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第187章 皆大歡喜
  “終究還是走了這一步。”

  來恭感慨著。

  “所以,你其實就是在等著這個結果?”

  楊豐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更好結果?”

  老頭淡然說道。

  晉王的暴斃其實是必然。

  說到底雄心壯志是他的事,但晉藩上下要的就是安穩日子,當他活著會給大家都帶來危險時候,他死就成了最好的結果,晉藩是一個集團,他的確是這個集團的老大,但這個老大會把整個集團拖進深淵時候,這個集團把他乾掉也是必然。

  很正常的選擇。

  家族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哪怕你是家族之主。

  沐天波的爹黔國公沐啟元驕橫不法,因為擔心他危及家族,沐天波的奶奶親自給灌了毒酒。

  然後讓才十歲的沐天波繼位。

  說到底對於晉藩這樣的集團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晉王,而是晉藩能夠延續下去,只要晉藩延續下去,大家終究還是享受榮華富貴,可他再折騰下去,那別說榮華富貴很懸了,大家腦袋都不一定能保。

  所以趕緊把他弄死吧!

  更何況他還是被刁民氣死的。

  堂堂晉王被刁民氣死,都搞得這麽可憐了,那朝廷總不好再揪著撤藩什麽的了吧?同樣他都已經死了,晉藩就等於退出儲君爭奪戰,沒了這個年長且在軍中有足夠威信的藩王,晉藩也不會再對皇太孫構成威脅。皇太孫為了維護一下自己的親情形象,也不好再揪住晉藩,畢竟這也是他的親叔叔,都死的這麽憋屈,他還繼續揪著晉藩會讓人寒心的。最終這段時間處於漩渦中心,可以說風雨飄搖的晉藩,用晉王的暴斃盤活死局,整個晉王府的天空霧散雲開。

  狡猾啊!
  說到底這年頭沒傻子啊!

  所以照這樣看,秦王的死弄不好也是這個原因,畢竟老朱對這個兒子的確已經很厭惡了,但他活著就有可能再生事,他生事就有可能激怒本來就處於爆發邊緣的老朱。

  所以……

  死人比活人有用。

  還是趕緊讓他死了吧!
  最終讓幾個老婦人扛下了所有。

  如果這樣的話,那魯王……

  楊大使眼前不由得浮現出,魯王妃端著碗走向自己的畫面。

  “可你們想要的也落空了。”

  楊豐說道。

  現在撤藩是不可能了,移藩恐怕也不可能了,事實上那些士紳已經開始泄氣,現在有些士紳就帶著青壯很失落地離開,不過也可能是擔心朱元璋發怒,畢竟晉王已經死了,無論真相如何,至少公開的消息是被外面刁民放花炮氣死的。

  晉王本來就身體不好,這些日子被刁民圍著,天天敲鑼打鼓的噪音汙染也讓睡不好。

  而且被撤藩謠言搞得也很驚慌。

  所以天天頭疼欲裂。

  然後那些刁民又突然在外面放禮花了。

  那爆炸聲震的他一下子吐血,然後就那麽一口氣沒上來。

  很符合醫學的死因。

  但終究是一個藩王,被刁民們這樣氣死了,那要是朱元璋一怒之下非要給他兒子報仇可就麻煩了,這些士紳可是很機靈,現在聰明的就趕緊跑回去。什麽,我們帶著青壯參與了包圍晉王府?謠言,純粹謠言,我們剛走到半路,晉王就薨了,我們根本就沒走到太原。

  當然也沒參與。

  估計很快這樣的聰明人也會越來越多的。

  最終所有人做鳥獸散。

  其實他們如果能繼續堅持,還是有可能逼走晉藩的,畢竟現在真的已經快要十萬青壯了。

  整個山西都在動員起來。

  但他們要是一哄而散,那就肯定沒戲了。

  不過好在這樣楊豐也不用再為他們做什麽了。

  到目前為止他算一文錢沒花,所有花的鈔票都被山西士紳補上,所以拉著十萬貫鈔過來的他,現在馬車上還是十萬貫。

  “以百姓之力,圍困王府,逼死藩王,難道這還不夠?
  飯總要一口一口吃。”

  來恭說道。

  “所以你們根本就沒指望這種方式能解決晉王,只是想借此向朝廷展示一下你們的能力,告訴皇帝,需要時候,你們依然有能力掀起風浪?或者說告訴皇帝,你們這些北方人的訴求必須得到尊重?不過你們的確達到目的了,就這動員能力,哪怕你們皇帝,也得對你們慎重一些,你們的確有資格向他要求一些東西。雖然現在趕走晉藩的確做不到,但皇太孫登基後你們應該得到的,就算不會撤藩也會移藩的。

  但我很好奇,你們為何要如此?
  這可是冒險。

  你們皇帝精明的很,他不可能不知道你們在這期間幹了什麽,以他的脾氣,說不定要給你們點教訓,至少你和暴昭要倒霉的。”

  楊豐說道。

  這個動員能力的確很強了。

  士紳之間一串聯,在控制著不突破非法這個界限的情況下,依然能迅速集結十萬級別的青壯,雖然的確是靠著楊豐帶領,但就其動員能力而言已經很強了。

  這也意味著皇帝如果把山西士紳逼到別無選擇了,他們並非沒有掀起一場省級叛亂的能力,哪怕他們無法實現驅逐晉藩的目標,但也展示了議價權。不過以朱元璋的脾氣,就算他承認了這一點,也依然會給他們點教訓,至少作為旗幟人物的來恭和暴昭會挨他的收拾。

  死倒不至於。

  畢竟這倆都屬於明規則辦事,自身而言沒有錯誤可抓。

  哪怕來恭搞了這麽多,但真算起來他也沒犯任何錯誤,他只是在規則內把該做的做了,但把潛規則裡面不應該做的也做了。

  耿直啊!
  我就是出了名的耿直。

  你可以因為我耿直不懂事處罰我。

  但我做的事沒錯,我只是嚴格按照法律辦事,我有什麽錯?

  這種人頂多罷官而已。

  “大使,有些事你並不知道,而且也沒必要知道,但老朽可以告訴大使的就是我們並非敵人,雖然我們是文臣,但我們是我們,並不受任何人的左右。”

  來恭說道。

  “哈,用不著玩神秘,不就是科舉上那點事,北方人兩成的進士的確少點。”

  楊豐笑著說道。

  這時候北方籍進士數量,基本上就佔總數的兩成,這是一個很正常的比例,北方儒學的確差點,以百分之二十六的人口,出百分之二十的進士也不算太少。但對於北方士紳來說這個比例太低,而且科舉始終控制在南方人手中,只要這一點不改變,北方永遠就是被壓製的。所以他們要讓朱元璋明白,北方士紳並非沒有反抗能力,你得給我們更多官職,而不是繼續讓南方官員控制官場。

  說到底都膽大了。

  主要是他的出現,讓這些家夥都看到了天下局勢的變數,看出朱元璋現在也有些變弱……

  被楊豐當面開槍殺人打砸應天府都不能剁了這家夥啊!
  不但如此,還得繼續供著他。

  這不算變弱,怎麽才算變弱?

  大家以前活的戰戰兢兢,是真的害怕皇帝陛下,現在一看,你也有今天啊?那當然一下子膽氣壯了,這個其實是必然的,皇帝生殺予奪,大家都畏伏皇權,但只要有一個特例,可以破了這道光環,那立刻跌落凡塵。

  楊豐就是這個特例。

  那麽……

  跟他合作呢?
  不就可以和朝廷,和南方人爭取更多利益了?
  至於他那些亂七八糟,對於北方儒生來說真不值一提,北方儒生從來都是從心的,他那些歪理邪說算個屁啊!我們連胡虜那些詭異風俗都能解釋的明明白白,還怕這點歪理邪說?只要能幫北方士紳爭奪更多權力,管你什麽歪理邪說!
  你就是真韓林兒轉世,我們也能給你解釋的明明白白。

  這個,我們專業啊!

  “大使倒是洞若觀火。”

  來恭微微一笑。

  楊豐這是表明對他們的支持了。

  這時候徐輝祖走來。

  魏國公現在也是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

  當然,他肯定要受罰的。

  畢竟任由刁民聚集,還在王府外面放禮花驚擾晉王,以至於晉王吐血身亡,他難辭其咎,但這種事情真不好給他定罪,鬧市放禮花不犯法,百姓載歌載舞也不能說犯法,載歌載舞同時放禮花……

  還是不犯法。

  至於驚擾晉王以至於吐血身亡,這個真的就是個意外而已。

  好歹他也是魏國公,估計也就是罰俸而已。

  這種結果和再鬧下去的危險相比完全不值一提,不得不說晉王的死讓他真有種撥雲見日的幸福,雖然他明知道晉王死狀詭異。這種事情他當然要去驗屍,而且左長史的自刎位置同樣詭異,但魏國公依然很坦然地上奏說晉王就是病死,左長史就是自刎而死。

  哪怕自刎到氣管都斷了,那也是自刎而死。

  不過也並不能說結束。

  因為這種事情皇帝肯定也要派人來檢驗。

  當然,也可能不檢驗。

  總之還有最後一關,而這一關則取決於接下來的。

  “來公,咱們這案子?”

  他說道。

  來恭已經換上官服,算是正式到達了太原。

  “魏公,以老朽看來,無非就是與上次一般,晉王府中一些部將,因為記恨楊大使,瞞著晉王做的,老朽這裡有一份查出的名單,就得請魏公稟明王妃,先拿下了。大通冶私造違禁軍械,證據確鑿,無可狡辯,暫時查封,至於行刺皇太孫及燕王還有廣澤王所用軍械,你我都不懂這些技術上的事,還得請懂的人。楊大使就是懂技術的,陛下令楊大使跟隨,就是為此,不如楊大使去看看那些軍械,想來若是大通冶所造的,大使也必然能看出。”

  來恭說道。

  然後他看著他們的技術權威。

  “不用看了。

  刺殺我時候就看過了。

  我可以作證,刺殺燕王等人所用軍械,與大通冶所造的那些軍械並不相同,這個我是懂的,像這種機械的東西全看工匠技藝,不同工匠所造都能分辨。

  大通冶的確為晉王府私造違禁軍械。

  但這個想來就是晉王為了加強邊防,等不及工部所造,故此才在大通冶私下製造,此事的確晉王不對,但也是為了守邊,情有可原。至於晉藩護衛私下以這些軍械截殺我,想來晉王也不知情,既然晉王已死,我也不想糾纏此事,那些參與的按著大明律法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

  我是不管了。

  我相信大明的法律。

  至於晉王與京城刺殺案,應該並無關系。”

  楊大使很大度地說道。

  如果朱元璋惱羞成怒,說晉王不是被氣死,非要繼續查下去,那就搞出個皇室醜聞好了,他也不想自己兒孫互相殘殺的事挑明吧?
  得防著他。

  現在最鬱悶的就是皇帝陛下。

  不但搭上個兒子,而且什麽也沒得到,所有計劃都泡湯了。

  他算計好了一切,就沒想到壞了他好事的,居然是晉藩內部,他算計好了各方勢力,就是沒算計到一群雜魚壞他好事啊。

  “大使真是寬容大度!”

  徐輝祖笑著說道。

  然後來恭把一份早就寫好的奏折遞給楊豐,楊豐拿過記號筆,迅速在上面簽名,徐輝祖接著簽名,就這樣把大明攪得雞飛狗跳的晉藩案,算是正式調查清楚了。晉王私造違禁軍械證據確鑿,他的確幹了,這個也沒法掩蓋,畢竟那些工匠全招了,但他是出於好心,也是為了邊防大計,事的確做錯了,但目的是好的。至於拿著這些軍械截殺楊大使,這個是晉藩護衛部分將領因為上次的事記恨楊大使私自做的,涉案人員頗多,包括寧山衛指揮使等部分衛所將領。

  畢竟都是晉王舊部,和晉藩護衛都是老戰友,幫個忙也不奇怪。

  但晉王不知。

  而京城一系列刺殺案,經過楊大使的技術鑒定,所用槍械並非大通冶所造,所以與晉藩無關。

  晉王的嫌疑洗清。

  這是楊大使親自鑒定,考慮到他和晉王關系,這個鑒定結果絕對真實可信,楊大使也是公私分明,正人君子啊!

  至於他求見晉王,晉王不肯見,他雇人喊話,百姓驅逐晉藩,在外面喧鬧,放禮花驚擾晉王,以至於晉王吐血身亡,這個與此案無關,楊大使得知此事也深為自責,所以決定登門吊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