仰馮翊大王進言於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對我也頗禮遇,還曾說待我秩滿便將我募入東宮,伯山你覺得我現在還有機會嗎?”

  李泰聽到這裡,連忙轉過臉去咳嗽兩聲,將自己的尷尬掩飾過去,同時心裡覺得李禮成你這小子也不行啊,那東宮是啥好地方、你還硬要往裡邊湊?看來也是年輕時遭到了捶打,後來才那麽識趣。

  不過這事倒也不怪李禮成,他最初的人際關系並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日常能夠接觸到的多數都是這一類人,只有閱歷和資本提升上來了,才能拓展更多的人脈。

  正如李泰自己,若非入關伊始便接連受到若乾惠、賀拔勝等武川大佬的關照,恐怕也不會在霸府裡混得這麽順利。

  所以說人生是個怎麽樣的開局,影響真的很大,如果出生就在那種資源高度聚合的小圈子裡,哪怕是一頭豬,也絕對是最俊俏可口、肉質緊嫩的。

  聽到居然是因為自己敗壞了李禮成的仕途前程,盡管這前程並不怎麽美妙,李泰還是感到有點不好意思。

  他略作沉吟後便又說道:“如果只是因為這些雜情的困擾,孝諧你不得已才作此計,倒也不必如此。我雖然不常入朝叩見,但在台省之內也有二三相識,雖然不能決斷什麽社稷大計,但若只是關照孝諧你不受滋擾還是能做到的。”

  他這麽說倒也並不是吹牛,不說在朝的表哥們,台府中一些入朝任職者多數也能搭上幾句話,又不是讓他們對李禮成大開綠燈,稍作關照的情面那是足夠的。

  “伯山你這麽說,真是讓我羞慚得無地自容。回想初見時,我還以擁握此間情勢的長安土著自居,卻原來無論在情在勢都遠遠不如伯山!”

  李禮成一臉羞赧的擺手說道:“我想跟隨伯山你同赴華州,倒也不是畏懼了京中的雜情滋擾,隻想在少壯志高、渴望建功的年歲裡不要虛度光陰。

  我來此之前,已經走問采訪許多時流故舊,才總算知道伯山你竟是世道之內如此勇壯的後起之秀!老實說,你今所擁有的勢位聲譽,我連想都不敢想,更不敢奢望能夠做到。

  只是覺得伯山你今勢力鋪張開來,總得需要真正的親信族員為你分掌一些雜情庶務,我雖然不如伯山你器量雄壯,但在你的梁架之下塗刷粉飾還是能做到的。”

  李泰聽到李禮成這一番自白,望向其人的眼神都漸漸變得正式起來,待其說完之後才忍不住發問道:“這一番話語,是孝諧你自己思索得來,還是另有別人分講?”

  “伯山你不相信是我自己的真心?跟你相比,我的確是有一些癡愚短視,但也只是限於年齒見識。可若講到度情觀事的思謀,我也是不乏的。畢竟幼稚之年便要整日思考該要如何取悅親近、才不會被人拋棄他鄉……”

  李禮成講到這裡便吸一口氣,不願再就此深講下去,只是又說道:“總之,只要伯山你肯收留我,凡有什麽因我器量交付的事情,我一定盡力辦妥。

  日前見你在城外同人鬥勢奪勝,我至今都不能思悟透徹,只是覺得憑伯山你的才情氣概,一定能更加壯大家聲。我雖然沒有驚豔人間的才能,但也希望能在伯山的指點下,將一身的志力捐在此中。”

  “孝諧你太謙虛了!”

  李泰拍著李禮成的肩膀笑語道:“起碼你的眼光很好!既然你已經想清楚了,我也確實需要親信才力掌管內外事情。事情或許繁雜不名,但當此世道之內,一身才力與其捐用不道,的確是不如報效宗族。哪怕身不能享,子孫也能因此得福!”

  “如果可能的話,我是覺得自己享一享福也未嘗不可。所以以後伯山你再遇事時,能不能稍作收斂謀定?太過驚乍,讓人不安啊……”

  李禮成想起那日長安城外的情景,仍不免心有余悸。他至今仍然有些想不明白,究竟是怎樣的人,才能在那麽短時間內得罪那麽多勢位不俗之人,偏偏所有人還對其無可奈何?雖然不明白,但卻覺得很厲害。

  李泰聽到這話後又是一樂,只是沒來得及再作解釋,門仆便來匯報莊外又有訪客到來。李泰接過名帖一瞧,見是宇文護並尉遲家兄弟倆,便對李禮成說道:“孝諧你且代我接待一下這三人,隻說我今早便已經離莊,不知幾時返回。等到回來,一定第一時間前往回訪!”

  李禮成前來投奔他的好處,現在就體現出來了。換了之前,他不想立刻相見的人,要麽只能生硬的拒絕,要麽只能硬著頭皮相見,門中卻沒有足夠資格代替自己招待客人的人選,總不能天天拉著高仲密一起行止出入。

  之所以拒不相見,也是拿不準這三人來意。之前他在長安城外得罪尉遲迥不可謂不狠,如果對方是帶著宇文護等人前來挑釁報復,在這長安地界中,李泰能做的應對選擇實在不多。

  最聰明的做法還得是趁著宇文泰還沒離開,找機會拜見一下,先看看宇文泰對此態度如何,再考慮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他外甥。

  他是覺得這一次幫宇文泰敲打了一下太子,雖然不算是一樁大功,但也足以讓宇文泰身心舒暢,如果還要追究他眾目睽睽之下羞辱誣蔑尉遲迥的事情,那宇文泰真是有點不懂事了。

  既然你們一家這麽親,那老子還能說啥?就得趕在年關前後埋伏在渭水兩岸,逮到你家外甥就給剃頭!

  他倒沒考慮過三人登門是要向自己道歉的可能,實在是宇文家二代目屠龍小分隊的印象太深入人心,根本就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在宇文泰那裡所得的寵眷能勝過這些外甥!
   新的一個月,新的開始,今天兩章一起更了,明天繼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