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朝帝業》第271章 聚甲白水
  第271章 聚甲白水
  在數名資望深厚的大將表率帶動下,其他將領們也陸陸續續、各自量力的向鎧曹捐輸了一批甲械。

  到最後一通盤點下來,鎧曹接收的甲械總量也頗為可觀。單單甲胄一項,就可以拚湊出上千領的全身鐵甲,若是搭配著漆甲、皮甲等不同的組件,是足以武裝數千人的。

  按照西魏當下的生產力和國力水平,哪怕是六軍主力也做不到人人披甲、武裝到牙齒上。這一批甲胄也不會下放到具體的營伍中,主要還是撥付給諸掌兵將領,由他們按照實際的情況和需求、酌情分配行伍使用。

  所以這上千副甲胄也是大大緩解了當下鎧曹幾乎無物調度的燃眉之急,可以遵循台府的指令將甲械給付一些主力精銳們使用。

  當然,在真正撥付之前,還得組織工力將這些甲胄除鏽保養一番。

  北鎮軍頭們長期顛沛流離的輾轉作戰,盡管在關西已經算是立足十數年之久,但真正建立起一套穩定的供養軍隊的體系者仍是寥寥無幾,因此許多將領捐輸上來的都是一些陳年舊物,李泰嚴重懷疑甚至可能他們祖輩在六鎮跟柔然乾架時的傳家寶都給交了上來。

  這麽說雖然顯得有點寒酸,但實情就是如此,很多成就大事業的人不說創業初期的篳路藍縷,哪怕在形成一定規模時仍是懵懵懂懂、不知前景究竟如何。

  如今的西魏已經步入到了團結關隴豪強、打造精銳府兵的關鍵階段,但身在其中的李泰仍然感到一股濃厚的草台班子的味道。

  所以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機遇更加重要,所謂的人定勝天,大多數時候也只是一句自我激勵。但即便勝不了天,也無謂怨天尤人,做好自己,當機會到來時做到最好的表現,自會享受到豐厚的回報。

  這個道理不只李泰懂得,趙貴似乎也懂得。這家夥今次的表現,實在是讓李泰對其刮目相看。

  這上千副甲胄當中,有將近一半都是趙貴一人拿出來的,而且品質精良、保養得宜,甚至不乏明光、山文、鎖子甲等精甲,瞧得李泰都口水直流,若非實在不好掩人耳目,甚至都想直接給私吞了。

  趙貴雖然比較擅長保存實力,但兩魏幾場大戰都不缺席,且是主要的參戰大將,部曲也是損失頗多。近年來他也鮮少有坐鎮一方的機會,這一次拿出這麽多的甲械武裝,可謂是大放血了一次。

  李泰自不覺得這家夥只是為了討個群眾喝彩就如此下血本,必然是瞅見了什麽確鑿可期的實惠才舍得出手,可能是希望借此在勢位上更進一步吧。

  身為武川老人,加上率先提議擁從宇文泰為主,趙貴這兩年混的卻是不甚得意,邙山之戰後聲譽大損、甚至就連官爵都一度被剝奪,如今被奪的官爵雖然恢復了,但勢位上卻沒有絲毫的進步。

  不說於謹、李弼這兩個證當時當勢的大紅人,就連若乾惠這個武川小兄弟在勢位上都已經把趙貴壓了一頭。再不努力奮鬥一把,這家夥可能真要前景堪憂。

  這一次眾將向鎧曹捐輸甲械以換取儀仗文物,各自所得器物還在其次,最主要的還是借由這一次的機會,讓宇文泰與眾將之間的交流恢復了暢通。

  雖然之前也不能說離心悖義,但隨著時勢的發展,終究是有些話、有些心思不好直接的表露,長此以往的積鬱懷中難免就會彼此相疑。

  李泰自是領會不了這些鎮兵們“做兄弟、在心中”的感情默契,既然鎧曹事務有了極大的緩解,他當然也沒有必要再成天留在鎧曹官署中辦公。

  畢竟這邊只是臨時的差使,他的本職都水使者和三防城大都督哪一項都比鎧曹這點事務更重要,如果沒了物資供給、人馬不能準時到位,哪還搞個屁!
  不過在放手鎧曹事務前,李泰還是進行了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人事調度,將鎧曹下屬的鍛造工匠們抽調出來近百人,作為外派人員使用。

  鎧曹人事記錄還是非常嚴謹的,畢竟李泰之前在台府搞辦公程序規范化的時候,除了考成法之外,還包括諸曹計簿格式與歸檔審核管理等等,以至於李泰都不好直接將這些工匠籍名勾銷。

  盡管眼下鎧曹群眾們對他是言聽計從,不敢舉報他的違規操作,但也不能把事情做得太明目張膽。思忖一番後,李泰打算推薦李禮成來接替自己擔任這個鎧曹參軍。

  這家夥也老大不小,既不想在長安朝廷裡混,總得給點事情做做,不能總留在家裡吃乾飯。現今鎧曹最大的困難已經被自己給搞定,他過來坐衙管一管物料出入、等個半年勾銷掉匠人籍名,也很輕松。

  有了之前推舉崔訦擔任北華州刺史而被宇文泰一通訓斥嘲諷的經歷,這一次他倒不敢直接出頭,免得再被老大夾槍帶棒的表示要不這個大行台給他來做,拒絕吧挺舍不得,不拒絕吧自己暫時還乾不了。

  幾天時間的共事下來,同署參軍皇甫璠對李泰也算熟悉起來,隱約察覺到他的糾結,某日便作進言道:“大都督才器驚人,入直短日便將案事處理的妥帖恰當。

  區區鎧曹一案,自然不能長久限制大都督,但某等下屬若是不得提點教誨,又怕處事不周。懇請大都督揀選心腹一人,讓卑職共養病多日的梁參軍一同薦於台府,如此一來既能繼續聽訓賢聲,也能避免長久的滋擾。”

  李泰聽到這話後自是一樂,覺得自己真是有團結同事的大才,到了哪裡都能跟群眾打成一片,瞧瞧這皇甫璠不只跟自己冰釋前嫌,都舍不得他離開了!
  這麽做雖然也不免結黨營私之嫌,但起碼也有一套說得過去的說辭,說明我們還是很尊重大行台的。

  “其實皇甫參軍又何嘗不是大才未盡伸張、秀氣長埋案牘,若得機會,我也一定要向台府舉薦皇甫參軍,不宜將此美器久藏府內,也要讓州郡群眾們賞此風采啊!”

  李泰也笑眯眯的對皇甫璠說道,之前不相熟悉、這家夥是有一點前倨後恭的惡習,可幾天時間的共識下來,李泰也覺得此人做事莊謹有序,並不是一個愚笨無能之人。

  關西人物雖然馬馬虎虎,但宇文泰也頗有沙裡淘金的英明,能被其招納進霸府且長期驅使任用的人,多多少少也都有一些獨到的本領。

  皇甫璠聞言後自是大喜,霸府屬官雖然常參機要,但無論勢位還是待遇都要遠遜於州郡官員。

  若李泰僅僅只是一個台府從事,皇甫璠雖然畏其得寵,但也不必過分阿諛,但他除此之外還領三防城軍政,年紀還這麽輕,與之交惡那就是給自己埋藏禍根了。

  鎧曹這裡的事務便先告一段落,在確定讓李禮成入府接替自己前,李泰便掛著鎧曹參軍的名頭,先將那些工匠們帶去白水莊園安置下來。

  他這也不算完全的公器私用,時間進入九月中旬,諸方參加大閱的人馬也在陸續向白水開拔匯聚,各種配套的設施當然要盡快準備起來。

  今年負責主持籌備大閱的乃是大將軍於謹,華州刺史宇文導則是接替了李弼之前所擔任的河防督將職位。李泰今年首次率部參加大閱,為了不在人前丟臉露醜,也要趕在大閱正式開始之前對自家的部曲進行一次小閱。

  之前在台府蘇綽那裡收到通知後,李泰便已經傳令下屬們抽調整編部曲精銳準備參加大閱。

  當他趕來白水的時候,麾下將士們也已經在白水等候了數日,三防城並鄉裡一共調集了兩千七百人馬,將會隨同他一起參加接下來的大閱。

  現今眾部曲們臨時還住在白水莊周邊,這麽大規模的人馬要進行什麽離合演練勢必會讓鄉裡震蕩、群情不安,還是需要專門的場地才可進行,這就需要向已經提前來到白水的於謹大將軍府進行申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