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錦繡農家之福嫁天下》第56章 回程
  第56章 回程
  一個是養傷的王爺,一個是過來尋人的郡主,嶽老爺子說,現在縣城的生意都好做幾分。

  安漵還沒跟他說自己不能去縣城的原因,聽了笑笑,對老爺子道:“我能坐上車感受一下嗎?”

  嶽老爺子立刻被轉移了注意力,笑道:“行得很,你要是喜歡,這個車廂就送給你了。”

  安漵心想您費這麽長時間做出來的,哪能要。

  提著裙子上了馬車,和嶽老爺子相對坐好了,車夫揮起馬鞭子,馬車駛動,一點都不顛。

  安漵心想,等以後自己買匹馬,肯定要去跟老爺子定做一輛這樣的馬車。

  沒做過現在板車的人,根本不知道馬兒跑動起來,帶動的車廂會有多顛,說屁股敦成八瓣兒都不誇張。

  安漵還要顧著自家小推車,沒讓嶽老爺子帶的車夫走太遠,轉回之後,她給老爺子和車夫一人沏了一杯濃濃的熱茶。

  天陰沉沉的,看來要下雪了。

  嶽老爺子喝完茶,對安漵道:“你怎麽不去縣城租個小鋪子做生意?縣城人多,有鋪子也比這樣風吹日曬地要好。”

  安漵搖了搖頭,“縣城那樣的地方,我們小老百姓可待不起。”

  見她言語間不太喜歡縣城,嶽老爺子沒再多說什麽,隻指著坐在桌子另一邊的車夫道:“這是我二孫子嶽風,他木工手藝不怎麽樣,但是在水上混得開,漕運的人都比較團結,以後你有什麽麻煩,找他。”

  安漵笑著謝了,不過她如今結下不少善緣,別說在這薛家集不會有人欺負她,就是到了樗蒲縣,她也多的是同盟。

  正如安漵剛才所言,小老百姓生活不易,便很容易抱成團,她的什麽方子都不藏私,賣的也不貴,小攤販們敵對她的,很少。

  自然,不會沒人不好奇,她哪兒來那麽多小食方子,有人問,安漵的說法就是看見大家都喜歡她做的東西,回家就琢磨的。

  為此她還讓在新安鎮讀書的小弟,去鎮上唯一的書鋪給她買了兩本跟烹飪沾上邊的書。

  在古代,烹飪、打鐵之類的技術活兒,都是要師傅口手相傳,根本沒有什麽專業書,能找到兩本相關的,已是很不易。

  不過廚藝無非加炸烹炒,安漵目前賣出的又都是小吃的方子,根本沒有什麽能上席的大菜,而這些小吃,相比大明朝流行的吃食,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新巧。

  前段時間,安漵還用陳米做了些米粉,根本沒用賣方子,好些個做吃食生意的,一嘗就知道是大米做的,不就是做成面條樣子嗎?回去便有人試了出來。

  安漵半點不生氣,她就是特地做米粉出來讓人能仿的,看看,她也不是次次的新鮮做法都能賣成錢。

  如此,還真是更多人都不覺這小姑娘之前能做出來那麽新鮮小食稀奇了。

  畢竟大家常吃的是面條,誰想過用米做?只是人家想到了而已。而且,那小姑娘還提醒鼓搗出米線的那幾個小販,說這米線用陳米做出來的口感更好。

  豈不是說,她做的東西,只要能滲透自己做出來,也完全不用買的。

  因此,安漵現在每一出攤,最先過來的就是聞訊而來的小販們。

  他們中間的人經常在換,已經有不少人得了方子做起穩定的小生意,且聽說生意都還不錯。

  不管這些小販中,是不是有些心思不好的,在那麽多人都在的情況下,也沒誰能弄出什麽事端來。

  對於安漵來說,她此時若是想去縣城做生意,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那個縣城,主要是縣城裡隱在背後的謀個針對她的有些權力的人,讓她很是不喜歡,根本不想再去那裡做什麽生意。

  “多謝老爺子好意,”安漵說著,又對嶽老爺子的二孫子點點頭。

  年輕人十八九歲的模樣,長相硬朗,神情卻很溫和,“聽說姑娘這裡做過一種乾面條,能放很長時間,不知道能不能大量做一些?”

  安漵的確做過掛面,她有時候想歇歇了,出攤就隻賣面,現在她有本錢,買些肉,隨便做一做便是十分美味的鹵。

  掛面是她每天收攤回家後,趁空做的,積少成多,漸漸地就有幾十斤,賣面的話拿一把掛面下了,簡單又不費心。

  也不知道是不是掛面不需要什麽手藝,根本沒有人關注。

  嶽風還是頭一個跟安漵問掛面的人,她問道:“大概需要多少?”

  嶽風在心裡算了一下,道:“先拿五十斤,如何,可能做出來?”

  家裡現在還有三十斤,當然後天就能給他把五十斤面條拿過來,只是要這麽多,得吃到什麽時候去?

  “我這個乾面條雖然能放,但還是不要太長時間,”安漵提醒。

  嶽風笑道:“姑娘放心吧,我們一船二十多個大男人,五十斤面,真要敞開吃,一兩天就能吃完。”

  “行,你後天上午過來拿。”

  閑話一陣兒,嶽老爺子就要回去,問安漵:“我看你攤位上的東西賣得差不多了,要不讓我們家阿風給你送到家去。”

  安漵笑道:“不用了,我今天做的桃酥不好放隔夜,再賣一會兒,如果沒有客人的話,回去的路上在村鎮上也就賣了。”

  嶽老爺子看了自家孫子一眼,看來人家是沒看上啊,當下道:“看樣子今天要下雪的,你早點回。”

  安漵應了,目送祖孫倆上車離開,就來到小推車後面的凳子旁坐下。

  這兒比較擋風,不太冷。

  不過北風呼呼的,再擋風也不是屋子,免不了四面漏風。

  明天天氣如果不好,她就不出攤了,靠著賣出一種種小食方子,手裡現在也攢了近二百兩銀子。

  雖然距離首富還差著一個光年的距離,但目前總歸不是不賺錢就不能生活。

  又一陣冷風打著旋兒襲來,天空烏沉沉壓得很低,看來還真要下雪。

  安漵想了想,決定回去。只是才剛站起來,就見前面走過來一個烏泱泱的駱駝隊。

  不會是之前在此經過的方家商隊要北返吧,安漵高興地跑到路中央。不多會兒就看見駱駝隊裡走出來一個人,近了才看清是騎著匹黑馬的方浮。

  “方少東家。”

  馬到跟前,方浮翻身下來,安漵笑道:“你們這一行南下,時間還真是不短啊。”

  方浮一身風塵仆仆,牽著馬韁繩跟在安漵身後往她的小推車邊走,“我們到了最南邊,這兩個月還是短的。安姑娘,有熱湯熱水嗎?給我們每個人都來一碗。”

  “有薑棗茶,”這是她入冬開始就常備著的,用的棗是跟官道上過路的貨商買的,薑是自家大伯地裡中的,還有弟弟做的紅糖,沏出來一碗的份量濃濃的,禦寒保暖效果極好。

  方浮說道:“有多少都給我們煮了吧,今兒這天實在是冷。”

  其實是他們今年出發晚了,十一月以後就不適宜長途跋涉了。

  安漵不知道這內情,看到這位少東家手面都凍成了窩窩頭,心裡就是一聲感歎,有句老話誠不欺人:錢難掙屎難吃啊。

  她打開爐子,放上一口大鍋,添上水,然後又在旁邊的小灶上坐上一壺水。

  水開了之後,她馬上就給方浮沏一大碗茶端過去,搭配的是剩下的桃酥點心。

  幾口熱茶下去,明顯感覺暖和了許多,再咬一口點心,方浮歎道:“還是姑娘這兒的點心吃著順口。以前沒有比較,那揚州的各色茶樓飯莊,我能說出來好吃的點心不少,但吃過姑娘做的,再吃那些,還真不是那個味兒了。”

  安漵:嘴這麽甜,這還是當初那個對她這小攤位戒備十足的方少東嗎?

  但方浮並沒有誇張,廚藝這東西,不只是有方子就行,那同樣的藕粉兒,他自家商隊裡的廚夫做的,跟安姑娘做的,就是比不上。

  方浮這裡吃飽喝足,駱駝的大部隊也趕了上來。

  安漵這裡沒有多少桃酥點心,便隻上了些薑棗茶,至於吃的,她提出可以用駱駝隊的乾糧給他們免費加工。

  她還想問問方家商隊從南邊帶了什麽貨,想趁便買一些。所以先幫個忙。

  駱駝隊帶的最多的乾糧,就是那種風乾的大餅子,這玩意乾硬乾硬的,商隊帶著就是為防哪頓趕不上飯點兒,泡熱水吃的。

  安漵看著從商隊收上來的一籮筐乾餅子,很快就有了主意。

  她的小推車裡有雞精、耗油蝦粉等好幾種自製的調料,還有一捆上午跟一個商隊買的乾海帶,底部有忘在裡面的都發黃的一掐黑黝黝的菠菜。

  材料看似少,但如果做豫省的特色胡辣湯,卻也能像模像樣的。

  為了讓胡辣湯的味道好一些,安漵把很寶貝的一小瓶胡椒粉都用了一多半下去。

  做好之後,方家商隊眾人排著隊,一個個拿著碗,從熱氣騰騰的大鍋裡領一大碗粘稠的餅子湯,轉身便蹲在路邊呼哧呼哧吃起來。

  方浮也舀了一碗,一塊塊掰碎的餅子上裹著濃稠的面湯汁兒,軟而不坯,讓他都不相信這是用自家邦硬的乾糧餅子做出來的。

  “好吃,安姑娘,你真神了,什麽東西經你的手,都能做成美味,”另一邊,端著碗已經吃下去一半的趙先生笑著豎了豎大拇指。

  安漵謙虛道:“做飯跟做其他事情一樣,最重要的是用心。”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