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朝帝業》第603章 將軍饒命
  第603章 將軍饒命
  州府內堂居室中,宜豐侯蕭循尚在睡夢中,突然被外間劇烈的聲響所吵醒。

  “發生了什麽事?”

  蕭循自榻中驚坐起身,外間侍立的奴婢則戰戰兢兢回答道:“似有賊人衝進了州府……”

  蕭循聽到這話後自是又驚又怒,披衣而起怒聲喝道:“何方賊人,竟敢進犯州府!”

  “不、不知……”

  “賊眾多少?”

  蕭循已經抓起衣架上的袍服進行穿戴,並著侍婢將其佩劍取來。

  “亦、亦不知。”

  婢女們聽到外間的廝殺聲已經是震驚不已,自然不敢再外出多作打聽。正在這時候,一名身形健壯的侯府閹奴持刀衝入此間,大聲喊叫道:“主公何在?外有強悍賊徒寇入州府,前堂已經抵擋不住,請主公快快由後撤離!”

  蕭循聽到這話後更是驚慌不已,好歹總算穿戴妥當,口中卻有些難以置信的發問道:“府中上千精卒護衛,竟然不能阻截賊徒?這些賊徒,他們怎麽進的城?”

  驟逢如此劇變,蕭循自是滿腹驚疑,但其門仆這會兒也難以解答其人諸多問題,耳聞廝殺聲越來越近,只能拱從著主公向府邸後方而去,希望能夠逃出府後與城防人馬匯合再反殺回來。

  此時的州府前堂中,李泰已經率部擊潰了一個盤結在前堂幾百人的戰陣,眾敗卒們四散潰逃。而他們也來不及繼續追剿潰眾,而是在向導帶領下繼續往州府直堂殺去,控制住了直堂就控制住了城內軍政中樞,起碼在此夜城中將難以再進行什麽大規模的人事調度。

  直堂此間也聚集了約莫有三百多名手持弓弩短刃的勁卒,當李泰他們衝進此間時,頓時便遭到了對方弓弩箭雨的覆蓋打擊,一時間難以欺近過去。

  原本局面尚在僵持之中,突然內府傳來一陣急促鼓聲,攻入此間的李泰等人自是不知這鼓令代表著什麽意義,他們殺至此間也已經是疲累不已,眼見對方雖然有些驚慌但仍不失頑抗之志,李泰便打算暫時退回前堂據守以待後援。

  然而正在這時候,原本駐守在直堂前方的甲兵們聽到鼓令催促後,竟然放棄此間結陣,直往後方退去。

  “敵將將棄州府,預謀外逃!”

  眼見這一幕,李泰頓時明白過來,當即便放棄暫退想法,再次握緊了手中馬槊、繼續向前殺去。

  沒有了穩固扎實的結陣,此間軍卒各自抽身而走,縱然還有一些人留下,但面對悍勇衝殺而來的敵人,要麽被直接斬殺當場,要麽則也向後潰退而走。

  李泰自然不能容許蕭循成功逃出府外再召集人馬反攻,留下二十幾員留下收繳直堂文書印信之後,自己便又率領人馬繼續向內府衝殺而去。

  不過他們一行終究不熟悉內府布局,左衝右突之下很快便迷失其中,院舍之間多見奔走奴婢,但卻找不見梁州刺史蕭循的蹤影,靠著就途擒獲的幾名府中奴仆的指點,才終於找到正確的路徑衝到了州府後門,可再審問此間遊蕩人員,卻知蕭循一行業已在半刻鍾前於此間奪路而逃、向城內而去。

  李泰聞言後自是大感惋惜,他此際隨員數量本就不多,加之人馬疲憊,也不適合滿城搜索,於是只能暫且退回州府直堂。

  當他們返回直堂中時,李遷哲也已經率領後師抵達,並且將一名身著錦袍並且略顯凌亂狼狽的中年人引入堂上,指著其人對李泰說道:“稟告使君,這一位便是梁國宜豐侯、此間蕭府主。”

  李泰之前還因蕭循走脫而有些失落忐忑,此時眼見李遷哲竟然將人引回,心中頓時驚喜不已,先對李遷哲重重點點頭,然後才又望著神情兀自驚慌不定的蕭循略作抱拳並笑語說道:“久聞蕭侯賢聲時譽,此番不請自來,失禮之處還請見諒。

  某名李伯山,於我國中忝為荊州總管,奉我國安定公宇文丞相所命收復前遭竊奪的山南漢中之地,並非是為入境殺人,還請蕭侯放心。入據州府、驚擾蕭侯美夢,亦是情勢所迫,如今事成定局,還請蕭侯能夠仗義相助撫慰城中眾情,使此城中不要再增殺戮,也是保全蕭侯於此仁治之名。”

  他自以為這番話說的軟硬兼施、端莊得體,蕭循應該沒有拒絕自己的道理,但在話說完後卻見對方只是視線遊移、不敢望向自己,身形還隱隱後仰,一副對他厭惡至深、不肯靠近的樣子,心中頓時不爽起來,當即便冷哼一聲。

  “將軍饒命、將軍饒……”

  這一聲冷哼聽在蕭循耳中卻如驚雷一般,膝窩一軟便要癱伏在地。

  且不說此夜遭襲受執所受到驚嚇,單單入堂之後見到李泰高大身軀周身浴血,一些濃稠血漿甚至整塊都貼在甲衣上,整個人身上彌漫著一股濃烈刺鼻的血腥氣息,心中便已經是畏懼至極,完全沒有聽到李泰那番話說的什麽意思。

  李泰倒是犯不上折辱對方來誇耀自己的威風,眼見蕭循驚慌沮喪成這個樣子,再低頭略作自審才明白眼下的自己是個什麽形象,於是便暫時不再搭理那被他嚇破了膽的蕭循,快速下令封鎖金城,此夜不準任何人事出入,並且向羅城喊話諸營守軍各自營中待命、不準擅自行動等等。

  交待完這些後,李泰便暫借內府稍作洗浴整理儀容,他又不是什麽心理變態,之前交戰激烈無暇顧及,但今戰鬥已經結束,自然也受不了自己周身濕滑血腥。

  當他再返回直堂時,李氏兄弟已經將城中軍政情況基本掌握了一個大概。

  李泰坐定之後聽李遷哲稍作分講,這才知道南鄭城內外單單守軍便有近兩萬眾,儲糧也有三十余萬石。偌大城池自然不會發生建康台城那種存米不存鹽的致命疏忽,各種守城物資也都備置齊全。

  聽到這裡,李泰便不由得暗自慶幸此番偷襲得功,若是按部就班大軍開拔、兵圍漢中,就算能夠攻下南鄭城,還不知要耗費多少時間。而漢東還有柳仲禮對襄陽虎視眈眈,河南又有慕容紹宗不知所往,他是絕對不能將大部人馬長久使派於外的。

  對於南鄭城居然聚集了這麽多的戰爭能量,李泰也是頗感驚訝,再作追問才知此乃蕭循幕僚劉璠倡議之功。在劉璠的建議下,蕭循從很早開始便將境中人力物力向南鄭聚集。

  劉璠這個漢中名人,李泰自然聽說過,聽到李遷哲已經將之執在此間,也不由得一樂。

  不過在他看來,劉璠對蕭循的這一建議倒也談不上有多明智,山南多有桀驁不馴的方隅豪酋,憑蕭循的勢力威望未必能夠從容駕馭得住,看似掌握了大量的人事資源,但其實是將自身置於一個不穩定的火藥桶上。

  諸如安康李氏若非蕭循態度過於強硬的征令逼迫,也未必就會直接倒頭投靠自己。

  不過在他們到來之前,南鄭收聚了這麽多的豪酋武裝都還沒有釀生大的騷亂,而且州務還被處理的井井有條,也足見這個劉璠確有處理庶務之才。

  李泰自然不需要什麽人給他指點什麽宏觀的戰略方針,他需要的就是能夠充分領會他的意圖並且執行他的命令的人才,從這一角度而言,這個劉璠倒是值得拉攏辟用府中。

  反正在他離開華州前,宇文泰也沒特意交代他攻克漢中後一定要留意什麽人,就算交代了,他也能乾脆就當聽不見。

  當得知這個劉璠與蕭循都被安排在直堂側室,李泰便又起身前往相見。

  當他走進房間中時,原本還在同劉璠低聲議論的蕭循頓時停了下來,兩眼直勾勾望著李泰,眼神也變得有些難以置信,在一旁的劉璠小聲提醒之後,他才陡地醒轉過來,然後便又連忙低下頭去。大概是第一印象太過駭人,使得他望見李泰便暗生懼意。

  李泰見蕭循仍是不敢望向自己,不由得也是有些無奈,老子混遍後三國,還是第一次遇到沒有被我顏值折服的家夥!

  他又將視線轉望向劉璠,口中笑語道:“聽聞州府事務多由劉記室在執,能者多勞,我今雖然入此城中,但諸事也需仰劉記室之力。如今府內形勢即定,但外城人情卻仍不安,為免群眾恐慌滋擾,我有意遣散諸軍、著令他們各自返鄉,州內政令一如舊梁時節,使民各自因便相安,劉記室你意下如何?”

  劉璠自然也從李氏兄弟口中得知李泰的身份,在其面前自然不敢托大,側立席前聽完李泰的話後便深深作揖道:“某等罪人不能守土盡節,已是自慚難當。大都督既入此境,能夠秉持仁義好生的德計,是此方官民之福。但想請問李大都督,欲將我主公蕭府主作何處置?”

  “之前相見時便有告蕭侯,此番入境隻為收復失土、不為縱惡殺人。更何況蕭侯久治此鄉,甚傳德音,素來都為士民悅服。只要蕭侯不作孤僻厭生姿態,肯於助我安撫州境,我也一定對蕭侯禮待有加。”

  李泰講到這裡,便又望向垂首不語的蕭循。

  蕭循感受到這目光後身軀便顫了顫,沉默片刻後才又小聲說道:“多謝李大都督保全此身,我、我一定相助大都督把控州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