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這樣說,是為何?”李世民問道。
“明年春,河北大旱,夏季山東旱,到時候朝廷需要不少糧食賑災,現在多準備點糧食,還能多救活一些可能餓死的百姓。”李憶安解釋道。
“明年會有旱情?”
李世民驚訝道:“先生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李憶安一邊喝茶,一邊微微點頭。
先生的話,從來沒有失算過,說什麽就對什麽。
李世民沉吟片刻,突然緊張起來,明年他準備改年號為貞觀,如果發生天災人禍,不是個好兆頭,甚至會有人說他,當不得這個皇帝。
如果沒有先生提醒,他將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李世民說道:“幸好我今天來見一見先生,要不然大唐子民就得受苦了,不過以先生你的能力,能不能逆轉旱災?”
李憶安忍不住笑道:“郎君你真的以為,我是神仙嗎?說讓上天下雨,就真的能下雨。只不過,逆轉旱情我做不到,但是我知道有一物,可以增加糧食產量,以後就算遇到旱災,也不至於讓百姓連粥也喝不上,可以讓百姓們家有存糧。”
“真的?”
李世民馬上站起來:“請先生賜教!”
天下以農業為本,百姓能夠吃上飽飯,軍隊的糧餉能夠充足,全部依賴於農業。
如果發生旱情,或者發生蝗災,農業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百姓挨餓會死人,軍隊缺少糧餉,甚至會連國防都成問題。
天下耕田,大部分為世家壟斷,發生災情,受苦的也只是普通農民,世家大族富得流油,完全不缺吃的,但他們又絕對不會拿出糧食來賑災。
“南蠻之地,交州以南,有一個國家叫做林邑,大業年間為隋將劉方征服,後來隋末動亂,他們又自立為王。國中有一個叫做佔城的地方,盛產一種稻谷,叫做佔城稻,高產、早熟、耐寒!”
李憶安根據後世的記憶,繼續說道:“這種佔城稻,不擇地而生,不挑剔土壤,生長周期短,自種至收,也就五十來天,產量相對較高,畝產兩石。”
別人家穿越,系統不是給土豆紅薯,就是玉米。
李憶安那個破系統,隻給各種種植技術,不給實物和種子,沒辦法了,他只能夠找出亞洲地區,所存在的高產量作物來解決吃飯問題。
唐代的一石,大概是一百二十斤左右,畝產兩石,也就兩百四十斤,和土豆等比起來,完全算不上是什麽高產作物,可是對比起本土的農作物,絕對是高產了,最重要的是成熟得快。
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唐代的農作物,畝產大概是一石,京畿良田才能將近兩石,佔城稻直接翻倍了。
佔城稻是北宋時期才引入華夏,在江南地區推廣,成就了兩宋“江南熟,天下足”這一美名。
“如果讓人去一趟林邑國的佔城,把佔城稻的種子帶回來培育,再過幾年,所看到的大部分是豐收景象,能極大地緩解糧食問題。”李憶安繼續說道。
“真,真的?”
先生厲害啊!
交州以南,林邑那麽遠的地方,他也知道得如此清楚。
李世民仿佛能看到,大唐子民豐衣足食的景象,激動地說道:“回去之後,我馬上命人南下,去林邑去佔城。”
李憶安說道:“先不用急,我還有兩個好東西,還可以幫得上忙。”
說罷,他回去屋子裡,取出紙筆,根據系統所傳承的知識,畫出一個個簡圖來。
“先生,你這是犁?”
李世民看著其中一個簡圖覺得很眼熟。
“沒錯,這個是我最近改良的犁,我把他叫做曲轅犁,相比於普通的犁,我做了這些改動……”
李憶安簡單地介紹了一會:“普通的犁,十分笨重,運用艱難。我這種曲轅犁,只需要一頭牛,一個人就能用,還可以適應各種土壤,使用起來十分便利,開墾的速度比普通的犁,翻一倍以上。”
聽了這些解釋,李世民眼眸裡閃爍著亮光。
農民耕種,勞動力絕對是一大問題,很多村裡面的農民是沒有耕牛,或者是耕牛不足,村裡的牛不能保證每家人都可以使用,裡正也協調不過了。
耕種方面,如果沒有足夠的耕牛,沒辦法用犁,只能夠是手動開墾,效率極低,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這個曲轅犁,只需要一頭牛就能拉動,以後農民的耕牛,可以得到更好的分配和使用,耕種能力將會大大提高。
神器,又是一個強國神器。
你永遠不知道,先生還會拿出什麽樣的神器來。
李世民心裡在想,認識了先生,是自己當皇帝以來,最正確的選擇。
“先生,這又是什麽東西?”
李世民壓製著內心的激動,指著另外一份簡圖。
“這是漏鋤,比普通鋤頭略小,更為輕便,適用於北方地區,旱地松土除草,在這時候正好適用。”
李憶安的這個東西,出自於《天工開物》,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農具,但沒有一次性地給出來。
他需要刷大國工匠模板的經驗,和李郎君合作,推廣一些工農業工具,影響更多的農民百姓,經驗提升得會剛快。
但是,這件事還不急,以後得慢慢來。
李世民一聽,鄭重地收起這兩份圖紙,繼續壓下內心中的激動,拱手道:“多謝先生賜教,如果先生沒有其他吩咐,我這就回去讓人收購糧食,然後去找佔城稻,以及推廣這些農具。”
他這是迫不及待,要回去試驗一下,先生所給的東西,到底是否管用。
得到李憶安的點頭,他匆忙地離開萬年縣。
只不過,回到太極宮後,李世民覺得,目前最迫在眉睫的還是來年旱情問題。
“先生說明年會大旱,不知道袁天師所算的結果,是否一樣呢?”
李世民覺得還是穩一點比較好,因為朝廷出面大量收購糧食,會在某些程度上導致糧價上漲。
到時候旱情還沒來,糧價便上漲了,影響不太好。
——
欽天監。
上一次去問過關於天道的事情回來,袁天罡沒有再去叨擾李憶安,但對於天道一事,他還念念不忘。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袁天罡在欽天監內,燒旺了一個小火爐,火爐上溫著一些酒。
這是新近釀好的酒,沒有經過過濾,表面泛起綠色的酒渣,細小如蟻。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現在還不到季冬,不是下雪的時候,要不然下一場雪,更有意境。
盡管如此,袁天罡品嘗著美酒,小日子還是過得很滋潤,畢竟欽天監要做的事情不多,觀察天象,制定歷法等事情,有下面的人去做。
他那部分的,全部完成了。
“袁天師好雅興!”
李世民緩步走進來,讚歎地說道。
“陛下,你怎麽來了?”
袁天罡雖然有點微醉,但還有幾分清醒,連忙跳起來。
對於他在欽天監喝酒一事,李世民也不和他計較什麽,道:“朕來找袁天師,是想讓天師演算一下,明年春夏,天象如何,是旱是澇,又或者是風調雨順?”
原來是這件事。
袁天罡早已經完成了,笑道:“天象一事,今天下午,臣寫成奏章,送去門下省了。臣可以肯定,明年春夏,大唐風調雨順,天朗氣清。”
這竟然和先生所說的,不太一樣啊!
“袁天師,你所演算的,可都是真的?”
李世民還是比較相信先生,覺得袁天師有點不怎麽靠譜。
“臣可以對天發誓!”
微醉的袁天罡,還不知道自己說話有點不太對,隻覺得陛下不信任自己,續道:“如果臣有半句虛言,天打……”
轟隆隆!
袁天罡的話還沒說完,天空中傳來一道轟雷,閃電猙獰地劈下來,仿佛老天憤怒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