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朝帝業》第625章 開國名臣
  李泰今天來到學館本也沒有什麽具體目的,再見柳昂這小子不無委屈的樣子,心裡也不免略生愧疚。

  之前柳敏將兒子托付給自己,結果他卻忙於公務一直放養在商原莊上而疏於關注,這會兒面對柳昂小小的請求,他便也不忍拒絕、點頭答應下來。

  柳昂見李泰同意後,頓時便高興的歡呼一聲,而後便拉著李泰的手腕興高采烈的往蒙學學堂而去。只是在走出了好一段距離後,他才放慢了步調小聲嘀咕道:“好像是忘了什麽事情……”

  李泰也回頭一瞧,見到那被忘了的“事情”正跟在他們身後不遠處,臉上的表情仍有些木然。

  這會兒柳昂也想起來自己的任務,連忙放開李泰的手又走向楊堅,稍作致歉後便又說道:“學館同窗們互相稱名或是小字、門中行第也可,我名柳昂,你是喜歡讓人怎樣稱呼便怎樣介紹自己便可。”

  李泰知楊堅沉默寡言,於是便代其答道:“他名楊堅,稱呼楊大也可。”

  然而他話音剛落,楊堅卻皺起眉頭糾正說道:“稱我那羅延!”

  那羅延是佛教金剛力士之意,看得出楊堅對這個小字很滿意,也樂意讓人如此稱呼自己,木訥的外表之下其實還是隱藏著一個熊熊燃燒的中二之魂。

  學堂裡,一群學童環坐一圈,有兩個席位被他們圍在當中,兩席各坐一名孩童正自伏案寫劃著什麽,而周遭坐著的孩童則一臉興致盎然的圍觀著他們。

  “這兩個不滿先生傳授的課業,隻說太過淺顯,沒有難度。所以先生便特意給他們出了幾道算學題,只要他們能夠解得出,便單獨給他們開設課業。”

  柳昂行至學堂窗外,先探頭往裡面看了看,旋即便又不無炫耀的笑著對李泰說道:“都是之前在莊上學過的算經舊題,但他們都還沒有學到解法,解答起來就困難的很。我離開時已經在解,到現在還沒有解完。若是換了我來,也只需要小半刻鍾罷了。”

  李泰站在窗外向內看了看,發現懸起的黑板上抄錄著題目:有人盜馬已去37裡,馬主乃覺,追之145裡仍差23裡,續追幾裡乃得追及?

  這道題目是《張丘建算經》中的一道題,張丘建乃是北魏時期河北清河張氏族人,李泰一家舊也寄居清河郡中,因此將《張丘建算經》也吸納入家學中教授子弟用以啟智明數。

  這算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比例問題,追去145裡仍差23裡,說明這145裡之內追近37-23=14裡,14:145=23:X。說起來雖然簡單,但對於沒有接觸過此類問題、沒有這種算術邏輯的七八歲孩童而言,想要算清楚還是比較困難的。

  “我解出來了、解出來了!只是這數字有些細碎……”

  正在這時候,堂內左邊席中孩童突然舉手歡呼起來。

  李泰轉眼瞧去頓時一樂,原來這小子竟是蘇綽之子蘇威。上次相見時還是在蘇綽葬禮中,這小子年紀不大卻悲傷不已,看得李泰都有些擔心,如今算來也早已經除服並且比那時大了許多,看起來很是伶俐健康。

  李泰對此本就沒有特意交代,但卻不想蘇威這小子還是被家人送來了自家學館進學。想想倒也正常,學館中的蒙學招收本就是正當啟蒙時期的孩童。

  這個年紀本來才性稟賦都沒有完全顯露出來,所謂擇優錄取也只是空話一句,能夠招收到的也只會是親友門中子弟。若是不相熟悉的人,怕也不會放心將自家孩兒托付過來。

  蘇綽乃是李泰的薦主,斯人雖已不在,但這份交情仍然保留下來了。如今龍原學館名聲正壯,其族人將蘇威托付於此也是理所當然。

  “我也解出來了!”

  緊隨蘇威之後,另一名孩童也舉手答話道。而這孩童李泰也同樣認識,正是高賓之子高熲,之前曾隨其父入府做客過。高賓如今在西河郡擔任郡守,李泰也算是其半個主公,將兒子托付在此同樣沒什麽毛病。

  看到這兩個小子後,李泰便轉頭望向一旁的楊堅,便見這小子也正盯著黑板、口中念念有詞,想是也在默算這道題目們,只是不得其法,完全沒有什麽解題的頭緒。

  學堂中的先生聽到這兩人先後解題完畢,一時間也頗感意外,走上前去略作驗看,發現答案也對,便也微笑著誇獎了兩句。

  課堂中其他學童們眼見如此,紛紛拍案喝彩起來。此刻的蘇威和高熲,能夠向先生提出質疑並且解決超綱的問題,在他們眼中看來那是絕對的與英雄無疑。而兩人在同窗們的歡呼喝彩聲中,也都如鬥勝的小公雞一般驕傲無比,下巴揚起老高,享受著這小小的人生高光時刻。

  “我們要學李大都督的韜略精要、戰無不勝的兵法秘術,請先生不要再拿這些抓賊分錢的算數搪塞!”

  解開先生給出的問題之後,這兩個小子志氣高漲,望著先生便大聲提出自己的要求。

  學堂先生聽到這話後也是哭笑不得,你們以為我為啥在這裡教你們這些小毛頭?我要是懂得李大都督兵法韜略的要旨,我自己去帶兵做大都督好不好!
  雖然沒有戰無不勝的兵法秘籍,但這先生對熊孩子還是有點辦法的。

  他一邊撤下上面的這塊黑板另又換上一塊,指著上面的新題對諸學童們笑語道:“上法豈可輕授?你等少徒隻解出粗淺算數題目便沾沾自喜,稍得精深一些便就要束手無計。且看此題若能解得,才算是有了初窺門徑的資格。”

  蘇威和高熲這會兒正自趾高氣昂,又怎麽會畏懼新的挑戰,當即便又摩拳擦掌的準備讓先生再見識一下他們的高超智商和本領:“今有公雞一值錢五,母雞一值錢三,雞雛三值錢一,以百錢買雞百隻,問公雞、母雞、雞雛各幾?”

  學堂中其他學童心內也頗羨慕蘇威與高熲的風光,見有新題也都躍躍欲試起來,可當見到這題面後便有些傻眼。初時隻覺得應該是非常簡單的問題,可若再稍作細想,便發現腦海中一團亂麻、完全沒有任何的頭緒。

  門外的李泰在看到這個問題也不由得一樂,這個百雞問題是《張丘建算經》當中最重要也最典型的一道問題,是一道三元不定方程組題。其解題思路早已經超出了蒙學的范疇,甚至古代許多的數學家都不能給出一個淺顯清楚、易於理解的解題思路。如今出在這個蒙學學堂中,完全就是這先生在刁難戲耍眾學童們。

  一些學童在自度憑自己智力和知識很難解決這一難題後,很快便明智的放棄了,在見高熲、蘇威兩人也都抓耳撓腮、愁眉不展,便也不再糾結於此,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別的地方,並很快有了驚喜的發現。

  “那、那是李大都督!”

  很快便有人見到了站在學堂外的李泰,稍作辨認後便一臉驚喜的呼喊出聲,其他人也都循聲望去,各自也都驚喜不已。但因未得學堂先生的允許,各自雖然驚喜難耐,但也只是在原位交頭接耳,不敢離席奔出。

  那學堂先生也注意到了李泰,站起身來略作欠身致意,回頭再看眾學童一臉期待的眼神,於是便微笑著宣布暫且下課,讓這些學童們趁著課間休息去瞻仰偶像風采。

  這時候,眾學童們也紛紛湧出了課堂,急欲上前表示親近欽佩,但又怯而不前。

  柳昂這會兒則走到李泰身前來,面向同窗們一臉自豪的表示道:“我之前說與李大都督同居多年,你們還不肯相信。今天把大都督引來這裡,你們可以自己發問了!”

  李泰也很給柳昂面子的笑語說道:“是的,有什麽問題你等盡可來問。”

  “請問李大都督,年中同慕容紹宗交戰,為什麽要選定在淮南壽陽?”

  之前還在伏案解題的高熲這會兒也早已經擠到了同窗們前方,聞言後便率先舉手發問。其他同窗們也都不甘落後,他們各自出身官宦之家,對於時政信息自然也都不陌生,尤其是對於今年出盡風頭的李泰其人其事更是多有耳聞並且主動打聽,見到偶像自然有各種的問題想要發問。

  “你們怎麽不問我前住在李大都督家中是不是真的?”

  柳昂見同窗們七嘴八舌的發問,但卻都沒有問到之前對他的質疑,頓時便有些委屈的大聲提醒,但很快就被各種嘈雜聲所淹沒,完全沒人搭理他。這可憐的小子還不知世道的險惡,誰又關心六子吃了幾碗粉呢?
  因為學童們太熱情、發問的太多,李泰索性便佔了一節課的時間來滿足這些學童們的好奇心,揀著幾個大家集中關注的問題逐一作答。

  此間小小的騷亂也引起別處課舍學童們的注意,獨孤善、崔弘度等彼此間學童大了一些的少年們也都聞訊趕來,當見到李泰後同樣是欣喜不已,湊上前來各自獻著殷勤,並在諸學童們面前顯擺自己同李大都督的關系之親近。

  諸如獨孤善這小子,舊年因為自己瞎胡鬧將妹妹塞進阿姊出嫁時的妝奩中,被他老子好一番捶打教訓,自此後見到李泰都不服不忿、勁勁兒的,但今卻一口一個姊夫叫的親切無比。當李泰坐在學堂教席上時,他又手裡抄著戒尺在學堂裡前後奔走維持秩序,活脫脫一個狐假虎威的狗腿子。

  學館蒙學中三個班級、幾十名學童盡被吸引至此,將這間課舍坐的滿滿當當。還有別處學堂的學子也聞訊趕來,使得課舍更顯擁擠,獨孤善等幾個大齡蒙童便負責將這些外間學子趕走,不準他們過來蹭課。

  那些學子們雖然年齡更大、氣力更足,但也不敢在李大都督面前爭執放肆,只能作禮然後離去。

  但也有不這麽順從的,本在經學堂進學的宇文毓也聞訊趕來此間,欲與李泰交談一番,當見獨孤善趕人趕到這裡來時,便笑語道:“伏陀,你難道不認得我?難道要把我也趕出去?”

  宇文毓同獨孤信二女婚約即定,並且已經開始過禮,明年春日便要完婚,因此近來也時常前往獨孤信府上拜會,同這幾個小舅子自然也熟悉起來。

  獨孤善聞言後面露難色,稍作沉吟後便揚起手中戒尺說道:“寧都公,對不住了,我雖認得你,但我手中戒尺不認!我姊夫是規矩嚴整之人,今日入館賜教蒙童,我不能讓無關人等騷擾姊夫!喝喝、快退!”

  宇文毓被逼退出來,心中自是頗感委屈,房間裡的那個是你姊夫,難道我就不是?
  在將所有蒙學外的人員全都逼退後,獨孤善等幾人才又各自返回,如忠誠衛士一般拱立於李泰身邊,在被瞪了一眼之後,才訕訕走下講台,在房間內一角落裡蜷身蹲了下來。

  李泰一邊隨口回答著學童們的問題,一邊翻看著蒙學學童名簿,這一翻看不要緊,心裡居然變得緊張起來。除開高熲、蘇威不說,鄭道邕的兒子鄭譯、崔宣猷的兒子崔仲方等等赫然全都名列其中。

  他再垂眼瞧瞧已經進了課堂坐在席位上、因為上身長大而更加顯眼的楊堅,這特麽隋朝從開國皇帝到開國功臣全都聚在這裡了啊!
  一想到自己的盧壯志都還沒有伸張達成,這一窩等待上位的小混蛋們卻已經完成了歷史性的聚首會面,自己可別養虎為患,搞到最後給他人作嫁衣裳!

  不過眼下這些小子們自然不知他們這群家夥代表著什麽,全都仰起臉來神情專注的傾聽李泰講述今年一系列戰事概況,表情滿是欽佩向往。而大隋一代目楊堅則就有些不合群,皺著眉頭晃著胳膊想要驅開距離自己很近的幾個學童,因為不習慣這樣擁擠喧雜的環境而顯得有些煩躁。

  一堂課的時間很快結束,當李泰站起身來時,眾學童們雖然仍是意猶未盡,但也都恭謹的作禮告別,跟在李泰身後送出老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