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朝帝業》第620章 李大將軍
  又是一年隆冬臘月,灞上原野積雪覆蓋,長安城東卻有一道寬有丈余、長達十數裡的沙堤自城中延伸到城外。

  這條沙堤大道上面片雪不積,同時也禁止行人登上踩踏行走,每天都有精心的維護,一直等到時間進入臘月中旬,才有太常、鴻臚等禮司官員出城布置帳幕,擺出一副歡迎禮節。

  大行台宇文泰早在月初便已經入京朝拜,禮司所準備的這些歡迎禮節自然不是為的迎接大行台,但除此之外,又有誰人入朝值得朝廷早多日前便開始籌備呢?

  長安城東郊,兩千多名步騎精兵們簇擁著一駕造型精美的四望車向著長安城方向前進,這車駕前後的儀仗卻非長安權貴們出入的規格,道左有識者望見便能認出此乃南梁權貴出行儀仗,而且還是非常高的規格。

  隨著這一行隊伍出現在長安城郊,早有等候多時的騎兵令卒們前後奔走,通報消息。

  這四望車遊行觀景確是視野開闊,但在寒冬臘月裡乘坐卻委實沒有什麽好的體驗感,四面透風,吹的車上乘客手腳冰涼。

  李泰眼見到長安城已經在望,便又向同車的蕭詧笑語道:“京畿漸近,請大王容我下車仗從,以免被京畿群眾參我違禮冒犯。”

  蕭詧如今已經不再是南梁的嶽陽王,而是由長安朝廷所冊封的梁王,趁著年底特意與李泰一同入朝謝恩。此時的他身上裹著厚厚的狐裘,卻仍凍得臉色通紅,身為南人,實在有些受不了關中的寒冷天氣,聽到李泰這麽說,便連忙抬手抓住他說道:“入此境中,人事陌生,伯山可千萬不要棄我他去!”

  李泰也不知梁王究竟是凍的還是緊張,但聽他這麽說,便也只能繼續陪著他在車上共行一程。

  等到車駕駛上沙堤大道,就變得平穩舒適起來,李泰也忍不住笑道:“今日趁惠於大王,竟也得以行在尊道。”

  “伯山太謙虛了,你為國拓土千裡、功勳卓著,前後諸戰戰無不勝,可謂是威震華夏,若非共你同行,關中時流又知我是誰?”

  梁王聞言後便連忙說道,如果說之前同李泰接觸他還有幾分因身份而生出的自矜,但今在李泰面前卻完全沒有什麽傲態顯露,自知就連自己如今的梁王尊位也是全憑李泰抬舉,從內到外的心悅誠服。

  不管這沙堤為誰而修,梁王身份總是擺在這裡,如今以諸侯入國,李泰伴行一程則可,總不好堂而皇之的同車入朝,所以在離城數裡、禮官出迎處便提前下了車,轉而乘馬導引於前。

  此番因是梁王入朝、需要莊重對待,故而城門內外也沒有閑雜人等駐足觀望,只有禮官們拱從著齊王元廓入前迎接梁王。

  元廓原本在禮官導引指點下神情肅穆的向前走來,當見到隊伍中的李泰時,頓時便忍不住望著他大聲道:“大都督今年連番壯功,以一己之力揚我國威、宇內歎服!”

  李泰聽到這話後便略作欠身以為回應,瞧著其他朝中人士也都忍不住的向他行注目禮,便向後方小退兩步、凸顯出眼下的主角梁王蕭詧。

  經過一番禮節性的問答寒暄,這兩位大王便前後各自登車,然後又在儀仗衛士們的拱從下往城中而去,一直將梁王護送到距離皇城不遠處的皇家別苑中。

  李泰本以為梁王會直接入朝參見皇帝陛下和大行台,見狀後便是一愣。不過讓梁王先在別苑中休息一下也好,這可憐的南娃子來到關中後被寒風吹的鼻涕都快掛不住了。

  他原本還想留下來跟梁王交代一下關中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但齊王卻又著員催他同赴皇城,這才知道朝中今天專門設宴來歡迎他,所以才無暇安排梁王入朝參拜。

  得知此事後,李泰也不好向梁王直言,只能婉拒其人的挽留,留下幾名門生於此聽使關照梁王起居,自己則同齊王元廓一起離開了此間別苑。

  行出別苑後,李泰便見門前站立著幾十名鼓吹樂手,同時禮官又上前來說道:“西河公壯功於國,陛下特賜前後鼓吹以壯行儀軍威!”

  在北魏前後部鼓吹唯三師二大三公配給,李泰雖加開府,某些程度上比擬上公,但終究還是有差別,鼓吹儀仗便是開府所不能享有的,須得朝廷降旨特賜才能享有。

  對於這一份賞賜,李泰也並不感覺意外,跟他今年所創立的功勳相比,這一點殊榮待遇實在不算什麽。聽著前後鼓吹樂人們吹吹打打,他感覺新鮮的同時,還想問下這些樂工是從朝廷領工資還是自家養活?

  但轉念一想問這話就是多余,於是他便又在心裡安慰自己多花點就多花點吧,畢竟自己從此以後也是出場就能自帶BGM的真大佬了。

  伴隨著前後鼓吹樂聲,一行人來到了皇城門前,放眼望去,這裡已經密密麻麻的站滿了趕來迎接的時流朝士,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熱情的笑容,眼見李泰儀仗行來,紛紛拱手抱拳的打著招呼,讓人目不暇接、無從回應。

  不過李泰也並沒有於此多作逗留,下馬之後當即便被等候於此的謁者引入皇城中,然後直赴朝堂而去,

  朝堂中,自皇帝陛下再往下,大行台、太子以及諸位柱國,並諸宗室、上公悉數在列,待到李泰入朝參見以後,便由禮官當殿宣告對於李泰最新的封授。

  首先是李泰的爵位由西河郡公改封為太原郡公,詔書中給出的解釋是嘉其壯功之始,說的便是他之前攻襲晉陽之功。

  李泰聽到這改封和給出的理由也是一樂,太原郡公本是王思政封爵,潁川城破前其人改封潁川郡公,此番卻又將太原郡公封號給自己,不知道朝廷此番有沒有借此暗諷王思政不能全節之意。

  當然最主要的那還是對東魏方面,那自然是嘲諷拉滿了。李泰這個爵位每被人稱呼一次,那東魏老巢被抄的故事就會被回憶一次啊!

  這一次朝廷並沒有再增加李泰的食邑,因為他之前便上表朝廷表示願以所功轉授親友。因為八月到九月間,潛伏晉陽許久的李允信等終於將他母親、幼弟還有同祖堂兄五人並他們各自家眷們一舉接回。

  母親和幼弟來到關西自然不患生計前程,諸堂兄們舉家來到關西,李泰當然不能讓他們全無資業以自立於關西。當時的他還要坐鎮荊州以鎮撫新得之地,無暇返回處理這些家事,於是便借述功向朝廷為親人請封。

  朝廷對此也是頗為豪爽,李泰兩個親弟弟皆封縣公,五名堂兄則各封縣侯,各自食邑一千。

  雖然說西魏的爵位就是一個榮譽稱號,但同宗兄弟一日之內俱位列公侯,這榮寵效果也是直接拉滿。而且除了爵位之外,李泰五名堂兄俱辟霸府,宇文泰一個也沒有給朝廷留。

  至於這一次解救了李泰家人們的李允信,之前也曾隨同李泰奔襲晉陽,因此直接獲封晉陽縣公,跟他大爺爺李泰一起成了西魏嘲諷東魏的兩個工具人。

  除了爵位改封,接下來最重要的一項加授就是李泰得加大將軍號。

  西魏本有大將軍職名,但那本來是大司馬、大將軍這二大三公中的職號,像念賢、於謹、王思政等皆曾加大將軍號,都是屬於二大。

  不過李泰今所加大將軍,便就屬於後世所熟悉的六柱國十二大將軍中的高級職位了。因為他並不是第一個加大將軍號之人,今年九月他老丈人獨孤信自隴右征還朝中,秦州刺史宇文導便加位秦州總管,都督隴右各州諸軍事,職權一如李泰的荊州總管府,並加大將軍號。

  毫無疑問,宇文泰作此任命、緊急對宇文導進行提拔,心裡的想法無非是,起碼要讓自己這個最看重也最信賴的侄子、宇文家二代第一人的宇文導在位序上壓過李泰一頭。

  老實說,單憑功勳而言,李泰較之柱國中的有些人都不遑多讓。

  但是前後功勳對於西魏政權、對於宇文泰而言,意義終究不同,甚至可以說柱國之位是伴隨著宇文泰霸府的建成便已經論定的,李泰這個後起之秀哪怕再怎麽優秀,也不可能超越這幾位柱國,除非他連宇文泰都給一起辦了。

  柱國之下最位高權重的那自然就是大將軍了,甚至都不必討論十二大將軍究竟有誰就可以篤言李泰就是功勳之首。不過宇文泰也明顯感覺到李泰實在是鋒芒畢露,故而還是打了一個時間差,讓宇文導成為第一個得到任命的大將軍。

  雖然諸大將軍勢位相等,沒有上下之分,但被任命時間前後總能代表資歷的深淺。哪怕僅僅隻早了幾個月,也可以說宇文導才是西魏政權下一代中的第一人而非李泰,盡管這個二代也隻比宇文泰小了幾歲而已。

  李泰自知宇文導壓不住他,對此倒也並不過分在意。而且盡管宇文導得授大將軍比自己早,但是講到麾下人事力量則就不可同日而語。

  單憑今年這一系列的戰事,李泰麾下得授驃騎開府者便有崔謙、令狐延保、梁士彥、趙剛、賀若敦、李遷哲六人,若再加上早授驃騎、開府的楊忠、竇熾,便是整整八個開府。除此之外,還有車騎儀同十余人。以及江漢新拓領土所增設州共前計有三十六州,皆受李泰節製。

  這麽一算,李泰也覺得如果宇文泰不搞點手段壓製一下自己那才不正常,這家夥那得是不想給自己當老大、要當親爸爸了才會全無想法。

  如今的荊州總管府職權勢力實在是太雄厚,遠非宇文導的秦州總管府能比,哪怕之前宇文泰還以公謀私的將漢中撥劃到秦州總管府治下,仍然撼動不了荊州總管府第一方鎮的地位。

  更關鍵的是,這樣的情形還得在宇文泰眼皮子底下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荊州總管府的勢力范圍有一大半都是李泰親手打回來的,再加上攻殺慕容紹宗的輝煌戰績使得南梁一部分人對其敬若神明,而且隨著侯景的繼續折騰,這威名估計還能進一步抬升。

  所以不要說如今霸府其他人,哪怕是宇文泰自己親自出鎮荊州,都未敢狂言一定能比李泰做得更好。除非宇文泰願意放棄江漢之間的大片領土和利益,否則李泰這個荊州總管他就換不了。甚至於就算他想要放棄,其他柱國也未必肯答應。

  除了改封太原郡公、新加大將軍之外,李泰榮銜太子少保改為太子太保,並加尚書左仆射。

  以區區弱冠之齡便一躍成為尚書高官官,本來也是極為驚人的待遇,不過因為注定只能是遙領,也只是台府借此架空尚書省的一個安排。饒是如此,除了高家那倆貨,在這個年紀達成如此勢位榮譽的也不多了。

  至於剩下的賜給鼓吹之類,李泰也只是隨便一聽,並不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只要不是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和劍履上殿,別的也都差點意思。

  一通封賞結束後,待到李泰謝恩完畢,皇帝才又從禦床上站起身來,笑語示意群臣轉赴別殿,共賀功士歸國。

  一行人跟隨在皇帝步輦後方,出殿之後大行台宇文泰便抬手示意李泰入前跟隨在他身後,李泰方待邁步入前,便被他丈人獨孤信抬手給攔了下來。

  “隆冬天寒,衣裝還是這麽簡單,不知為親近之眾愛惜自身!”

  獨孤信見李泰衣裳單薄,便皺眉輕斥道。

  李泰聽到這話自有些無辜,他與梁王一同入京,都沒來得及回家就被引入宮中,入殿前還是請宮中宦者緊急幫忙找了一身朝服登殿,到現在也沒來得及找地方換身衣服啊。

  獨孤信薄斥幾句之後,便直接將自己朝服外的貂裘大衣解下披在了愛婿身上,對後方朝士嬉笑聲故作不聞,只是皺眉望著李泰說道:“今年戰績,我多有聞,幾有犯險之舉,日後不可再恃勇逞強,為國為家愛惜此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