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北朝帝業》第742章 三方亂戰
  第742章 三方亂戰
  三月初,中外府以大將軍尉遲迥為大軍統帥,率領步騎一萬兩千余眾自長安出發,南下伐蜀。

  與此同時,遠在荊州穰城的李泰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得知尉遲迥大軍出發的消息。因為如今的漢中軍政俱為荊州總管府所掌,因此荊州總管府也收到了中外府的命令,要配合尉遲迥此番行軍作戰。

  同樣收到配合通知的還有秦州的宇文導,宇文導剛剛結束了針對隴南氐羌部族的進攻,便以其下屬南岐州刺史叱羅協率軍三千為尉遲迥側翼,隨後叱羅協也被委任為行軍長史。

  李泰本人雖然未參此事,但在這件事當中的存在感和話語權卻是不低。早在去年中外府便召其歸府議事,今年在尉遲迥正式出征之前,宇文泰便又遣員詢問李泰的意見。

  於是李泰便也提出了兩路行軍的計劃,主力人馬自然是尉遲迥所部大軍,出散關經陳倉道進入漢中地區,再過白馬、入劍閣、直抵涪水而後進擊成都的金牛道。

  除此之外,李泰又提出以賀若敦為東路將領,翻越大巴山進襲宕渠、巴西的荔枝道行軍,也是他安排李遷哲一直重點經營的路線。

  對此中外府也沒有什麽異議,兩路行軍本身就是更加穩妥的進攻方式。就像之前收復漢中時,同樣也是以達奚武和李泰分東西兩路進擊,雖然李泰搶先一步奇襲拿下了南鄭城,但如果不是達奚武所部大軍及時趕到,也很難及時控制住漢中局面。

  如今雖然氐酋楊乾運已經奉表請降,但在大軍進入蜀中之前也難免會有變數和意外發生,在主力大軍從劍閣叩關的同時以別路人馬翻山入境,也能在戰術上產生更多的配合變化。

  就算沒有什麽變數發生,主力大軍進入蜀中直取成都的同時,側路吸引宕渠、巴西的蜀中人馬,也能緩解主力大軍的壓力,使之可以心無旁騖的攻取成都。

  更何況,這一路偏師還不需要勞煩中外府征調人馬、發給給養,沒有增加任何負擔,自然也就沒有拒絕的道理。

  為了確保兩路人馬能夠彼此呼應、靈活配合,中外府也聽取了李泰的意見,委任其堂兄李士操為尉遲迥行軍司馬,主要負責與賀若敦這一路人馬的溝通聯絡。

  由於尉遲迥所部需要經散關繞道隴南,盡管三月初便已經出發,但還是一直到了月底才進入漢中地區。

  梁州刺史崔猷早已經於境內等候,當尉遲迥大軍入境時便率領州府官員們迎上前去,本待邀請尉遲迥先前往南鄭城略作休整,但卻被渴功如疾的尉遲迥直接拒絕了。

  “將士養志京中數載之久,如今總算成行,得以奔赴異域、為國開疆,豈遐閑坐!請崔使君盡管安排糧草輸至,大軍於此休整兩日,而後便直赴白馬。”

  尉遲迥久掌宿衛,已經有數年沒有率領人馬戎行於外,雖然經過大半個月的山路行軍,但卻仍然未覺疲憊,準備提著這一股氣勢一路衝入蜀中,拒絕了崔猷的邀請後又請其直接將物資運至軍營中來。

  當尉遲迥大軍抵達漢中之後,賀若敦和李遷哲也率領五千步騎自山南安康出發,進入了大巴山的山嶺范圍之中。

  這一條山路最早用作軍事用途進行開鑿還是在數百年前三國時期司馬懿使人開辟出的山道,之後便沒有再進行大規模的休整。尋常作為商賈行道還算勉強可用,但若用作行軍的話則就比較崎嶇難行,只能輕裝以進,行軍的速度也並不算快。

  就在兩路大軍爭進伐蜀的同時,西魏國中又有了新的變故發生。皇帝元欽派遣使者邀請太師宇文泰入朝,希望能夠就近商討伐蜀相關事宜,但被宇文泰以巡視河防為由而暫時拒絕。

  接下來秦州總管府又有奏吐谷渾屢屢侵擾邊境、劫掠郡縣,宇文泰得訊之後自是大為惱怒,於是便下令調集人馬,直率三萬精騎連同大司馬獨孤信一同奔赴隴右、直達涼州姑臧,將要大舉進攻吐谷渾。吐谷渾可汗誇呂得訊之後自是大為震驚,忙不迭派遣使者請罪求服,這才平息了宇文泰的怒火。

  憑如今西魏的情況,當然不足以發動兩線作戰,宇文泰之所以選在這個節點擺出一副要對吐谷渾大舉用兵的態勢,一則自然是為了立威,第二則就是暫避來自皇帝的逼迫,一旦國中再有什麽變故發生,他也能夠率領大軍及時返回。

  當西魏軍事調度征伐分頭進行的時候,江陵政權也正忙於兩線作戰。

  原本被梁帝蕭繹目作小疾而未加重視的湘州叛亂愈演愈烈,陸納叛軍在進據巴陵之後不久,王僧辯便率領大軍及時回援,連番進攻之下重新奪回了巴陵城,陸納則引叛軍回守長沙並在途中擊敗了王僧辯的前部追兵。
    王僧辯率領大軍徐徐進逼,將叛軍團團包圍在了長沙城中。長沙城原本並不算高大,但在侯景之亂前期河東王蕭譽曾經依托此城與江陵軍府對抗,在那一時期大大加強了長沙城的城防。

  如今叛軍據守長沙堅城,再加上王琳這些部眾們也都是驍勇精銳,盡管王僧辯將城池圍困起來,但一時之間也難以攻奪此城。

  因有湘州叛軍的存在,江陵政權也難將大軍盡數調使西去防守峽口,梁帝蕭繹只能調遣領軍將軍胡僧祐率領一部人馬西去增援駐守峽口的陸法和。

  因為戰鬥力非常缺乏,迫於無奈,蕭繹隻得放出了關押在牢獄中的侯景部將任約、謝答仁等,著令他們各自率軍西去增援。

  江陵這裡蕭繹因為陷入兩面作戰而焦頭爛額,但很快他的好兄弟蕭紀便也面臨與他一樣的處境。

  西魏大軍南來伐蜀的消息很快就從後方傳到了巴東前線,蕭紀此番率領大軍東出本就不得巴蜀人心,當得知後院起火之後,這些巴蜀文武臣員們自是心急如焚,連連請求蕭紀回師坐鎮。

  但今事已至此,而且蕭紀也明顯感覺到江陵方面在峽口所布置的兵力不足,自然不肯放棄這一機會。

  但是下屬群眾人聲鼎沸,也讓他無從回避,迫於無奈之下,只能著令大將譙淹率領本部人馬回援,並且一再要求譙淹一待西魏撤軍便即刻率部返回此間繼續作戰。

  於是在長江沿線便出現了如此詭異的一幕,盡管江陵方面兩線作戰、兵力不足,但是蜀中人馬也因為分兵回援而硬是沒能衝出峽口,使得局面一度陷入平衡僵持之中。本來應該是你死我活的交戰爭霸,竟然透出了一點黑色幽默的味道。

  但終究不是所有人都樂意陪著蕭家的顯眼包們玩耍,很快這三方牽製的局面便被打破了。

  由於楊乾運的北投,五月中旬的時候,尉遲迥大軍便得以暢通無阻的進入蜀中,直抵涪水沿岸,沒有經過任何戰鬥便已經直望成都平原。

  楊乾運的投降乃是既定之事,順順利利的無甚波瀾,倒也談不上驚喜。尉遲迥先是安排使者禮送楊乾運入朝受賞,然後又將其子婿分任諸方,並以其行軍長史叱羅協暫行梁州事,率領本部人馬坐鎮劍閣。

  接下來真正的驚喜到來了,尉遲迥大軍抵達涪水未久,便有巴西郡人據城遣使前來請降。

  尉遲迥得知此事後自是非常高興,中外府雖然從去年便大力開展滲透遊說工作,但還沒有抵及巴西郡,沒想到這些蜀人憂懼之下竟直接來降。

  雖然巴西郡在之前規劃中是屬於賀若敦這一路人馬的進攻目標,但今對方既已主動來降,尉遲迥倒也不介意提前收入囊中,於是他便派遣麾下部將開府元珍率領一部人馬前往收降並收取閬中府庫物資以助軍用。

  然而當元珍率部抵達的時候,原本請降的巴西人家竟然據城不出。元珍受降不成,心中自是大為惱怒,當即便勒令所部攻城,但閬中城地勢顯要,元珍所部千余眾輕裝而來,自然難以攻克,無奈值得引兵返回涪水大營。

  尉遲迥得知此事後,心中也是憤懣不已,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攻奪成都,暫時無暇追究巴西人詐降之罪,於是此事只能暫且作罷。

  然而尉遲迥這裡雖然暫且將怒火按捺下來,巴西人卻仍不肯罷休,元珍歸後不久便又遣員前來請降,而且言辭懇切、態度誠懇,一時間搞得尉遲迥不明所以。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