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朝帝業》第636章 沔北招商
  第636章 沔北招商
  荊州地處秦嶺以南,汛期和農時的到來都要比關中更早一些。李泰返回荊州時,鄉野間農耕正忙。

  一些原本已經荒廢已久的土地上,也有了辛勤墾荒耕作的身影。許多廢棄多時的村邑遺址都被清理出來,在原地搭建了一些臨時的棚屋和氈帳,裡面所居住的全都是新進歸附入籍的民眾。

  李泰入治荊州後不久便接連頒行了勸耕、擴戶等諸項政令,旨在複興南陽盆地的民生經濟。

  最初的時候,民眾們往往還會因為不習其法而頗多生疏,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政令穩步的實施,這些政令內容也都漸漸的深入人心,成為如今沔北地區維持穩定的重要秩序規令。

  李泰今番歸鎮,同樣從關中帶來了大量的人事。去年的時候他便已經在鼓勵渠盟鄉豪將他們所掌握的資源向荊州投入,而自己更是將眾多的人事資源向此進行轉移。

  盡管這些投入眼下還沒有見到顯著可觀的回報,可是去年下半年一系列的戰事勝利也給人以極大的信心,並刺激了他們追加投資的步伐。

  在古代社會環境中,跨地域的大規模人事資源流動想要實現,要麽是動用國家的力量強行遷徙,要麽是頻發的天災人禍逼迫人們背井離鄉。

  至於說基於利益追求而在短時間內便大規模發生的人員流動則就並不常見,這是因為古代的工商環境發展水平並不夠高,當然也在於朝廷和官府對於在籍人口的嚴密管控。

  以田租丁稅為主要稅收方式的古代社會,注定了一定要對土地和人口牢牢把握,一旦放松了對於這二者的管控,那麽政權衰亡也就不遠了。

  李泰如今在西魏雖然也已經可以稱得上勢位崇高,可如果是公然的挖台府牆角、將大量的關中人口引到南陽盆地,台府同樣不會坐視不理,一定會出手加以製止。

  不過如今人口也並不是南陽盆地所急缺的資源,新獲取的漢東之地本就擁有不少的人口,再加上李泰東征西討從各地擄回荊州的百姓,以及源源不斷從長江下遊逃難西進的南梁民眾們如今也將李泰治下之地當作一個投奔的目標。

  總之在多方面的原因促使下,如今的荊州治下人口激增,甚至都已經超過了當地生產力發展水平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

  所以眼下的南陽盆地最急需的還是繼續大修水利,改善耕墾環境並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和各種手工業生產,而這一切都需要海量錢貨資源的投入。

  李泰在離開關中前也就此事與台府群眾們進行過一系列的磋商,希望台府能夠鼓勵支持關中錢貨資源向南陽盆地輸送。

  因為從關中到南陽盆地,最快捷方便的通道就是武關,而武關由於其巨大的戰略價值,一直是由台府直接掌控。所以想要進行大宗的人貨運輸,絕不可能瞞過台府的耳目。

  雖然李泰之前還開辟了一條子午嶺—漢水道,但是隨著山南漢中地區的收復,這一條線路也不再適合頻繁的進行台底操作。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如今李泰的權勢地位已經不再適合進行太多陰謀性的行為,就算能夠短時間內湊效,長遠來看還是有害的。

  憑他如今所掌握的資源和渠道,也是能夠繞開台府的把控實現物資的轉移,但若說做的滴水不漏、人莫能知,那也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沒有什麽確鑿的證據,捕風捉影的傳言也必定會有。就算這些傳言不足以傷害到李泰,長此以往也會增加台府對他的信任成本,從而在其他方面施加障礙、設置阻撓。

  所以還不如乾脆開誠布公的跟台府談一談,如今的荊州總管府就是需要大量的錢貨物資投入進來以促進地方的恢復發展,所以需要在關中籌募資金。
    並且李泰向台府做出承諾,對於這些從關中輸入到南陽盆地的資金,荊州總管府可以向台府返輸總數十分之一的份額,並且後續逐年都會從這些投資獲取的利潤中抽取一定份額返還台府。

  為了獲取關西豪強們的鼎力支持,台府給予了這些豪強們極大的自主權,諸如作牧本州、設置當州鄉帥等等,地方上的軍政大權都授給良多。而對於這些土豪們的財產,台府自然也就無權干涉並征稅。

  李泰提出的這個建議其實也是個餿主意,但卻因為台府太窮而具有了商討的價值。

  這些財富留在關中的話雖然也是藏富於民,可台府想要真正拿到手中的話,就必須要采取一些強硬手段,無疑會大大破壞關中地區的穩定。可若從關中轉移到南陽,台府則就可以趁機盤剝一層,兵不血刃的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換一個角度講,李泰也是以整個南陽盆地的發展前景作為誘餌,從而給台府開辟一項新的財源。至於說南陽盆地會因此獲得更大的利益,但南陽盆地那也是帝國版圖的一部分啊!
  台府對於這一問題相當的重視,最終確定下來的一個思路大概就是,既要確保這一份利益能夠拿到手中,還不能完全放開管控,使得關中大量的資財外流到荊州去。

  所以最終台府形成的決議是,由荊州總管府率先提出一個募集資金的計劃,然後交由台府審核通過。接下來在募集資金的過程中,首先是要按照比例將需要返輸台府的那十分之一資財先行抵扣出來,然後剩下的才能輸送到荊州去。

  同時,關中向荊州輸送資財的時間也要有一個限制,只能在秋後到新年之間這一段時間裡。除此之外的其他時間,都是禁製進行輸送的。

  這一系列的規定,已經是直接把“巧取豪奪”寫在了臉上了。前一項規定先滿足台府的份額再向荊州輸送,李泰還能勉強接受,畢竟繞道其他路線的話,單單運輸的成本和途中所需要承擔的風險,已經都遠不止十分之一了。

  可是後一項簡直就是在侮辱李泰的智商,須知秋後到新年這一段時間,本就是台府進行財政匯總、總結前一年並制定新一年財政計劃的時刻。

  關中民間的資財在這一時間段聚集外輸,就是給台府這些政務官們上手截留提供良機,當年的收支有什麽虧空、來年的用度有什麽不足,都可以從這一筆現金流裡邊榨取。

  李泰本來就是台府中的老油子,又怎麽會不明白這當中的道道,這一計劃顯然就是台府那些被惡劣的財政狀況快折磨瘋了的屬官們突發奇想的殺大戶計劃,他當然不會答應,甚至直接撤回了這一提議,不願再就此進行討論。

  但台府甚至已經把這一筆還沒有確定的收入納入了度支計劃之中,如果收不到那可會產生一系列的惡劣影響。

  最終還是陸通這個老熟人硬著頭皮再次來到李泰府上,央求他再去台府繼續討論,然後才達成一個共識,由台府規定每年多少資財可以輸送到荊州,不足的按照具體數額收取十分之一,超出的則就需要進行增收一定比例。並且台府委派一名度支使前往荊州總管府,負責記錄這一部分錢事的往來概況,除此之外便無作其他的限制。

  因為雙方就此形成了默契,所以此番跟隨李泰歸鎮還有許多關中豪強們的代表,他們要認真考察一下南陽盆地的投資環境如何,是否真的有利可圖,然後再決定是不是要將家中一部分資財轉移到這裡來進行投資。

  雖然說他們並沒有什麽後世系統性的投資理財的認知,但最起碼狡兔三窟、分散避險的常識還是有的,所以對此也都熱情頗高。畢竟從胡亡氐亂以來,南陽盆地便是關隴人士主流避險地之一。

  李泰之所以要將此事擴大來做,而非只是局限於渠盟內部,當然也是為了維持和加強自己在關中的影響力。哪怕他並不久處關中,但關中群眾們仍然不會淡忘他、無視他,因為他是這些人的錢袋子!

  所以在歸鎮途中,李泰便已經先遣使者返回荊州,通知留守總管府的崔謙等人認真籌備一番,努力搞好荊州總管府第一屆招商引資大會,將荊州總管府的誠意向這些關中豪強們展現出來,繼而吸引他們將自家的資財大筆投入進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