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第149章 朱允熥的削藩計劃
  第149章 朱允熥的削藩計劃
  藍玉的傷很快在禦醫們共同鑒定下宣布並無大礙。

  好好養著就行。

  反正他就這樣算是被剝奪軍權了。

  就連五百義子也都因為在皇帝陛下面前無禮,所以被流放開平,編入開平軍戶歸周興調遣,至於還在廣西的那些義子,這個就沒必要管,悄無聲息地解決就行。

  反正沒了藍玉撐腰,他們也就是些普通士兵而已。

  多調動幾次就沒了。

  而且當天下午朱元璋就宣布了新的征討安南統帥……

  楚王。

  以楚王朱楨南下廣西,而他的老丈人定遠侯王弼一同南下。

  然後南征的海陸兩軍都歸他統轄。

  “都是你那福祿宴坑的!”

  小公主說道。

  “跟我的福祿宴有何關系?”

  楊豐笑著說道。

  “還拿出太祖禦賜寶座,我爹爹就賜給了他寶座,我爹爹又不是不知道你不可能胡編亂造,既然你在福祿宴裡這樣寫了,那六哥子孫肯定就是如此貪財吝嗇。更何況他封地武昌控制上遊,他老丈人王弼又是猛將,以後萬一有異心,那戰艦順流直下用不了幾天直抵京城。

  我爹爹的確不在乎。

  可允熥在乎。

  這是他向我爹爹推薦的。

  反正藍玉受傷不能帶兵,那至少也得是個久經沙場的老將替換,正好他老丈人王弼算起來如今各將裡也就僅次於藍玉,而且六哥又是去廣西最近的。

  正好讓他帶著護衛南下,然後王弼給他當副手。”

  小公主說道。

  其實這也是最合理的選擇。

  朱楨本來就是南方藩王裡面實力最強的,這些年也一直帶兵,他在武昌是要對付湖南那些土司的,這些年其實一直不斷征討,而且他今年本來就在湘桂交界,他在那裡鎮壓桂陽山寇的叛亂,此前藍玉駐南寧,所以他就近直接過去接管軍務就行。

  那裡現在是藍玉的副手,鶴慶侯張冀統帥。

  這樣楚王朱楨為主帥,他老丈人王弼和張冀為副手。

  這個組合就足夠了。

  要說目前這些老將裡面,除了那些公爵,侯伯裡面以威望算,的確也就是王弼還能壓製住藍玉部下那些將領了。

  這可是捕魚兒海之戰的明軍前鋒。

  當然,朱楨去了基本上就別指望再回武昌了。

  他就老老實實在安南等著移藩吧!
  這樣又一個強藩王,確定被扔出去了。

  實際上真正讓朱允熥不放心的這種強藩王也不多,無非秦晉燕周齊楚這些而已,現在齊王已經解決,楚王被扔到安南也算解決,而秦王也已經解決,和原本歷史上一樣被人給毒死了。剩下的就還有晉燕周三王,燕王至今在扶桑,周王經歷上次和他老丈人的私會,被朱元璋教訓之後相對老實,晉王倒是解除了禁足令,目前帶兵在河套,不過如果按照原本歷史他很快也要死了。

  當然,這事就楊豐知道。

  而剩下那些裡面蜀王雖然年紀大,但他一直很老實。

  而且他是藍玉女婿。

  更何況目前鎮守四川的是朱標親信的曹震,奶媽都嫁給他了,那當然是親信,所以朱允熥對蜀王還是放心的。

  再就是湘王。

  現在楚王南下,對湖南廣西那些土司的鎮壓,就得由湘王負責。

  他的實力肯定會有所增強。

  至於其他那些塞王對朱允熥來說都可以容忍,畢竟像遼東,開平,宣府甚至陝甘這些地方,實在威脅不到他的皇位,這些藩王沒了朝廷供應的錢糧,就連養活自己都難。

  沒錢造個屁的反。

  朱植的確是這裡面搞經濟搞得最好的,可即便是他,其實也得靠朝廷的供應,沒了他的俸祿,他的護衛將領沒了朝廷發的俸祿,他一樣是維持不下去的。這些塞王不重要,連造反的能力都沒有,真正有威脅的現在就是晉燕周三王,潛在還有湘王,尤其是晉燕二王,在朱棣已經去扶桑的情況下,現在反而是晉王成了最有威脅的。

  他的表現也的確不老實。

  畢竟上次他手下刺殺楊豐的事,已經證明這家夥死士不少。

  尤其是那些降胡。

  他這些年以河套西北為主,那裡本來就是降胡安置地,他得到了不少這樣忠心的死士,和朱棣差不多,只不過北平是內附的蒙古安置地,所以朱棣部下多蒙古人。

  所以……

  所以看熱鬧就行。

  沒必要告訴朱允熥晉王其實也就還能活三年。

  再說他原本歷史上的確洪武三十一年初病死,但現在就未必了,現在大明的醫學水平可是進步最大的,他那裡也有專門的禦醫,萬一到時候他沒死呢?
  沒必要多此一舉。

  就是看著他們鬥就行了。

  “我記得岷王那些現在也該就藩了吧?”

  楊豐說道。

  原本歷史上這一年岷,谷,韓,沈四王同年就藩,不過這種就藩只是宣布他們就藩,然後開始準備給他們修王府,拚湊護衛,做各種準備,直到準備差不多再正式啟程。所以實際上宣布之後得幾年才正式過去,朱植的王府到現在還沒修好,同一批就藩的如慶王這些,實際上也都沒有真正王府。

  他們這些塞王就藩之地都屬於人煙稀少的,而且幾乎都是軍戶。

  這些軍戶是要作戰的。

  哪有那麽多人力去給他們修王府。

  “十八哥據說準備移藩雲南,十九哥已經準備啟程前往宣府,剩下的都還沒動靜,現在遼東能維持軍需就已經很緊張,再去倆藩王,還不得把武定侯累死。

  光修王府得多少人?

  現在遼東的人力都在往龍泉府運輸軍需,保障四哥在扶桑的大軍。

  連我哥哥的王府都不修了。

  估計三五年內,我爹是不會讓他們真去就藩,就連十八十九哥這些也只是說說而已,那王府還得修呢,而且允熥也不想讓他們就藩。雖說他們就藩也沒威脅,但他們就藩就得帶著護衛等一大幫子,這以後錢糧可都得朝廷給。允熥想的是以後藩王護衛都自己解決錢糧,朝廷也不給他們發俸祿了,他們都有封地,根本不需要再給他們俸祿。

  如果養不起,就自己上奏請求裁撤護衛,一個藩王那麽多護衛,根本沒有必要。

  有幾百侍衛就足夠。

  如果想要俸祿,那就別就藩,在京城給他們修王府。

  但護衛,屬官都不用了,朝廷每年給他俸祿,養活他一家,而且以後各藩都是固定一個數量,要不然他們一直生下去,就像福祿宴裡所說,一個藩王幾千領俸祿的,全國所有知縣加起來都沒他們多,那朝廷如何能承受的了?

  固定一個總數就行。

  更何況他們住在京城,沒有護衛屬官,開銷本來也不大,逢年過節肯定也少不了賞賜。

  他們的俸祿足夠錦衣玉食。

  當然,他們的封地是我爹爹封的。

  這個肯定不能裁撤,但他們不去就藩,那封地由朝廷幫他們守,原本封地收入,就算作朝廷代守費用,另外每年也給他們分一點,這個也就算在俸祿裡面一起給。

  至於給多少就看情況了。”

  小公主說道。

  她這都是從朱允熥那裡搞到的情報。

  姑侄倆關系很好。

  當然,主要是她侄子現在需要個足夠信任,而且足夠狡猾的軍師,雖然小公主在足夠狡猾這方面,的確還有些欠缺,但問題是她不懂的趕緊回來問楊豐啊!

  她給朱允熥做狗頭軍師,楊豐給她做軍師。

  所以朱允熥未來的削藩計劃實際上已經有了雛形,那些已經就藩的控制他們供給,逼迫他們自己申請裁撤護衛,反正沒護衛他們也就沒用。沒就藩的給他們兩條路,願意到邊塞吃苦就去就藩,但沒有俸祿,就靠封地收入維持,不願意去受苦,就待在京城做寓公。

  給俸祿。

  讓伱們做富家翁。

  包括已經就藩的,如果不想受苦也可以放棄封地,申請進京居住。

  但一個藩每年給的俸祿都是固定數字,你們願意錦衣玉食,那就少生點,你們願意多生,那就只能生活簡樸些。

  總之以後的朝廷,肯定不能像福祿宴裡描述的,養著幾十萬宗室,每年財政收入一多半給他們,隨隨便便一個藩王一年收入就能趕上全國所有知縣加起來。這個別說朱允熥,就是那些文官都知道,這完全是荒唐,按照福祿宴所說,這才僅僅不到兩百年後就已經這麽多。

  這樣發展還得了?
  以後全國賦稅全養他們,文臣武將吃什麽?
  蛋糕這麽大,你們越切越多,剩下越來越少,就算以後皇帝不會像朱元璋一樣鐵腕肅貪,大家也總歸要有可貪的才能貪啊!
  都給你們了,我們貪都沒得貪了。

  這個削藩計劃還是很合理,尤其是對藩王們來說,還是能接受,至少對於那些沒有野心的藩王來說,他們並不喜歡到邊塞,遼王可是至今依然住軍營。和去這些貧瘠苦寒之地戍邊相比,領著每年幾萬石俸祿,在南京繁華之地做寓公,明顯更劃算,這樣朱允熥未來的削藩計劃,最終真正要面對的,其實也就是朱棣,如果朱棡不死的話再加上朱棡。

  至於周湘二王實力不夠,想解決並不難。

  總之這個計劃比朱允炆聰明。

  後者的削藩計劃太急,也太天真了,不給藩王留後路。

  “所以福祿宴真的幫了他們大忙,那就再給他們一本。”

  楊豐說道。

  “你又想害誰?”

  旁邊張纓忍無可忍地說道。

  “別胡說,我這次要出一本愛情故事。”

  楊豐義正辭嚴地說道。

  他的確出了一本愛情故事……

  “你管這叫愛情?”

  小公主看著他的初稿驚愕地說道。

  他的愛情故事是桃花扇。

  當然,是真實版。

  前面內容差不多,只不過把背景換成富者一席百羊,貧者餓殍遍野的真實明末,同樣也把侯公子家是什麽情況描繪一下,他爹可是已經在福祿宴裡出場過了,侯恂也是參與了掘黃河的。

  水淹開封計劃是山東籍河南巡按禦史高名衡,和徽州籍開封推官黃澍提出,然後得到包括當時作為援軍統帥的侯恂在內一幫大員同意,只不過是要淹李自成。但大家都是文人,詩詞歌賦當然一流,涉及到工程設計就肯定不行了,所以黃河扒開後沒有按照設計走,反而迅速灌入一條廢棄河道,然後直衝開封,最終幾十萬人被淹死。

  這個過程在國榷中記載很清楚。

  所以楊豐可沒冤枉他。

  至於他的真實版桃花扇,結局也是李香君幾個不同版本結局中最合理的一個,她被侯公子接回家做了小妾……

  當然是小妾。

  像她這種身份不可能做別的。

  更何況侯公子的年齡,也不可能沒有正妻。

  所以她很快就被趕出侯府,趕到了侯家的柴園,然後在一個破房子裡病死,而楊豐給她的死,又加上了個新的背景,就是已經頂著金錢鼠尾的侯公子,正奴顏婢膝地站在異族征服者身邊,指點後者扒開黃河,讓黃河水淹沒反抗的義軍。

  這也是真實歷史。

  真實歷史就是侯方域給清軍獻計掘黃河,水淹抗清的榆園軍。

  “這就是愛情啊!”

  楊豐感慨著。

  “你這黑的也實在太多了。”

  小公主驚歎著。

  文官,士紳,藩王,豪商,宦官……

  打擊面極廣。

  尤其是儒生,頂著金錢鼠尾的侯公子,明顯是一種極大諷刺,尤其是對比之前的內容,再配上水太涼就更完美了,而一席百羊的豪商們更是展現了什麽叫奢靡,配上因為饑荒造反的百姓,諷刺效果極佳。

  “這不對啊,既然是京城,怎麽沒有皇帝,為什麽宦官是南京留守太監?”

  張纓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你猜?”

  楊豐笑著說道。

  所以這個故事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它發生的地點。

  南京。

  哪怕他沒有按照原版,只是說京城被攻陷,南京群臣擁立福王,那也明說了這時候京城不是南京,至於是哪裡,那就讓人們猜吧。反正他這也不是大明朝,只是他虛構的朝代,所以大家可以盡情膽大些,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好好猜猜京城是哪裡。

  當然,肯定在北邊。

  是北平還是太原,你們猜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