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朝帝業》第658章 賊入彀矣
  “西賊去了邙嶺景陵,沒有進攻金墉城?”

  當可朱渾元聽到敗逃回來的部將匯報敵軍動向後,哪怕忽略所謂天雷助戰的垃圾訊息,剩下的內容也讓他頗感詫異。

  對敵軍的動向判斷接連出錯,這絕對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不過可朱渾元眼下也顧不上做自我檢討,而是又開始思忖那李伯山為什麽要冒著可能會遭受中道狙擊的風險穿過河洛平原而往景陵方向而去?

  “邙嶺地近孟津渡口,難道是西賊關西主力此番將要從水路東來,所以這李伯山要提前搶佔孟津以供大軍登陸?”

  想到這一個可能,可朱渾元也不由得暗生驚疑,心裡有些拿不準。

  之前西魏幾次東進,都是采取陸路進軍的方式,對於黃河水道則利用不足。一則自然是北人不擅長水戰,二則數萬大軍通過水路行軍的話,所需要的舟船數量和規模也非常龐大,這對西魏的國力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絕非短時間內便能夠籌備起來。

  但這也並非絕對,畢竟如今的西魏也已經是今非昔比,尤其是在江漢地區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從去年開始那李伯山便率軍侵吞了漢東、淮南大片的領土,或許就搜刮了大量的工匠和物資運回關中,然後打造舟船、準備出其不意的乘船東下,這個可能也是成立的。

  除此之外,邙嶺的地勢對於瀍水、谷水和洛水等諸流交匯的河谷灘塗都存在著一定的壓製作用,尤其在掌握精銳騎兵的情況下,凡此諸流若要進行什麽人員物資的調度,都將在其鐵蹄兵鋒襲擾之下。

  在這戰報中,齊軍所交戰的對手除了李伯山所率的三千多名輕騎之外,還有一支一早便埋伏在邙嶺的人馬,只是數量不多。從部將所匯報的情況來看,似乎是從關南轉移到邙嶺的當地賊軍。

  這些賊軍數量也有幾千之眾,往常只是分散在河洛周邊的山嶺之間流竄活動,偶爾能給守軍帶來一定的騷擾和麻煩,但大多數時候都不足為患。而且深入清剿的成本極大、成功率又很低,所以便一直留存下來。

  如今這些人也同李伯山攪在一起,無疑又增添了不少讓人難以預料的變數。

  可朱渾元設想諸多可能,如果是第一種情況、西魏主力大軍乘船渡河而來的話,這已經超出了他能夠應對的范圍。

  由於有著河橋這樣更加便利的交通方式,再加上晉陽兵們也不怎麽喜歡乘船往來於大河兩岸,所以孟津渡口那裡並非重點設防的區域,當然也沒有停泊什麽船隻。

  假如李伯山的目標是那裡,可朱渾元也只能暫時放棄,即便眼下再去分兵駐守,多半也只是徒勞,而且還進一步攤薄了手中兵力。只能仰仗國中後方的援軍到來,才能於此阻截住關西大軍。

  可如果李伯山的意圖是背靠邙嶺、依托瀍水想要切斷河陽一線與宜陽之間的聯系,那麽他這個主意可就打錯了。

  之前宜陽九曲城和河陽之間物資轉輸的中轉站設置在了洛陽故城西面的千金堰,上一次李伯山進寇河洛時,在同薛孤延激戰一場後奪取了彼處倉城,這座倉城也因此遭到了極大程度的破壞。

  在將河洛收復之後,雖然他們前前後後增設了許多城戍,但對千金倉城則就直接放棄,而是改在洛水上遊幾十裡外的柏亭增設了柏亭城,將此城池取代了千金倉城的作用,成為宜陽與河陽之間的物資運儲中心。

  柏亭城雖然不像千金倉城那樣有著傍近諸水的便利,但卻恰好位於金墉城與九曲城之間,在針對宜陽的物資運輸方面選址要更加的合理。

  如今李伯山所部人馬盤踞邙嶺瀍澗,距離千金倉城不足二十裡,處於隨時都可以派遣輕騎襲擾的距離。但彼處距離柏亭城卻足有將近五十裡,而且中間還分布著幾座城戍,很難進行輕騎襲擾。

  如果李伯山的目的是要襲擾宜陽後勤的話,那麽他貿然進入邙嶺之後反而是有點自投羅網的意味。金墉城和柏亭城守軍便像兩個鉗子一樣,依托洛水河流將之封鎖在邙嶺區域內難以動彈。若能憑著優勢兵力逐漸收縮包圍,甚至有可能直接將這李伯山甕中捉鱉!
  兩種可能,一壞一好,可朱渾元內心裡當然盼望是後者,但前者也不得不防。
    於是他一邊派人通過河橋返回河北奏報敵情、提醒晉陽方面做好應變的準備,一邊則率領一部精銳部伍再次返回金墉城,要親自坐鎮指揮加強針對瀍澗的封鎖。

  成功抵達邙嶺瀍澗之後,李泰並沒有急於部署下一步的行動,而是先在瀍澗扎營休整兩日,一方面等待韓雄等部後路兵力的到來,一方面則就是等待離開伊闕前所作的一些安排中的人事發酵。

  他也並不擔心會被敵人圍堵在這河澗之間,瀍水河谷是呈一個喇叭花的張口面向整個河洛平原,而今李泰正駐兵於這喇叭狀的中段,齊軍想要在前方拉起一道圍堵防線,沒有幾萬人馬是做不到的。

  而且就算有這幾萬人馬布置在野外,效果也未必好,還不如依托洛水、谷水等幾道河流重點防禦,能夠更加有效的掐斷李泰的退路。

  齊軍也正是這樣做的,荊州軍於此休整的這兩天時間裡,斥候所探這一段洛水、谷水之間增加了許多齊軍營戍,彼此互相呼應,一副要將李泰徹底圍堵在此的架勢。

  看到敵軍已經做好了自以為周全的準備,李泰也不再閑著,開始部署下一步的行動。當然主要是因為隨著關南義軍後路人馬的到來,使得隊伍後勤壓力陡增。

  為了能夠快捷的通過河洛平原、順利抵達此間,李泰一行並沒有攜帶太多輜重給養,就連往常賴以製勝的重甲具裝和斬馬刀等重型的器械所攜帶的也不過只有十多具,將士們多是輕裝上陣,不多的輜重額度便全都帶上了糧草,即便這樣數量也沒有太多。

  可是關南義軍情況可是非常的悲催,這幾年流竄山野、一個個面有菜色,到來之後第一件事不是商討殺敵,而是放開肚皮的大口喝粥。就李泰一行帶來的那些糧餅,本來是預計能支兩旬左右,可是義軍到來兩千余眾,每天吃的便比李泰三千多人還要多。

  李泰倒不是心疼這一口吃的,關鍵是咱貼秋膘也得分個時候,就看這架勢,只怕用不了旬日,他們就得殺馬充饑了。所以還是趕緊乾掉對手、進駐雄城才是正計,李泰就算挺大膽,可每天跟這一群餓的眼冒綠光的家夥們待在一起,心裡也是有點發毛。

  因為瀍澗正面並沒有被封鎖,李泰便留下幾百士卒把守此間營地,同時繼續張設旌旗虛張聲勢,而他自己則率領在關南義軍補充下、又恢復了五千左右的人馬離開瀍澗,進駐洛陽故城西面的白馬寺。

  此時的可朱渾元早已經移鎮到了不遠處的金墉城,並且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瀍澗那裡敵軍動態,所以很快敵軍進駐白馬寺的情報便遞到了他的案頭。

  “賊入彀矣,天意滅之!”

  當可朱渾元得知這一消息後,頓時大喜過望,忍不住擊掌大笑起來,心情之歡暢較之舊年從隴右成功逃回晉陽還要更甚。

  雖然僅僅只是前進十幾裡,但這一行動卻直接暴露出了李泰這一支人馬根本就無意於進取孟津渡,意味著可朱渾元所預想中最壞的情況並沒有發生。那麽眼下所發生的自然就是李泰聰明反被聰明誤,自投羅網的進入到了一個死地之中!
  也就是李泰沒有竊聽對手心聲的絕活,若是知道了可朱渾元針對他意圖的猜測,必然是要忍不住嗤之以鼻:你怎能把我跟我老大的關系想的那麽好呢?還老子要把東南獲取的工匠物資送到關中去,黑獺他想屁吃!老子乾你們東魏北齊,和對宇文泰忠不忠心完全沒有關系好吧!
  當然可朱渾元也聽不到李泰的心聲,所以才會對李泰的圖謀一再判斷錯誤。但是這一次,他終於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既然李泰的意圖並非孟津,那麽也就是說關西主力此番仍是常規行軍方式,只要宜陽那裡突破不了,就不能順利進入河洛地區。

  換言之眼下的李泰就是一路孤軍,雖然其人還多有虛張聲勢之舉,但可朱渾元早已料定其人不過幾千人馬而已,而且所攜帶的給養非常有限。

  反觀可朱渾元這裡,整個河洛戰區有著五萬人馬,刨除布置在宜陽九曲城周邊的兩萬余眾,還有三萬余眾。雖然這三萬人馬也都分散諸處,但如今最凶惡的敵人已經被堵在這裡,其他地方的兵力可朱渾元也能隨意調動了。

  於是可朱渾元便調集整整兩萬人馬,沿著谷水和洛水布置起兩大封鎖線,勢必要將這李伯山生擒或者狙殺於包圍圈之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