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錦繡農家之福嫁天下》第14章 山林稅
  第14章 山林稅

  從安家出來,往村裡的方向走個百十來步,是一座通向村外田地的石板橋,安漵一大早上起來,扛了個竹簍子,手拿一把鐵鍬便出了門。

  下了橋,安漵左右望了望,發現這兩邊的田地中真的還有幾片沒收的莊稼,不過遠遠看去,一片青紗帳似的,只有東北一塊兒。

  安漵朝那邊走去,在拐了兩個彎之後,走上一條田間小梗,昨天跟她說話的那個堂哥已經在了。

  說起來,安漵還不知道堂哥叫什麽名字呢。

  安翱身後躺著十幾個細長的甘蔗,看見安漵,說道:“你這個甘蔗上的肥料不足,長得不粗壯,拿到鎮上應該不好賣。”

  安漵蹲下來提起一根顛了顛,又掰下還暈著幾分青色的甘蔗頭,咬了一口,甜度也不足。

  這是沒上雞糞吧。

  就算沒有學過相關的農業知識,安漵也知道,瓜果之類的想要達到甜度,底肥上一些雞糞是最好的。

  “那就不賣了,”安漵拍拍手,給安大妮的弟弟做零食吃也不錯,不管怎麽說,她現在是佔用著安大妮的身體。

  安翱有些驚訝,回頭看了看堂妹,只見她已經手起鋤頭落,乾脆利落地掘下一根甘蔗來,那動作瀟灑有流利。

  “挺不錯的,”安翱點頭,還是第一次從旁人乾這枯燥的農活兒中,看出幾分的美麗來。

  安漵抬頭笑了笑,閑聊似的道:“剛才我出門來的路上,還看見一個放牛的小孩兒在捧著書大聲讀呢,也沒看清是誰家的孩子。”

  以為她是羨慕別人家有錢能送孩子去讀書,安翱說到你:“我們樗蒲地方,素來學風鼎盛,你若是想送小翀去讀書,開蒙這一段壓力還不大。”

  安漵想了想,說道:“他整日不著家,只怕不會老實去念書。”

  聽到這話,安翱心裡有些生氣,你能把家裡攢的錢都去供一個不相乾宗徹去深讀科考,怎麽對自己的親弟弟這麽吝嗇?
  安翱隻道:“你讓他識個文斷個字,花不了幾個錢,對他以後也好,最起碼出門做個工,不會兩眼一抹黑。”

  聽他這語重心長的話,安漵有些肯定,這個堂哥和前天她回村時牽牛的老者八成是父子,不僅面貌上相似,就連勸誡的語氣都這麽像。

  “我也這樣想了,”安漵說道,順便為以後自己的改變找個借口,“日子不能這樣過下去,我得努力掙錢,讓小弟和宗家小子都去科考。”

  安翱掘下來一根甘蔗,笑道:“是這樣,踏踏實實的,別總想一些不切實際的。”

  想靠著那宗徹做上誥命夫人,且有的磨呢。

  旁邊地裡種著有一畝多的胡蘿卜,這時中年的夫妻兩個扛著鋤頭走到地頭,那男人笑著跟安翱打了聲招呼:“大翱,幫你妹子出甘蔗呢?”

  旁邊的婦人緊跟著就道:“你們家不是打算今天把大白菜下窖?這一點兒東西,還用得上幫忙?”

  後面一句明顯是在說安漵。

  “三金嬸,話不是這麽說的,”安翱一說話就笑眯眯的,是個很討喜的年輕人,“我們家勞力多,忙得過來。這點甘蔗不算多,可運到家裡,也是個大體力活兒。”

  安漵聽得心裡暖暖的,沒想到安大妮還有這麽好的堂哥。

  三金叔咳了一聲,“咱們這點蘿卜也得快點出了,哪兒那麽多閑話?”

  三金嬸終於不再說什麽,一手拉著大竹籃,蹲下來拔蘿卜。

  秋天的風刮過,這片田地間安靜得只剩下唰唰掘甘蔗、嚓嚓拔蘿卜的聲音,突然,三金嬸又似無聊地看向埋頭忙碌的安漵一眼。

  “大妮啊,你這還差著鄭三兒家三百多文錢呢吧。”她突然這麽問道。

  安漵聽見了,知道這話不善意,還是嗯了聲。

  三金嬸撇撇嘴,手底下乾活兒不停,說道:“那你怎麽還把人家縣城大戶人家的丫鬟給得罪了?要是有大戶人家在咱們村後山上建一個莊子,且不說修建期間,我們村子裡的人能賺工錢。以後人家那莊子上,吃吃喝喝的,還不是都要從村裡買?”

  “這一進一出的,你不用動便每年能有不少進帳啊。”在三金叔警告的眼神下,三金嬸還是堅持說完了這些話。

  自從聽那城裡的丫鬟算過這筆帳,像三金嬸這樣的,對安大妮等不同意人家在後山建莊子的人,心裡都存了不滿的大有人在。

  安漵聞言,疑惑道:“這富人修建莊子,不都是種樹養雞養鴨,好供給他們府裡自己使用的嗎?怎麽還需要從村裡賣東西?且山被他們佔了,固然有一時間能賺工錢,以後我們還能像現在這樣隨意的進出山林打柴找些個野意兒嗎?”

  幾句話問得三金嬸啞口無言,在心裡一直罵安漵口搶,以後肯定嫁不出去雲雲。

  “我們現在是能隨意進山,可每季每口人還要交三十文的山林稅呢,”三金嬸說道,“咱們這兒有了富人家的莊子,那山林稅便不能課在咱們普通百姓頭上了。”

  安漵倒的確沒想到這一點,收了會兒甘蔗,那邊的兩口子也拔著蘿卜到了另一頭,她悄悄問旁邊的安翱:“俗話說靠山吃山,我們這兒為什麽還收山林稅?”

  這話的確不好給旁人聽到,安翱也低聲:“富裕的地方,稅總要多征一些,更何況我們這裡有山林有肥田,佔著兩方好處,多課一些也是損有余以補不足之道。”

  安漵點點頭,理是這個理,但一口人三十文的山林稅,似乎壓力也有些大。

  現在的一文錢購買力,和她在現代時差不多,但卻絕對比一塊錢要珍貴,因為此時百姓比起現代來,可以去掙錢的途徑也要少很多。

  至於物資的開發程度,就更是不能相比較的。

  像安大妮一家三口人,每年別的不說,隻這山林稅,兩季便需要一百八十文呢。

  若是靠安大妮賣的醃雞蛋,按最高價兩文錢一枚吧,一百八十文還得九十個蛋。

  安大妮沒有搞大型養殖,家中只有三隻雞兩隻鴨,其中還有一隻公雞,其余的讓它們每天都下蛋,還要一個月才能攢夠九十。

  然而這都是不算喂雞鴨的成本,不算醃雞蛋時的損耗,也不算中間安大妮家要不要吃一兩顆蛋改善夥食。

  要想致富,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資本積累啊。

  安漵把希望放在了那堆石雞蛋上,希望拿到家裡的那些能孵化成功。要不然待會兒回家了,她把床鋪收拾一下,以後晚上摟著那些石雞蛋睡?

  就在這些思緒中,半畝地的甘蔗很快收好了,安翱將甘蔗打成五六捆,扛了兩捆就走。

  安漵一看這情況,也不能全都讓堂哥幫忙扛,彎腰提起一捆放到肩上跟在後面走著,上了石板橋之後,好些正下晌的村人看到這一幕,都暗暗感歎。

  這安大妮,能乾是真能乾,但脾氣不好也是真不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